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群体冠层特征与光截获及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6
1
作者 沈秀瑛 戴俊英 +2 位作者 胡安畅 顾慰连 郑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6-252,共7页
本研究通过3年试验,证明了玉米群体冠层特征及群体内光分布和光合效率随种植密度和施N量而有明显变化。叶面积大小是导致冠层特征变化的主导因子。平展型单交种丹玉13的籽粒产量高限出现在最大LAI变化于4.10—4.75之间,其冠层垂直方向... 本研究通过3年试验,证明了玉米群体冠层特征及群体内光分布和光合效率随种植密度和施N量而有明显变化。叶面积大小是导致冠层特征变化的主导因子。平展型单交种丹玉13的籽粒产量高限出现在最大LAI变化于4.10—4.75之间,其冠层垂直方向上最大叶面积密度趋于由中部向中上部推移。叶片倾角和消光系数调节幅度趋于明显增加,光合速率、净同化率和相对生长率尚未明显下降。光截获率达94.0—95.0%,冠层中部透光率在15%以上,光合有效辐射在200—300μE/m^2s,群体光能利用率达1.3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 光截获 产量 玉米
下载PDF
水稻冠层光截获与叶面积和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58
2
作者 李艳大 汤亮 +3 位作者 张玉屏 朱相成 曹卫星 朱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296-3305,共10页
【目的】旨在解析水稻(Oryza sativa L.)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量及其分布与叶面积和产量的关系。【方法】以2个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高、中、低3个施氮水平,构建不同的群体冠层结构,于拔节至成熟期系统测定水稻冠层PAR截获... 【目的】旨在解析水稻(Oryza sativa L.)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量及其分布与叶面积和产量的关系。【方法】以2个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高、中、低3个施氮水平,构建不同的群体冠层结构,于拔节至成熟期系统测定水稻冠层PAR截获量及其分布、以及叶面积和产量。【结果】水稻群体向上累积叶面积指数的垂直分布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R2>0.99);抽穗期、抽穗后17d和成熟期的冠层最大叶面积密度分别出现在0.53、0.56和0.60的相对冠层高度左右;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冠层上中部的相对叶面积密度呈递增趋势,而冠层下部的相对叶面积密度呈递减趋势。PAR截获率(FIPAR)与向下累积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FIPAR=α×(1-e-K×LAI)来定量描述(R2>0.86);消光系数K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递减,其日变化表现为早晚较高、中午较低。冠层PAR截获量(AIPAR)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多峰分布,最高峰出现在移栽后58-70d,即孕穗至抽穗期,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典型晴天下,冠层PAR截获量的日变化呈单峰分布,最大值出现在11:00-13:00。【结论】水稻群体叶面积的垂直分布影响冠层光截获;水稻产量与PAR利用率呈正相关,而PAR转化率随PAR截获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因此维持一定的漏光损失量对水稻高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冠层 光合有效辐射 光截获 叶面积 产量
下载PDF
冠层分析仪在苹果树冠结构光学特性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高登涛 韩明玉 +2 位作者 李丙智 张林森 白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6-170,共5页
冠层结构光学特性研究在森林和农田生态领域应用较多,而在果树上涉及很少。运用WinsCano-py2004a冠层分析仪对陕西渭北8个县110棵苹果树的冠层结构光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渭北地区苹果树冠层的特征指标中,间隙指数、开度、叶面... 冠层结构光学特性研究在森林和农田生态领域应用较多,而在果树上涉及很少。运用WinsCano-py2004a冠层分析仪对陕西渭北8个县110棵苹果树的冠层结构光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渭北地区苹果树冠层的特征指标中,间隙指数、开度、叶面积指数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和定点因子有显著相关性,并且不同树体间差别很大,表明间隙指数、开度、叶面积指数等对于果树冠层的光截获能力影响较大,而平均叶角和聚集因子等指标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和定点因子无明显相关性且不同树体间相差不大,表明叶分配角和平均叶角等对于冠层光截获无明显影响;初步认为Wins Canopy2004a冠层分析仪可用在苹果树冠层结构分析方面,合理进行苹果树冠结构及光学特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冠层 光截获 数字化
