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9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了_2”的行、知、言三域 被引量:99
1
作者 肖治野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8-527,共10页
以往对句尾语气词"了2"的语义刻画存在过于繁杂和过于概括两种倾向,本文提出用"行、知、言"三域将"了2"的语义刻画为表示"新行态的出现"、"新知态的出现"和"新言态的出现"... 以往对句尾语气词"了2"的语义刻画存在过于繁杂和过于概括两种倾向,本文提出用"行、知、言"三域将"了2"的语义刻画为表示"新行态的出现"、"新知态的出现"和"新言态的出现",同时将"了1"的语义归入"行"域。三域的刻画框架能更好地说明"了2"的各种意义和用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更好地说明"了2"和"了1"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说明在刻画汉语各类虚词的语义和用法时"行、知、言"三域是一个很实用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了” 行域 知域 言域
原文传递
“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 被引量:52
2
作者 金立鑫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8-48,共11页
本文讨论表示“起始”体意义的句尾“了”在不同句法条件下所表示的不同的时体意义:“现在起始体”、“将来起始体”和“过去起始体”。这些不同的“时”是由相应的句法条件提供的,并不是“了”的语法功能。本文用相应的时体疑问句对“... 本文讨论表示“起始”体意义的句尾“了”在不同句法条件下所表示的不同的时体意义:“现在起始体”、“将来起始体”和“过去起始体”。这些不同的“时”是由相应的句法条件提供的,并不是“了”的语法功能。本文用相应的时体疑问句对“现在起始体”和“过去起始体”作了测试。疑问测试的方法可以推广到本文之外的“S了”句子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了" 时体意义 句法条件 起始 疑问测试
原文传递
白光LED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尹长安 赵成久 +5 位作者 刘学彦 侯凤勤 郑岩 卢景贵 蒋大鹏 申德振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0-382,共3页
重点对近年来白光LED的进展进行评述 。
关键词 白光 发光二极管 激发光谱 显色指数 视觉函数 亮度 色坐标
下载PDF
低能耗蓝牙4.0协议原理与实现方法 被引量:32
4
作者 徐金苟 《微型电脑应用》 2012年第10期16-19,共4页
介绍了最新的蓝牙技术规范4.0协议中低能耗部分的协议原理以及协议架构。讨论了在分层结构通信协议实现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的策略。结合通信协议实现的通常策略,讨论了低能耗蓝牙4.0协议实现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蓝牙4.0 低能耗 低能耗 协议 有限状态机
下载PDF
氢气的生成及对瓦斯爆炸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增华 林柏泉 +2 位作者 张兰君 潘尚昆 赫永恒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利用痕量氢气测定方法,对煤氧化过程产生的氢气进行测定,借助20L球形爆炸实验装置,研究氢气对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煤温升高到200~250℃时就可以检测到氢气,之后随温度升高氢气浓度呈指数上升,当煤温升至280℃,φ... 利用痕量氢气测定方法,对煤氧化过程产生的氢气进行测定,借助20L球形爆炸实验装置,研究氢气对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煤温升高到200~250℃时就可以检测到氢气,之后随温度升高氢气浓度呈指数上升,当煤温升至280℃,φ(H2)最高可达0.479/5.煤样粒径对氢气的生成影响不大,而煤种对氢气的产生却有较大的影响.煤变质程度越低,析出氢气的温度也越低,析出氢气量越多.氢气的存在会大幅度降低甲烷的爆炸下限,并增加甲烷的爆炸威力.φ(H2)为0.5%时,φ(CH4)为2.4%的混合气体就会发生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煤氧化 爆炸下限 爆炸压力 le Chaterlier法则
下载PDF
非差和单差LEO星载GPS精密定轨探讨 被引量:25
6
作者 彭冬菊 吴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简要介绍了目前LEO星载GPS定轨方法,在自主研制的SHORD-Ⅲ软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LEO星载GPS单差和非差动力学定轨,通过对GRACE卫星试算和与GFZ事后科学轨道的比较,表明单差定轨三维位置精度优于15cm,径向、沿迹方向和轨道面法向可达5,10... 简要介绍了目前LEO星载GPS定轨方法,在自主研制的SHORD-Ⅲ软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LEO星载GPS单差和非差动力学定轨,通过对GRACE卫星试算和与GFZ事后科学轨道的比较,表明单差定轨三维位置精度优于15cm,径向、沿迹方向和轨道面法向可达5,10和6cm精度;非差定轨三维位置精度优于10cm,径向、切向和法向可达4,8和4cm精度.采用高精度的SLR观测外部检核结果表明,SHORD-Ⅲ单差定轨距离精度优于8cm,非差定轨距离精度优于6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0 精密定轨 单差 非差 GPS SLR GRACE
原文传递
应用Le Bissonnais法测定富铁土中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7
作者 卢升高 竹蕾 郑晓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1,共5页
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是衡量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应用LeBissonnais法对富铁土团聚体的稳定性和物理学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eBissonnais法测定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与常规湿筛法测定的>0.25mm团聚体含量、... 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是衡量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应用LeBissonnais法对富铁土团聚体的稳定性和物理学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eBissonnais法测定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与常规湿筛法测定的>0.25mm团聚体含量、MWD和>2mm团聚体破坏率(PAD)呈极显著正相关。富铁土中5~2,2~1,1~0.5mm团聚体经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和预湿后扰动(WS)处理后,稳定性团聚体的粒级分布随处理方式和初始团聚体大小的不同而不同;经FW处理后,大多数团聚体崩解;团聚体崩解产物的MWD表现为FW<SW<WS,表明富铁土团聚体崩解的主要机制是由于团聚体内部的闭塞空气产生的压力引起的,其次是黏粒的膨胀作用。富铁土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指标均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有机质是影响富铁土团聚体形成和稳定的主要胶结物质。团聚体MWD与黏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氧化铁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 Bissonnais法 测定技术 富铁土 团聚体 稳定性
