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生境的选择 被引量:88
1
作者 魏辅文 周昂 +2 位作者 胡锦矗 王维 杨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1-245,共5页
作者通过设置167个20×2m的样方,采用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喜欢选择在常绿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东、南坡向,坡度平缓(... 作者通过设置167个20×2m的样方,采用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喜欢选择在常绿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东、南坡向,坡度平缓(小于10°),上层乔木郁闭度较大(大于50%)的大叶筇竹林中觅食,并且对于基径较粗(大于10mm)、幼竹比例较高(大于5%)、密度适中(10~30株/m2)的大叶筇竹林更加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山系 大熊猫 生境选择 微生境
下载PDF
凉山山系大熊猫和黑熊适宜生境预测及重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和梅香 陈俪心 +3 位作者 罗概 古晓东 王戈 冉江洪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0-1189,共10页
研究同域物种的分布格局及重叠状况对物种的区域整合保护管理及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本研究基于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及长期野外调查数据, 利用MaxEnt模型预测了凉山山系两种同域分布的熊科动物——大熊猫(Ailuropoda m... 研究同域物种的分布格局及重叠状况对物种的区域整合保护管理及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本研究基于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及长期野外调查数据, 利用MaxEnt模型预测了凉山山系两种同域分布的熊科动物——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适宜生境, 基于适宜生境预测结果, 分析了两个物种的生境需求因子、生境破碎化现状及重叠状况。结果显示: (1)大熊猫和黑熊的适宜生境分布格局相似, 主要分布在凉山山系的山脊地带, 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1,383.84 km2和2,411.49 km^2; (2)两个物种的适宜生境都较为破碎, 且存在一些隔离分布区, 相较而言, 黑熊适宜生境的连通性要优于大熊猫; (3)两个物种生态位重叠度较高(D = 0.654, I = 0.901), 适宜生境重叠面积为958.29 km^2, 分别占大熊猫和黑熊适宜生境总面积的69.25%和39.74%; (4)两个物种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和响应表现出了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似性在于对两个物种生境分布影响最大的两个因子均为距居民点距离和海拔; 差异性在于对大熊猫生境分布影响次之的因子是植被类型和最冷季均温, 而黑熊的是年最大EVI指数和距道路距离。为了更有效地保护两个物种, 应加强对人类干扰的控制和植被的恢复, 对栖息地实行连通管理, 并建立多物种保护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黑熊 MAXENT 保护 同域分布 凉山山系
原文传递
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及垂直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雪 张塔星 +5 位作者 罗概 吴永杰 冉江洪 陈明华 李良 龚亿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5-451,共7页
2016年12月—2018年6月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对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记录,统计出保护区分布有鸟类268种,隶属17目56科。其中,留鸟146种(54.5%)、夏候鸟91种(34.0%)、冬候鸟18种(6.... 2016年12月—2018年6月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对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记录,统计出保护区分布有鸟类268种,隶属17目56科。其中,留鸟146种(54.5%)、夏候鸟91种(34.0%)、冬候鸟18种(6.7%)、旅鸟13种(4.9%),以繁殖鸟为主。繁殖鸟类中,以东洋界物种为主(67.5%)。保护区的珍稀濒危鸟类物种数量较多,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6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1种、附录Ⅱ12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1种、易危(VU)3种、近危(NT)2种;中国特有种14种。各生境类型中的鸟类丰富度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及灌草丛>高山灌丛草甸>水域;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之间的鸟类群落结构相似性最高,水域与其他生境的最低。保护区鸟类物种丰富度在2600~3000m的中海拔地区最高,在高海拔和低海拔较低,物种垂直分布呈中峰模式。本研究丰富了保护区和凉山山系的鸟类资料,为鸟类垂直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凉山山系 生物多样性 垂直分布
下载PDF
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景观格局 被引量:12
4
作者 范隆庆 董岚 +2 位作者 张顺林 冉江洪 岳碧松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4,共6页
