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凌源地区雾迷山组沉积特征与层序地层 被引量:7
1
作者 罗顺社 张建坤 +1 位作者 陈小军 旷红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403,共10页
依据野外露头等资料,对辽西凌源地区雾迷山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按陆表海潮汐作用将雾迷山组沉积环境分为潮上、潮间和潮下3个相带,建立了雾迷山组的沉积模式。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特征,对雾迷山组层序进行了探... 依据野外露头等资料,对辽西凌源地区雾迷山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按陆表海潮汐作用将雾迷山组沉积环境分为潮上、潮间和潮下3个相带,建立了雾迷山组的沉积模式。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特征,对雾迷山组层序进行了探讨,划分出4个二级层序和22个三级层序,系统地阐述了每个层序的岩石、构造及体系域等特征。层序界面主要以浅水环境(特别是含暴露标志)的沉积物及沉积构造作为识别标志,其中SQ1为Ⅰ型层序,Ⅱ型层序则较为发育,SQ2-SQ22都为Ⅱ型层序。研究区雾迷山期处于浅水陆表海沉积环境,沉积体系域以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为主,普遍缺少低水位体系域或陆棚边缘体系域,同时,也不具备形成凝缩层的环境,以最大海泛面沉积物与深海中的凝缩层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层序地层 体系域 凝缩层 雾迷山组 辽西凌源
下载PDF
辽西凌源罗庄亚组白云岩成因探讨
2
作者 郑秀才 邓磊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5年第10期6-12,3,共7页
通过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系统研究了燕山地区辽西凌源罗庄亚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Sr分析表明,该区白云岩具有较低的成岩温度(40℃和31.7℃),结合区域地层资料、区域构造演化史推测... 通过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系统研究了燕山地区辽西凌源罗庄亚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Sr分析表明,该区白云岩具有较低的成岩温度(40℃和31.7℃),结合区域地层资料、区域构造演化史推测其形成于罗庄亚组沉积时期,属同生白云岩。白云岩中Na2O质量浓度与正常海水中白云岩接近,反映其形成于正常海水盐度环境;白云岩Fe、Mn含量较低,Fe2+与Fe3+的质量浓度之比平均为0.32,表明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在地表-近地表条件下的氧化环境。样品主元素因子分析提取到陆源因子和海源因子,海源因子中,SiO2与MgO、CaO的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可能与pH值对海源沉积作用的控制有关;而MgO与CaO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表明白云岩是沉积成因而非交代或重结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氧同位素 罗庄亚组 辽西凌源 燕山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