下载PDF
应用Le Bissonnais法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区及坡向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娅芸 刘雷 +2 位作者 安韶山 曾全超 李鑫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论文通过LeBissonnais法对黄土丘陵区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三种植被区下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以及土壤可蚀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植被区表层土壤(0~20cm)中,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和平均重... 论文通过LeBissonnais法对黄土丘陵区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三种植被区下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以及土壤可蚀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植被区表层土壤(0~20cm)中,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和平均重量直径(MWD)整体上表现为阳坡小于阴坡,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则表现为阳坡大于阴坡,但是阴、阳坡差异均不显著;2)表层土壤的RO.2、MWD均表现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可蚀性因子K值则表现为草原区〉森林草原区〉森林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原区;3)扰动后湿润处理(ws)和快速湿润处理(Fw)下的森林区与草原区土壤的稳定性和可蚀性指标差异显著,Fw处理下二者差异尤为显著,而森林草原区土壤则居于前面两种土壤之间。总体来说,在黄土丘陵地带,植被区从北向南,由草原区向森林区变化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抗侵蚀性在不断提高,南部森林区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比北部草原区更强,抗侵蚀能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植被区 le Bissonnais法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可蚀性 黄土丘陵区
原文传递
基于Le Bissonnais法对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带土壤团聚体及土壤可蚀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曾全超 董扬红 +3 位作者 李鑫 李娅芸 刘雷 安韶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93-1101,共9页
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和稳定性是衡量土壤结构和质量的主要指标,本研究应用Le Bissonnais (LB)法的3种筛分方法[快速湿润筛分法(FW)、慢速湿润筛分法(SW)、湿润振荡筛分法(WS)]模拟不同条件(暴雨、小雨、扰动)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 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和稳定性是衡量土壤结构和质量的主要指标,本研究应用Le Bissonnais (LB)法的3种筛分方法[快速湿润筛分法(FW)、慢速湿润筛分法(SW)、湿润振荡筛分法(WS)]模拟不同条件(暴雨、小雨、扰动)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通过测定预处理后的团聚体特征来表征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期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 LB 法的3种处理方法下, FW 处理(暴雨)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破坏程度最大,处理后土壤团聚体主要以〈0.2 mm 为主; SW 处理(小雨)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最小, WS 处理(扰动)居中。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DMW),在0~10 cm 和10~20 cm 土层均表现为SW〉WS〉FW。土壤团聚体平均几何直径(DGM)0~10 cm和10~20 cm土层均表现为SW〉FW〉WS,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0~10 cm和10~20 cm土层均表现为WS〉FW〉SW。在SW处理下,不同植被类型中铁杆蒿群落、黄刺玫群落(样点6、9)土壤团聚体 DMW、DGM值较大,可蚀性(K)较小,表明这两个群落的土壤团聚体更为稳定,在小雨环境下更有利于水土保持。对 WS 处理,侧柏群落、三角槭群落(样点1、2、3)的土壤团聚体更为稳定,可蚀性(K)值较小,因此在外界扰动环境下,侧柏群落、三角槭群落的土壤抗侵蚀能力更强。在FW处理下,侧柏群落、三角槭群落(样点2、3)土壤团聚体 DMW、DGM值较大,可蚀性(K)值较小,表明在外界大雨环境下,侧柏群落、三角槭群落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更强,土壤抗侵蚀能力更强。总体来说,对于不同环境,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应针对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来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 土壤团聚体 分形维数 土壤可蚀性 le Bissonnais法
下载PDF
