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步骤及程序 被引量:71
1
作者 温忠麟 谢晋艳 王惠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共15页
潜在类别分析和潜在剖面分析相应的模型统称为潜在类别模型,它是根据个体在观测指标上的不同反应模式将其进行分类,从而达到识别群体异质性的一类统计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社科领域日益受到应用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现有的中文文献对... 潜在类别分析和潜在剖面分析相应的模型统称为潜在类别模型,它是根据个体在观测指标上的不同反应模式将其进行分类,从而达到识别群体异质性的一类统计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社科领域日益受到应用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现有的中文文献对此类模型的统计原理和分析步骤的介绍不易为教育研究工作者所接受。本文系统讲述潜在类别模型的基础知识、统计原理、分析步骤和Mplus程序,厘清潜在类别模型的后续分析所涉及的多种方法和选用策略,有助于增进应用研究者对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理解和方法掌握,推动潜在类别模型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类别模型 潜在类别分析 潜在剖面分析 潜在转变分析 类别概率 条件概率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特征及预测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黄青梅 耿朝辉 +4 位作者 吴傅蕾 张雯 蔡婷婷 黄跃师 袁长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97-1303,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内部特征,并分析高症状特征患者的风险指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2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疲乏、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相...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内部特征,并分析高症状特征患者的风险指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2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疲乏、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相关自我报告症状,基于潜类别模型探讨该症状群的潜在类别,并探索不同类别间的区分指标。结果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疲乏-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症状群表现为3种不同的类别,分别命名为"高症状组""高心理症状组"和"低症状组",占比依次为25.0%、19.7%、55.3%。相比于"低症状组",前两组生活质量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499,P<0.001)。锻炼自我效能是区分和预测"高症状组"的独立指标(OR=0.949,P=0.019);"高心理症状组"预测指标分别是中间型性格特点(OR=6.189,P=0.007)、未接受过乳腺癌切除术(OR=4.718,P=0.020)及较低的锻炼自我效能(OR=0.926,P=0.002)。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存在明显不同的分类特征,"高症状组"的生活质量较低,锻炼自我效能是其重要预测因子。后续对于乳腺癌患者的症状管理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特征,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症状管理 潜类别模型 预测指标 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潜在分类模型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一个离散选择实验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欣 Michael Burton 张安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36,共10页
确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标准是建立和提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本文对当前我国运用选择实验法对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估算多假设受访者同质性偏好的现状,运用潜在分类模型(Latent Class Model,LCM)研究武汉市不同类别特征的市民对农田生态... 确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标准是建立和提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本文对当前我国运用选择实验法对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估算多假设受访者同质性偏好的现状,运用潜在分类模型(Latent Class Model,LCM)研究武汉市不同类别特征的市民对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保有意愿情况,并进一步运用Gold Latent软件测算基于市民支付意愿的武汉市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发现:193.5%的武汉市受访市民愿意为保有和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一定额度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支付,但仍有部分比例的受访者对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全面认知还不够(如空气质量)。2武汉市不同受访市民对农田生态属性的偏好存在异质性,93%的受访市民属于正常偏好型。另有7%的受访市民属于空气质量偏好型。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对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意识程度和是否愿意进行一定额度的农田生态补偿支付三个变量是影响其类别归属的决定性因素。3正常偏好型和空气质量偏好型市民对于农田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分别为6 888.74元/hm^2和518.50元/hm^2,计算得到基于武汉市市民平均支付意愿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为7 407.24元/hm^2。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武汉市农田保护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合理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还可以为农田生态补偿筹集到除了中央政府财政转移之外的来自于农田生态服务受益者的资金支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选择实验模型 潜在分类模型 异质性偏好 农田生态补偿标准 武汉市居民
下载PDF
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高铁旅客市场细分 被引量:23
4
作者 乔珂 赵鹏 文佳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4,共7页
