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热导率衬底的热风速风向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广平 秦明 +2 位作者 黄庆安 张骅 吴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4-989,共6页
为了提高热风速风向传感器灵敏度,提出了采用低热导率衬底的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本文设计的传感器采用圆形结构的加热与测温电阻,利用热温差的方法测量风速和风向。为了验证传感器衬底对风速灵敏度的影响,本文... 为了提高热风速风向传感器灵敏度,提出了采用低热导率衬底的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本文设计的传感器采用圆形结构的加热与测温电阻,利用热温差的方法测量风速和风向。为了验证传感器衬底对风速灵敏度的影响,本文分别在玻璃和陶瓷衬底上利用MEMS剥离工艺加工出了热风速传感器,并进行了风洞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两个传感器均可以完成360°风向检测,风速量程超过10m/s。此外,通过对两组测量结果的比较可以发现玻璃衬底传感器的灵敏度比陶瓷衬底高,这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剥离工艺 风速 风向 流量传感器 热导率
下载PDF
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升力测试实验与分析
2
作者 贾一方 郝永平 有德义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4期36-38,41,共4页
根据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结构特点及动力性能分析结果,设计了可调整力臂的杠杆平台,通过杠杆原理将不同大小的力施加到力传感器上,并用数据采集卡采集对应电压,使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拟合出升力与电压间的曲线关系,对力传感器进行标定,... 根据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结构特点及动力性能分析结果,设计了可调整力臂的杠杆平台,通过杠杆原理将不同大小的力施加到力传感器上,并用数据采集卡采集对应电压,使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拟合出升力与电压间的曲线关系,对力传感器进行标定,从而可以测出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升力。测试结果表明:电压与升力之间拟合效果良好,可以测量出无人机的升力;该方法对于研究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升力测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翼无人机 升力 传感器标定 曲线拟合
下载PDF
电梯轿门防剪切事故预防研究及其防剪切系统研发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佳丽 谢民 +3 位作者 江华 郑波 张征 陈志群 《模具制造》 2023年第12期286-288,共3页
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造成乘客的挤压和剪切事故频发,是非常危险的一种事故。通过采用远程无线传输技术、嵌入式控制系统,联合多个监测模块的设计,研发一种基于应力压力压力传感装置监测电梯轿门开门意外移动、轿门与层门剪切预警、自动... 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造成乘客的挤压和剪切事故频发,是非常危险的一种事故。通过采用远程无线传输技术、嵌入式控制系统,联合多个监测模块的设计,研发一种基于应力压力压力传感装置监测电梯轿门开门意外移动、轿门与层门剪切预警、自动判别及制停电梯轿厢,形成独立于电梯自检测系统外的第二套监测系统,并具备自动预警及制停作用,起到了双重保护及加强意外工况下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轿门 意外移动 传感器
下载PDF
船舶零航速减摇鳍升力测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宇 金鸿章 +1 位作者 綦志刚 李冬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船舶零航速减摇鳍是指在来流速度为零的流场中依靠鳍的主动摆动产生升力,以对抗海浪的作用力,从而减小船舶摇摆的减摇技术。在升力测量中,将升力控制引入零航速减摇技术中,根据实船安装环境几个耦合因素的影响,针对零航速减摇鳍,设计了... 船舶零航速减摇鳍是指在来流速度为零的流场中依靠鳍的主动摆动产生升力,以对抗海浪的作用力,从而减小船舶摇摆的减摇技术。在升力测量中,将升力控制引入零航速减摇技术中,根据实船安装环境几个耦合因素的影响,针对零航速减摇鳍,设计了零航速减摇鳍升力传感器;通过反馈信号合成算法,合成的升力信号有足够的精度,证明所设计系统能够满足船舶零航速减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航速 船舶减摇 减摇鳍 升力 传感器 测量系统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to design a novel morphing airfoil fo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5
作者 Kiumars Khani Aminjan Maryam Ghodrat +4 位作者 Milad Heidari Pooyan Rahmanivahid Shayan Naghdi Khanachah Mira Chitt Juan Pablo Escobedo-Diaz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SCIE 2023年第1期83-103,共21页
Optimizing flying objects’wing performance has attracted a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the last few decades.In this article,some of the main mechanisms for changing the geometry of the wing were investigated and a new m... Optimizing flying objects’wing performance has attracted a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the last few decades.In this article,some of the main mechanisms for changing the geometry of the wing were investigated and a new mechanism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airplane wing.The designs have been simulated and analyzed from both aerodynamic and control points of view.In aerodynamic simulations using CFD methods,two airfoils of NACA series 6 with specifications 65-212 and 65-2012 were model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airfoils used have a