下载PDF
北京地区高产小麦品种的冠层形成、光截获和产量 被引量:33
4
作者 曾浙荣 赵双宁 李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北京地区的小麦在平均亩产突破300公斤之后,要继续高产稳产,极需进一步地改善品种的产量潜力。本研究将叶面积指数(LAI)、光截获(LI)、光衰减系数(?)、叶面积持续时间(LAD)、干物质积累(DMA)、作物生长速度(CGR)等性状与冠层形成联系起... 北京地区的小麦在平均亩产突破300公斤之后,要继续高产稳产,极需进一步地改善品种的产量潜力。本研究将叶面积指数(LAI)、光截获(LI)、光衰减系数(?)、叶面积持续时间(LAD)、干物质积累(DMA)、作物生长速度(CGR)等性状与冠层形成联系起来,研究它们与产量的关系。几年来,通过7个高产品种的14个冠层参数对籽粒产量的相关、通径、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开花——成熟的 LAD,返青——开花的(?)和开花期冠层顶——地表的(?)等3个重要参数,它们可以解释产量变异的91.2%。这些结果表明,要获得亩产400公斤左右的高产,从返青到开花必须使冠层尽快覆盖地面;在开花期应改善冠层叶片的空间排列,以截获更多的有效光合辐射;在本麦区允许的条件的范围之内,在开花到成熟阶段争取较长的绿色面积持续时间。以上结果对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极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冠层形成 光截获 产量
下载PDF
树形对油桃幼树光截获能力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高清华 叶正文 +3 位作者 章镇 李世诚 吴钰良 苏明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4-1298,共5页
目的研究设施栽培中树形对幼树光截获能力和生长结果的影响。方法以一、二年生油桃沪油004为试材,设计4种树形、在生长季节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多效唑树冠叶面喷施处理的方法。结果(1)树形对冠层消光系数(K)的影响表现为主干形>Y形>... 目的研究设施栽培中树形对幼树光截获能力和生长结果的影响。方法以一、二年生油桃沪油004为试材,设计4种树形、在生长季节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多效唑树冠叶面喷施处理的方法。结果(1)树形对冠层消光系数(K)的影响表现为主干形>Y形>开心形>十字形,十字形和开心形叶面积指数(LAI)之间无明显差异,但都稍高于主干形而极显著大于Y形;冠层光直接辐射透过系数(Tr)和光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DP)的大小表现为Y形>开心形>十字形>主干形。(2)多效唑处理后,幼树单株平均果实数和平均单果重均表现为主干形多于Y形,而每667m2平均产量则以主干形较高。结论设施栽培中采用主干形,树冠形成早期光截获能力较高。多效唑对不同树形的生长结果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树形 光截获 结果 设施栽培 多效唑
下载PDF
带状套作大豆群体冠层光能截获与利用特征 被引量:34
6
作者 崔亮 苏本营 +1 位作者 杨峰 杨文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54,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的玉豆间距带状套作组合对大豆冠层结构特征与光能利用的影响,为制定适宜的群体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主推玉米和大豆品种"川单418"和"贡选1号"为试材,设计(A)玉豆间距40 cm(大...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的玉豆间距带状套作组合对大豆冠层结构特征与光能利用的影响,为制定适宜的群体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主推玉米和大豆品种"川单418"和"贡选1号"为试材,设计(A)玉豆间距40 cm(大豆窄行行距70 cm)、(B)玉豆间距50 cm(大豆窄行行距50 cm)、(C)玉豆间距60 cm(大豆窄行行距30 cm)3种玉豆带状套作组合,并以单作玉米(SM)和单作大豆(SSB)作为对照,对带状套作大豆冠层结构、光能截获量、干物质重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不同带状套作大豆群体冠层上方的PAR存在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SSB(P<0.05)。玉豆共生期间,处理A大豆群体冠层上方的PAR与处理B和C相比,分别低44.1%和60.4%。这说明由于处理A缩短了玉豆间距,加剧了玉米对大豆的遮荫程度,从而降低了大豆群体可利用的有限光照资源。(2)不同带状套作大豆群体的LAI、叶倾角和株高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在大豆V5、V7和R1期,处理B比处理C和处理A的LAI分别提高了16.4%、13.1%、12%和30.3%、32.2%、29.3%。叶倾角比处理C和处理A分别提高了15%、16%、14%和34%、31%、26%。株高比处理C和处理A分别减低了7%、8.8%、7.9%和13.5%、16.7%、14.8%。说明适宜的玉豆间距可以提高套作大豆的LAI,调整更加合理的叶倾角和株高,优化植株形态特征,实现光能在大豆群体内的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大豆的光能利用效率。(3)不同带状套作大豆光能截获量呈现显著差异(P<0.05)。在大豆V5、V7和R1期间,处理A与处理B相比光能截获量分别降低了43%、22%和33%,处理C与处理B相比则分别降低了21%、10%和17%,LAI与光能截获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977**),说明在玉豆间距为50 cm时增加了大豆群体的LAI,从而提高了光能截获量。(4)不同带状套作大豆光能利用率呈现显著差异(P<0.05)。在大豆V5、V7和R1期,处理B与处理C相比光能利用率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套作 冠层结构 光能截获 光能利用
