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君 俞翌 江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410-3413,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干预对于帕金森病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0例帕金森病住院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帕金森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干预对于帕金森病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0例帕金森病住院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帕金森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干预前后帕金森病评分量表-Ⅲ(UPDRS-Ⅲ)、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病人UPDRS-Ⅲ评分均较前有所下降(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两组病人BBS评分均较前有所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多(P<0.05)。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均较前有所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多(P<0.05)。[结论]康复运动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肢体运动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康复 运动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肢体障碍 平衡障碍 BARTHEL指数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对脑损伤患者肢体障碍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郝孝盈 刘静 +2 位作者 郭新荣 祁占宁 郭小雄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3184-3187,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对脑损伤患者肢体障碍康复的影响,为患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对脑损伤患者肢体障碍康复的影响,为患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别为(51.13±3.22)分、(27.13±2.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39±3.09)分、(20.13±2.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评分、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别为(76.29±4.52)分、(12.15±2.13)分、(11.02±1.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8±4.11)分、(8.13±2.01)分、(8.79±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脑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针灸 神经肌肉刺激 肢体障碍 平衡功能 康复 疗效
下载PDF
穴位推拿+灸盒灸+拔罐联合常规护理脑卒中肢体障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单春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灸盒灸+拔罐联合常规护理脑卒中肢体障碍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①保持患肢功能位置,按良肢位(抗痉挛体位)摆放;②早期被动运动,中后期主动运动...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灸盒灸+拔罐联合常规护理脑卒中肢体障碍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①保持患肢功能位置,按良肢位(抗痉挛体位)摆放;②早期被动运动,中后期主动运动;③心理疏导:个体化、规范化心理疏导,分析和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满足心理需求。治疗组42例①患肢穴位推拿,包括肩、肘、指、髋、膝、踝的屈曲、伸展、内收、外旋、抬举等活动;取穴肩前、手三里、曲池、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等穴,按压2min/穴,再用揉法、一指禅、推法等,1次/d,20min/次;②灸盒灸,选肩前、血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以潮红为度,1次/d;③拔罐:走罐、留罐,动作轻、快、稳、准,以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为度,隔日1次;④常规护理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肌力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不良反应。治疗1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规范护理卒中肢体障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障碍 穴位推拿 灸盒灸 拔罐 心理疏导 良肢位 中医护理 常规护理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无缝隙康复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媛媛 董美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6期1-2,5,共3页
目的探究无缝隙康复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40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外一组40例设为观察组行无缝隙康复... 目的探究无缝隙康复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40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外一组40例设为观察组行无缝隙康复护理联合康复训练,采用FMA评分评估两个组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并据此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2.91±0.45)分明显较观察组(3.69±0.32)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明显较观察组95.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行无缝隙康复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可加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 肢体障碍 康复训练 应用
原文传递
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燕静 张丽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16期2169-2173,共5页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自我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延续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65例,...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自我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延续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6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7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后6个月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6个月,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对比,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提高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于改善肢体功能和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肢体障碍 延续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方法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崔龙雨 时光 王舜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8期88-92,共5页
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行为与康复治疗出发,探索符合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医学要求的康复环境中景观要素设计,寻找益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有利因素,探索从环境设计的角度,实现康复环境良性改观,经过研究,得出了一个真正适宜肢体... 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行为与康复治疗出发,探索符合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医学要求的康复环境中景观要素设计,寻找益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有利因素,探索从环境设计的角度,实现康复环境良性改观,经过研究,得出了一个真正适宜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景观设计新模式与新策略,给康复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与设计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康复景观 园艺疗法 肢体障碍
下载PDF
以时效性激励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期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0
7
