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及致死温度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立志 李晓晨 孙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7,共5页
报道了中国林蛙蝌蚪 (Ranachensinensis)和大蟾蜍蝌蚪 (Bufogargarizans)在不同驯化温度下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研究结果。将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分别在 5、1 5和 2 5℃ 3个不同温度下驯养 3周 ,利用温度梯度装置观察... 报道了中国林蛙蝌蚪 (Ranachensinensis)和大蟾蜍蝌蚪 (Bufogargarizans)在不同驯化温度下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研究结果。将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分别在 5、1 5和 2 5℃ 3个不同温度下驯养 3周 ,利用温度梯度装置观察记录 2种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最高致死温度。结果表明 ,经过在 5、1 5和 2 5℃ 3个温度下的驯化 ,中国林蛙蝌蚪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 1 3 . 5~ 1 8℃、2 0. 5~2 5℃和 2 3~ 2 7. 5℃ ;大蟾蜍蝌蚪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 1 2~ 1 6 .5℃、2 1~ 2 5. 5℃和 2 2~ 2 6. 5℃。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的最高致死温均在 3 7~ 3 8℃之间 ,最低致死温均为 0℃。驯化温度对最适温度影响显著 (P <0 .0 1 ) ,对致死温度则没有显著影响。驯化温度对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的逃避温度产生的影响比最适温度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温度 最适温度 逃避温度 致死温度 中国林蛙 大蟾蜍 蝌蚪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Ⅰ.钉螺冬眠温度与越冬致死温度的测定 被引量:34
2
作者 洪青标 周晓农 +3 位作者 孙乐平 杨国静 黄轶昕 杨坤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实验测定钉螺适生性中的重要因子冬眠温度和越冬致死温度。方法 现场采集江苏省湖沼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hupensis) ,在实验室采用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分... 目的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实验测定钉螺适生性中的重要因子冬眠温度和越冬致死温度。方法 现场采集江苏省湖沼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hupensis) ,在实验室采用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结果 钉螺半数冬眠温度 (ET50 )为 5 .87℃ (95 %可信区间为 5 .3 2 -6.2 3℃ ) ;13℃以下温度与钉螺冬眠率间的 logistic回归方程为 :Y=10 1/(1+ e0 .83 73 0 4x-5.44 2 476) (F =3 5 7.85 4,P<0 .0 0 1)。钉螺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中的低温半数致死温度 (L T50 )分别为 -2 .3 4℃ (95 %可信区间为 -2 .19℃至 -2 .5 1℃ )和 -2 .72℃ (95 %可信区间为 -2 .5 4℃至 -2 .91℃ ) ,低温和钉螺死亡率间的 logistic回归方程分别为 :Y干 =10 1/(1+e1 .3 3 54 99x+3 .3 3 8748) (F =5 7.677,P<0 .0 0 1) ;Y潮 =10 1/(1+ e0 .92 1 0 3 4 x+2 .763 1 0 2 ) (F =69.866,P<0 .0 0 1)。结论  11℃以下钉螺开始出现冬眠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 血吸虫病 钉螺 冬眠温度 越冬致死温度
下载PDF
造礁石珊瑚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及响应模式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淑 余克服 +2 位作者 施祺 陈天然 赵美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89-2295,共7页
通过实验室生态模拟,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三亚湾5种造礁石珊瑚(十字牡丹珊瑚、佳丽鹿角珊瑚、花鹿角珊瑚、强壮鹿角珊瑚、澄黄滨珊瑚)的耐受性,分析了造礁石珊瑚对低温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造礁石珊瑚耐受低温能力与其骨骼类型有关,枝状珊... 通过实验室生态模拟,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三亚湾5种造礁石珊瑚(十字牡丹珊瑚、佳丽鹿角珊瑚、花鹿角珊瑚、强壮鹿角珊瑚、澄黄滨珊瑚)的耐受性,分析了造礁石珊瑚对低温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造礁石珊瑚耐受低温能力与其骨骼类型有关,枝状珊瑚最先死亡,块状珊瑚的耐受能力明显高于枝状珊瑚;14℃持续3d是三亚湾枝状造礁石珊瑚的致死低温;14℃持续3d为块状澄黄滨珊瑚的致白化低温;12℃持续10d为叶片状十字牡丹珊瑚的致死温度;块状澄黄滨珊瑚受到低温胁迫时表面形成粘膜,阻止了珊瑚进一步排出共生虫黄藻.耐高温的珊瑚对低温也表现出较强的耐受能力,珊瑚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模式与对高温的响应模式基本一致,即珊瑚首先不伸展触手,紧接着不断释放粘液并排出共生藻,最后白化、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湾 造礁石珊瑚 低温 白化 共生藻 致死温度