应用Le Bissonnais法研究黄土丘陵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被引量:22
10
作者 郭曼 郑粉莉 +3 位作者 安韶山 刘雨 王彬 Frederic Darboux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68-73,共6页
以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过渡带燕沟流域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6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应用Le Bissonnais(LB)法测定了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对比分析了LB法3种处理的测定结果与传统湿筛法(Yoder)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LB法3种湿润... 以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过渡带燕沟流域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6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应用Le Bissonnais(LB)法测定了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对比分析了LB法3种处理的测定结果与传统湿筛法(Yoder)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LB法3种湿润处理下,快速湿润处理(FW)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破坏程度最大,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0.05~0.5 mm为主;慢速湿润处理(SW)对团聚体的破坏程度最小,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主要以>2 mm团聚体为主;而预湿后扰动处理(WS)对团聚体的破坏程度介于FW和SW之间,处理后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比较均匀。说明该区土壤团聚体破坏的主要机制是土壤孔隙中的气泡爆破产生的消散作用。退耕100a期间,植被群落由1年生草本(4 a)—多年生灌草(16 a)—半灌木(29 a)—灌木(55 a)—乔木(100 a)方向演替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由小粒径向大粒径方向转变,土壤结构趋于稳定。LB法3种处理中,FW处理与SW处理所测得>0.5 mm团聚体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与土壤有机质和物理性黏粒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WS处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土壤有机质和物理性黏粒主要影响消散和黏粒膨胀引起的崩解作用,而对机械干扰引起的团聚体破坏无明显影响。LB法3种处理中,慢速湿润方法所获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更接近湿筛法,适宜于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le Bissonnais法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句尾“了”构成的句式、语义及语用功能 被引量:16
11
作者 谭春健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31,共6页
汉语中存在"易态"范畴。所谓"易态"就是:在时间流逝中,事件从某一时间边界前的初始状态进入时间边界后的终结状态。"了"在句尾正是体现"易态"范畴的句法标记。其构成的句法形式包括:(已经+)VP... 汉语中存在"易态"范畴。所谓"易态"就是:在时间流逝中,事件从某一时间边界前的初始状态进入时间边界后的终结状态。"了"在句尾正是体现"易态"范畴的句法标记。其构成的句法形式包括:(已经+)VP+了、就要+VP+了、该+VP+了、开始+VP+了、不+VP+了、不再+VP+了、再也不+VP+了、别+VP+了,等等。上述句式共同的语义内涵为:事件在时间边界"T"前并不处于终结状态"S",但在时间边界"T"后则处于终结状态"S",或者说,事件在时间区域"T"处于初始状态"S",但在时间区域"T+R"处于终结状态" S"。其语用功能表现为传递新信息、提示、归纳推演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态范畴 时间边界 语义内涵 语用功能
下载PDF
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 被引量:16
12
作者 潘文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69,共8页
通过对11位现代中国经典作家的14篇散文中“了”字的英译进行穷尽性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了”字有表时的因素,也有表完成体的因素,但其比例都不足以说明其是“时标志”或“完成体标志”;2)“了”在表“完成”的意义上,与其说是个语... 通过对11位现代中国经典作家的14篇散文中“了”字的英译进行穷尽性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了”字有表时的因素,也有表完成体的因素,但其比例都不足以说明其是“时标志”或“完成体标志”;2)“了”在表“完成”的意义上,与其说是个语法手段,不如说是个词汇手段;3)“了”表“实现”义的说服力比表“完成”义要强,但是要承认这是一种“体标志”仍有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 汉译英 翻译 汉语 时体 时态助词 语法 词汇 “实现”义 “完成”义 体标志
下载PDF
基于Le Bissonnais法的石漠化区桑树地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汪三树 黄先智 +4 位作者 史东梅 郭彦军 郭宏忠 彭旭东 李叶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589-5598,共10页
