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作为土壤质量生物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胡曰利 吴晓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1-53,共3页
分析了浅海沉积物砖红壤上的次生阔叶林、桉树施肥林、厚荚相思林、不施肥连栽桉林地内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结果表明 :微生物生物量较土壤有机质、全氮能更灵敏地反映不同林分类型和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的修复作用 .因此 ,初步认为土壤... 分析了浅海沉积物砖红壤上的次生阔叶林、桉树施肥林、厚荚相思林、不施肥连栽桉林地内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结果表明 :微生物生物量较土壤有机质、全氮能更灵敏地反映不同林分类型和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的修复作用 .因此 ,初步认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可以作为砖红壤土壤质量的生物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质量 生物指标
下载PDF
生物炭对花岗岩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总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3
2
作者 吴鹏豹 解钰 +1 位作者 漆智平 吴蔚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3-649,共7页
通过不同浓度生物炭处理进行海南花岗岩砖红壤的小区试验,研究生物炭对花岗岩砖红壤水稳性团聚体以及土壤总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个月后,与对照相比,0.5%或1.0%生物炭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提高15.64%和10.80%;大于... 通过不同浓度生物炭处理进行海南花岗岩砖红壤的小区试验,研究生物炭对花岗岩砖红壤水稳性团聚体以及土壤总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个月后,与对照相比,0.5%或1.0%生物炭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提高15.64%和10.80%;大于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增加98.75%和88.37%。1.0%生物炭处理下的3~5mm,2~3 mm和0.5~1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总碳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32.24%,39.31%和306.36%;1.0%生物炭处理下>5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的总碳分配比例比对照增加90.44%。综合分析认为,生物炭对改善花岗岩砖红壤团聚结构、增加土壤总碳含量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砖红壤 团聚体 总碳 分布 牧草
下载PDF
活化磷矿粉在砖红壤上的施用效果 被引量:32
3
作者 郭荣发 廖宗文 陈爱珠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砖红壤酸性强和活性铁、铝含量高,对磷固定强烈,磷肥有效性低.为了提高磷肥利用率,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与磷矿粉混合加工制成活化磷矿粉,分别施用于种植甘蔗的新垦砖红壤和种植大白菜的严重侵蚀砖红壤以及种植花生的水旱轮作熟化砖红壤.... 砖红壤酸性强和活性铁、铝含量高,对磷固定强烈,磷肥有效性低.为了提高磷肥利用率,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与磷矿粉混合加工制成活化磷矿粉,分别施用于种植甘蔗的新垦砖红壤和种植大白菜的严重侵蚀砖红壤以及种植花生的水旱轮作熟化砖红壤.结果表明施用活化磷矿粉的肥效至少与过磷酸钙相当,甚至优于过磷酸钙.因此,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和改良土壤,活化磷矿粉值得在砖红壤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磷矿粉 过磷酸钙 砖红壤 甘蔗 花生 大白菜
下载PDF
海南热区砖红壤颗粒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标定 被引量:37
4
作者 邢洁洁 张锐 +4 位作者 吴鹏 张喜瑞 董学虎 陈瑛 汝绍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8-166,共9页
为获取适用于海南热区砖红壤与触土部件相互作用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该文利用EDEM仿真软件中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海南地区砖红壤进行相关模型参数标定,首先以含水率为7.8%、实际休止角为32.35°的砖红壤为研究对象,... 为获取适用于海南热区砖红壤与触土部件相互作用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该文利用EDEM仿真软件中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海南地区砖红壤进行相关模型参数标定,首先以含水率为7.8%、实际休止角为32.35°的砖红壤为研究对象,以物理试验获取的砖红壤-砖红壤、砖红壤-触土部件间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及滚动摩擦系数为标定对象,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筛选出对休止角有显著影响的参数:即砖红壤-砖红壤滚动摩擦系数、JKR表面能、砖红壤-28MnB5板滚动摩擦系数、砖红壤-砖红壤恢复系数。