better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others in a certain range of the angle of attack.Subsequently,a new mechanism is proposed to change the wing geometry to optimize its structure.In the proposed mechanism,the structures of airfoils and wings consist of two fixed and moving parts,which can change their geometry with the help of a control circuit.The fixed part has a grooved track,and as the moving part mov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grooves,the curvatur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wing changes.The design control circuit includes an angle sensor,a micro controller,and a servomotor.The CFD results are entered into the micro controller as code.At any moment,the micro controller receives the angle data from the angle sensor and by comparing them with the CFD data,and issuing a command to the servomotor,it situates the wing curvature in the optimal state at all times.The built mechanism was tested at an attack angle of 0°and 2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echanism work with very high precision and put the geometric shape of the wing in an optimal state in a completely intelligent way.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average error in test for t/c and Xt/c was 15.3% and 9%,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hing airfoil lift force OPTIMIZA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icro controller Angle sensor
原文传递
一种自动调平运载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南生 张加俏 +4 位作者 汪楚森 杨章剑 孙乐萌 宋狄 赵旭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货物在爬坡运载过程中常常因倾斜而产生滑动碰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调平运载装置.该装置通过水平检测传感器检测该装置底板在斜坡上运动时的倾角,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设计的水平调节平台,实现水平调节.该装置可使货物在运载过程中... 针对货物在爬坡运载过程中常常因倾斜而产生滑动碰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调平运载装置.该装置通过水平检测传感器检测该装置底板在斜坡上运动时的倾角,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设计的水平调节平台,实现水平调节.该装置可使货物在运载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保护易碎品的安全运输.对该装置进行了Pro E三维仿真分析和相关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斜坡上该运载装置的最大载重量为84.28 kg,可满足普通用户的运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调平 平台升降 运载装置 水平传感
下载PDF
阀瓣类型对安全阀动作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崇志 戴芳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73-76,120,共5页
以升力传感器作为统一的衡量标准,对其进行静态标定,建立升力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安全阀整定压力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安全阀全启排放现场实验的大量实测数据,通过对比传统刚性阀瓣与各种柔性阀瓣动作性能的差异,讨论了不同类型阀瓣对开启时... 以升力传感器作为统一的衡量标准,对其进行静态标定,建立升力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安全阀整定压力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安全阀全启排放现场实验的大量实测数据,通过对比传统刚性阀瓣与各种柔性阀瓣动作性能的差异,讨论了不同类型阀瓣对开启时间、回座时间、开启压力、排放压力、回座压力和排放稳定性等主要动作性能的影响,为合理地设计阀瓣提供了一些准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阀 升力传感器 阀瓣 动作性能
下载PDF
基于PAC的零航速减摇鳍升力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金鸿章 綦志刚 +1 位作者 于文博 李冬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4,47,共3页
零航速减摇鳍是一种新型减摇装置,其升力产生机理、控制策略都与传统减摇鳍不同。通过对现有实验设备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的改进,建立一套适合零航速减摇鳍控制系统特点和实验要求的实验室升力检测系统。升力检测系统包括基于压阻式升力... 零航速减摇鳍是一种新型减摇装置,其升力产生机理、控制策略都与传统减摇鳍不同。通过对现有实验设备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的改进,建立一套适合零航速减摇鳍控制系统特点和实验要求的实验室升力检测系统。升力检测系统包括基于压阻式升力传感器的检测元件和基于PAC的数据采集及记录的控制系统。可用于分析和验证零航速减摇鳍的升力理论模型,为工程实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航速 零航速减摇 PAC控制器 升力传感器
下载PDF
用气体摆的原理制作平衡姿态传感器
9
作者 于瑶 李路 +3 位作者 王艳荣 刘柯林 史朦朦 张海波 《三江高教》 2011年第2期21-24,共4页
在柱状的密闭腔内沿轴向对称的位置设置两根平行的热敏丝,腔内近热源处的气体由于密度小向上运动,腔壁处密度大的气体受重力场作用向下运动,形成气体摆,气体的密度差是由温度差引起的。将两根热敏丝r1、r2组成惠斯顿电桥的两个可变臂,... 在柱状的密闭腔内沿轴向对称的位置设置两根平行的热敏丝,腔内近热源处的气体由于密度小向上运动,腔壁处密度大的气体受重力场作用向下运动,形成气体摆,气体的密度差是由温度差引起的。将两根热敏丝r1、r2组成惠斯顿电桥的两个可变臂,它们既做热源,又兼敏感元件。通电时,热敏丝加热腔内气体,当两根热敏丝平置时,由于受气流影响相同,r1=r2,电桥输出的电压为零,当它们倾斜时,热敏丝受不同气流影响,r1≠r2,电桥输出电压不为零。平衡姿态传感器就是根据倾斜角度和温度的关系设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摆 浮升力 温度场 传感器