原文传递
不同品系大黄鱼致死低温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徐镇 江锦坡 陈寅儿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6年第4期462-464,共3页
在室内人工降温条件下,研究了2个品系大黄鱼(岱衢族DJ、闽-粤东族M-YD)对低温的耐受力,计算得出每个品系的半致死低温,并对降温过程中大黄鱼行为活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岱衢族大黄鱼死亡温度范围是6.7—4.2℃,闽-粤东族大黄... 在室内人工降温条件下,研究了2个品系大黄鱼(岱衢族DJ、闽-粤东族M-YD)对低温的耐受力,计算得出每个品系的半致死低温,并对降温过程中大黄鱼行为活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岱衢族大黄鱼死亡温度范围是6.7—4.2℃,闽-粤东族大黄鱼是7.2—4.7℃.对2个品系半致死低温的研究表明,闽-粤东族大黄鱼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品系 致死低温
下载PDF
5种杂交F_1代罗非鱼致死低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淞 杜诚 +2 位作者 卢迈新 黄樟翰 高风英 《水产养殖》 CAS 2006年第2期11-14,共4页
在室外人工降温条件下,对莫桑比克罗非鱼(O.massambicus ♀)×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 ♂)杂交F1(下称莫荷鱼)、4个不同品系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 ♀)×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 ♂)杂交F1(如下分别称:尼奥鱼Ⅰ、尼奥鱼Ⅱ... 在室外人工降温条件下,对莫桑比克罗非鱼(O.massambicus ♀)×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 ♂)杂交F1(下称莫荷鱼)、4个不同品系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 ♀)×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 ♂)杂交F1(如下分别称:尼奥鱼Ⅰ、尼奥鱼Ⅱ、尼奥鱼Ⅲ、尼奥鱼Ⅳ)共五个杂交F1罗非鱼进行致死低温研究,得出各杂交一代的半致死低温和死亡低温范围。实验表明当水温降到 11.4℃时,莫荷鱼首先开始死亡,其死亡低温范围为11.4℃-7.5℃;尼奥Ⅰ的致死低温范围是8.6℃-5.9℃;尼奥Ⅱ8.3℃-5.6℃;尼奥Ⅲ8.7℃-5.8℃;尼奥Ⅳ8.3℃-5.7℃。对五个杂交F1半致死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莫荷鱼对低温耐受能力较差,同尼奥Ⅱ和尼奥Ⅲ杂交F1相比有显著差异(P<0.1),而其它罗非鱼间对低温耐受能力无显著差异(P>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杂交F1 致死温度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萌发条件及致死温度 被引量:18
6
作者 商文静 陈婷 +2 位作者 白应文 杨家荣 胡小平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6-992,共7页
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和初侵染源,在土壤中可存活14年之久,其数量及存活状况直接影响着大丽轮枝菌型黄萎病的发生为害程度。以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XJ2008菌株为试材,研究了微菌核萌发的最佳条件、致... 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和初侵染源,在土壤中可存活14年之久,其数量及存活状况直接影响着大丽轮枝菌型黄萎病的发生为害程度。以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XJ2008菌株为试材,研究了微菌核萌发的最佳条件、致死温度及土壤温度对微菌核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20℃、pH8.0是微菌核萌发的最佳条件。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具有很强的耐高温特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微菌核的萌发率呈下降趋势,在55℃及以上处理时其萌发率下降迅速,而在50℃及以下处理时其萌发率下降相对较慢,在55℃处理360min可使微菌核完全致死,而在40℃、45℃和50℃处理1,440min,仍然有少量的微菌核存活,但其萌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土壤微菌核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对微菌核有很强的致死作用,40℃条件下处理4d后土壤中的微菌核已全部死亡。该研究结果为通过覆膜增温防治作物黄萎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微菌核 致死温度 萌发条件
原文传递
烟草丛顶病穴TBTV雪传毒特性及寄主范围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段玉琪 秦西云 +2 位作者 莫笑晗 王晓云 谭仲夏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通过烟草丛顶病中间寄主、烟蚜传毒特性及重要物理性状的试验,得出烟草丛顶病毒的寄主范围是茄科植物;烟蚜的最短传毒时间为2min,最短获毒时间为1h,蚜虫的传毒持久期在9d以上,无翅蚜、有翅蚜均可传毒,新生胎蚜不传毒;该病毒的稀释限点为... 通过烟草丛顶病中间寄主、烟蚜传毒特性及重要物理性状的试验,得出烟草丛顶病毒的寄主范围是茄科植物;烟蚜的最短传毒时间为2min,最短获毒时间为1h,蚜虫的传毒持久期在9d以上,无翅蚜、有翅蚜均可传毒,新生胎蚜不传毒;该病毒的稀释限点为10-3,致死温度为70℃;烟草丛顶病毒可以通过汁液摩擦传播,但蚜虫取食汁液摩擦发病株后,不会将病毒传给健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丛顶病 传毒特性 寄主范围 烟蚜 病害 病原
