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创 李姗 +4 位作者 唐朝正 陈昌成 张晓莉 吴毅 贾杰 《中国康复》 2016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7)。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TEA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7)。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TEA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H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FMA-LE、HFAC、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仅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LE、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HF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AS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脑卒中 下肢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躯干及肢体配套组合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国梁 司福中 +4 位作者 李德洋 郭宏 赵军 田传鑫 王淑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躯干与肢体配套组合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躯干与肢体配套组合训练,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肢体运动功能... 目的探讨躯干与肢体配套组合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躯干与肢体配套组合训练,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治疗时间均为8周。分别于入选时、治疗结束后及发病后6个月时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肘关节向心伸肌肌力和肘关节痉挛程度评级以及6min步行距离测试等。结果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肘关节向心伸肌肌力、痉挛程度评级以及6min步行距离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躯干与肢体配套组合训练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对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躯干动作 肢体动作 配套组合 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作业疗法配合有氧运动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及对肢体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邵登衡 李祖昌 徐晓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1596-1599,共4页
目的研究作业疗法配合有氧运动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及对肢体、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诊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致偏瘫患者128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对照组、研究组,各64例。对照... 目的研究作业疗法配合有氧运动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及对肢体、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诊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致偏瘫患者128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对照组、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作业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作业疗法配合有氧运动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运动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1/64)高于对照组的81%(5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升高,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运动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配合有氧运动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偏瘫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疗法 有氧运动 脑血管意外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双下肢运动疗法对预防瘫痪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温梦玲 李春霞 +1 位作者 杨小红 陈仁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双下肢运动疗法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脑血管疾病致肢体瘫痪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除给予脑血管疾病致肢体瘫... 目的探讨双下肢运动疗法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脑血管疾病致肢体瘫痪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除给予脑血管疾病致肢体瘫痪的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双下肢运动疗法,对照组给予脑血管疾病致肢体瘫痪的常规护理及由护理人员进行简单的术后活动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统计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干预后1个月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下肢运动疗法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安全、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致肢体瘫痪患者下肢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肢体瘫痪 运动疗法 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头皮针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脑血流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头皮针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原则,2015年4月—2017年8月选择我院诊断及治疗的脑瘫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用... 目的:探讨头皮针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原则,2015年4月—2017年8月选择我院诊断及治疗的脑瘫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用药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头皮针(每次留针15 min,每天1次,每周6次)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中文版GMFM(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量表、改良Ashworth法及大脑动脉血流速度(Cerebral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y,VP)、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GMFM量表分别为(43.26±12.69)分、(56.78±14.10)分,改良Ashworth量表分别为(1.64±0.42)分、(1.23±0.38)分,VP数值分别为(131.85±10.58)cm/s、(139.61±11.24)cm/s,PI数值分别为(1.04±0.26)%、(0.89±0.24)%,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因针刺出现2例皮下瘀青,热敷后消失,未对研究产生影响。结论:头皮针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确切,改善肢体运动和肌张力状态,改善脑微循环,且患儿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健脑益智方 小儿脑瘫 肢体运动 脑血流
下载PDF
置管侧肢体活动对PICC尖端位置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兆艳 陈超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6期149-150,155,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活动对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新生儿35例,通过对患儿上肢不同体位的摆放,观察导管尖端位置的变化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上肢外展... 目的探讨肢体活动对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新生儿35例,通过对患儿上肢不同体位的摆放,观察导管尖端位置的变化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上肢外展90°、上举180°、内收90°时与上肢自然下垂相比较,导管尖端上下移动范围为0~0.3 cm,均未出现导管异位。结论 PICC导管尖端会随着肢体活动的变化而有所活动,只要按规范要求放置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交界处,肢体活动不会引起导管的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 异位 肢体活动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肢体运动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周玉玲 张颜彦 +2 位作者 胡婧 刘坤 蒋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ICU-AW)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ICU住院收治的72例ICU-AW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ICU治疗措施,并...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ICU-AW)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ICU住院收治的72例ICU-AW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ICU治疗措施,并由高年资医师完成病情评估,选择康复治疗的运动方式。