对高速铁路旅客市场进行细分是应用收益管理理论的重要环节.基于京沪高铁的客票数据,选取年龄、性别、出行日期、出行距离、购票方式和提前购票时间6类外显变量作为分类指标,采用潜在类别模型进行高速铁路旅客市场的细分.首先将外显变... 对高速铁路旅客市场进行细分是应用收益管理理论的重要环节.基于京沪高铁的客票数据,选取年龄、性别、出行日期、出行距离、购票方式和提前购票时间6类外显变量作为分类指标,采用潜在类别模型进行高速铁路旅客市场的细分.首先将外显变量概率参数化后代入模型进行建模并利用Mplus软件进行模型求解,模型拟合的AIC和BIC等指标表明,当潜在类别为3类时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然后根据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对所有数据进行潜在聚类分析,分类正确率达到93%左右,表明分类结果合理,3种类别的旅客在提前购票时间、出行距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潜在类别模型的引入可以为我国高速铁路收益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旅客市场细分 潜在类别模型 高速铁路 条件概率
下载PDF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潜在类别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红燕 陈鑫 +1 位作者 宛林 李凡婕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20-28,共9页
本文基于2014年北京大学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采用潜类别分析模型(LCM)与多项Logit回归模型,探索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潜在类别与差异,以及“丧失”因素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类型可... 本文基于2014年北京大学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采用潜类别分析模型(LCM)与多项Logit回归模型,探索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潜在类别与差异,以及“丧失”因素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类型可分为积极型、矛盾型、消极型三类,矛盾型占比达50%以上;“丧失”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日常活动能力不受限、认知功能完好、睡眠质量较好的老年人出现积极型的可能性高;“丧失”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同户籍、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存在差异,日常活动能力因素对农村、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老年人影响更大,睡眠质量对城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老年人影响更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要重视矛盾型老年人的识别与干预;要健全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及配置,促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要精准施策,分类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类别 潜类别分析
下载PDF
公众对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史恒通 睢党臣 +1 位作者 吴海霞 赵敏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2-350,共9页
运用选择实验法研究了黑河流域居民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偏好及其支付意愿,并结合Mixed logit模型和潜类别模型分别从连续和离散的视角对消费者偏好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黑河流域居民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改... 运用选择实验法研究了黑河流域居民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偏好及其支付意愿,并结合Mixed logit模型和潜类别模型分别从连续和离散的视角对消费者偏好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黑河流域居民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改善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偏好,且流域居民从流域水质改善中能获得最大的效用,生态导向型消费者对平均扬沙天气情况改善存在显著偏好,娱乐享受型消费者对流域休闲娱乐条件改善存在显著的偏好。②黑河流域居民对河流水质、东居延海水面面积和休闲娱乐条件改善3个属性指标具有显著的支付意愿,且对河流水质改善的支付意愿最大,为133.91元/(a·户)。③黑河流域居民愿意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整体支付意愿为473.16元/(a·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偏好异质性 支付意愿 选择实验法 潜类别模型
下载PDF
低生育率时代儿童照顾政策的需求层次与结构——基于西安市育龄人群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雪燕 高琛卓 井文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35,共17页
基于西安市育龄人群调查,分析了儿童照顾政策需求层次与结构。研究发现,托育服务与二孩税收减免分别处于育龄人群政策需求的第一与第二层次,对于不同子女数的育龄人群而言,养育指导、延长产假、延长陪产假与二孩现金补贴所处政策需求层... 基于西安市育龄人群调查,分析了儿童照顾政策需求层次与结构。研究发现,托育服务与二孩税收减免分别处于育龄人群政策需求的第一与第二层次,对于不同子女数的育龄人群而言,养育指导、延长产假、延长陪产假与二孩现金补贴所处政策需求层次存在差异;半数以上育龄人群对多项政策有较高需求,其需求结构可分为政策高需求组、服务政策需求组、经济-时间政策需求组、经济-服务政策需求组、时间-服务政策需求组及政策低需求组6种类型;其需求结构受到个体特征(如受教育年限、再生育意愿、养育责任认知)与家庭特征(如家庭年收入、夫妻就业状态、子女数量、父母与祖辈照顾程度)显著影响。建议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儿童照顾领域政策供给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照顾政策 需求层次 需求结构 KANO模型 潜在类别模型
原文传递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其居住安排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焦开山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0,75,共5页
考察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其居住安排的关系机制,表明中国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大致可分为四类,从健康到不健康依次为:健康、轻度残障、认知缺损以及非常不健康。在轻度残障和认知缺损上,不同居住安排的老年人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而在最... 考察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其居住安排的关系机制,表明中国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大致可分为四类,从健康到不健康依次为:健康、轻度残障、认知缺损以及非常不健康。在轻度残障和认知缺损上,不同居住安排的老年人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而在最不健康状况上,独居老年人发生的可能性显著低于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不与子女同住老年人(尤其是丧偶人群中)也显著低于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不同居住安排的老年人在健康上的差异,可能是选择机制和保护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状况 居住安排 潜类别模型