栖息地景观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种群的结构和分布.利用"3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以凉山山系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野外调查资料和ETM影像为数据源对大熊猫栖息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山系有大熊猫... 栖息地景观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种群的结构和分布.利用"3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以凉山山系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野外调查资料和ETM影像为数据源对大熊猫栖息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山系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356798.4hm2,占研究区面积的29%;因栖息地受各种长短期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其适合大熊猫栖息的面积为177157hm2,占栖息地总面积的49.65%;大熊猫主要栖息的寒温性针叶阔叶混交林面积最大,斑块连接性最好,平均斑块面积最大为75.67hm2,构成景观基质;相比之下,温性落叶阔叶灌丛、竹林景观破碎严重,平均斑块分维数仅为1.02和1.03;虽然强烈的人类活动使栖息地景观丰富度高,不同景观类型离散分布且形状平整,但山系景观整体趋于完整,破碎化不严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类活动和现有公路的运行,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就会被分割成5块,大熊猫灭绝的风险就会加大,因此亟需加强该区域的保护管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栖息地 景观格局 生境评价 凉山山系
原文传递
凉山山系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分布区景观格局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顺林 冉江洪 +3 位作者 唐明坤 杜蓓蓓 杨青 刘世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787-4795,共9页
根据2000~2001年对凉山山系主山脊7个县小熊猫野外分布调查数据,利用“3S”技术对凉山山系小熊猫分布区进行了确定,估算出分布区面积为219055hm^2,占山系研究区域面积17.8%。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化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了小... 根据2000~2001年对凉山山系主山脊7个县小熊猫野外分布调查数据,利用“3S”技术对凉山山系小熊猫分布区进行了确定,估算出分布区面积为219055hm^2,占山系研究区域面积17.8%。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化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了小熊猫分布区景观格局的组成、各类型斑块特征、不同类型斑块间空间分布关系。结果表明,栖息地景观边缘褶皱程度低,趋于平整,景观丰富度大;森林斑块间的结构连通性较好,各类型斑块聚集度较高。小熊猫生境内部破碎化程度较低,森林结构连接程度高,有适宜生境面积为160249.5hm^2,占分布区面积的73.15%,生境中存在3个脆弱区域,特别是美姑-峨边公路通过的椅子垭口区域需要引起极大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景观格局 生境评价 凉山山系
下载PDF
凉山山系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萃 马光 +1 位作者 孟秀祥 徐宏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3,共6页
采用样线法对位于四川凉山山系的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夏季利用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对利用生境样地(n=44)和非利用样地(n=209)的生境变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风顶保护区的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的郁闭度(3... 采用样线法对位于四川凉山山系的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夏季利用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对利用生境样地(n=44)和非利用样地(n=209)的生境变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风顶保护区的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的郁闭度(32.4%±1.9%)、灌木盖度(27.1%±2.4%)及竹子盖度(40.8%±3.0%)均显著小于对照样地(郁闭度,50.5%±1.0%;灌木盖度,39.7%±1.2%;竹子盖度,59.1%±1.0%)(P<0.01),其海拔(2762.16m±12.63m)也显著低于非利用样地(2777.80m±11.21m,P<0.05),而对照样地的基底岩石面积(1.5%±0.4%)显著少于利用样地(18.3%±1.6%),此外,凉山林麝夏季喜好利用位于中坡位(72.7%)的45°以上的坡地(36.4%),对平坡有回避趋向。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凉山林麝生境选择起重要作用的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4%,第1主成分为植被因子(由竹子高度、植被类型和灌木盖度构成),林麝夏季选择针阔混交林(11.4%)和针叶林(88.6%)中的具有一定灌木盖度(27.1%±2.4%)和竹子高度(1.76m±0.08m)的生境;第2主成分为地形因子(由海拔和坡度构成),林麝夏季选择一定海拔的坡地生境;第3主成分为水热因子(由水源和坡向构成),选择选择距离水源较近的东南坡生境为栖息地;第4主成分为生境基底(由倒木树桩密度和竹子盖度构成),选择具有一定倒木树桩和竹子盖度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生境特征 夏季 凉山山系
原文传递
凉山山系大熊猫的食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胡锦矗 王昌琼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4期290-295,共6页
1975年至1991年我们在凉山山系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设点观察,由于该山系属大熊猫分布最南端,表现其垂直移动和食物季节交化均有其独特性.根据大熊猫在该山系的变迁和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 大熊猫 凉山山系 食性 保护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凉山山系珙桐种群适宜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陈俪心 和梅香 +3 位作者 王彬 谭进波 黄耀华 冉江洪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3-880,共8页