下载PDF
实验室冷冻法鉴定2个冬小麦品种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淑霞 钟阳和 魏淑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8-40,共3页
以实验室冷冻法研究模拟东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等地区麦田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测定“Norstar”、“米罗诺夫808”2个冬小麦品种的生理生态抗寒性,1月份(隆冬季节)2个冬小麦品种的死亡率为50%时临界温度值(LT50)分别为-27.7℃和-26.3℃... 以实验室冷冻法研究模拟东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等地区麦田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测定“Norstar”、“米罗诺夫808”2个冬小麦品种的生理生态抗寒性,1月份(隆冬季节)2个冬小麦品种的死亡率为50%时临界温度值(LT50)分别为-27.7℃和-26.3℃,死亡率专20%时临界温度值(LT20)分别为-26.2℃和-23.9℃。返青期2个冬小麦品种的死亡率为50%时临界温度值分别为-12.9℃和-11.7℃,死亡率为20%时临界温度值分别为-10.0℃和-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鉴定 实验室冷冻法 临界温度值 生理生态抗寒性 品种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三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庆军 郝兆祥 +3 位作者 侯乐峰 赵丽娜 罗华 孟健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2,共5页
以‘突尼斯’、‘宁津三白酸’、‘峄城三白甜’3个石榴栽培品种1年生枝为试材,进行不同低温处理,测定了相关半致死温度、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并综合分析了隶属函数。结果表明:3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为‘峄城三白甜’>‘宁津三白酸’>... 以‘突尼斯’、‘宁津三白酸’、‘峄城三白甜’3个石榴栽培品种1年生枝为试材,进行不同低温处理,测定了相关半致死温度、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并综合分析了隶属函数。结果表明:3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为‘峄城三白甜’>‘宁津三白酸’>‘突尼斯’,即‘突尼斯’为不抗寒品种,‘宁津三白酸’为中抗寒品种,‘峄城三白甜’为抗寒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半致死温度 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抗寒性
原文传递
室内冷冻法鉴定小麦抗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瑞玲 赵勇 +3 位作者 徐渴 李嘉豪 张树华 杨学举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4-296,共13页
冬季冻害是制约我国北方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田间鉴定小麦抗寒性方法易受环境影响。本研究以209份抗寒性存在显著差异的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人工冷冻处理,测定不同冷冻温度处理下植株电导率及冷冻成活率,分析相对电导率、冷冻... 冬季冻害是制约我国北方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田间鉴定小麦抗寒性方法易受环境影响。本研究以209份抗寒性存在显著差异的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人工冷冻处理,测定不同冷冻温度处理下植株电导率及冷冻成活率,分析相对电导率、冷冻成活率和半致死温度与田间冻害等级的相关性,以建立室内鉴定小麦抗寒性的最适方法,为小麦抗寒性育种提供优良品种资源。结果表明,-14℃处理3 h后的冷冻成活率与冻害等级呈显著负相关,该方法可快速、准确鉴定小麦不同品种抗寒性,同时鉴定出河农05(9)7-11-4-15、冀麦585、乐639、石麦15、保5108、石新828、众麦1号和河农7069等抗寒性较强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室内冷冻法 抗寒性 冷冻成活率 相对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新疆棉花茎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璘 海艳 +4 位作者 唐晓雪 祖丽皮亚·艾买 焦瑞莲 任毓忠 李国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目的】自2016年以来在新疆棉田发现1种棉花茎腐病,在潮湿环境下,该病害可导致棉花茎秆上产生纵裂和表皮组织崩溃等腐烂症状;在干燥环境下,病斑扩展明显变慢,甚至不再扩展,呈现坏死斑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茎秆枯死。明确其病原种类及生物... 【目的】自2016年以来在新疆棉田发现1种棉花茎腐病,在潮湿环境下,该病害可导致棉花茎秆上产生纵裂和表皮组织崩溃等腐烂症状;在干燥环境下,病斑扩展明显变慢,甚至不再扩展,呈现坏死斑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茎秆枯死。