进一步以砖红壤颗粒休止角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设计试验得到休止角与显著性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并以实际休止角为目标,针对显著性参数进行寻优,得到最佳组合:砖红壤-砖红壤滚动摩擦系数为0.07、砖红壤-28MnB5板滚动摩擦系数为0.24、砖红壤-砖红壤恢复系数为0.4、JKR表面能为4.31J/m^2。最后在标定的参数下进行休止角与破土阻力离散元仿真验证试验,对比计算得出仿真休止角与实测休止角相对误差为0.62%,仿真破土阻力与实测破土阻力相对误差为3.43%,并通过对比分析两次试验中破土阻力变化曲线的拟合情况,得出两曲线间的可决系数R2=0.993 9,均方根误差RMSE=0.017 7,该结果表明标定所得相关参数可用作海南热区砖红壤离散元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离散元模型 休止角 参数标定 破土阻力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砖红壤盐基离子迁移和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凌大炯 章家恩 +2 位作者 黄倩春 韩维栋 欧阳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450,共7页
对发育于玄武岩的砖红壤进行了室内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1)酸雨淋溶土壤会引起土壤盐基离子的大量淋失。以土壤中的K+最易于淋失,Ca2+、Mg2+的淋失量最大。酸雨pH愈低,Ca2+、Mg2+、K+的迁移量愈大。酸雨淋溶土壤的时间越长,盐基... 对发育于玄武岩的砖红壤进行了室内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1)酸雨淋溶土壤会引起土壤盐基离子的大量淋失。以土壤中的K+最易于淋失,Ca2+、Mg2+的淋失量最大。酸雨pH愈低,Ca2+、Mg2+、K+的迁移量愈大。酸雨淋溶土壤的时间越长,盐基离子的迁移量越大。(2)土壤经≥5d的酸雨淋溶后,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含量均随淋溶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酸雨的pH不同,则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所受的影响不同。(3)与原土壤相比较,短期(≤5d)的酸雨淋溶,可使土壤交换性Ca2+、K+以及强酸性(pH≤3.0)酸雨淋溶的交换性Mg2+增加;土壤被酸雨较长时间(≥10d)淋溶后,则会降低土壤交换性Ca2+、Mg2+、K+的含量;不同时间的酸雨淋溶,均会降低土壤交换性Na+的含量。(4)土壤经酸雨淋溶后,某些矿物会发生风化,释放出盐基离子,也会使部分交换性盐基离子转成非交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砖红壤 盐基离子 迁移 释放
下载PDF
pH和添加有机物料对3种酸性土壤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马良 徐仁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6-599,共4页
研究了pH和添加有机物料对红壤、砖红壤和水稻土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砖红壤和水稻土中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随pH的升高而降低,pH对红壤中磷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很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铁、铝氧化物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 研究了pH和添加有机物料对红壤、砖红壤和水稻土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砖红壤和水稻土中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随pH的升高而降低,pH对红壤中磷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很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铁、铝氧化物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磷吸附的主要因素。红壤的CEC和有机质含量很低,铁、铝氧化物含量高,因而对磷的吸附量最高。砖红壤和水稻土CEC较高,土壤表面对磷的排斥作用较大,而且较高含量的有机质覆盖了土壤表面的磷吸附位,因此这2种土壤对磷的吸附量低于红壤。添加稻草并进行恒温培养可使红壤和水稻土对磷的吸附量显著减少,但对砖红壤中磷吸附的影响较小。添加稻草使土壤磷的解吸量和解吸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土壤中吸附性磷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吸附-解吸 PH 铁、铝氧化物 酸性土壤 有机物料 砖红壤 红壤 红壤性水稻土
下载PDF
海南岛西部地区砖红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29
7
作者 赵志忠 毕华 +2 位作者 杨元根 朱维晃 刘强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73,共5页
