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长类(除猕猴属外)在中国的分布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荣祖 全国强 +1 位作者 赵体恭 C.H.Southwick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95,共15页
本文从动态动物地理学观点对中国灵长类(不包括猕猴)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1)中国灵长类自更新世时的分布呈现向南退缩的总趋势,并随气候的变迁而波动,晚更新世向南退缩最为明显;(2)根据Jablonski等认为,我国特有种金丝猴的不连续分布... 本文从动态动物地理学观点对中国灵长类(不包括猕猴)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1)中国灵长类自更新世时的分布呈现向南退缩的总趋势,并随气候的变迁而波动,晚更新世向南退缩最为明显;(2)根据Jablonski等认为,我国特有种金丝猴的不连续分布,是由于青藏高原抬升的影响。作者总结了迄今所知的金丝猴生态地理分化特点,对此假说未提出异议,(3)由于除猕猴以外的我国灵长类生态上与森林环境有密切联系,而森林被破坏直接对灵长类在我国分布区的缩小与岛状断裂影响最大,近期可能绝灭的地点甚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猴 地理分布 长臂猿 蜂猴
下载PDF
白头叶猴食谱与觅食时间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乘明 孙儒泳 +2 位作者 薛跃规 韦素玲 李友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5-72,共8页
白头叶猴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环境 ,以树叶为食。对其进行跟踪观察表明白头叶猴有食物 42种 ,其中乔木占 42 .8% ,灌木占 2 6.1 % ,藤本占 2 1 .5% ,草本占 9.6% ,食物组成中树叶占63%— 95% ,果实占 5%— 35% ,花占 0— 6%。白头叶猴有两... 白头叶猴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环境 ,以树叶为食。对其进行跟踪观察表明白头叶猴有食物 42种 ,其中乔木占 42 .8% ,灌木占 2 6.1 % ,藤本占 2 1 .5% ,草本占 9.6% ,食物组成中树叶占63%— 95% ,果实占 5%— 35% ,花占 0— 6%。白头叶猴有两种觅食方式 ,每天猴群有觅食高峰 2次。白头叶猴觅食的持续时间占日活动时间分配的比例在一年中有季节性变化 ,表现为夏天低冬天高 ,分别为 1 0 .0 3% (6月份 )— 2 3.2 1 % (1 2月份 ) ,这与食物的丰盛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食谱 觅食时间分配 喀斯特石山环境
下载PDF
笼养白头叶猴夏季水分摄入与消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乘明 卢立仁 李春瑶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0-106,21-26,共7页
叶片中的水分含量是白头叶猴水分的主要来源,占水分需求总量的83.68%,其它的16.32%来自于自由水。在笼养条件下,白头叶猴可饮用自来水,野生状态下,动物饮用露水或雨水。尽管饮水行为不是每天都有,但能经常观察到,特... 叶片中的水分含量是白头叶猴水分的主要来源,占水分需求总量的83.68%,其它的16.32%来自于自由水。在笼养条件下,白头叶猴可饮用自来水,野生状态下,动物饮用露水或雨水。尽管饮水行为不是每天都有,但能经常观察到,特别是在夏季雨后.除了体表和呼吸系统的水分蒸发外,白头叶猴通过尿和粪便丢失的水分含量分别是44.68%和5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夏季 水分摄入 水分消耗
下载PDF
笼养白头叶猴的食物选择和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乘明 孙儒泳 +1 位作者 任飞 卢立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研究了笼养条件下白头叶猴觅食的行为序、雌雄个体对食物的选择、夏季和冬季的日食量.笼养白头叶猴的觅食行为序由探究行为、抢食行为、爬墙行为和进食行为等4步组成.除探究行为的持续时间在雌雄个体间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行为持续... 研究了笼养条件下白头叶猴觅食的行为序、雌雄个体对食物的选择、夏季和冬季的日食量.笼养白头叶猴的觅食行为序由探究行为、抢食行为、爬墙行为和进食行为等4步组成.除探究行为的持续时间在雌雄个体间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行为持续时间无显著的性别差异.雌雄个体对食物的选择不同,包括对某一食物的取食先后顺序、取食时间和取食量的不同.雄猴和雌猴的日食量夏季分别为(659.3±136.3)g和(590.7±106.3)g,冬季分别为(749.4±135.1)g和(640.1±96.9)g,T检验表明,笼养雄猴和雌猴的日食量夏季与冬季无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而雄猴与雌猴的日食量无论是夏季或冬季都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叶猴 食物选择 日食量 食物量 笼养
下载PDF
黑叶猴和菲氏叶猴的皮纹 被引量:9
5
作者 叶智彰 潘汝亮 彭燕章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5-263,共9页
本文对13只黑叶猴和7只菲氏叶猴手掌面和足跖面皮纹作了研究,内容包括指(趾)端、指(趾)间区、大鱼际和小鱼际上的花纹,手掌面和足趾面上的三角以及褶痕线。结果表明:指和趾端花纹全部为原始窦状花纹。掌面上有四种花纹,跖面上有六种花纹... 本文对13只黑叶猴和7只菲氏叶猴手掌面和足跖面皮纹作了研究,内容包括指(趾)端、指(趾)间区、大鱼际和小鱼际上的花纹,手掌面和足趾面上的三角以及褶痕线。结果表明:指和趾端花纹全部为原始窦状花纹。掌面上有四种花纹,跖面上有六种花纹,二种叶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掌面上的三角有5—7个,跖面上的三角有4—6个。此外,我们还利用多变量分析(R聚类)方法来揭示黑叶猴和菲氏叶猴的掌面和跖面花纹之间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菲氏叶猴 皮纹
下载PDF
黑叶猴和菲氏叶猴颅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潘汝亮 彭燕章 +1 位作者 叶智彰 王红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2-59,共8页