作者 王少琴 赵海娟 李敏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1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探究以时效性激励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期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102例脑卒中后遗留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究以时效性激励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期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102例脑卒中后遗留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出院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与复查,观察组患者采用以时效性激励为基础的延续护理。以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康复期的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量表Barthel指数为主要研究指标,以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和满意度作为辅助研究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时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为(47.11±2.81)分,出院6个月后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为(55.47±2.46)分,对照组患者出院时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为(47.36±2.26)分,出院6个月后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为(50.16±2.7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时依从性评分为(3.76±1.26)分,出院6个月后依从性评分为(3.16±1.22)分;对照组患者出院时依从性评分为(3.52±1.32)分,出院6个月后依从性评分为(2.11±1.19)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满意44例(86.27%),较满意4例(7.85%),不满意3例(5.88%),对照组患者中满意33例(64.71%),较满意12例(23.53%),不满意6例(11.7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时效性激励为基础的延续护理能够有效维持脑卒中后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加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性激励 脑卒中后遗留肢体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电子生物反馈联合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沛沛 王江波 +3 位作者 赵树华 苑家敏 翟玲玲 耿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3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上肢瘫痪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试验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措施(作业疗法和手功能训练),结合电子生... 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上肢瘫痪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试验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措施(作业疗法和手功能训练),结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2次/d,30 m in/次,12次/周,共6周.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治疗,同时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2次/d,20 min/次,12次/周,共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采用Fugl-Ma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评定(FMA-UE)、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UEFT)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2组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FMA-UE、UEFT、M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效果较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电子生物反馈 康复机器人 上肢功能
下载PDF
单侧上肢损伤患者专用指甲钳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玉梅 王应琼 +1 位作者 刘莉 林秋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0期1616-1617,共2页
目的探讨解决单侧上肢损伤患者自己修剪健侧肢体指甲的方法。方法使用普通指甲钳、专用胶水、小塑料板、防滑胶垫制作"单侧上肢损伤患者专用指甲钳"。结果 "单侧上肢损伤患者专用指甲钳"可以解决上肢损伤的患者自... 目的探讨解决单侧上肢损伤患者自己修剪健侧肢体指甲的方法。方法使用普通指甲钳、专用胶水、小塑料板、防滑胶垫制作"单侧上肢损伤患者专用指甲钳"。结果 "单侧上肢损伤患者专用指甲钳"可以解决上肢损伤的患者自己修剪健侧肢体指甲的难题。结论使用"单侧上肢损伤患者专用指甲钳"可以提高单侧上肢损伤患者的自理能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上肢损伤 指甲钳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下肢体障碍者移位机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群 柳凯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9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移位机是一种帮助下肢体障碍者进行位置转移的康复辅具,可极大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然而,目前大多数移位机在产品体验及使用环境复杂性等方面研究不足,用户接受度与普及率非常低。基于上述问题,文章首先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现有... 移位机是一种帮助下肢体障碍者进行位置转移的康复辅具,可极大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然而,目前大多数移位机在产品体验及使用环境复杂性等方面研究不足,用户接受度与普及率非常低。基于上述问题,文章首先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现有移位机使用情况,发现其在设计上的问题与不足,然后总结了移位辅具设计时的几点要则,最后在此要则指导下进行了设计探索,希望通过设计的人性关怀给下肢障碍者更多尊严与关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机 下肢体障碍者 辅具设计
原文传递
肌筋膜松解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春兴 陈红霞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0期120-124,共5页
目的:观察肌筋膜松解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30例。3组均实施二级预防措施和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加予下肢肌筋膜松解技术与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肌筋膜松解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30例。3组均实施二级预防措施和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加予下肢肌筋膜松解技术与针刺治疗,对照1组加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加予下肢肌筋膜松解技术治疗。3组疗程均为2周,每周治疗6 d。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站起-走”计时测试(TUG)、舒适步行速度和快速步行速度测试、6 min步行测试,评定改良Ba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TUG完成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观察组测试完成时间优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舒适步行速度和快速步行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舒适步行速度和快速步行速度均快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3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松解技术结合针刺能提高患者的步行速度、耐力和平衡功能,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下肢功能障碍 肌筋膜松解技术 针刺
原文传递
基于ANSYS的下肢康复设备结构设计
12
作者 孙雅 李龙 +2 位作者 张军 许靖宜 梁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1-46,共6页
利用SolidWorks设计一款下肢康复设备,协助下肢障碍患者进行步态康复训练,帮助下肢障碍患者恢复正常行走能力。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下肢康复设备进行结构分析,分析下肢康复设备在不同工况下产生的应力应变,验证下肢康复设备结构稳定性... 利用SolidWorks设计一款下肢康复设备,协助下肢障碍患者进行步态康复训练,帮助下肢障碍患者恢复正常行走能力。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下肢康复设备进行结构分析,分析下肢康复设备在不同工况下产生的应力应变,验证下肢康复设备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下肢康复设备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稳定性符合要求,满足下肢障碍患者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障碍 减重助行 医疗设备 结构分析
下载PDF
关爱下肢障碍者的窗户把手的设计
13
作者 周云龙 公冶令超 +2 位作者 刘鹏宇 张馨元 李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5期39-41,共3页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残障人士数量同样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残障人口的数量不可忽视。残障人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让他们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所以残疾人辅具设计成为了残疾人士心...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残障人士数量同样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残障人口的数量不可忽视。残障人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让他们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所以残疾人辅具设计成为了残疾人士心理和生活方式更加贴近正常人的桥梁。文章针对下肢障碍人士在生活当中的开窗困难问题进行了人机工程学分析并且设计一款开窗把手让其在使用轮椅时可以正常的开关窗户,希望能为残障人士真正实现无障碍生活做出一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设计 下肢障碍者 辅具设计 残疾人辅具 开窗器
下载PDF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改善脑外伤病人心理状况及肢体障碍康复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光霞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44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脑外伤病人心理状况及肢体障碍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神经科脑外伤70例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各3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运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脑外伤病人心理状况及肢体障碍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神经科脑外伤70例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各3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运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分析两种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护理后HAMD、HAMA、NHI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FMA、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可改善脑外伤病人负面情绪及肢体障碍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 脑外伤 心理 肢体障碍