对海南岛西部地区发育典型的5个砖红壤剖面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进行研究发现,5个剖面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Cu、Pb、Zn、As平均含量大多高于中国南方砖红壤的平均值,而Ni、Mo、Cd、Sn、Sb等微量元素则刚好相反。... 对海南岛西部地区发育典型的5个砖红壤剖面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进行研究发现,5个剖面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Cu、Pb、Zn、As平均含量大多高于中国南方砖红壤的平均值,而Ni、Mo、Cd、Sn、Sb等微量元素则刚好相反。各剖面微量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显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垂直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土壤母质的特征。受区内自然条件影响,区内土壤微量元素的垂向迁移能力相对较弱,而人类的工业活动、农业活动也可导致少量As、Cd、Pb等有害外源微量元素进入土壤并趋向于在土壤的浅层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砖红壤 海南岛
下载PDF
砖红壤地区旱地土壤肥料养分淋失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林清火 罗微 +1 位作者 林钊沐 茶正早 《热带农业科学》 2003年第1期61-66,共6页
对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有关砖红壤地区旱地土壤中氮肥的淋失形态、机理、影响因素,磷肥的淋失与吸附,以及钾肥淋失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砖红壤地区 旱地 土壤服力 土壤养分 肥料养分淋失 氮肥 磷肥 钾肥 吸附
下载PDF
尿素在砖红壤中的淋失特征Ⅱ——NO_3^-—N的淋失 被引量:18
9
作者 林清火 罗微 +2 位作者 屈明 茶正早 林钊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8-642,共5页
通过室内大型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尿素施用量与砖红壤中NO3--N的淋失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渗漏液中20cm处NO-3-N浓度变化趋势相似;60cm处渗漏液中各处理NO-3-N最高浓度值均显著高于对应的20cm处;120cm处渗漏液中各处理NO-3-N浓度在... 通过室内大型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尿素施用量与砖红壤中NO3--N的淋失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渗漏液中20cm处NO-3-N浓度变化趋势相似;60cm处渗漏液中各处理NO-3-N最高浓度值均显著高于对应的20cm处;120cm处渗漏液中各处理NO-3-N浓度在39d前无显著变化,之后迅速上升并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最高浓度值与施肥量的关系可用方程y=0.5257x+138.2来表示。从120cm处NO-3-N累计淋失量来看,其累计淋失量与施肥量的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y=0.478x+204.26;最后对各处理NO3--N累计淋失量Yt(gN)与时间t(d)的关系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尿素 NO3^--N 淋溶
下载PDF
广东省砖红壤旱地土壤养分状况的网室调查 被引量:21
10
作者 卢仁骏 严小龙 +1 位作者 黄志武 夏钟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74-80,共7页
应用Hunter介绍的技术,对广东省砖红壤早地11个样本进行了土壤养分状况的网室调查,结果表明,砖红壤旱地土壤中氮、磷缺乏非常严重,减氮、减磷处理减产50%左右,钾则在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效果很明显,其他母质减钾处理减产30%或更少,石灰... 应用Hunter介绍的技术,对广东省砖红壤早地11个样本进行了土壤养分状况的网室调查,结果表明,砖红壤旱地土壤中氮、磷缺乏非常严重,减氮、减磷处理减产50%左右,钾则在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效果很明显,其他母质减钾处理减产30%或更少,石灰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pH5.0以下的土壤,其影响不亚于氟、磷、镁是一个普遍有效的元素,施镁可增产16%~40%。该类土壤不缺硫,施硫没有显著效果。微量元素要注意施用钢,11个样本中有6个效应显著,这类土壤施用硼、钼,锌效果一般,需要量多的作物可以考虑,至于铁、锰,这类土壤本身不缺乏,施用投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高梁 土壤养分状况
下载PDF
砖红壤施用中量、微量元素对甘蔗产量与糖分的效应 被引量:21
11
作者 郭荣发 陈爱珠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326,330,共5页
在雷州半岛玄武岩发育的种植甘蔗砖红壤上施用Ca、Mg、B、Mo、Fe、Cu、Zn肥料,探究这些中量与微量元素对甘蔗的产量与糖分的效应。结果表明:Ca、Mg、B、Mo肥对甘蔗有显著增产效应,而Fe肥具有显著减产效应。B、Mo、Fe、Cu肥能显著提高甘... 在雷州半岛玄武岩发育的种植甘蔗砖红壤上施用Ca、Mg、B、Mo、Fe、Cu、Zn肥料,探究这些中量与微量元素对甘蔗的产量与糖分的效应。结果表明:Ca、Mg、B、Mo肥对甘蔗有显著增产效应,而Fe肥具有显著减产效应。B、Mo、Fe、Cu肥能显著提高甘蔗含糖量,而Mg肥具有降低甘蔗糖分的效应。Ca、B、Mo 3种肥料相互配施的增产或增糖效果均不优于单施的效果。从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综合效果看,甘蔗施用B、Mo、Ca肥分别能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因此,在玄武岩发育砖红壤上种植甘蔗,建议施用Mo、B、Ca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中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 甘蔗产量 甘蔗糖分