下载PDF
作物间套作群体光能截获和利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自奎 吴普特 +2 位作者 赵西宁 李正中 付小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7-1066,共10页
合理的间套作种植模式具有高产高效及环境友好的特点,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光能的高效利用是间套作群体产量占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综述了计算间套作群体光能截获及分配的半经验模型及理论模型,分析了间套作群体产... 合理的间套作种植模式具有高产高效及环境友好的特点,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光能的高效利用是间套作群体产量占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综述了计算间套作群体光能截获及分配的半经验模型及理论模型,分析了间套作群体产量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基础。间作套种可形成有利于作物吸收光能的冠层结构,或者可促进作物的光合速率,或者可改变作物的收获指数。对于共生期较长的间套作群体而言,优势作物对光能的高效截获和劣势作物对光能的高效利用是群体产量优势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共生期较短的间套作群体而言,两种作物光能吸收量的增加是该群体高产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套作 光合有效辐射 光能截获量 光能利用效率 收获指数 产量优势
原文传递
高产花生冠层光截获和光合、呼吸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才斌 郑亚萍 +1 位作者 成波 孙彦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在产量为 7.0~ 7.7t/hm2 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中熟、疏枝、直立、大果花生品种冠层的某些生理特征 ,结果表明 ,在花生生育中期 ,冠层 2 / 3以上叶层为群体主要吸光层 ,LAI和LIR分别约占各自总量的 1/ 2和 4 / 5 ;花生消光系数 (k)为0 .82... 在产量为 7.0~ 7.7t/hm2 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中熟、疏枝、直立、大果花生品种冠层的某些生理特征 ,结果表明 ,在花生生育中期 ,冠层 2 / 3以上叶层为群体主要吸光层 ,LAI和LIR分别约占各自总量的 1/ 2和 4 / 5 ;花生消光系数 (k)为0 .82~ 0 .87,适宜最高LAI为 5 .5 ;始花后 ,群体光合作用日变化呈单峰曲线 (晴日无云 ) ,高峰出现在 10 :0 0~ 13:0 0 ,自然光照条件下 (最高 16 0 0~ 180 0 μmol·m-2 ·s-1) ,没有明显的“午休”或光饱和现象 ;群体暗呼吸在一昼夜内出现一峰(11:0 0~ 15 :0 0 )一谷 (3:0 0~ 5 :0 0 )。光强和温度分别是群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日变化的主导影响因子 ;干旱显著降低群体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冠层结构 光截获特征 光合特性 呼吸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山东省冬小麦品种冠层结构及光截获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胡延吉 兰进好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1年第3期28-32,共5页
研究了山东省 14个冬小麦高产品种 (系 )的冠层结构和光截获 (L I)及分布特性。结果表明 :参试材料间盛花期冠层消光系数 K存在显著差异。中下层叶片相对光强 (I/ I0 )的差异程度大于上层叶片。适度的增加上部节间长、提高株高构成指数 ... 研究了山东省 14个冬小麦高产品种 (系 )的冠层结构和光截获 (L I)及分布特性。结果表明 :参试材料间盛花期冠层消光系数 K存在显著差异。中下层叶片相对光强 (I/ I0 )的差异程度大于上层叶片。适度的增加上部节间长、提高株高构成指数 (IL)、降低上层叶片面积所占比例和角度指数 ,有助于减小冠层 K并改善透光条件。盛花期 L I及分布特性对作物生长率 (CGR)、籽粒形成及最终产量有重要影响。并对小麦冠层结构改良和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冠层结构 光截获 消光系数 品种
下载PDF