本文用笛卡儿(三维空间)坐标系对黑叶猴和菲氏叶猴颅骨15个坐标点的X、Y和Z值进行了测定。所测数据经因子分析(FA)计算表明,两种叶猴颅骨的主要差异性区域是面颅和枕骨部。这很可能与个体发育过程中面颅和枕部在两种类中生长速度不一有... 本文用笛卡儿(三维空间)坐标系对黑叶猴和菲氏叶猴颅骨15个坐标点的X、Y和Z值进行了测定。所测数据经因子分析(FA)计算表明,两种叶猴颅骨的主要差异性区域是面颅和枕骨部。这很可能与个体发育过程中面颅和枕部在两种类中生长速度不一有关。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水平位,菲氏叶猴的面颅较黑叶猴的更向前突,但是,黑叶猴的枕部比菲氏叶猴的更向后移;黑叶猴的颅骨比菲氏叶猴的更宽。垂直位,菲氏叶猴的颅骨比黑叶猴的更低。这些形态结构差异,除了遗传因素外,很可能与不同的食性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菲氏叶猴 颅骨变异
下载PDF
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和菲氏叶猴(P.phayrei)四肢肌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智彰 潘汝亮 彭燕章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89年第A00期1-10,共10页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灵长类学联合实验室中国实验动物云南灵长类中心灵长类学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 黑叶猴 菲氏叶猴 四肢肌 灵长类
下载PDF
三种叶猴脊神经丛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叶智彰 潘汝亮 +2 位作者 彭燕章 王红 俞发宏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05-311,共7页
本文首次报道3种叶猴脊神经丛的组成,并与其他灵长类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颈丛由C_(1-4)组成,多数标本不存在枕小神经和多数标本存在舌下袢;臂丛由C_4—T_2组成,形成典型的三干三索结构,后索形成两个神经袢;腰骶丛由L_(2-7)和S_(1-2... 本文首次报道3种叶猴脊神经丛的组成,并与其他灵长类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颈丛由C_(1-4)组成,多数标本不存在枕小神经和多数标本存在舌下袢;臂丛由C_4—T_2组成,形成典型的三干三索结构,后索形成两个神经袢;腰骶丛由L_(2-7)和S_(1-2)组成,存在屈股神经和耻坐股神经,与猴超科共同特征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丛 叶猴属
下载PDF
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和菲氏叶猴(P.phayrei)的动脉
9
作者 叶智彰 潘汝亮 彭燕章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89年第A00期19-28,共10页
本文对黑叶猴和菲氏叶猴的动脉作了系统解剖观察,记述了这二种叶猴动脉分支的主要特征。同时还与其他灵长类作了比较和讨论。结果表明,叶猴的动脉除具有猴超科共同特征外,有些特征表明与类人猿相似,比其他猴类更为进化;部分特征似为叶... 本文对黑叶猴和菲氏叶猴的动脉作了系统解剖观察,记述了这二种叶猴动脉分支的主要特征。同时还与其他灵长类作了比较和讨论。结果表明,叶猴的动脉除具有猴超科共同特征外,有些特征表明与类人猿相似,比其他猴类更为进化;部分特征似为叶猴所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菲氏叶猴 动脉 灵长类
下载PDF
黑叶猴的大腿伸肌和屈肌
10
作者 潘汝亮 叶智彰 彭燕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6,共6页
在大体解剖基础上,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黑叶猴的大腿伸、屈肌及其与股骨和胫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对于股骨长(E)仅有缝匠肌起点近侧端至髋臼窝长(A)(r=0.68,t=3.33,P<0.01)和止点远侧端至胫骨头长(OC)(r=0.702,t=3.56,P<0.... 在大体解剖基础上,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黑叶猴的大腿伸、屈肌及其与股骨和胫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对于股骨长(E)仅有缝匠肌起点近侧端至髋臼窝长(A)(r=0.68,t=3.33,P<0.01)和止点远侧端至胫骨头长(OC)(r=0.702,t=3.56,P<0.01)达到显著性相关水平。其关系式为:E=33.49+0.99A+2.06OC(R=0.83)。相对于胫骨长(F),缝匠肌起点近侧端(A)(r=0.84,t=5.50,P<0.01)和股二头肌止点最远侧端至胫骨外侧髁长(G)(r=0.704,t=3.57,P<0.05)达到显著性相关水平。其关系式为:F=54.55+1.2A+.55G(R=0.88)。一些指数的比较表明,黑叶猴伸、屈肌的起、止点位置较接近于猴类和其他疣猴类。这些可能反映在运动过程中,后肢利用的某些相似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大腿 伸肌 屈肌
下载PDF
菲氏叶猴牙齿与颅长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潘汝亮 彭燕章 叶智彰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89年第A00期45-52,共8页
本文研究了菲氏叶猴牙齿与颅长的相关关系。其结果表明,较大的个体出现了相对小的门齿,而臼齿,特别是M_3的面积则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大。这种结构与菲氏叶猴在摄取叶类食物过程中臼齿嚼磨起主要作用相关联。在整个食物嚼磨过程中,菲氏叶... 本文研究了菲氏叶猴牙齿与颅长的相关关系。其结果表明,较大的个体出现了相对小的门齿,而臼齿,特别是M_3的面积则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大。这种结构与菲氏叶猴在摄取叶类食物过程中臼齿嚼磨起主要作用相关联。在整个食物嚼磨过程中,菲氏叶猴的下颌似乎主要作左右(颊—舌侧)方向运动。菲氏叶猴牙齿与个体大小的相关关系更接近于橄榄疣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氏叶猴 牙齿 颅长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