下载PDF
施用豆科绿肥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线琳 刘国道 +1 位作者 郇恒福 高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81-1786,共6页
土壤缺磷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分析了14份热带、亚热带豆科绿肥施入土壤后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后不同时段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且施用绿肥后的土壤... 土壤缺磷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分析了14份热带、亚热带豆科绿肥施入土壤后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后不同时段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且施用绿肥后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不施用绿肥土壤,其中木蓝(Magnolia lotungensis)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增量变幅高达339%。此外,施用不同的绿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不同,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基本规律一致。施用绿肥时砖红壤有效磷含量提高较大的最佳埋田时间为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绿肥 砖红壤 有效磷
下载PDF
砖红壤磷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淑仪 蓝佩玲 +1 位作者 廖新荣 徐胜光 《生态环境》 CSCD 2003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研究生长在两种不同母质的砖红壤上的作物的P营养与土壤有效P的关系,以及土壤有效P与Fe、Al、Mn等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玄武岩砖红壤的全P含量虽比浅海沉积物砖红壤高,但其有效P含量却不如后者高,生长在后种土壤上的香蕉、辣椒、桉树的... 研究生长在两种不同母质的砖红壤上的作物的P营养与土壤有效P的关系,以及土壤有效P与Fe、Al、Mn等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玄武岩砖红壤的全P含量虽比浅海沉积物砖红壤高,但其有效P含量却不如后者高,生长在后种土壤上的香蕉、辣椒、桉树的P含量也高于生长在前种土壤上;玄武岩砖红壤的活性Fe、Al、Mn含量显著高于浅海沉积物砖红壤;同一种母质的土壤其有效P含量随土壤活性Si和交换性Ca、Mg的提高而增加;土壤中活性Fe、Al、Mn含量越高,土壤对磷的固定越强,土壤有效P含量越低。同时,植物体内Fe、Al、Mn含量的增加也抑制了植物对磷的吸收,使植株中P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磷肥 有效性 母质
下载PDF
海南岛西部地区砖红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志忠 毕华 刘强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6-511,共6页
砖红壤是海南岛西部地区占地面积大、发育典型的地带性土壤,对区内不同砖红壤剖面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及稀土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成土母质决定着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最初含量,同一土壤剖面上下层土壤之间的稀土元素具有一... 砖红壤是海南岛西部地区占地面积大、发育典型的地带性土壤,对区内不同砖红壤剖面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及稀土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成土母质决定着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最初含量,同一土壤剖面上下层土壤之间的稀土元素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砖红壤在形成发育过程中发生了轻稀土元素富集,且由深部至浅部,稀土元素总量逐步减少,而Ce也呈现出由负异常向正异常演化之趋势,土壤的淋溶作用是导致稀土元素发生纵向分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砖红壤 海南岛
下载PDF
海南岛西部地区砖红壤中常、微量元素的垂向分异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志忠 毕华 +1 位作者 唐少霞 刘强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70-377,共8页
