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黏弹性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刚 何兆益 黄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1-1216,共6页
采用不同温度和应力水平的动态蠕变试验,对AC-25,SUP-20,AC-16和SMA-13混合料的黏弹性特性展开系统研究,揭示永久变形与沥青混合料类型、应力水平、温度和时间的关系.试验证明,沥青混合料轴向应变和应变速率与加卸载次数均存在幂函数对... 采用不同温度和应力水平的动态蠕变试验,对AC-25,SUP-20,AC-16和SMA-13混合料的黏弹性特性展开系统研究,揭示永久变形与沥青混合料类型、应力水平、温度和时间的关系.试验证明,沥青混合料轴向应变和应变速率与加卸载次数均存在幂函数对应关系.通过计算,给出了相应回归幂函数方程中指数参数的参考取值范围.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蠕变试验中混合料在轴向受力初始状态下应变响应是线性的结论.提出了试验中准确判断沥青混合料处于稳定期的方法,根据此方法判断出了不同温度与应力水平下4种混合料的变形稳定期,并建议应根据应变速率图形中拐点(流变点)出现的正确位置来判断混合料变形是否进入破坏期.采用轴向应变数据对4种混合料在2个温度水平下的修正Burgers模型进行了拟合计算,分析了试验温度变化对模型中黏弹性常数的影响.为准确判断沥青混合料变形的变化趋势,建议在试验中调整试验预压荷载水平,延长试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应变 应变速率 线性 判断方法
下载PDF
地区与国家GDP核算总量数据衔接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向书坚 柴士改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1,共8页
本文以2005—2009年的全国数据为样本,从理论与实证上比较分析了地区与国家GDP数据衔接的三种方法,即Geary和Stark的产出估算方法、线性调整法与辅助回归法,比较结果显示:①从理论上分析,三种方法都有其合理性,只是辅助回归法较另两种... 本文以2005—2009年的全国数据为样本,从理论与实证上比较分析了地区与国家GDP数据衔接的三种方法,即Geary和Stark的产出估算方法、线性调整法与辅助回归法,比较结果显示:①从理论上分析,三种方法都有其合理性,只是辅助回归法较另两种方法更可取。②从衔接效果上看,辅助回归法优于Geary和Stark的产出估算方法,Geary和Stark的产出估算方法又优于线性调整法。不过不同的方法皆有相应的适用场合与特点以及不同的衔接效果,因而只能说三种方法中有趋优的方法,但不能明确断定何种方法可以具体应用于实际数据衔接中并能达到良好的调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GDP Geary和Stark产出估算法 线性调整法 辅助回归法
下载PDF
总体最小二乘用于线阵卫星遥感影像光束法平差解算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岸竹 姜挺 +2 位作者 郭文月 秦进春 江刚武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2-449,457,共9页
顾及像点观测方程的系数矩阵中存在随机误差,提出了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线阵卫星遥感影像光束法平差模型。在假定像点观测误差和系数矩阵误差均为独立、等精度分布的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条件极值法推导了包含外方位元素虚拟观测方程和控... 顾及像点观测方程的系数矩阵中存在随机误差,提出了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线阵卫星遥感影像光束法平差模型。在假定像点观测误差和系数矩阵误差均为独立、等精度分布的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条件极值法推导了包含外方位元素虚拟观测方程和控制点误差方程的总体最小二乘光束法平差算法的具体公式和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各类虚拟观测值的方差,可求解包含多类虚拟观测量的平差问题,并可用先验信息或岭迹法确定系数矩阵观测值的权比例系数,从而克服了现有总体最小二乘虚拟观测方法不能处理多类虚拟观测值的不足,确保了光束法平差可正确有效求解。分别利用模拟算例与两组真实影像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最小二乘虚拟观测法以及现有总体最小二乘虚拟观测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与适应性。相较于传统线阵卫星遥感影像光束法平差方法,本文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平差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遥感影像 虚拟观测方程 总体最小二乘 光束法平差 岭迹法
下载PDF
利用迭代方法求解测量平差中的线性方程组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东明 李明 肖建虹 《地矿测绘》 2003年第4期15-17,共3页
在测量平差中,各种观测量与已知条件以及各种图形几何条件之间可组成条件方程组或误差方程组,并可对方程组线性化。本文讨论了迭代法求解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方程组的过程,最后形成了各算法的数学模型及相关的程序代码。
关键词 线性方程组 间接平差 条件平差 点松弛法
下载PDF
适于在线应用的变风量空调系统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天怡 刘超 张吉礼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124,共7页