下载PDF
基于选择实验的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及偏好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毛碧琦 敖长林 +2 位作者 焦扬 高琴 刘玉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7-1308,共12页
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定量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以三江平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实验法,选取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自然景观等4项湿地... 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定量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以三江平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实验法,选取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自然景观等4项湿地属性,运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RPL)对其进行货币化评价,并结合潜在分类模型(LCM)证实并解释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偏好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依次为水源涵养>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对于维持当前各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4.61亿元/a,改善价值为98.58亿元/a。此外,研究发现受访者可分为资源偏好型、景观偏好型和价格敏感型等3个潜在类别,不同类型的群体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存在不同偏好;女性和更高学历的受访者更偏好于资源保护,高收入和到景区旅游次数多的受访者更偏好于景观保护,而教育和收入水平越低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湿地管理方案。研究有助于湿地可持续管理政策的优化设计,为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偏好异质性 选择实验法 随机参数Logit模型 潜在分类模型
下载PDF
网络成瘾的潜在结构:连续的还是分类的?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文超 边玉芳 骆方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4-560,共7页
变量的潜在结构是连续的还是分类的不应被随意指定,错误的设定可能导致不正确的结论。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实证的角度探索网络成瘾的潜在结构。研究采用了来自中国杭州的2511名初中生对Young网络成瘾量表的有效作答数据,比较了Rasch模型... 变量的潜在结构是连续的还是分类的不应被随意指定,错误的设定可能导致不正确的结论。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实证的角度探索网络成瘾的潜在结构。研究采用了来自中国杭州的2511名初中生对Young网络成瘾量表的有效作答数据,比较了Rasch模型、潜在类别模型和混合Rasch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情况。结果表明:2个潜在类别的混合Rasch模型可以最好地反映网络成瘾的潜在结构,说明网络成瘾包含两个存在着质的差异的群体,并且每个群体内的个体间存在量的差异。研究进一步比较了基于混合Rasch模型的分类与传统划界分数分类的区别,结果表明:Young的网络成瘾标准可能具有很小的误判率和较高的漏判率;基于Young网络成瘾测验的修订需要考虑有针对性地增加部分题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RASCH模型 潜在类别模型 混合Rasch模型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偏好异质性研究——基于渭河流域水资源支付意愿的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史恒通 赵敏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6-40,共5页
流域治理政策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公众对环境物品的偏好及偏好的异质性问题。文中运用选择实验法(Choice Experiment),以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结合Mixed logit模型和潜类别模型从效用和支付意愿的视角揭示了公... 流域治理政策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公众对环境物品的偏好及偏好的异质性问题。文中运用选择实验法(Choice Experiment),以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结合Mixed logit模型和潜类别模型从效用和支付意愿的视角揭示了公众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偏好异质性。研究发现,公众对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较强的偏好,且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潜类别模型中偏好正常型消费者占据大部分消费者总数,生态导向型消费者在水质等方面的支付意愿明显较高,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对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明显低于其他两类消费者。总体来看,居民对水质、水量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较强的支付意愿,而对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具有较低的支付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偏好异质性 选择实验法 MIXED LOGIT模型 潜类别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潜在分类模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公众生态偏好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毛碧琦 敖长林 +1 位作者 宁家靖 高琴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7-760,共14页
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中,把握公众的生态偏好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以三江平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实验法获取公众的生态偏好和支付意愿,构建潜在分类模型,探究公众对湿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 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中,把握公众的生态偏好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以三江平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实验法获取公众的生态偏好和支付意愿,构建潜在分类模型,探究公众对湿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对各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资源偏好型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最大(68.78%),景观偏好型的受访者对自然景观的支付意愿显著较高,而价格敏感型受访者的支付意愿明显低于其他两类。分析各潜在类别可知,公众的社会经济特征及环境意识对其偏好具有显著影响。教育水平越高的受访者越偏好于资源保护,高收入和到景区旅游次数多的受访者更偏好于景观保护,而价格敏感型受访者的环境意识相对较低。研究不仅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偏好异质性的研究提供新途径,也为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选择实验法 潜在分类模型 偏好异质性 三江平原湿地