主干形桃树对光截获能力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安柱 张芳芳 +3 位作者 韩明玉 田海成 田玉命 赵彩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6a生八月脆桃为试材,在果实成熟期观测分析了2种树形(主干形和开心形)对光截获能力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树形同一层次的平均单果质量、着色指数、光洁度差异不显著;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有显著差异,果实硬度表现为... 以6a生八月脆桃为试材,在果实成熟期观测分析了2种树形(主干形和开心形)对光截获能力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树形同一层次的平均单果质量、着色指数、光洁度差异不显著;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有显著差异,果实硬度表现为主干形﹥开心形,可溶性固形物则表现为开心形﹥主干形。对光截获能力的影响表现为主干形>开心形;叶面积指数、果实产量指标均表现为主干形高于开心形;果实产量是开心形的2.11倍。桃树主干形是高光效、高产树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形 光截获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Oxygation Enhances Growth,Gas Exchange and Salt Tolerance of Vegetable Soybean and Cotton in a Saline Vertisol 被引量:22
11
作者 Surya P. Bhattarai David J. Midmor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7期675-688,共14页
Impacts of salinity become severe when the soil is deficient in oxygen. OxygaUon (using aerated water for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of crop) could minimize the impact of salinity on plants under oxygen-limiting soi... Impacts of salinity become severe when the soil is deficient in oxygen. OxygaUon (using aerated water for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of crop) could minimize the impact of salinity on plants under oxygen-limiting soil environments.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oxygation (12% air volume/volume of water) on vegetable soybean (moderately salt tolerant) and cotton (salt tolerant) in a salinized vertisol at 2, 8, 14, 20 dS/m ECe. In vegetable soybean, oxygation increased above ground biomass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by 13% and 2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Higher yield with oxyg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greater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and reduced specific leaf area and leaf Na^+ and CI^- concentrations. In cotton, oxygation increased lint yield and WUE by 18% and 1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nd was accompanied by greater canopy light interception,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Oxygation also led to a greater rate of photosynthesis, higher relative water content in the leaf, reduced crop water stress index and lower leaf water potential. It did not, however, affect leaf Na^+ or CI^- concentration. Oxygation invariably increased, whereas salinity reduced the K^+: Na^+ ratio in the leaves of both species. Oxygation improved yield and WUE performance of salt tolerant and moderately tolerant crops under saline soil environments, and this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for irrigated agriculture where saline soils pose constraints to crop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IRRIGATION light interception oxygation saline soil salt exclusion stem diameter vegetable soybean