珍稀物种的分布特征是物种濒危等级评定和保护策略制订的基础资料.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分布于凉山山系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包括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种群的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 珍稀物种的分布特征是物种濒危等级评定和保护策略制订的基础资料.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分布于凉山山系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包括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种群的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珙桐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300m的中山地带;在水平方向上珙桐基本分布在凉山山系东坡的小凉山地区.珙桐总分布面积为1832.446km2,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为958.448km2,次适宜生境面积为873.998km2.刀切法检验结果及限制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珙桐分布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季节性变异系数、海拔、最冷月最低温、最冷季降水量、降水季节性变异系数、到居民点距离.本文建议应加强对凉山山系保护区外的大面积珙桐生境的保护及关键连接区域的恢复,以促进山系内珙桐资源的增长和生境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光叶珙桐 凉山山系 MaxEnt模型 生境分布 扩散限制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山系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9
作者 王万秀 王瀞怡 陈文德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0-30,共11页
为了解四川凉山山系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其地理区系组成特征,结合凉山地区的地形、交通条件等因素布设相应的调查样线,对凉山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凉山山系种子植物共有163科1 072属4 561种,其中裸子植物有... 为了解四川凉山山系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其地理区系组成特征,结合凉山地区的地形、交通条件等因素布设相应的调查样线,对凉山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凉山山系种子植物共有163科1 072属4 561种,其中裸子植物有7科18属56种,被子植物有156科1 054属4 505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在地理成分和科级水平上,可以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在属级水平上,可以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科和温带成分属是凉山山系种子植物组成的主要部分,分别占总数的47.24%和50.65%。总之,凉山山系地理区系复杂,以热温分布为主,并呈现出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山系 种子植物 生物多样性 地理区系
下载PDF
凉山山系大熊猫局域种群栖息地连通性动态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泽恩 洪洋 +7 位作者 王玉君 付励强 罗欢 黄耀华 刘婷婷 白文科 张晋东 周材权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8-715,共8页
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濒危物种的主要威胁,建立生态廊道可以有效减轻栖息地破碎化给野生动物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局域种群栖息地连通性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以凉山山系马边大风顶、美姑大风顶和麻咪泽... 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濒危物种的主要威胁,建立生态廊道可以有效减轻栖息地破碎化给野生动物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局域种群栖息地连通性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以凉山山系马边大风顶、美姑大风顶和麻咪泽3个毗邻自然保护区为对象,分析了从全国大熊猫第三次调查(3调,2000年)到第四次调查(4调,2010年)研究区域内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与连通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内,从3调到4调高适宜栖息地面积增加73 km^(2),主要分布于马边大风顶保护区和美姑大风顶保护区内,而在两个保护区交界处大熊猫高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4 km^(2);从3调到4调研究区域内整体连通性呈下降趋势,下降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美姑大风顶保护区和马边大风顶保护区北部,面积为625 km^(2);而马边大风顶保护区南部和麻咪泽保护区内的连通性增加,面积为617 km^(2)。利用最小成本路径方法模拟区域内大熊猫潜在廊道分布,3调潜在廊道总长度5130 km,4调为4003 km,3调到4调潜在廊道长度减少了1127 km。结合保护政策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特征分析大熊猫适宜栖息地分布和栖息地连通性的变化原因,发现,相关政策的实施(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有效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和大熊猫栖息地;但当地居民生计模式的调整(从依赖传统农业转向经济价值较高的畜牧业),增加了部分区域的人类活动,致使某些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受到了阻碍。因此,建议严格控制研究区域内的人类干扰以保证良好的大熊猫种群连通性,以利于大熊猫局域种群的稳定和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局域种群 连通性 生态廊道 凉山山系
原文传递
不同大熊猫扩散地景观格局和植被覆盖变化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姜波宇 田关胜 +3 位作者 王翰霖 李明明 许路 冉江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1-370,共10页