明确其病原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对病害防治至关重要。【方法】从南北疆11个地点采集病样18份。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经单孢纯化,共获得20株代表性菌株。利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种的鉴定,并测定菌株的致病性及其代表性菌株在不同温度、光照、pH和培养基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和致死温度,了解适宜生长、产孢条件。【结果】引起新疆棉花茎腐病病原为Fusarium incarnatum和F.proliferatum,其中F.incarnatum为优势种。适于2种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25℃;光照有利于F.incarnatum生长,黑暗培养有利于二者产孢。二者生长的最适pH均为8,产孢的最适pH均为7。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二者生长和产孢较好。F.incarnatum和F.proliferatum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8℃、60℃,菌丝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0℃、61℃。【结论】引起新疆棉花茎腐病的病原菌为F.incarnatum和F.proliferatum,其中F.incarnatum为优势种。20~30℃、pH 7~8和全光照条件有利于其生长,黑暗条件有利于其产孢,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均有利于其生长和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茎腐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培养条件 致死温度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文彬 刘浩亮 +2 位作者 陈作志 梁政远 董在杰 《水产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6-20,共5页
在室内自然降温条件下,研究了马来西亚红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O.niloticus)致死低温,检测了在温室越冬温度(17.8℃)和低温胁迫下开始死亡时红罗非鱼血清的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当水温降到8.6℃时,马来西亚红罗非鱼开始死... 在室内自然降温条件下,研究了马来西亚红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O.niloticus)致死低温,检测了在温室越冬温度(17.8℃)和低温胁迫下开始死亡时红罗非鱼血清的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当水温降到8.6℃时,马来西亚红罗非鱼开始死亡,死亡低温范围为8.6~6.4℃,半致死低温为7.6℃;8.6℃时,红罗非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5种酶的活性显著高于17.8℃时(P<0.05),肌酐(CREA)含量、K+浓度显著上升(P<0.05),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及Ca2+含量小幅增加,而Na+和Cl-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含量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红罗非鱼 低温胁迫 致死低温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中华倒刺鲃能量代谢和热耐受特征的体重效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庞旭 付世建 +2 位作者 刘小红 蒲德永 张耀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814-5821,共8页
为了探讨体重对中华倒刺鲃能量代谢和热耐受特征的影响,在25℃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体重大小(1、10、25、>50 g组)中华倒刺鲃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为了探讨体重对中华倒刺鲃能量代谢和热耐受特征的影响,在25℃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体重大小(1、10、25、>50 g组)中华倒刺鲃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EPOC)和热耐受参数。随体重的增加,中华倒刺鲃个体RMR、最大代谢率(Maximum metabolic rate,MMR)、代谢空间(Metabolic scope,MS)和EPOC均显著增加(P<0.05);单位体重RMR、MMR和MS则均显著降低,而单位体重EPOC随体重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RMR、MMR、MS和EPOC的代谢尺度指数分别为0.796、0.834、0.849和1.137且显著大于2/3,因此中华倒刺鲃的能量代谢参数均呈异速度增加的关系而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其个体变大游泳运动能力增强导致能量代谢需求增加相关。中华倒刺鲃临界低温(Critical thermal minimum,CTmin)和致死低温(Lethal thermal minimum,ILmin)与体重之间均呈"微笑型"二次函数的关系,临界高温(Critical thermal maximum,CTmax)和致死高温(Lethal thermal maximum,ILmax)均呈"钟型"二次函数的关系,因此中等大小的中华倒刺鲃具有更强的热耐受能力。这种非线性关系可能与其生长发育阶段和温度驯化历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代谢 最大代谢 过量耗氧 临界温度 致死温度
