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
被引量:35
- 1
-
-
作者
郁建亚
吴明
-
机构
南京工程学院体育教研室
南京大学体育部
-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5-16,8,共3页
-
文摘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两者适时的结合,能形成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和习惯,有利于推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它是满足我国社会转型需要的有效途径之一。
-
关键词
社区体育
学校体育
互补效应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青少年学生
优势互补
终身体育
社会转型
-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mmunity sports
complementary effect
life - time sport
national body - building
-
分类号
G812.4
[文化科学—体育学]
G807.
-
-
题名从终身体育的视角认识学校体育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左新荣
吴群
-
机构
芜湖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
上海市宝山区海滨中学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0-54,共5页
-
文摘
从终身体育研究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对教学组织与方法的认识,对体育课学生成绩检测的认识。
-
关键词
终身体育
学校体育
体育课
方法
成绩
-
Keywords
life time sport, physical education of schools, physical education, methods, records, understanding
-
分类号
G807.0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终身体育之关系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赵先卿
马翠娥
-
机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体育系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5-58,共4页
-
文摘
在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等几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终身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
终身体育
全民健身
-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reform, life-time sport, body building for all
-
分类号
G807.4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21世纪社会的变化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9
- 4
-
-
作者
韩健
李学武
-
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体育部
宜春学院体育学院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 ,论述了 2 1世纪社会的变化趋势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认为 ,以学校为基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综合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大趋势。学校体育要担负起历史的任务 ,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变革。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终身体育观念 ,二要把健康作为体育的重要目标 ,三要以提高健康水平为重点 ,四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 ,五要推动全社会介入学校体育活动。
-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健康教育
终身体育
体育观念
体育目标
社会发展
-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healthy education
life time sort
sport mentality
sport goal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G807.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高校运动会发展方向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6
- 5
-
-
作者
梁旭鹏
王樱桃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
出处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年第8期81-82,共2页
-
文摘
从终身体育、健康教育和全民健身的视角剖析了我国高校现行运动会的误区。指出传统的高校校运会应向"趣味性强、普及面广、参与性高"的体育节转变。对构建大学体育节的思路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大学
体育节
校运会
终身体育
健康教育
-
Keywords
university
sports festival
school
meet
life - time sport
healthy
education
-
分类号
G812.45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关于高校建立体育俱乐部的探究
- 6
-
-
作者
曾庆华
-
机构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年第4期77-78,80,共3页
-
文摘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阳光工程,学校的体育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断改革、创新中求发展。而在学校建立体育健身俱乐部是个必然趋势。针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个创新,也是学生进行课外活动重要的补充,通过俱乐部的学习和锻炼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及终身体育观念;学校建立体育健身俱乐部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能大大地提高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并对外开放公共设施也为全民健身计划中让体育走进社区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
关键词
大学
体育
俱乐部
社区体育
终生运动
-
Keywords
university
sport
club
community sport
life - time sport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