选择海南岛西部地区占地面积大、发育典型的砖红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砖红壤发育过程中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分析不同剖面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垂向变化规律,厘定不同剖面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及其成因,并阐述其与人类活动及... 选择海南岛西部地区占地面积大、发育典型的砖红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砖红壤发育过程中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分析不同剖面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垂向变化规律,厘定不同剖面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及其成因,并阐述其与人类活动及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空间分异 砖红壤 海南岛
下载PDF
砖红壤中氨挥发特征研究初报 被引量:15
16
作者 罗微 茶正早 +2 位作者 屈明 林清火 林钊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应用室内土柱模拟,以砖红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肥料投入量、氮肥品种、种植模式与氨挥发特征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尿素在砖红壤中氨挥发过程可分为快速挥发和慢速挥发2个阶段;不同尿素投入量下,氨累计挥发量并不总是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加... 应用室内土柱模拟,以砖红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肥料投入量、氮肥品种、种植模式与氨挥发特征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尿素在砖红壤中氨挥发过程可分为快速挥发和慢速挥发2个阶段;不同尿素投入量下,氨累计挥发量并不总是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尿素用量超过375Nkg·hm-2后,其累计挥发量并无明显增加。不同种植模式下,休闲处理氨挥发速率均相对高于对应的种植玉米处理;从休闲处理各氮肥品种氨挥发最大速率来看,碳铵>复混肥a>尿素>复混肥b;从各氮肥品种氨累计挥发量来看,复混肥a>碳铵>尿素>复混肥b;各种氮肥品种的氨累计挥发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均可用动力学方程Yt=a+blnt来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氨挥发 尿素 氮肥品种 种植模式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料施用对砖红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超 姜坤 +4 位作者 卢瑛 唐贤 阳洋 欧锦琼 黄伟濠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8-1334,共7页
通过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猪粪、鸡粪、甘蔗叶、稻秆、稻秆生物炭等不同有机物料及其混施对砖红壤团聚体组成特征的影响,并利用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等指标和主成分分析方法(PCA)评价了土壤团聚体的... 通过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猪粪、鸡粪、甘蔗叶、稻秆、稻秆生物炭等不同有机物料及其混施对砖红壤团聚体组成特征的影响,并利用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等指标和主成分分析方法(PCA)评价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物料,使土壤>1mm机械稳定团聚体比例提高了2.3%~45.7%,单施鸡粪效果最显著;使>0.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提高了3.0%~41.4%,鸡粪+稻秆生物炭混施效果最显著。单施鸡粪对团聚体机械稳定性提升效果最好,团聚体MWD和GMD分别提高了36.3%和28.3%;鸡粪与稻秆生物炭混施对团聚体水稳性提升效果最好,团聚体MWD和GMD分别提高了32.1%和27.7%。>2mm团聚体比例分别与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MWD、GM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团聚体D值呈显著负相关,表明>2 mm团聚体对提高砖红壤结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综合主成分分析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可得出鸡粪与稻秆生物炭混施提高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效果最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砖红壤 主成分分析 团聚体组成 团聚体稳定性
原文传递
草酸活化磷矿粉对砖红壤中外源铅的钝化效果 被引量:18
18
作者 姜冠杰 胡红青 +3 位作者 张峻清 易珊 王宝林 路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5-213,共9页
