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土壤养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海滨 吴林芳 +2 位作者 黄萧洒 钟伟华 曹洪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6期61-64,共4页
以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表层土壤(0~20cm)为对象,测定了土壤pH值及主要养分含量,并应用相关分析法,探究了不同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pH值显著低于针阔混交林和... 以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表层土壤(0~20cm)为对象,测定了土壤pH值及主要养分含量,并应用相关分析法,探究了不同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pH值显著低于针阔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2)森林土壤有机质、全氮(N)、全磷(P)、速效N、有效P含量在不同森林类型间差异显著: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质、全N、全P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土壤速效N含量最高,但有效P含量最低;(3)3种森林土壤全N与全P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但其它养分间的相关性随森林类型而异,表明森林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既有普遍性,又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养分 莲花山白盘珠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莲花山保护区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分析
2
作者 姚敦团 甘雨楠 +2 位作者 梁秋婷 韦英丽 江金 《绿色科技》 2024年第6期19-24,30,共7页
莲花山保护区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屏障,为了提升生态保护质量和林相改造的科学性,对保护区布设70个调查点同时按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与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莲花山保护区土壤以酸性为主,有机质含量高,水解氮和全氮含量较高... 莲花山保护区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屏障,为了提升生态保护质量和林相改造的科学性,对保护区布设70个调查点同时按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与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莲花山保护区土壤以酸性为主,有机质含量高,水解氮和全氮含量较高;速效磷含量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部分地区存在缺乏的现象,而且分布不均匀,土壤全磷含量普遍不足,土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偏低。研究结果为保护区生态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基础学科 土壤养分 林分类型 土壤PH值 莲花山保护区
下载PDF
鬼鸮甘肃亚种繁殖期叫声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古远 方昀 孙悦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3,F0004,共7页
利用叫声回放和声谱分析对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鬼甘肃亚种(Aegolius funereus beickianus)繁殖期的叫声进行了研究。共记录了领域叫声、尖叫声等6种叫声,分析了各种叫声的特征及与行为的联系。发现不同地点录制的领域叫声存在差异,但同一... 利用叫声回放和声谱分析对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鬼甘肃亚种(Aegolius funereus beickianus)繁殖期的叫声进行了研究。共记录了领域叫声、尖叫声等6种叫声,分析了各种叫声的特征及与行为的联系。发现不同地点录制的领域叫声存在差异,但同一个体的叫声也有变化。甘肃亚种的领域叫声和欧洲的指名亚种A.f.fu-nereus及北美的亚种A.f.richardsoni相比较,单音数量少,单音长度小,频率高,但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鹗甘肃亚种 叫声 地理变异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栗背岩鹨的繁殖生态初步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蒋迎昕 毕中霖 孙悦华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2期94-95,共2页
20 0 1年 7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对栗背岩鹨的繁殖习性作了考察 ,详细记述了这种鸟的 4个巢 ,并报道了该鸟的声谱及其幼鸟的形态。
关键词 甘肃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栗背岩鹨 繁殖生态
下载PDF
莲花山保护区林下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戚秀丽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38-39,54,共3页
通过对莲花山保护区林下资源种类、利用价值、发展现状、当地群众收入状况、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对保护区今后可持续利用林下资源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莲花山保护区 林下资源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宝兴歌鸫的繁殖记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秀生 孙悦华 +2 位作者 宋江宁 贾陈喜 方昀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4期235-237,共3页
2 0 0 3年 5~ 7月 ,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特产鸟类宝兴歌鸫的繁殖 ,包括孵卵节律及育雏行为进行了观察。宝兴歌鸫在孵卵期平均每天出巢 13.6次 (n =7) ,出巢时间平均为 12 .0min(n =93) ,日活动期平均为85 5 .5min(n =7)。... 2 0 0 3年 5~ 7月 ,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特产鸟类宝兴歌鸫的繁殖 ,包括孵卵节律及育雏行为进行了观察。宝兴歌鸫在孵卵期平均每天出巢 13.6次 (n =7) ,出巢时间平均为 12 .0min(n =93) ,日活动期平均为85 5 .5min(n =7)。亲鸟出巢时间的长度和环境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r =0 .35 ,P =0 .0 0 2 ,n =77)。宝兴歌鸫雌雄共同育雏 ,两只雏鸟的喂食频次分别为 1.33次 /h和 0 .98次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兴歌鸫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繁殖记录 孵卵节律 育雏行为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秋季森林小型哺乳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古远 孙悦华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4期328-330,共3页
对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秋季森林小型哺乳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共捕获 7种 138只 ,其中洮州绒、大林姬鼠、中国为群落优势种。区系组成上 ,东洋界物种偏多。洮州绒、大林姬鼠两种的生物量占绝对优势。
关键词 秋季 生物量 类群 群落结构 森林 大林姬鼠 莲花山 哺乳类 区系组成 物种
下载PDF
酒红朱雀的繁殖生态初步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运彪 常海忠 +2 位作者 王小鹏 王德君 孙悦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4-297,共4页