原文传递
高度自控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升运装车装置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德秋 贾晶霞 +3 位作者 越文峰 王昕玮 高波 李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99,共4页
针对我国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作业过程中马铃薯碰伤严重、不利于贮存等问题,利用超声波传感和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现马铃薯下落高度自动控制,设计了新型高度自控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升运装车装置。该装置结合我国马铃薯在联合收获时的... 针对我国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作业过程中马铃薯碰伤严重、不利于贮存等问题,利用超声波传感和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现马铃薯下落高度自动控制,设计了新型高度自控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升运装车装置。该装置结合我国马铃薯在联合收获时的农艺要求,采用四级折叠升运装车系统,配以超声波传感器,实现了马铃薯下落高度自动控制。在收获过程中,下落高度范围可以利用可编程触摸屏进行设置。此装置可以有效控制马铃薯在下落时的碰伤,为今后马铃薯收获机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收获机 升运装车装置 超声波传感器 碰伤
下载PDF
矩形柔性涡流阵列传感器裂纹检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杜金强 何宇廷 李培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4,17,共4页
某矩形涡流阵列传感器可对金属结构的裂纹进行定量检测,但使用中往往会受到提离效应的影响。通过建立矩形涡流阵列传感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传感器对提离距离的响应特性,并搭建裂纹检测试验平台,研究了提离距离对传感器裂纹检测能力的... 某矩形涡流阵列传感器可对金属结构的裂纹进行定量检测,但使用中往往会受到提离效应的影响。通过建立矩形涡流阵列传感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传感器对提离距离的响应特性,并搭建裂纹检测试验平台,研究了提离距离对传感器裂纹检测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矩形涡流阵列传感器对提离效应十分敏感,在裂纹检测过程中应尽量抑制提离效应,同时提离距离的增加会显著地降低传感器的裂纹检测能力,在裂纹检测过程中应尽量减小提离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离距离 涡流阵列传感器 裂纹检测
下载PDF
叉车自动称重装置的原理与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恒信 杨明贵 +1 位作者 刘芳辉 徐凤毅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1年第6期15-19,共5页
本文阐述了叉车自动称重装置信号转换系统的工作原理,讨论了该系统设计与调整的若干问题,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关键词 叉车 称重装置 剪力 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飞行机器人旋翼升力系数测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克勇 符秀辉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介绍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STM32单片机以及电子秤测定四旋翼无人飞行机器人旋翼升力系数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杠杆原理测量旋翼的升力.光电传感器当检测到旋翼的时候就会触发STM32相应的中断,从而计数测量旋翼的转速,最后通过得到的升... 介绍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STM32单片机以及电子秤测定四旋翼无人飞行机器人旋翼升力系数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杠杆原理测量旋翼的升力.光电传感器当检测到旋翼的时候就会触发STM32相应的中断,从而计数测量旋翼的转速,最后通过得到的升力和旋翼的转速测得旋翼的升力系数.实验证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测量准确,适用于航模以及各类微小型飞行器旋翼升力系数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 旋翼升力系数测定 光电传感器 STM32
下载PDF
互感式自调零正交涡流传感器设计与研究
14
作者 任学志 杨明 +3 位作者 金亚曦 曹军帅 杨正好 徐笑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2,共7页
针对涡流检测过程中传感器易发生提离和摇晃造成缺陷误判和漏检的问题,利用电磁场理论,研究了双Pancake式线圈之间的零互感特性,提出了一种互感式正交自动调零涡流传感器;同时搭建了基于六轴机器人引导的涡流检测系统,对铝筒体轴向和环... 针对涡流检测过程中传感器易发生提离和摇晃造成缺陷误判和漏检的问题,利用电磁场理论,研究了双Pancake式线圈之间的零互感特性,提出了一种互感式正交自动调零涡流传感器;同时搭建了基于六轴机器人引导的涡流检测系统,对铝筒体轴向和环向表面裂纹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同轴型涡流传感器,该传感器在筒体缺陷检测过程中对提离和摇晃的抑制力更佳,通过面内旋转其激励线圈至0°和90°,能够清晰地识别出铝筒体轴向和环向的表面裂纹。该传感器在不依赖高精度姿态校准前提下,有效解决了提离和摇晃造成缺陷误判和漏检的问题,对导电结构外场原位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提离效应 正交涡流传感器 零互感特性 铝筒体 裂纹检测
下载PDF
基于地磁感应的柱塞到达传感器设计
15
作者 李驰 李锐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6期154-157,共4页
柱塞到达检测是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柱塞到达传感器易受油管振动影响产生漏检而导致气举井生产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磁感应的柱塞到达传感器设计方法。该柱塞到达传感器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 柱塞到达检测是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柱塞到达传感器易受油管振动影响产生漏检而导致气举井生产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磁感应的柱塞到达传感器设计方法。该柱塞到达传感器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采集地磁传感器RM3100传送的数据,经过滑动平均滤波后采用自适应阈值算法判断柱塞运动状态,最后输出柱塞到达信号。实验室测试及实地应用表明,该柱塞到达传感器检测精度高,运行稳定,在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气举 柱塞到达检测 地磁传感器 滑动平均滤波 自适应阈值
