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感转向”视角下地方性重构研究——以广州猎德村为例 被引量:44
1
作者 高权 钱俊希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41,共9页
在近期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的影响下,情感对塑造社会空间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从情感的角度对地方性进行解读已成为地方研究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经历了城中村改造的岭南水乡村落猎德村为研究对象,探讨本土居民的情感如何... 在近期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的影响下,情感对塑造社会空间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从情感的角度对地方性进行解读已成为地方研究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经历了城中村改造的岭南水乡村落猎德村为研究对象,探讨本土居民的情感如何建构起地方的意义,以及情感在地方性重构过程中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性重构不仅是对地方文化景观、符号和文本等一套系统简单的重新构建,更是对情感空间的塑造以及这套系统如何被人从情感上感知和认同。研究认为地理学不应忽视情感在社会文化空间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地方性重构 城中村 猎德村
原文传递
地方、地方性与城中村改造的社会文化考察——以猎德村为例 被引量:37
2
作者 黄文炜 袁振杰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9,共8页
本研究尝试从地方性角度出发,分析城中村地方性的形成机制和体现方式,利用历史演进的分析方法考察城中村改造前后地方性解构与重构现状。从地方等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地方性的社会建构体系及特征,并认为地方性从景观、文本、符号及感知四... 本研究尝试从地方性角度出发,分析城中村地方性的形成机制和体现方式,利用历史演进的分析方法考察城中村改造前后地方性解构与重构现状。从地方等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地方性的社会建构体系及特征,并认为地方性从景观、文本、符号及感知四个维度进行持续的社会建构。结合广州猎德村整体改造为案例发现地方性的建构与时空元素紧密相关,镶嵌在地方的发展过程,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中国城市化中地方性研究框架;现实上为更深入理解城中村改造与地方性的关系,为更好地推进城市更新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性 城中村 广州 猎德村
原文传递
城中村改造村民参与机制分析——以广州市猎德村为例 被引量:30
3
作者 谭肖红 袁奇峰 吕斌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8-625,共8页
文章主要关注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村民参与,对广州首个全面改造的城中村猎德村进行详尽的个案研究。通过跟踪调查猎德村改造模式下的改造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过程的实证,对村民参与状况进行总结,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村民的参与行... 文章主要关注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村民参与,对广州首个全面改造的城中村猎德村进行详尽的个案研究。通过跟踪调查猎德村改造模式下的改造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过程的实证,对村民参与状况进行总结,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村民的参与行为进行分析。猎德村改造中普通村民更多的是被动参与,处于"被通告"的角色,同时普通村民与村委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村民参与的信息成本较大,普通村民影响决策的能力很有限。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是:虽然普通村民参与的动力与需求较大,但现有的正式的参与制度安排不能满足村民改造利益诉求的需求,诱致了制度的变迁。因此,村民结合网络资源和村庄本土的社会网络资源"生产"了很多正式制度安排之外的参与途径。最后提出相应建议,即结合本土化资源特点加强城中村改造村民参与平台的制度建设,以促进城中村改造社区管治的成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公众参与 新制度经济学 猎德村
下载PDF
广州猎德城中村改造模式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袁征 卢道典 《中国名城》 2011年第12期17-21,共5页
城中村是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拓展及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改造涉及"村转居"体制改革、"村民市民化"身份转换、物质环境改善及传统文化保护等多个方面。在对广州城中村改造有关研究梳理基础上... 城中村是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拓展及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改造涉及"村转居"体制改革、"村民市民化"身份转换、物质环境改善及传统文化保护等多个方面。在对广州城中村改造有关研究梳理基础上,以猎德村为典型研究案例,通过分析其区位、人口、社会经济及村落环境、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典型特征,从改造主体、村民复建安置方式、改造资金筹集以及规划设计等方面,总结了其改造模式的特征及做法,并从改造后环境效果、传统文化保护做法、建设量控制方法以及该模式是否具有推广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猎德 城中村 模式
下载PDF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中村空间与社会关系耦合研究--以广州市猎德村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孙莹 何婷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4期104-110,共7页
空间生产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再生产,也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以广州市猎德村为例,对全面改造村落后村民与租户两类社会群体的空间活动与社会交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引入空间测度量化分析方法,探究空间与社会关系的耦合关联。研究发现:... 空间生产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再生产,也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以广州市猎德村为例,对全面改造村落后村民与租户两类社会群体的空间活动与社会交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引入空间测度量化分析方法,探究空间与社会关系的耦合关联。研究发现:城中村改造后形成了“传统遗存/再造空间”与“重组现代空间”两种空间类型。前者属于非符号化空间,有助于延续原住村民的社会记忆与社会联系,具有排他性;村民依然有较强的心理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社会较融合且个体间的社会联系较强,属于强势群体。后者是社区主要的公共空间,具有非排他性,但这类空间并无任何情感寄托,空间使用者很难在其中找到心理归属与文化认同,也难以实现社会关系的凝聚,新搬迁进入的社会群体出现“社会原子化”特性。两种空间类型导致社区出现空间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城中村 空间与社会关系 猎德村
下载PDF
水乡意象与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链接——以广州猎德城中村改造之猎德涌两岸景观工程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黎颖 孙礼军 周文 《新建筑》 2013年第1期166-169,共4页
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内容就是建构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为城市提供充满活力的空间与场所。猎德城中村改造之猎德涌两岸景观工程尝试从传统岭南水乡景观、文化要素取材,复建岭南水乡特色景观意象,以期提升城市开放空间和珠江滨水景观带... 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内容就是建构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为城市提供充满活力的空间与场所。猎德城中村改造之猎德涌两岸景观工程尝试从传统岭南水乡景观、文化要素取材,复建岭南水乡特色景观意象,以期提升城市开放空间和珠江滨水景观带环境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猎德村 岭南水乡 猎德涌两岸景观 复建
下载PDF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中村传统文化空间变迁研究——以广州猎德村为例
7
作者 戚路辉 李彦 陈苑仪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5期47-50,共4页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构建了资本、权力与空间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法,识别猎德村改造前后的文化空间及变迁,分析变迁背后的资本和权力作用,构建空间生产路径。研究发现,从空间的表征到空间实践,权力与资本共同推动文化空间的生...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构建了资本、权力与空间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法,识别猎德村改造前后的文化空间及变迁,分析变迁背后的资本和权力作用,构建空间生产路径。研究发现,从空间的表征到空间实践,权力与资本共同推动文化空间的生产,权力导向下的多方博弈促成了文化的保护,丰富的文化本底激活产生了文化消费空间;表征的空间阶段,居民感知空间并促使文化空间再生产。首先,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导致文化感知的差异。其次,资本主导的猎人坊商业化改造促成了精英消费,导致本土化缺失。最后,村集体和政府对失落空间进行文化性转向,提升城市景观效果的同时传承地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城中村 传统文化空间 变迁 猎德村
下载PDF
猎德模式城中村改造的特色与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黎颖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3-17,共5页
文章分析广州城中村猎德村发展与改造的每个阶段特点,介绍其基于"四分区"布局以实现"原地改造、整体重建"的模式,然后从社会生态要素的空间、经济、社区方面总结猎德村改造的特色和其对城市更新视角下城中村改造的... 文章分析广州城中村猎德村发展与改造的每个阶段特点,介绍其基于"四分区"布局以实现"原地改造、整体重建"的模式,然后从社会生态要素的空间、经济、社区方面总结猎德村改造的特色和其对城市更新视角下城中村改造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猎德村 空间重构 经济建构 利益协调 社区发展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