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口服,每日1剂,连服10 d;研究组加用针刺疗法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检测免疫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变化,应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量表评估肢体运动功能,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估日常活动能力,应用生物电阻抗(Biospace公司,韩国)检测全身肌肉含量,并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MRC评分、MBI评分显著升高(P<0.01),ASM/Ht2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NF-α、IL-6水平显著较低(P<0.01),MRC评分、MBI评分显著较高(P<0.01),ASM/Ht2显著较高(P<0.01),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较短(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疗法可改善ICU-AW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可能与抑制TNF-α、IL-6表达来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 补阳还五汤 电针 肢体运动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体针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与运动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志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3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体针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与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肢... 目的探讨体针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与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及运动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72.34%低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9.36%(P<0.05);研究组治疗后FMA、MBI、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能提高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及运动功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法 益气活血通络汤 中风恢复期 肢体功能 运动障碍
下载PDF
脑卒中肢体挛缩的康复护理干预 被引量:7
9
作者 严翠香 刘琪雄 李雪林 《现代医院》 2013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挛缩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合并肢体挛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应用Ashworth痉挛量...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挛缩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合并肢体挛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应用Ashworth痉挛量表(ASS)、Brunnstrom运动评定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实施措施前、实施措施后3个月时调查,采用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挛缩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挛缩肢体运动功能情况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挛缩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肢体挛缩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挛缩 肢体运动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下载PDF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裴君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7期428-43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个月后以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进行...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个月后以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4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脑卒中 中风后遗症 肢体运动
下载PDF
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丽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653-654,共2页
目的:探讨将系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实践于脑梗死者中对其肢体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恢复度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接受康复管理的脑梗死病例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获得30例常规康复组与30例系统康复组,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将系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实践于脑梗死者中对其肢体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恢复度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接受康复管理的脑梗死病例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获得30例常规康复组与30例系统康复组,常规康复组接受由责任护士依据护理经验所提供的非同质化常规护理服务,系统康复组接受系统康复方案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系统康复组脑梗死者干预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与自理能力水准评分显著较常规康复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康复护理应用实践于脑梗死病例之中,对其肢体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的恢复均具备积极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康复 脑梗死 肢体运动 自理能力 护理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晶晶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观察组联用镜像疗法。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平... 目的:研究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观察组联用镜像疗法。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平衡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AC分级及TG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的生活质量对比无差异;两组治疗后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更高。结论: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平衡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 镜像疗法 肢体运动 脑卒中偏瘫
原文传递
中医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彬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中医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应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中医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应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平价肢体运动功能,应用QQL-C30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较高(P<0.01),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心理状况、躯体功能评分较高(P<0.01)。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护理 循证护理 肢体运动 生活质量 中风
下载PDF
愉悦元素积极刺激联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艳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20期3719-3723,共5页
目的探讨愉悦元素积极刺激联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工人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159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0例... 目的探讨愉悦元素积极刺激联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工人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159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愉悦元素积极刺激联合阶段式康复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焦虑抑郁总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上下肢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愉悦元素积极刺激联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维持心理健康, 激发患者康复信念, 进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的改善, 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愉悦元素积极刺激 阶段式康复 颅脑外伤 心理状态 肢体运动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牟洪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1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浅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加用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积分评定,...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浅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加用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积分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上肢P<0.05,下肢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脑梗死 肢体运动