原文传递
行距对大豆竞争有限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晓冰 金剑 +2 位作者 王光华 S.J.Herbert M.Hashemi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5-221,共7页
不同行距引起大豆生长竞争。当某一因子的直接供应不能满足群体生长的需要而成为限制因子时 ,竞争便开始。本文主要从基因型、光、水、养分和杂草等 5方面综述过去 4 0年行距变化对大豆竞争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品种对行距变化的... 不同行距引起大豆生长竞争。当某一因子的直接供应不能满足群体生长的需要而成为限制因子时 ,竞争便开始。本文主要从基因型、光、水、养分和杂草等 5方面综述过去 4 0年行距变化对大豆竞争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品种对行距变化的反映不同 ,其依赖于季节降雨和灌溉。有限结荚习性类型可获得较高产量 ,抗倒伏的大豆品种适于窄行种植。无限结荚习性大豆在一定的行距条件下也可获得最佳产量。与宽行大豆种植相比 ,窄行大豆栽培增加光截获 (LI) ,其原因在于LAI、消光系数的增加及分枝类型品种的选择。水分利用效率和蒸发蒸腾作用不受行距影响 ,但在灌溉条件下产量增加。行距变化对养分吸收影响较大 ,随着行距的减小 ,植株产量和N、P、K的吸收均增加 ,且增加幅度受施肥水平制约。行距不影响N素的固定。行距不影响杂草密度、萌发高峰及持续时期 ,但在窄行栽培条件下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及干重 ,再配以适量的除草剂可获得良好的除草效果。不同行距条件下的大豆生理反应、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及转运 ,不同冠层的光能利用以及土壤环境的变化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大豆 生长竞争 水分吸收 养分吸收 杂草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lant architecture on maize physiology and yield in the Heilonggang River valley 被引量:14
13
作者 Shoubing Huang Yingbo Gao +3 位作者 Yebei Li Lina Xu Hongbin Tao Pu Wa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2-62,共11页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leaf area determine light interception in a crop canopy and influence overall photosynthesis and yield. Optimized plant architecture renders modern maize hybrids(Zea mays L.) more producti...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leaf area determine light interception in a crop canopy and influence overall photosynthesis and yield. Optimized plant architecture renders modern maize hybrids(Zea mays L.) more productive, owing to their tolerance of high plant densities. To determine physiological and yield response to maize plant architecture,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2010 and 2011. With the modern maize hybrid ZD958, three plant architectures, namely triangle, diamond and original plants, were included at two plant densities, 60,000 and 90,000 plants ha-1. Triangle and diamond plants were derived from the original plant by spraying the chemical regulator Jindele(active ingredients,ethephon, and cycocel) at different vegetative stage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plant architecture, a light intercep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Plant height, ear height, leaf size,and leaf orientation of the two regulated plant architectur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or alter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original plants. On average across both plant densities and years, the original plants showed higher yield than the triangle and diamond