对大熊猫扩散地的比较研究,可为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对凉山山系在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发现的2个新扩散地(大熊猫一直居留的越西区域和现已无大熊猫居留的雷波区域)2011—2021年的景观格局和植被覆盖进行了比较研究... 对大熊猫扩散地的比较研究,可为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对凉山山系在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发现的2个新扩散地(大熊猫一直居留的越西区域和现已无大熊猫居留的雷波区域)2011—2021年的景观格局和植被覆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0年间:(1)越西区域针叶林面积减少7.18%,阔叶林面积增加2.97%,森林平均斑块面积增加;雷波区域针叶林面积增加5.72%,阔叶林面积增加5.96%,阔叶林平均斑块面积大幅下降;(2)相似邻近比度和聚集度指数显示,越西区域的森林破碎化程度降低,雷波区域的增加;(3)景观形状指数和破碎化指数显示,越西区域的景观破碎化和景观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降低,而雷波区域的增加;(4)2个区域植被覆盖度总体维持较好,且植被覆盖度均有提升,但2个区域高质量栖息地植被覆盖度的增加量无显著差异。因此推测森林和景观破碎化程度、森林平均斑块面积可能会对扩散大熊猫的宏生境选择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植被覆盖 扩散 大熊猫 生境选择 凉山山系 破碎化
下载PDF
凉山山系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腾克 曾宗永 +1 位作者 冉江洪 曾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97-1504,共8页
以1975年、1990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本资料,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在景观类型和景观整体两个水平上分析了凉山山系近30年来的景观结构变化,并探讨了景观格局变化的可能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从1975年到200... 以1975年、1990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本资料,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在景观类型和景观整体两个水平上分析了凉山山系近30年来的景观结构变化,并探讨了景观格局变化的可能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从1975年到2000年,凉山山系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1)森林斑块面积大量减少,农田斑块面积增加明显;2)各类型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多样性增加.人类进行的开垦农田、砍伐森林、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是造成山系内景观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这种变化对凉山山系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山系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西南联大师生步行考察大凉山
13
作者 裘立群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4年第2期32-41,共10页
该文介绍了1941年曾昭抡教授带领西南联合大学理科学生,冲破危险及艰难,步行考察川康交界处的大凉山,打开神秘的“独立倮倮”彝族禁区,除记录了人文、景观、习俗、交通情况外,并对沿途矿产资源进行了普查及核时,为后人的探矿... 该文介绍了1941年曾昭抡教授带领西南联合大学理科学生,冲破危险及艰难,步行考察川康交界处的大凉山,打开神秘的“独立倮倮”彝族禁区,除记录了人文、景观、习俗、交通情况外,并对沿途矿产资源进行了普查及核时,为后人的探矿及开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昭抡 大凉山 独立倮倮 彝族 科学考察
下载PDF
《凉山彝族拼音文字方案》的学术史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木乃热哈 毕青青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9-26,共8页
20世纪5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革,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诉求。凉山彝族拼音文字经历了艰苦创制,实验推行,再三修改,最后被终止使用这样的一个历时性发展过程,在彝族文字的发展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学术史研究价值,尤其是对后... 20世纪5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革,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诉求。凉山彝族拼音文字经历了艰苦创制,实验推行,再三修改,最后被终止使用这样的一个历时性发展过程,在彝族文字的发展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学术史研究价值,尤其是对后来的四川省《彝文规范方案》的产生、使用和推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梳理这段学术史,从个案研究的角度重新检视少数民族拼音文字的创制、使用和推广中的经验和得失,对当下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政策制定和学术参与,当有其前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拼音文字方案 学术史
下载PDF
凉山彝族文化中大雁的象征意义及其变迁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3-96,共4页
阐述大雁在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大雁在彝族民间传说、创世史诗、宗教经典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同时,还阐述了大雁的象征意义随时代而发生的变迁。
关键词 凉山彝族 大雁 象征 变迁
下载PDF
典型区域扶贫建设与生态修复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以大小凉山连片特困区为例
16
作者 甘元芳 范亚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7期114-118,共5页