石漠化区独特的水土流失作用使该区土壤严重退化,地埂植物作为一种独特的农林复合模式对石漠化区土地质量改善和坡耕地土壤生态修复作用明显,能有效保证坡耕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性能。选取石漠化区3种不同管理方式的桑树地埂为研究对象,... 石漠化区独特的水土流失作用使该区土壤严重退化,地埂植物作为一种独特的农林复合模式对石漠化区土地质量改善和坡耕地土壤生态修复作用明显,能有效保证坡耕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性能。选取石漠化区3种不同管理方式的桑树地埂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湿筛(Cаввинов法)和Le Bissonnais法测定土壤团聚体分布与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基于Cаввинов法测定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天然林最好,桑埂自然生草地和清草地相对居中,桑埂农地最差;3种管理方式的桑树地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ASI)随地埂距离均表现为ASI90cm>ASI60cm>ASI30cm,主要原因在于桑树地埂对坡耕地土壤团聚体影响的作用范围主要集中在距株30 cm以内,而在地埂30 cm以外田面农耕活动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影响较大,而受桑树地埂影响作用较小。基于Le Bissonnais法快速湿润(FW)处理后土壤团聚体集中分布在0.5—0.25 mm之间,慢速湿润(SW)和湿润振荡(WS)处理后团聚体主要分布在5—1 mm之间。Le Bissonnais法处理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表现趋势与Cаввинов法一致,3种处理后的团聚体分形维数D、MWD和GMD均表现为FW<SW<WS。Le Bissonnais法FW和SW处理后团聚体稳定性指标与Cаввинов法达到极显著相关,说明Le Bissonnais法测定石漠化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可行的;石漠化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0.586≤R≤0.864),这说明石漠化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以上两种土壤胶结物质的黏聚作用形成的,且两种土壤胶结物质对土壤消散作用和粘粒膨胀作用引起的团聚体破坏抵抗性强烈,而对低强度机械干扰引起的团聚体破碎没有明显抵抗性,研究结果对石漠化区坡耕地土壤保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桑树地埂 le Bissonnais法 石漠化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土壤团聚体特征与可蚀性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曾全超 李娅芸 +1 位作者 刘雷 安韶山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3-749,共7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以及土壤可蚀性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特征与土壤可蚀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防止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Le Bissonais法的3种处理,慢速湿润处理(SW)...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以及土壤可蚀性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特征与土壤可蚀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防止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Le Bissonais法的3种处理,慢速湿润处理(SW)后土壤团聚体粒径主要为>2 mm的大团聚体颗粒,预湿后扰动处理(WS)和快速湿润处理(FW)后团聚体粒径分布较均匀,<0.2 m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占主要优势.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表现为SW>WS>FW,土壤可蚀性值K表现为WS> FW> SW,表明黄土丘陵区草地植被土壤团聚体破碎的机制主要是消散和机械破坏.不同立地条件下,对于慢速湿润处理,0~10 cm土层阴梁峁坡、阴沟坡、阳沟坡的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显著高于梁峁顶和阳梁峁坡,阳梁峁坡和梁峁顶的土壤可蚀性值K显著低于阴梁峁坡、阴沟坡和阳沟坡,10~20 cm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阳梁峁坡和梁峁顶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低,土壤抗蚀性差,阴梁峁坡、阴沟坡和阳沟坡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较好,土壤抗侵蚀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被 le Bissonais法 土壤团聚体 土壤可蚀性 黄土高原区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盲源分离和流形学习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洪山 李浪 王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9-275,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和流形学习算法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采集的振动信号利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进行盲源分离,计算各源信号的峭度和负熵,然后对源信号... 提出一种基于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和流形学习算法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采集的振动信号利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进行盲源分离,计算各源信号的峭度和负熵,然后对源信号进行包络分析并提取上、下包络线矩阵的奇异值,将峭度、负熵和奇异值组成高维特征向量,最后利用拉普拉斯特征映射流形学习算法(Laplacian eigenmaps,LE)挖掘出高维数据中包含有效信息且具有内在规律性的低维特征。该方法充分利用并有效结合ICA在信号处理和LE在挖掘特征信息方面的优势,实现风电机组轴承故障特征的提取。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轴承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轴承 故障 盲源分离 ICA le
下载PDF
冻融交替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金万鹏 范昊明 +3 位作者 刘博 姜玉喆 姜宇 马仁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95-4201,共7页