2012年6月至8月期间,在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3巢酒红朱雀(Carpodacus vinaceus)。巢呈碗状,筑于小云杉(Picea asperata)或小灌木上,距地面高1.5~1.9 m。卵的大小为(21.06±0.59)mm×(14.81±0.26)mm,重(2.32... 2012年6月至8月期间,在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3巢酒红朱雀(Carpodacus vinaceus)。巢呈碗状,筑于小云杉(Picea asperata)或小灌木上,距地面高1.5~1.9 m。卵的大小为(21.06±0.59)mm×(14.81±0.26)mm,重(2.32±0.08)g(n=6)。雌鸟单独孵卵,雌雄共同育雏,孵卵期约14 d,育雏期约1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红朱雀 繁殖 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探讨当前甘肃地区的珍稀雉类多样性调查与保护
9
作者 李琴霞 刘改香 +1 位作者 褚建国 李勇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1期96-97,共2页
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雉类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的方法对该区域珍稀雉类种群进行系统地调查,分析该区域珍稀雉类多样性及分布情况,获得该区域珍稀雉类多样性的第一手详实资料,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保护... 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雉类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的方法对该区域珍稀雉类种群进行系统地调查,分析该区域珍稀雉类多样性及分布情况,获得该区域珍稀雉类多样性的第一手详实资料,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保护珍稀雉类的方法,旨在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监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珍稀雉类 多样性调查 保护
下载PDF
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资源开发遇到难题及优化创新措施
10
作者 李琴霞 《林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0期56-58,共3页
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主要介绍了保护区基本概况以及林下资源的情况,阐述了现阶段林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林下资源 开发利用 对策
原文传递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资源及其评价 被引量:19
11
作者 骆土寿 陈德祥 +2 位作者 李仕春 李意德 陈步峰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7-12,共6页
对广东省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 ,根据调查结果 ,分析了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及特点 ,并对资源的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资源丰富 ,区系典型 ,具陆地和湿地... 对广东省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 ,根据调查结果 ,分析了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及特点 ,并对资源的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资源丰富 ,区系典型 ,具陆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优势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及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资源 效益 评价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小型兽类鉴定中的探索:以甘肃莲花山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何锴 王文智 +3 位作者 李权 罗培鹏 孙悦华 蒋学龙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5,共9页
为验证DNA条形码技术在小型兽类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我们使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DNA条形码技术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77号小型兽类标本进行鉴定。共鉴定出物种13种,分别属于3目7科。其中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藏... 为验证DNA条形码技术在小型兽类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我们使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DNA条形码技术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77号小型兽类标本进行鉴定。共鉴定出物种13种,分别属于3目7科。其中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藏鼩鼱(S.thibetanus)、甘肃鼹(Scapanulus oweni)、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斯氏鼢鼠(Eospalax smith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等7种为莲花山首次报道。另外,采自海拔2,800m的黑线姬鼠是该物种全球海拔最高的分布记录。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形态鉴定需要研究者具有足够的分类学背景,基于DNA条形码的物种鉴定则限制于网络数据库中缺乏足够的序列信息导致成功率不高。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形态鉴定依然是小型兽类鉴定的基石和主要手段,DNA条形码技术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对形态鉴定的结果进行检验。最后本文认为DNA条形码鉴定前景非常乐观,但在现阶段的使用中应与经典分类紧密结合并尽可能保存凭证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小型哺乳动物 COI基因 16S RRNA基因
原文传递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4
13
作者 冯志坚 李镇魁 +1 位作者 吴永彬 刘建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据调查广东省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2 0 4科 74 5属 15 4 9种 ,其中蕨类植物 30科 5 2属 10 4种 ;裸子植物 10科 16属 2 1种 ;被子植物 16 4科 6 77属 14 2 4种 .在这些植物中 ,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5 4种、药用植... 据调查广东省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2 0 4科 74 5属 15 4 9种 ,其中蕨类植物 30科 5 2属 10 4种 ;裸子植物 10科 16属 2 1种 ;被子植物 16 4科 6 77属 14 2 4种 .在这些植物中 ,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5 4种、药用植物 6 0 6种、观赏植物 196种、用材树种 173种、纤维植物 111种、野生水果 10 3种、油脂植物 89种、饲料植物 6 6种、鞣料植物 5 5种、野菜植物 39种、农药植物 36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惠东莲花山 白盘珠自然保护区 植物资源
下载PDF