下载PDF
Personalized Lower Limb Gait Reconstruction Modeling Based on RFA-ProMP
16
作者 Chunhong Zeng Kang Lu +1 位作者 Zhiqin He Qinmu Wu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4年第7期1441-1456,共16页
Personalized gait curves are generated to enhance patient adaptability to gait trajectories used for passive training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habilitation for hemiplegic patients.The article utilizes the random forest... Personalized gait curves are generated to enhance patient adaptability to gait trajectories used for passive training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habilitation for hemiplegic patients.The article utilizes the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to construct a gait parameter model,which map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meters such as height,weight,age,gender,and gait speed,achieving prediction of key points on the gait curve.To enhance prediction accuracy,an attention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into the algorithm to focus more on the main features.Meanwhile,to ensure high similarity between the reconstructed gait curve and the normal one,probabilistic motion primitives(ProMP)are used to lear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normal gait data and construct a gait trajectorymodel.Finally,using the specified step speed as input,select a reference gait trajectory from the learned trajectory,and reconstruct the curve of the reference trajectoryusing the gait keypoints predictedby the parametermodel toobtain the final curve.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chieves 98%and 96%curve correlations when generating personalized lower limb gait curves for different patients,respectively,indicating its suitability for such ta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onalized lower limb gait prediction random forest probabilistic movement primitives
下载PDF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运动恐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狄思雨 陈旭 +3 位作者 李秀莉 刘宇璇 赵海珍 沈文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8期1220-1227,共8页
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关于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运动期间跌倒恐惧的文献资料,总结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运动恐惧经常使用到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常用评估工具包括自行... 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关于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运动期间跌倒恐惧的文献资料,总结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运动恐惧经常使用到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常用评估工具包括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坦帕运动恐惧症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通常包括年龄、跌倒史、康复护理宣教、Fugl-Meyer量表评分、运动自我效能、自我感受负担、社会支持等,其中,年龄≥60岁、有跌倒史、康复护理宣教缺失、Fugl-Meyer量表评分<50分、运动自我效能低水平、自我感受负担中高水平、社会支持低水平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运动恐惧发生概率较高。护理人员要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有的放矢,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克服运动恐惧心理,降低该病患者的跌倒恐惧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最大限度地恢复机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运动恐惧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及预后的综合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任雪璞 肖永静 +2 位作者 杨民 赵晓宇 戎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及预后的综合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肝素钠注射液、尿激酶及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及预后的综合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肝素钠注射液、尿激酶及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个性化分级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分别于患者入院1个月后观察并统计其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康复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吞咽功能评分、肢体运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个性化分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良好的康复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分级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 肢体运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1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季力 崔晓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26-227,共2页
传统康复观念认为,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是康复的"黄金时期",发病3-6个月进行康复还会有一定的恢复,6个月-1年(恢复期)康复效果常常达到一个"平台"[1].进入恢复期,患者基本是在门诊接受治疗,但许多患者往往做不到每天... 传统康复观念认为,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是康复的"黄金时期",发病3-6个月进行康复还会有一定的恢复,6个月-1年(恢复期)康复效果常常达到一个"平台"[1].进入恢复期,患者基本是在门诊接受治疗,但许多患者往往做不到每天门诊康复治疗,从而影响了疗效.为继续改善此阶段的上肢运动功能,多数患者被采用以bobath方法为主,配合rood法、brunnstrom促进法等易化技术进行的康复治疗.笔者对1例脑卒中恢复期门诊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采用改良的强制性运动疗法(modifim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mcimt)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强制性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 脑卒中恢复期 恢复后期 门诊患者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case motor dysfunction upper limb movement 脑卒中发病 治疗效果 易化技术 康复效果 促进法 平台 黄金 观念 方法
原文传递
ICU患者非计划拔管行为动作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双 王国蓉 +5 位作者 向明芳 张甜 胡爱萍 刘鑫 陈慧 王映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明确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动作特征,为非计划拔管智能识别与预警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8例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全过程视频图像,对非计划拔管动作进行分析。结果非计划拔管行为过程分为意图前期、意图拔管以及拔管完成,3个阶段时长比较,... 目的明确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动作特征,为非计划拔管智能识别与预警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8例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全过程视频图像,对非计划拔管动作进行分析。结果非计划拔管行为过程分为意图前期、意图拔管以及拔管完成,3个阶段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图前期动作主要为上肢动作(82.1%),其次为头颈部动作(28.6%);上肢摸索最高(53.6%),其次为抬手(25.0%)、触管(25.0%)等。拔管动作拇指、示指参与度均为100%,中指参与度为71.4%。结论非计划拔管的意图前期持续时间最长,主要为上肢动作,表现为摸索、抬手、触管等,拇指和示指参与度最高。应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早期识别异常行为,达到预警目的,以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留置导管 非计划拔管 行为动作 肢体活动 监控视频 意图前期 预警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