提出了基于最大阀位末端的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介绍了该算法的结构和流程。利用变风量空调系统集成控制试验台,对定静压设定值法、静压设定值定步长调整算法及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静压控制方法相... 提出了基于最大阀位末端的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介绍了该算法的结构和流程。利用变风量空调系统集成控制试验台,对定静压设定值法、静压设定值定步长调整算法及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静压控制方法相比,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节能效果明显、系统控制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空调系统 静压设定值 线性调整算法 最大阀位末端 风机控制 节能
下载PDF
桥式起重机的近景摄影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志平 林选翔 +4 位作者 李哲威 黄超亮 何平 汪赞 吴亚坤 《电子机械工程》 2018年第5期57-60,共4页
与常见的桥式起重机变形检测方法相比,近景摄影测量法具有非接触性、瞬间捕获信息量大且数字图像易存储等优点。文中将近景摄影测量与桥式起重机变形检测相结合,通过DLT(直接线性变换)标定非量测相机,采用序贯分析求解其内方位元素;在... 与常见的桥式起重机变形检测方法相比,近景摄影测量法具有非接触性、瞬间捕获信息量大且数字图像易存储等优点。文中将近景摄影测量与桥式起重机变形检测相结合,通过DLT(直接线性变换)标定非量测相机,采用序贯分析求解其内方位元素;在桥式起重机上合理布置反光标志点,并使用非量测相机获取数字立体像对;通过软件获得数字图像上各个标志点的坐标仪坐标,采用光束平差法求解标志点的物方坐标,构建桥式起重机三维模型,计算主梁变形量。将近景摄影测量法与水准仪、全站仪方法进行对比,证明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桥式起重机变形检测方法能够满足桥式起重机精度要求,为桥式起重机变形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景摄影测量 直接线性变换 序贯分析 光束平差法
下载PDF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家庭电热水器优化调度 被引量:12
7
作者 郝文斌 李银奇 +2 位作者 张毓格 王继东 孔祥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100,共6页
电热水器是家庭中极为重要的负荷,对实时电价机制下家庭电热水器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将电热水器热力学模型归纳为一阶显式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线性整数规划对电热水器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对不同... 电热水器是家庭中极为重要的负荷,对实时电价机制下家庭电热水器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将电热水器热力学模型归纳为一阶显式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线性整数规划对电热水器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对不同程度的舒适区间无选择性调整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讨论。最后,探讨了基于多维度信息的综合权重排序法在有选择性舒适区间调整方案中的应用,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调整舒适区间上下限能够明显降低调度计划的用电费用。而且,基于多维度信息的综合权重排序法能够有效选择舒适区间调整节点,在很短的调整时长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电热水器调度 线性整数规划 舒适区间调整 综合权重排序法
下载PDF
轨道列车运行时间的线性预测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治国 李文明 李文锋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6年第5期8-15,共8页
为更加准确地预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时间,建立列车运行时间改进线性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正交函数和最小均方误差规则求解线性预测系数。采用不同长度的数据样本建立预测模型,分析数据样本长度和预测阶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进而引入... 为更加准确地预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时间,建立列车运行时间改进线性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正交函数和最小均方误差规则求解线性预测系数。采用不同长度的数据样本建立预测模型,分析数据样本长度和预测阶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进而引入基于顺序迭代法的数据调整机制,提高模型系数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对比站间距离不等的情况下距离变换前后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分析了站间距离对预测精度的影响,进而引入站间距离的线性变换方法,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模型改进前后的平均预测精度分别为92.53%和95.43%,预测精度提高3.13%;提高预测阶数可小幅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模型的改进可明显提高运行时间的预测精度。将该模型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运行时间的预测,与列车运动模型相比,所提模型预测误差降低17.4%,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轨道交通 运行时间 线性预测模型 数据调整机制 站间距离变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