磷矿粉被广泛用于固定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然而施用草酸活化磷矿粉后对土壤中铅形态的研究非常有限。该文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砖红壤中施加未活化和经草酸活化的磷矿粉后,砖红壤中外源铅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磷矿粉施加量的... 磷矿粉被广泛用于固定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然而施用草酸活化磷矿粉后对土壤中铅形态的研究非常有限。该文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砖红壤中施加未活化和经草酸活化的磷矿粉后,砖红壤中外源铅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磷矿粉施加量的增加,各处理中交换态铅质量分数比对照(64.1mg/kg)显著下降,未活化磷矿粉处理(PR)的交换态铅质量分数为0.1mg/kg,而草酸活化磷矿粉处理(APR)中未检出;醋酸盐提取态铅质量分数除草酸活化磷矿粉2000mg/kg处理为24.5mg/kg(APR3)减少外,其他处理均高于对照(27.2mg/kg),在未活化磷矿粉500mg/kg(PR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41.8mg/kg;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除未活化磷矿粉50mg/kg(PR1)处理为69.5mg/kg低于对照(74.2mg/kg)外,其余均高于对照,在APR3处理时达最大值117.2mg/kg;有机物结合态铅质量分数除PR1处理为20.7mg/kg,其余均高于对照处理(21.8mg/kg),在APR3处理时达到最大值46.5mg/kg;PR处理残渣态铅与对照相比(44.2mg/kg)显著增加至60.6mg/kg,对APR处理其变化范围为42.7~43.5mg/kg,各处理稍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显然,磷矿粉的施加可有效降低砖红壤中交换态铅质量分数,增加稳定态铅质量分数,且草酸活化磷矿粉的效果更佳。同时,草酸活化后磷矿粉的释磷能力增加,除草酸活化磷矿粉最高施磷量处理外(5000mg/kg),施入磷矿粉和草酸活化磷矿粉后释放的磷对环境构成风险可能性极小。X-射线衍射光谱(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镜(sca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结果分析也表明草酸活化磷矿粉的释磷能力增加,更有利于固定土壤中的铅。该研究可为草酸活化磷矿粉固定土壤中的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铅去除 磷矿物 草酸活化磷矿粉 砖红壤 钝化
下载PDF
雷州半岛旱地砖红壤非点源氮、磷淋溶损失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仓恒瑾 许炼峰 +1 位作者 李志安 任海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5-718,共4页
大量施用化学肥料所引起的养分淋失和环境污染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土柱模拟氮、磷素养分淋溶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砖红壤氮、磷素淋溶损失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渗漏水中NH4+-N质量浓度和TN淋失量也相应增... 大量施用化学肥料所引起的养分淋失和环境污染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土柱模拟氮、磷素养分淋溶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砖红壤氮、磷素淋溶损失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渗漏水中NH4+-N质量浓度和TN淋失量也相应增加,而NO3--N的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大,渗漏水中氮素淋失形态主要是以NO3--N为主。由于土壤磷素很难移动,所以TP累积淋失量非常少,氮、磷肥混施对非点源氮、磷素的淋失都有影响,其中过量磷肥配合尿素施用可以增加土壤中NH4+-N、NO3--N、TN的淋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 旱地 砖红壤 淋溶
下载PDF
双氰胺(DCD)在砖红壤中硝化抑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史云峰 赵牧秋 张丽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437-20440,共4页
[目的]研究砖红壤中施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时,DCD添加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如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等对硝化抑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好气培养方法。[结果]当DCD添加量为10 mg/kg(土)时,硝化作用出现明显的延迟期,且抑制... [目的]研究砖红壤中施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时,DCD添加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如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等对硝化抑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好气培养方法。[结果]当DCD添加量为10 mg/kg(土)时,硝化作用出现明显的延迟期,且抑制效果可持续至少56 d。培养温度由10℃升高到30℃,硝化抑制作用持续时间由90 d降为30 d。DCD的硝化抑制效果随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pH升高而减弱,硝化抑制作用持续时间随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降低而延长。[结论]增加施用量,降低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pH均可增强DCD在砖红壤中的硝化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双氰胺 砖红壤 温度 含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