plants,probably because of larger leaf area. The two-year mean grain yield of the original and diamond plants were almost the same at 90,000 plants ha-1(8714 vs. 8798 kg ha-1). The yield increase(up to 5%) of the diamonds plant at high plant densities was a result of increased kernel number per ear, which was likely a consequence of improved plant architecture in the top and middle canopy layers. The optimized light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canopy can delay leaf senescence, especially for triangle plants. The fraction of incident radiation simulated by the interception model successfully reflected plant architecture traits. Integration of canopy openness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model. Maize plant architecture with increased tolerance of high densities is probably dependent on the smaller but flatter leaves around the 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light interception YIELD light interception model Leaf senescence
下载PDF
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玉米光截获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铁东 宋凤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123,共6页
种植方式影响玉米对光的截获和辐射利用效率进程。在本研究中,采用如下两种种植模式:宽窄行KZ:30+170和匀垄CK65,密度均为6.4株/m2。测量了玉米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机能,对比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光截获分数(F)、叶面积指数(LAI)、消... 种植方式影响玉米对光的截获和辐射利用效率进程。在本研究中,采用如下两种种植模式:宽窄行KZ:30+170和匀垄CK65,密度均为6.4株/m2。测量了玉米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机能,对比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光截获分数(F)、叶面积指数(LAI)、消光系数(K)、辐射利用效率(RUE),两种模式中,K值呈现出KZ>CK的特征;F值在KZ中显著低于CK,而两种种植方式间叶面积指数没有显著的差异;两种方式的RUE表现为KZ>CK。结果表明,尽管宽窄行种植截获了较少的有效辐射,但冠层中的光环境得到改善,辐射利用效率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方式 光截获 辐射利用效率
下载PDF
矮化中间砧短枝富士苹果高纺锤树形冠层结构与光能截获的三维模拟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伟伟 陈锡龙 +3 位作者 刘航空 张满让 张东 韩明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680-4694,共15页
【目的】建立苹果冠层结构的三维虚拟植物模型,为精确、量化评价果树冠层空间结构及光截获提供方法指导,为果树树形选择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年生矮化中间砧高纺锤形富士(西府海棠/M26/礼泉短富)为试材,以田间树体数字化测... 【目的】建立苹果冠层结构的三维虚拟植物模型,为精确、量化评价果树冠层空间结构及光截获提供方法指导,为果树树形选择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年生矮化中间砧高纺锤形富士(西府海棠/M26/礼泉短富)为试材,以田间树体数字化测定为基础,获取枝叶特定形态参数,利用计算机模拟重建三维虚拟植物。借助虚拟植物模型进行虚拟试验,定量研究冠层结构、光截获和果实的空间分布。【结果】确定了树体枝叶间异速生长关系:枝(梢)长度分别与枝(梢)叶片数量和枝(梢)的总叶面积、叶片长度分别与叶柄长度和叶片宽度、叶片长度的平方与叶面积间均呈显著线性关系。结合三维数字化技术与枝叶间异速生长关系,构建了苹果冠层三维虚拟植物模型,结果表明:叶片数量及叶片面积模拟值与实测值间决定系数分别为0.92和0.9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8和31.5 cm2,相对误差分别为7.15%和5.86%。模型精度可满足冠层结构与光截获评价要求;模型可量化模拟各类枝梢及整体冠层叶面积、体积、光照射叶片面积、冠层或枝(梢)叶片被光线照射到的照射叶面积与总叶面积比值(STAR)、郁闭度、叶面积密度相对方差(ξ)及STAR值的日动态变化。矮化中间砧高纺锤树形枝(梢)主要分布于冠层高度0.5—2.5 m和距树干水平距离20—80 cm空间范围内,占总枝梢叶面积比例74.88%。整体冠层体积、郁闭度分比为4.47 m3、44.62%;营养短枝(梢)、营养长枝(梢)及果台副梢分别占树体体积的69.73%、43.50%和41.26%,三者郁闭度分别为60.77%、54.12%和83.15%,平均STAR值分别为0.10、0.23和0.13;各类枝(梢)STAR值空间分布规律明显,随冠层高度及距树干水平距离增大而逐渐增加。果实主要分布于冠层高度0.5—2.0 m和距树干水平距离20—60 cm空间区域;单位面积产量4.1×104kg/667 m2;冠层适宜的营养短枝(梢)、营养长枝(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苹果 虚拟植物 高纺锤形 光截获 STAR