下载PDF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气虚血瘀中风后肢体障碍 被引量:4
15
作者 喻桂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8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中风后肢体障碍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00例住院患者使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法;上肢瘫痪按摩合谷、内关、曲池、少海等穴,托住患者肘关节将上肢托起,使肱骨外旋让肩关节依次做外展、内收、外旋...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中风后肢体障碍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00例住院患者使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法;上肢瘫痪按摩合谷、内关、曲池、少海等穴,托住患者肘关节将上肢托起,使肱骨外旋让肩关节依次做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等动作,托起前臂,使前臂分别做前旋和后旋动作,握住患侧手掌,使腕关节依次做内旋、外旋、腕屈、背伸等动作,握住指尖,使指关节依次做外展、内收、屈伸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50~100次;下肢瘫痪按压双膝眼,照海,昆仑,承山,涌泉等穴,双手握抬起瘫痪下肢,使髋关节依次做内旋、外旋、内收、外展等动作,使下肢屈膝、屈髋,踝关节做左旋、右旋、背屈、跖屈,每个动作重复50~100次。连续护理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满意度、MBI指数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护理2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愈52例,好转18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70.00%;MBI指数评分(P<0.01)。[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中风后肢体障碍,疗效满意,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肢体障碍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MBI指数评分 满意度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急救优先调度系统指导的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邱探探 曾繁华 朱小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5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急救优先调度系统(MPDS)指导的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江西省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接诊救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 目的探讨基于急救优先调度系统(MPDS)指导的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江西省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接诊救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急救优先调度系统指导的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急救效率、预后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耗时、护理耗时、诊断至专科治疗耗时、急救总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WDTMW)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为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基于急救优先调度系统指导的急救护理路径可显著提升急救效率,降低患者的脑组织损伤程度,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后续神经损伤、后遗症及其严重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优先调度系统 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神经损伤 肢体障碍
下载PDF
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规律及中药预防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天懿 王睿 +1 位作者 孔晓海 周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8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规律及中药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接收的4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病的中药护理,对...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规律及中药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接收的4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病的中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其中观察组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人数为1例,占5%;对照组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人数为6例,占30%。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干预非常满意人数为15例(75%);满意人数为4例(20%);不满意人数为1例(5%)。对照组对护理干预非常满意人数为10例(50%);满意人数为4例(20%);不满意人数为6例(3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患者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病中药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中药预防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肢体障碍
下载PDF
不同介入时间推拿手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 郭汝宝 +2 位作者 应晓明 张狄 田俊松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8期200-204,共5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观察不同介入时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余姚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就诊的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共120例。按随机...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观察不同介入时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余姚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就诊的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在发病后7~14 d的时间段开始采用推拿手法,对照组为在发病后14~30 d的时间段开始采用推拿手法。比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NFDS)、Berg平衡量表(BBS)、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 MWS)、简式Fugl-Meyer(FMA)及改良的Barthel(MBI)指数量表的评分,评估不同介入时间的推拿手法对脑卒中肢体障碍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NFDS、BBS、10 m MWS、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F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BS、10 m MWS、FMA评分、MBI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7~14 d时间段开始对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采用推拿干预后,不仅可提早促进神经恢复,还可提高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和运动能力,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不同介入时间 推拿手法 肢体障碍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及对疼痛和下肢感觉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汤杰杰 陈乃宗 +5 位作者 黄斌 陈孝奎 宋明明 陈荣 孙菲 李冬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LDH)的疗效及对疼痛和下肢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5月来医院就诊的127例单纯性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两...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LDH)的疗效及对疼痛和下肢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5月来医院就诊的127例单纯性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JOA及NRS评分变化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障碍评分、腰椎活动度及腰椎曲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8%(5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50/6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IL-6、P物质及MMP-3水平均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感觉障碍评分、腰椎活动度及腰椎曲度均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下肢感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正骨推拿 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 下肢感觉障碍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0
作者 曹民娟 彭美娟 +2 位作者 杨艳红 冯青嫦 卢秋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9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包括被动活动关节、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态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再学习训练等治疗;治疗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包括限制健肢的使用,集中、重复、强化训练患肢,把训练内容转移到日常行为中。两组每天训练1 h,每周5 d,4周后对两组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强制性运动 偏瘫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