大小凉山连片特困区为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与乌蒙山区重叠区域。就发展建设看,目前该区域范围仅有沐川县脱贫,其余区县均还处于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就生态保护看,该区域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但由于前... 大小凉山连片特困区为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与乌蒙山区重叠区域。就发展建设看,目前该区域范围仅有沐川县脱贫,其余区县均还处于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就生态保护看,该区域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但由于前期粗放型发展导致产生了很多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文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从农业发展、人类建设、生态修复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8年,区域内人口增长较快,人类建设力度加大,但同时人均耕地、人均林草地减少。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加剧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等后果,故有必要对该区域进行持续监测分析,既可以深层次挖掘生态修复和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也可为政府精准扶贫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凉山连片特困区 农业发展 人类建设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凉山彝族地区反贫困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浩 赵晓霞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114,128,共8页
1956年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对凉山彝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扶贫历程大致可分为单一救济式扶贫、体制性扶贫、经济开发式扶贫、综合开发式扶贫和可持续发展式扶贫五个阶段。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凉山彝区... 1956年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对凉山彝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扶贫历程大致可分为单一救济式扶贫、体制性扶贫、经济开发式扶贫、综合开发式扶贫和可持续发展式扶贫五个阶段。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凉山彝区的贫困实质属于慢性贫困,具有独特的成因及特征。凉山彝区慢性贫困问题之所以范围广、程度深、返贫率高且代际效应明显,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人文观念和经济基础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凉山彝区反贫困的基本经验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正视民间力量"家支"在凉山彝区反贫困中的作用,审视"输血式"扶贫在凉山彝区反贫困中的重要性,重视贫困群众在凉山彝区反贫困中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 彝族 扶贫 反贫困
原文传递
彝族银饰及其创新设计方法探析
18
作者 袁曦蕾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1-118,共8页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彝族银饰制作技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银饰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凝聚着彝族的文化、历史、审美、情感等。彝族银饰品目繁多,纹样丰富,拥有完整的工艺体系,银饰的制作大量运用了对称均衡、重复排列、对比...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彝族银饰制作技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银饰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凝聚着彝族的文化、历史、审美、情感等。彝族银饰品目繁多,纹样丰富,拥有完整的工艺体系,银饰的制作大量运用了对称均衡、重复排列、对比统一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出和谐有序的美。目前,彝族银饰制作技艺的演变整体呈上升趋势,要实现彝族银饰的进一步发展,既要坚持传统工艺的传承也要支持设计的介入。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与创新设计实操总结得出,彝族银饰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创作新纹样、探索新构成、结合新材料三种方法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 彝族 银饰设计 传统工艺 纹样
下载PDF
凉山彝族的传统纺毛工艺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利 宋兆麟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60-66,共7页
凉山彝族的纺毛工艺分为纺纱织布与擀毡两个体系 ,其间他含着无数复杂的环节 ,是凉山彝族传统技术文化不可忽神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彝族 凉山 毛纺 传统
下载PDF
基于USLE模型的大小凉山地区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胡云华 刘斌涛 +1 位作者 宋春风 贺秀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4期232-236,共5页
[目的]对四川省凉山地区土壤水力侵蚀状况进行定量研究,为该区水土流失调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四川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基于对USLE模型的本土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凉山彝族自治州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207.67t/(km2... [目的]对四川省凉山地区土壤水力侵蚀状况进行定量研究,为该区水土流失调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四川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基于对USLE模型的本土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凉山彝族自治州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207.67t/(km2·a),土壤侵蚀面积为15 221km2,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25.19%。从空间分布上看其中金沙江沿岸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其次是安宁河流域和黑水河流域。[结论]凉山州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水土流失治理的形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凉山地区 USLE 土壤侵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