下载PDF
濒危树种越南青冈的半致死温度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谦盛 邓敏 +1 位作者 沈娟 周纯亮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2,共5页
越南青冈为壳斗科濒危树种。通过越南青冈2年生温室容器苗叶片和茎段分别在9个高温和8个低温温度处理后,测定其电解质渗出率,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其高温、低温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叶片和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出率与处理温度之... 越南青冈为壳斗科濒危树种。通过越南青冈2年生温室容器苗叶片和茎段分别在9个高温和8个低温温度处理后,测定其电解质渗出率,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其高温、低温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叶片和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出率与处理温度之间均呈"S"型曲线,Logistic方程拟合度较高;计算得到越南青冈2年生苗木叶片的高温、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2.04℃和-1.78℃,茎段的高温、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6.62℃和-9.72℃。研究结果可推测越南青冈的潜在地理分布区,为该濒危树种的人工栽培、就地或迁地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青冈 电解质渗出率 半致死温度 LOGISTIC方程
下载PDF
五种植物抗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文娟 姚云峰 +2 位作者 李钢铁 白玉如 王玉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9-271,150,共4页
采用电导法对五种植物(四种美国引进的植物和一种乡土植物)进行不同低温处理,研究其在各温度下的细胞膜透性改变情况,并配以Logistic方程求拐点值确定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各种植物组织电解质渗透率增加,并呈"S... 采用电导法对五种植物(四种美国引进的植物和一种乡土植物)进行不同低温处理,研究其在各温度下的细胞膜透性改变情况,并配以Logistic方程求拐点值确定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各种植物组织电解质渗透率增加,并呈"S"形曲线增长,各种植物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沙地柏为-46.58℃,四翅滨藜-1,四翅滨藜-2分别为-42.44℃和-40.09℃,黑油脂木为-27.7℃,伏地肤为-22.18℃。故其抗寒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沙地柏>四翅滨藜-1>四翅滨藜-2>驼绒藜>黑油脂木>伏地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透出率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金叶白蜡5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常越霞 路斌 +3 位作者 郭智涛 董江超 吕龙 路丙社 《河北林果研究》 2013年第4期373-377,共5页
以金叶白蜡的1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白蜡为对照,对不同温度下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金叶白蜡和白蜡的相对电导率均呈"S"... 以金叶白蜡的1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白蜡为对照,对不同温度下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金叶白蜡和白蜡的相对电导率均呈"S"型曲线上升;SOD和POD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可作为金叶白蜡的抗寒性鉴定指标;金叶白蜡和白蜡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9.2℃和-32.3℃,金叶白蜡的抗寒性弱于白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白蜡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相关性分析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模拟低温下主产品种猕猴桃结果母枝冻害指标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化龙 王景红 +5 位作者 张维敏 柏秦凤 潘宇鹰 张焘 权文婷 郭建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8-628,共11页