应用Le Bissonnais法分析冻融循环(0、1、3、5和9)对3~5 mm黑龙江省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蜡封法分析黑土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均呈波动状态,团聚体含量变化系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 应用Le Bissonnais法分析冻融循环(0、1、3、5和9)对3~5 mm黑龙江省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蜡封法分析黑土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均呈波动状态,团聚体含量变化系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快速湿润、慢速湿润、预湿润震荡3种处理土壤中>0.25 mm团聚体含量有明显差异;孔隙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变化范围在32.4%~41.4%.随冻融次数的增加,不同破碎方式下团聚体含量变化程度较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与孔隙度呈负相关,表明冻融条件下孔隙度是影响团聚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黑土 le Bissonnais法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团聚体孔隙度
原文传递
近50a东北地区地面太阳辐射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谢今范 张婷 +1 位作者 张梦远 张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27-2134,共8页
针对全球变暗/变亮问题,利用近50a来中国东北地区8个测站的太阳辐射资料及72个测站的云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太阳总辐射及散射辐射、日照和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a来,该地区的太阳总辐射也经历了由减少(变暗)到增加... 针对全球变暗/变亮问题,利用近50a来中国东北地区8个测站的太阳辐射资料及72个测站的云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太阳总辐射及散射辐射、日照和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a来,该地区的太阳总辐射也经历了由减少(变暗)到增加(变明)的趋势;年散射辐射1990年之后的增加趋势较明显,东北南部增加趋势较北部显著;日照和总云量减少,低云量增多。本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前该地区变暗(总辐射减少)是由直接辐射减少引起的,与总云量的变化无关;而20世纪90年代之后,该地区变亮(总辐射增加)与云量的变化无关,是由散射辐射增加引起的。不同种类气溶胶的增加很可能是造成该地区变暗/变亮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le Page突变 云量 日照 气溶胶
下载PDF
基于Le Bissonnais法的东北黑土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孝存 郑粉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86,共5页
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和稳定性是衡量土壤结构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应用Le Bissonnais法对我国东北农田黑土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团聚体粒级分布受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和预湿后扰动(WS)处理的影响,FW使大团聚体多破碎为微团... 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和稳定性是衡量土壤结构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应用Le Bissonnais法对我国东北农田黑土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团聚体粒级分布受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和预湿后扰动(WS)处理的影响,FW使大团聚体多破碎为微团聚体;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表现为FW<SW<WS,表明黑土团聚体破碎的主要机制是消散和黏粒膨胀,而低强度的机械扰动破坏最小.黑土团聚体稳定性指标(MWDFW、MWDSW)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黏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有机质对黑土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有促进作用,黏粒含量影响团聚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 Bissonnais法 黑土 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质
下载PDF
罗勒:“第二实践”的先驱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国忠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70,共7页
17世纪初的“两种实践”之争反映了意大利牧歌及声乐曲写作中艺术观念和作曲实践的演变。“第二实践”的代表人物蒙太威尔第将罗勒看作这一艺术倾向的先驱。本文在阐述有关“两种实践”论争内涵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罗勒的三首牧歌 ,探... 17世纪初的“两种实践”之争反映了意大利牧歌及声乐曲写作中艺术观念和作曲实践的演变。“第二实践”的代表人物蒙太威尔第将罗勒看作这一艺术倾向的先驱。本文在阐述有关“两种实践”论争内涵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罗勒的三首牧歌 ,探讨罗勒的音乐话语及其“音乐释义”的特征 ,并就罗勒对“第二实践”的影响予以审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勒 蒙太威尔第 意大利牧歌 “第二实践”O Sonno DA le bele contrade d'oriente ANCHOR CHE partire 洛克伍德
下载PDF
Charles N.Li等“论汉语完成体标记词‘了’的语用驱动因素”中某些观点商榷 被引量:15
20
作者 金立鑫 邵菁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9-325,共7页
Charles N.Li等人的《论汉语完成体标记词"了"的语用驱动因素》发表后没有见到专门针对性的讨论,而其中的重要观点"当时相关状态"(CRS)却被学界广泛接受。本文简要讨论CRS理论解释力上的不足并加以修补,同时讨论该... Charles N.Li等人的《论汉语完成体标记词"了"的语用驱动因素》发表后没有见到专门针对性的讨论,而其中的重要观点"当时相关状态"(CRS)却被学界广泛接受。本文简要讨论CRS理论解释力上的不足并加以修补,同时讨论该文中的某些例证并作出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成体 完整体“了” 当时相关状态 条件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