原文传递
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监管政策的选择偏好和政策组合效果模拟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建明 赵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115,共12页
文章设计离散选择实验收集消费者选择数据,利用混合Logit模型进行估计,深入分析消费者对推进绿色消费的监管政策的偏好程度,借助潜在类别模型将有不同政策偏好的消费者进行区分,对监管政策组合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消费者最偏好购置... 文章设计离散选择实验收集消费者选择数据,利用混合Logit模型进行估计,深入分析消费者对推进绿色消费的监管政策的偏好程度,借助潜在类别模型将有不同政策偏好的消费者进行区分,对监管政策组合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消费者最偏好购置补贴政策,购置补贴越高消费者越产生正向效用;其次是绿色产品认证政策,消费者偏好绿色认证全面的政策属性水平;再次是信息提示政策,越提供偏向有关环境价值信息的提示越得到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倾向于对行为控制少的政策。不同价值观特质的消费者对不同政策的敏感性不同,价值观与政策偏好的匹配与传统认知有差异:具有利己价值观的消费者更在乎对自身行为控制的程度,具有利生态价值观的消费者更关注绿色产品的购置补贴,其次是绿色产品认证。不同的政策组合情境会改变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监管政策的偏好程度,政策组合可以增加强制型政策的支持水平,其中信息提示政策具有放大购置补贴政策正向影响、缓释行为控制政策负面影响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应基于消费者对经济激励型政策的高敏感性进行精细施策;基于消费者群体特征及其对监管政策的选择偏好进行精准施策;基于政策组合模拟效果及信息提示政策的积极作用进行组合施策。文章从监管对象的角度,将消费者的监管政策偏好作为监管政策选择的考量因素之一,拓展了监管政策选择的研究视域,为监管政策的选择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维度;同时细化了促进绿色消费行为的机制路径,为促进绿色消费的监管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选择实验 潜在类别模型 绿色消费 政策偏好 政策组合
下载PDF
基于属性掌握概率的认知诊断模型 被引量:9
14
作者 毛秀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7-443,共7页
认知诊断模型研究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模型性能评估及结果报告几个方面.用多维连续向量表示被试的属性掌握概率,并假设属性应用满足局部独立的条件下建构属性掌握概率认知诊断模型,然后运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估计模型参数,模拟研究... 认知诊断模型研究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模型性能评估及结果报告几个方面.用多维连续向量表示被试的属性掌握概率,并假设属性应用满足局部独立的条件下建构属性掌握概率认知诊断模型,然后运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估计模型参数,模拟研究表明该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好.最后,运用该模型分析分数减法数据的结果表明被试属性水平和项目参数的诊断结果与规则空间方法分析的结果一致,从而表明该模型是可信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 潜类别模型 属性掌握概率 参数估计
下载PDF
建筑施工安全类群管理模式研究——基于潜在类别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伟珂 孙春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5-601,共7页
为了弥补现存"普适化"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个性凸显的施工人力环境的缺陷,提出应充分考量个体特征差异建立类群管理模式(Group Management Model,GMM)。首先,整理归纳相关文献,确定了建筑工人个体素质测评指标及测量量表;然后,利用潜... 为了弥补现存"普适化"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个性凸显的施工人力环境的缺陷,提出应充分考量个体特征差异建立类群管理模式(Group Management Model,GMM)。首先,整理归纳相关文献,确定了建筑工人个体素质测评指标及测量量表;然后,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486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将建筑工人归纳为"认知缺陷型"、"明知故犯型"和"优质型"3个类群,比例分别为40.96%、36.72%和22.32%。最后,就不同类群的建筑工人提取其潜在特征并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可为实现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建筑工人 潜在特征提取 类群管理 潜在类别模型
下载PDF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生产的主体特征及模式选择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立剑 杨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152,共11页
基于合作生产理论和社会参与理论,构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生产主体特征及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社会调查数据,通过潜在类别分析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参与不同类型互助养老服务生产的老年人在个体特征、... 基于合作生产理论和社会参与理论,构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生产主体特征及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社会调查数据,通过潜在类别分析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参与不同类型互助养老服务生产的老年人在个体特征、意愿、能力、认知上存在群体特征差异,经济保障能力特征差异不明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生产模式可分为全面互助模式、生活-情感互助模式、日常-情感互助模式、低互助参与模式四类;与低互助参与模式相比,老年人对其他互助模式的选择受到个体、家庭、村庄和社会层面因素的影响。建议提高农村专业照护服务供给、重塑农村互助理念、降低互助养老可替代性、释放老年人互助养老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互助养老 生产主体 生产模式 潜在类别模型 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潜在类别的公路旅客群体细分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戢晓峰 李德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2-158,共7页