越冬冻害是猕猴桃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探讨低温对猕猴桃的伤害机理,建立猕猴桃越冬冻害指标体系,2020年12月—2021年2月利用MSX-2F霜箱系统模拟越冬期低温过程,采用组织褐变率、细胞伤害率等参数对结果母枝冻害特征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冻害... 越冬冻害是猕猴桃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探讨低温对猕猴桃的伤害机理,建立猕猴桃越冬冻害指标体系,2020年12月—2021年2月利用MSX-2F霜箱系统模拟越冬期低温过程,采用组织褐变率、细胞伤害率等参数对结果母枝冻害特征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冻害指数与低温的Logistic关系模型,研究6个主栽品种结果母枝冻害特征。结果表明:结果母枝主芽半致死温度以海沃德最低,为-16.5℃,瑞玉、徐香、金福居中,分别为-14.8℃,-14.9℃和-14.2℃,翠香、红阳较高,分别为-13.4℃,-13.8℃。-16℃~-10℃低温主要影响结果母枝主芽活性,-16℃为主芽受冻向副芽受冻的转折点,低于-18℃对主、副芽活性均有伤害,-20℃以下低温可造成结果母枝大量死亡。品种间抗冻性能,以海沃德最强,瑞玉、金福、徐香居中,翠香、红阳最弱。以结果母枝芽冻害指数为主要参数,构建6个主产品种猕猴桃结果母枝5级低温冻害指标,对应类型和温度阈值如下:1级为轻度减产型,-11.0℃~-10.5℃;2级为中度减产型,-14.5℃~-10.5℃;3级为重度减产型,-16.5℃~-12.0℃;4级为绝收型,-20.0℃~-13.5℃;5级为致死型,-20.0℃~-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低温胁迫 结果母枝 半致死温度 冻害指标
下载PDF
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多酚氧化酶的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青青 何国庆 张艳芳 《科技通报》 2007年第5期698-701,共4页
测定了用品种8804葡萄为原料酿造葡萄酒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致死温度、葡萄酒的pH值、游离SO2、总SO2的变化。试验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和SO2的加入,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由9.67 U下降到3.67 U,致死温度由78℃下降到64.5℃,样品的pH值变... 测定了用品种8804葡萄为原料酿造葡萄酒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致死温度、葡萄酒的pH值、游离SO2、总SO2的变化。试验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和SO2的加入,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由9.67 U下降到3.67 U,致死温度由78℃下降到64.5℃,样品的pH值变化不大,游离SO2为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pH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葡萄酒 多酚氧化酶 SO2 致死温度
下载PDF
预处理对甜高粱秸秆纤维素降解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葳力斯 段开红 +1 位作者 刘潇 刘媛媛 《酿酒》 CAS 2009年第3期61-63,共3页
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通过化学的方法对纤维素原料进行预处理,可以大大的促进纤维素的降解。本试验对甜高粱秸秆采用了碱、酸二种处理方法,并初步研究了降解纤维素预处理的最佳条件。试验中采用了廉-爱农方法对样品中的糖量进行了测定。... 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通过化学的方法对纤维素原料进行预处理,可以大大的促进纤维素的降解。本试验对甜高粱秸秆采用了碱、酸二种处理方法,并初步研究了降解纤维素预处理的最佳条件。试验中采用了廉-爱农方法对样品中的糖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显著提高了纤维素的水解性。预处理的最佳条件是:碱法25℃,碱溶液浓度为5%,预处理时间50h;酸法酸溶液浓度为1.5%,预处理时间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纤维素 预处理
下载PDF
宽翅曲背蝗卵的过冷却能力与抗寒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娜 周晓榕 庞保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99-2104,共6页
采用热电偶法,在室内测定了宽翅曲背蝗卵的过冷却能力及抗寒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滞育前卵的含水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卵过冷却点(SCP)的影响不显著,卵含水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上升.不同发育时期卵的SCP、含水量和脂肪含量存在显... 采用热电偶法,在室内测定了宽翅曲背蝗卵的过冷却能力及抗寒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滞育前卵的含水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卵过冷却点(SCP)的影响不显著,卵含水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上升.不同发育时期卵的SCP、含水量和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卵的发育,其含水量从产卵当天的51.5%下降至120 d的46.8%,脂肪含量从10.5%(鲜质量)/19.0%(干质量)上升到14.5%(鲜质量)/28.9%(干质量),而SCP从-23.5℃下降至-30.0℃;卵SCP与其含水量及脂肪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深度滞育卵的SCP显著低于滞育前和滞育初期卵的SCP.不同低温强度和处理时间对滞育卵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滞育卵暴露12 h的致死温度为-27.3℃,在-25℃低温处理的致死时间为22.73 d.滞育卵的SCP与致死温度相近,说明宽翅曲背蝗卵为不耐结冰类型,且SCP是衡量其抗寒性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翅曲背蝗 抗寒性 过冷却点 致死温度 致死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