莲花山白盆珠植被与土壤养分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德君 李海滨 +4 位作者 朱娘金 朱伟钦 黎桂星 吴林芳 黄晓晶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了解莲花山脉植被与土壤养分的海拔分布格局变化,以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200m~900m常绿阔叶混交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保护区内固定样地的植被多样性和测定土壤养分,探讨植物多样性、森林碳储量与土壤养分沿海... 为了解莲花山脉植被与土壤养分的海拔分布格局变化,以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200m~900m常绿阔叶混交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保护区内固定样地的植被多样性和测定土壤养分,探讨植物多样性、森林碳储量与土壤养分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整体上森林乔木株数、增长率随海拔升高而明显增加;(2)植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在200m~400m逐渐升高,400m~700m保持在较高水平并缓慢降低,在700m以上明显降低;(3)乔木单位碳储量呈“低—高—低”趋势,在海拔500m左右达到峰值,达143t/hm2,比2017年有明显提升;(4)莲花山白盆珠土壤呈酸性,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随海拔升高波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碳储量 土壤养分 海拔梯度
下载PDF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思金 马定文 +6 位作者 廖远芳 林伟通 王盼 刘强 洪文君 朱慈佑 庄雪影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广东惠东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粤东山区,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是保护区内主要的国家级保护植物之一。应用样方调查法,分析该保护区内苏铁蕨种群所在群落的结构特点。在面积为12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89种,隶属于47科71... 广东惠东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粤东山区,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是保护区内主要的国家级保护植物之一。应用样方调查法,分析该保护区内苏铁蕨种群所在群落的结构特点。在面积为12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89种,隶属于47科71属,以热带和亚热带分布型为优势;林冠层以鼠刺、大头茶和阿丁枫等为优势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较为丰富,但磷素贫乏;在高郁闭度林冠下生长的苏铁蕨种群生活力较弱。基于研究结果,探讨了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种群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促进该区苏铁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蕨群落 种群生活力 土壤肥力 可持续发展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2023年森林动态变化研究
16
作者 朱娘金 钟德君 +4 位作者 李海滨 罗攀峰 刘荣杰 吴林芳 张蒙 《热带林业》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根据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2017年建立的3个1 hm~2森林固定监测样地数据,分析了保护区2017年—2023年6年间的森林碳密度变化。研究表明,经过6年的自然更新,3个样地的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碳密度均有明显变化。通过分析样地主要树种的碳储量... 根据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2017年建立的3个1 hm~2森林固定监测样地数据,分析了保护区2017年—2023年6年间的森林碳密度变化。研究表明,经过6年的自然更新,3个样地的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碳密度均有明显变化。通过分析样地主要树种的碳储量变化发现,大头茶、罗浮锥、广东润楠、黄樟、华润楠是适合南亚热带碳汇造林的优良阔叶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森林样地 碳密度 南亚热带
下载PDF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吊皮锥群落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文君 曾思金 +6 位作者 马定文 王盼 赖子钦 钟伟华 廖远芳 杨磊 庄雪影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1期10-16,共7页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群落的物种组成、属的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及种群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400 m2的主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71种,隶属于32科45属,以茜草科(Rubiaceae)...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群落的物种组成、属的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及种群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400 m2的主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71种,隶属于32科45属,以茜草科(Rubiac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为优势科,以大节竹(Indosasa crassiflora)、吊皮锥和革叶铁榄(Sinosideroxylon wightianum)为优势种,吊皮锥种群均为中树或大树,林下缺乏幼苗小苗;在其他12个副样方中均未见到吊皮锥个体,反映了吊皮锥种群为衰退型。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吊皮锥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皮锥 群落特征 种群结构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管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星利 刘改香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46-48,共3页
通过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行分级管理、加强森林保护、实施森林质量工程、坚持科技兴林、强化林地保护管理队伍建设等林地保护管理对策。
关键词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林地保护管理 对策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云果 高智辉 +1 位作者 张星利 豆岁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4-182,共9页
采用调查与文献记载的方法,确定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与分布。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主要有5目、48科、237种;其中鳞翅目最多,有22科170种,其次是鞘翅目14科47种,直翅目最少,有3科3种;种类分布八渡林场最多... 采用调查与文献记载的方法,确定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与分布。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主要有5目、48科、237种;其中鳞翅目最多,有22科170种,其次是鞘翅目14科47种,直翅目最少,有3科3种;种类分布八渡林场最多,磨沟林场次之,沙河滩林场最少,害虫种类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2 350m。同时提出了该区森林害虫有效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害虫调查 有效防控对策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调查
20
作者 高智辉 王云果 张星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0-213,共4页
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73种森林病害为害34种寄主,杜鹃褐斑病等16种病害为莲花山新纪录。针对保护区内的森林病害提出了有效防控对策。
关键词 甘肃省 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病害调查 新纪录 防控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