针对弥补当前公路旅客类别划分主观随意性强、缺乏科学依据的不足,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从社会经济属性和心理因素两个层面甄选旅客年龄、性别、收入、学历、出行目的及选择公路客运主要理由等6个指标作为外显变量,在对连续变量进行类别... 针对弥补当前公路旅客类别划分主观随意性强、缺乏科学依据的不足,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从社会经济属性和心理因素两个层面甄选旅客年龄、性别、收入、学历、出行目的及选择公路客运主要理由等6个指标作为外显变量,在对连续变量进行类别化处理的基础上,将各外显变量概率参数化,构建公路旅客群体细分的潜在类别模型.基于昆明市833份公路的有效调查问卷,使用Latent GOLD软件构建潜在类别模型,将旅客市场细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4种类别,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细分结果进行校核.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公路客运市场旅客可细分为4类,分别以在校学生、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务工人员及商务人士为主体,分别占总体的40.06%,22.56%,21.59%及15.79%;4类旅客在收入、受教育水平及选择公路客运首要理由方面均有明显差异,该差异与各类别主体人群特征相匹配,且各类旅客均具有重视便捷性的特征;聚类分析的分类误差均小于5%,表明基于潜在类别的公路旅客市场细分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旅客群体细分 潜在类别模型 公路旅客群体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围化疗期预期性悲伤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晶晶 金翠凤 +1 位作者 练亚琴 徐海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787-2793,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围化疗期预期性悲伤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化疗的15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预期性悲伤评估量表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化疗中期及化疗结束后...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围化疗期预期性悲伤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化疗的15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预期性悲伤评估量表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化疗中期及化疗结束后进行4次追踪调查,以潜类别模型、增长混合模型识别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术后预期性悲伤变化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预期性悲伤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围化疗期4个时段的预期性悲伤水平变化轨迹呈逐渐下降趋势,通过模型拟合识别出持续高表达组(7.28%)、下降回升组(56.29%)及持续下降组(36.42%)3条预期性悲伤变化轨迹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化疗副反应数量、疲乏、活动障碍均是影响乳腺癌病人预期性悲伤变化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围化疗期预期性悲伤变化水平分为持续高表达、下降回升及持续下降3种轨迹,医务人员可结合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重点关注低收入、低文化程度、农村、化疗副反应数量>2种、伴有疲乏和活动障碍的乳腺癌手术病人,改善其预期性悲伤,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期性悲伤 潜类别模型 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分类变量缺失数据处理方法有效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肖亚明 陈永杰 +1 位作者 王玉鹏 刘美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比较删除法(deletion methods,DM)、基于对数线性模型的多重填补法(multiple imputation of category variables using log-linear model,M ILL)及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多重填补法(multiple imputation based on latent class model,M... 目的比较删除法(deletion methods,DM)、基于对数线性模型的多重填补法(multiple imputation of category variables using log-linear model,M ILL)及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多重填补法(multiple imputation based on latent class model,M ILC)处理分类变量缺失数据的效果,并将M ILC应用于实例数据的分析。方法利用R语言产生不同缺失机制、缺失率和样本含量的多变量缺失模拟数据,运用DM、MILL和MILC处理形成完整数据集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回归系数的偏倚、均方根误差、稳定度和标准误偏倚评价各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模拟实验表明当缺失率为5%时,三种方法处理效果均较好;随着缺失率的增大,MILL和MILC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DM,且MILC的准确度高于MILL。三种方法处理效果均表现为完全随机缺失优于随机缺失、样本含量1000优于样本含量500。应用MILC对实例数据填补后标准误减小,回归系数估计更准确。结论本文应用MILL和MILC两种多重填补方法处理分类变量缺失数据均可减少缺失导致的参数估计偏倚。当缺失率>5%、样本含量1000时,建议应用MILC处理分类变量缺失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变量 缺失数据 多重填补 潜在类别模型 对数线性模型
下载PDF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息标签支付溢价研究——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莉 徐迎军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食品质量信息标签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工具,其效果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消费者认可。本文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选择有机标签、可追溯标签和销售渠道等质量信息标签设计选择实验,在山东济南等城市获取458个消费者样本数据,运用潜类别模... 食品质量信息标签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工具,其效果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消费者认可。本文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选择有机标签、可追溯标签和销售渠道等质量信息标签设计选择实验,在山东济南等城市获取458个消费者样本数据,运用潜类别模型研究消费者对质量信息标签的支付溢价。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愿意为有机标签和可追溯标签支付较高的价格,对药店销售普遍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质量信息标签 支付溢价 选择实验 潜类别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