下载PDF
线辣椒/玉米带状套作的光能截获和利用特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强 程智慧 +1 位作者 卢涛 谢宝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9-976,共8页
太阳辐射的有效利用是间套作种植模式呈现产量优势的根本原因。本试验研究了线辣椒/玉米带状套作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变化趋势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截获和利用规律。试验设线辣椒单作(SC)、线辣椒/玉米套作(IMC)、玉米单作(SM)3... 太阳辐射的有效利用是间套作种植模式呈现产量优势的根本原因。本试验研究了线辣椒/玉米带状套作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变化趋势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截获和利用规律。试验设线辣椒单作(SC)、线辣椒/玉米套作(IMC)、玉米单作(SM)3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线辣椒和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内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单作线辣椒和单作玉米的LAI均稍大于各自的套作;套作线辣椒的消光系数低于单作。玉米、线辣椒单作与套作整个生育期内的PAR截获量差异显著,带状套作的PAR截获量比按套作比例(0.788:0.222)对单作PRA截获量加权的平均值高42.25%。线辣椒/玉米带状套作的PAR利用效率比按套作比例对单作PAR利用效率加权的平均值高39.51%。套作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大于单作,套作线辣椒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低于单作。套作线辣椒的干物质向茎、枝的分配比例显著低于单作,而向果实、根的分配比例分别比单作高2.8%和2.6%;套作玉米的干物质向各器官最终分配比例与单作无显著差异。与单作相比,线辣椒/玉米带状套作模式的产量优势归功于PAR截获量和利用率的提高。合理的套作可以使作物对PAR的截获和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 玉米 线辣椒 光合有效辐射 光能截获 光能利用率
下载PDF
高纺锤形苹果树三维重建和光照特性的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菲 张社奇 +2 位作者 李丙智 章兰芬 韩明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3,共4页
以13a生"富士"树为试材,应用三维数字化仪和Piaf Digit软件对高纺锤形"富士"的大、中、小冠层进行数字化,树体模型及光截获的计算均在Vege STAR软件中实现。光截获效率用STAR值来表征。实测的透光率与模型计算出的... 以13a生"富士"树为试材,应用三维数字化仪和Piaf Digit软件对高纺锤形"富士"的大、中、小冠层进行数字化,树体模型及光截获的计算均在Vege STAR软件中实现。光截获效率用STAR值来表征。实测的透光率与模型计算出的值无显著差异,表明基于三维数字化仪的重建模型可以用来进行冠层光照特性的评价,以对冠层结构进行量化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大、中、小冠层的光截获量依次增大,而5种枝条类型中,长营养枝的STAR值最大,果台枝最小;果实的STAR值与果台枝和短营养枝、长营养枝和短果台副梢的光截获量有关。由三维模型构建得出的STAR值可以作为评价冠层光截获的指标,为后期树体冠层内光合作用的研究及整形修剪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 冠层结构 光截获 模型 STAR
下载PDF
紫椴幼苗的叶片运动与光截获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程扬 翟明普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8-493,共6页
从水平、垂直方向和叶片的旋转运动等角度对紫椴 (Tilia amurensis)幼苗的叶片运动特征进行了描述 ,并就枝条、叶片空间取向及叶片运动对叶片截获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紫椴幼苗通过叶片运动有效地调节了对光合有效... 从水平、垂直方向和叶片的旋转运动等角度对紫椴 (Tilia amurensis)幼苗的叶片运动特征进行了描述 ,并就枝条、叶片空间取向及叶片运动对叶片截获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紫椴幼苗通过叶片运动有效地调节了对光合有效辐射的截获 ,提高了早、晚叶片光合作用旺盛时间段内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 ,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午强光、高温对叶片生理活动的危害。由于活跃的叶片运动 ,适度遮荫环境中幼苗的西部叶片所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接近于全光环境中个体各向叶片平均截获量 ,这为该环境中紫椴幼苗叶片在全天保持较旺盛的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保障。枝条和叶片的空间取向决定了紫椴幼苗叶片的空间分布 :适度遮荫环境中个体的东西向叶片所占比例最高 ,全光环境中个体次之 ,强度遮荫个体枝条与叶片的空间分布趋于随机化。这意味着强度遮荫环境中的紫椴幼苗叶片对太阳辐射截获的调节能力较差 ,这可能是该环境中紫椴个体生产力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叶片运动 光截获 幼苗