下载PDF
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二维风速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广平 吴剑 +2 位作者 张骅 秦明 黄庆安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30-1835,共6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二维热风速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以及测试结果.该传感器采用恒功率工作方式,利用热温差的方法测量风速和风向.本传感器采用MEMS剥离工艺在玻璃衬底上同时加工出加热电阻和测温电阻,利用简单可靠的加工工艺实现了... 给出了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二维热风速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以及测试结果.该传感器采用恒功率工作方式,利用热温差的方法测量风速和风向.本传感器采用MEMS剥离工艺在玻璃衬底上同时加工出加热电阻和测温电阻,利用简单可靠的加工工艺实现了热隔离和高灵敏度.经过风洞风速风向测试,得知传感器的风速量程超过10m/s,360°范围内风向测量误差不超过8°.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s,功耗为10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剥离工艺 风速 风向 流量传感器
下载PDF
升船机运行监控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婷婷 兰钦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第6期10-12,80,共4页
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论文对我国升船机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做了梗概,综合分析了基于对象技术的分布式监控系统具备直观、方便、信息准确等优点。结合三峡升船机两层集散分布式监控系统,指出了目前我国升船机监控系统存在的传... 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论文对我国升船机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做了梗概,综合分析了基于对象技术的分布式监控系统具备直观、方便、信息准确等优点。结合三峡升船机两层集散分布式监控系统,指出了目前我国升船机监控系统存在的传感器网络复杂性、数据和指令共享性差、信息不完备性、组态软件通用性差等缺点。基于目前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预测传感器网络无线化、网络共享化、人工智能化、组态软件的国产化和通用化是升船机监控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船机 监控系统 集散分布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 人工智能 网络共享 组态软件
下载PDF
一种钢轨表面伤损漏磁检测信号滤波方法
18
作者 周黄健 贾银亮 王平 《测控技术》 2023年第5期73-78,共6页
漏磁检测(MFL)是工程上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针对钢轨顶面伤损漏磁检测信号受提离干扰的影响,根据伤损漏磁场在不同方向上的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抑制钢轨漏磁检测提离干扰的滤波方法。采用阵列式传感器,根据x和z方向信号的差值确定... 漏磁检测(MFL)是工程上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针对钢轨顶面伤损漏磁检测信号受提离干扰的影响,根据伤损漏磁场在不同方向上的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抑制钢轨漏磁检测提离干扰的滤波方法。采用阵列式传感器,根据x和z方向信号的差值确定参考信号实现滤波,根据伤损漏磁场的分布推导了传感器的安装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漏磁信号的提离干扰,显著地改善了漏磁检测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检测 钢轨伤损 提离干扰 阵列传感器
下载PDF
二维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广平 吴剑 +2 位作者 张骅 秦明 黄庆安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7年第7期285-287,共3页
给出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二维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以及测试结果。该传感器加热电阻采用圆形结构,四个测温电阻对称分布在芯片四周。传感器芯片在玻璃衬底上采用两步MEMS剥离工艺加工,加工工艺简单可靠。该传感器采用恒功率工作方... 给出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二维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以及测试结果。该传感器加热电阻采用圆形结构,四个测温电阻对称分布在芯片四周。传感器芯片在玻璃衬底上采用两步MEMS剥离工艺加工,加工工艺简单可靠。该传感器采用恒功率工作方式,利用热温差原理测量风速和风向。经过风洞测试,传感器可以完成360°风向检测,误差不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风速传感器 风向传感器 剥离工艺 热温差原理
下载PDF
基于空间占用率判定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安莉 谢檬 石卓勇 《电子技术应用》 2021年第7期57-60,129,共5页
针对传统电梯控制系统存在的质量虽未达到电梯系统的阈值设定,但电梯内部空间被占满,导致依据质量指标判定,响应外部请求而使门控进行无效打开的问题,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光敏传感器进行... 针对传统电梯控制系统存在的质量虽未达到电梯系统的阈值设定,但电梯内部空间被占满,导致依据质量指标判定,响应外部请求而使门控进行无效打开的问题,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光敏传感器进行电梯空间占用率的感知。采用LabVIEW搭建上位机,对电梯运行数据实时监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检测电梯空间占用率,并根据空间占用率进行电梯运行控制,解决了因无法判定电梯内部空间占有率而产生的门控无效打开问题,极大节约了电力资源,节省了乘客搭乘时间,提高了电梯的运行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控制系统 STM32 光传感器 LABVIEW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