下载PDF
带幅设计对玉米/苜蓿间作群体光环境特征及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玉环 王自奎 +1 位作者 刘亚男 马千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4-155,共12页
探究间作带幅设计对玉米/苜蓿间作群体光环境特征、产量及光能利用效率(LUE)的影响,提出黄土高原旱作条件下玉米/苜蓿间作群体最佳带幅比例。研究设置了玉米单作(SM)、紫花苜蓿单作(SA)以及玉米/紫花苜蓿1∶2(I_(12))、2∶2(I_(22))和2... 探究间作带幅设计对玉米/苜蓿间作群体光环境特征、产量及光能利用效率(LUE)的影响,提出黄土高原旱作条件下玉米/苜蓿间作群体最佳带幅比例。研究设置了玉米单作(SM)、紫花苜蓿单作(SA)以及玉米/紫花苜蓿1∶2(I_(12))、2∶2(I_(22))和2∶4(I_(24))间作5种种植模式,并采用田间试验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定了玉米和苜蓿的干物质产量及作物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等指标;建立了考虑光线入射角度和群体冠层结构几何关系的玉米/苜蓿间作群体辐射传输模型,并用实测值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2018年,单作处理的苜蓿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间作处理(P<0.05),而在2019年各间作处理苜蓿的干物质分别比单作高197.8、180.3和197.0 g·m^(-2);处理I_(12)、I_(22)和I_(24)两年总的玉米生物量比SM处理高12.1%、0.9%和23.9%。所有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在2019年均大于1.0,表现出间作优势。辐射传输模型可准确模拟玉米/苜蓿间作群体冠层底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间作群体光合有效辐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9.0和66.6μmol·m^(-2)·s^(-1)。除玉米和苜蓿生育前期及玉米收获后,不同间作处理苜蓿群体冠层上方的PAR均低于单作苜蓿。2018和2019年I_(12)、I_(22)和I_(24)间作处理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处理高52.5%、9.3%、51.7%和28.5%、9.6%、21.0%,而间作苜蓿的LUE仅在2019年显著高于单作19.2%、32.4%和20.9%(P<0.05)。因此,合理的玉米/苜蓿间作带幅搭配可改善苜蓿的光照环境,提高其光能利用效率,尤其是玉米/紫花苜蓿2∶4间作群体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优势显著,建议在具有类似气候的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苜蓿间作 光合有效辐射 辐射传输模型 光能截获 光能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化仪的高纺锤形苹果树光截获率测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章兰芬 李丙智 +2 位作者 张社奇 张林森 王菲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2,共4页
利用三维数字化仪,结合Piaf Digit和Vege STAR软件,建立了13a生高纺锤形苹果树数字化模型,并对树体模型进行立方单元分割以及分析总冠层及冠层内各类型枝条的光截获率。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枝条,光截获率(STAR值)有差异。大树的短果台... 利用三维数字化仪,结合Piaf Digit和Vege STAR软件,建立了13a生高纺锤形苹果树数字化模型,并对树体模型进行立方单元分割以及分析总冠层及冠层内各类型枝条的光截获率。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枝条,光截获率(STAR值)有差异。大树的短果台副梢、长果台副梢、短营养枝和长营养枝的STAR值分别小于中树,中树小于小树;每棵果树的短果台副梢和短营养枝的STAR值分别小于长果台副梢和长营养枝;不遮阴枝条的光截获率比遮阴枝条大,并且短果台副梢和短营养枝因其它类型枝条遮阴减少的STAR值分别比长果台副梢和长营养枝大。果树由底部到顶部及由冠层中部到外部,光截获率逐渐增大,与用光量子探头(LS190)测得的透光率递增趋势相符。冠层STAR值越大,果树产量越高。因此,冠层光截获率能够作为冠层内部光分布特征的一个评价指标,并能有效指导果树管理,提高果实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 高纺锤形 模拟树 光截获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