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联合筛查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敏 杨宏山 黄淑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研究新诊断T2DM患者中LADA的检出率,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测定152例病程<1年,且非酮症起病的新诊断T2DM患者GADA、ICA、IAA、血压、身高、体重及BMI,同时检测血脂、FPG、胰岛素、C-P、HbA1c、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 目的研究新诊断T2DM患者中LADA的检出率,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测定152例病程<1年,且非酮症起病的新诊断T2DM患者GADA、ICA、IAA、血压、身高、体重及BMI,同时检测血脂、FPG、胰岛素、C-P、HbA1c、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观察LADA患者与T2DM患者临床特征与生化特征的差异。结果新诊断T2DM患者中LADA的检出率为7.89%;与自身抗体阴性组相比,自身抗体阳性组BMI、TC降低,胰岛素及C-P水平较低,嗜中性粒细胞计数TSH异常检出率与TPO阳性率增高(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LADA患者;对于BMI较低、胰岛功能较差的新诊断T2DM患者应尽早测定GADA、ICA和IAA。LADA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免疫炎症因子表达及更低的T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 胰岛素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晚餐前高血糖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建林 王林栋 +3 位作者 陈玉凤 郭献山 吴苏豫 耿秀琴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了解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晚餐前高血糖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合并晚餐前高血糖LADA患者32例为试验组,不合并晚餐前高血糖LADA患者39例为对照1组,T2DM患者30例为对照2组。检测各组FPG、F... 目的了解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晚餐前高血糖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合并晚餐前高血糖LADA患者32例为试验组,不合并晚餐前高血糖LADA患者39例为对照1组,T2DM患者30例为对照2组。检测各组FPG、FC-P、HbA1c及皮质醇水平,采用改良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let),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试验组HOMA-islet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17.1±8.9)vs(35.1±16.5)vs(69.5±27.1),P<0.05],但各组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晚餐前高血糖与HbA1c、BMI及HOMA-islet有相关性(OR=0.31、5.53、1.31,P<0.05),与皮质醇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晚餐前高血糖是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指标之一,其与皮质醇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晚餐前高血糖 胰岛Β细胞功能 皮质醇
原文传递
生活方式、二甲双胍及罗格列酮早期干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糖调节受损且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同胞的保护效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飞 刘瑶 苟小军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239-1243,共5页
目的观察生活方式、二甲双胍及罗格列酮早期干预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糖调节受损且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同胞的保护效应。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41例患者分为自然转归组、生活方式干预组、二甲双胍干预组、罗格列酮干预组... 目的观察生活方式、二甲双胍及罗格列酮早期干预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糖调节受损且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同胞的保护效应。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41例患者分为自然转归组、生活方式干预组、二甲双胍干预组、罗格列酮干预组。自然转归组不愿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组:提供书面饮食、运动指导方案;二甲双胍干预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服用二甲双胍0.5 g,3次/d;罗格列酮干预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4 mg,1次/d。干预治疗5年。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肝肾功能、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葡萄糖负荷后2 h胰岛素(2hINS)和C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阳性率及糖尿病发生率。结果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及罗格列酮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自然病程,三组分别恢复为正常糖耐量的61.9%、62.7%及66.1%。三组胰岛B细胞功能(空腹、负荷后2 h)中,C肽、胰岛素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增加,进展为LADA的发病率降低。结论生活方式、二甲双胍及罗格列酮干预对胰岛B细胞功能损伤具有保护效应,能有效减少或延缓LADA患者胰岛细胞抗体阳性同胞的空腹血糖受损(IFG)、葡萄糖耐量受损(IGT)、IFG合并IGT患者进展为LA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胰岛细胞抗体(ICA) 糖尿病前期
下载PDF
胃转流手术对肥胖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降糖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野 高连中 +1 位作者 闫四梅 贾元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治疗肥胖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肥胖型LADA患者接受胃转流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Ic)、的改...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治疗肥胖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肥胖型LADA患者接受胃转流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Ic)、的改变。结果11例患者术后1个月血糖均有明显下降,葡萄糖耐量试验明显增强(均P〈0.01),4例术后随访1年,血糖在正常范围,不需药物控制,患者7例术后6月,HOMA—IR、HbAIc显著低于手术前(均P〈0.0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缓解,3例手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胃转流术能有效治疗肥胖型LADA,手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胃转流术
下载PDF
口服降糖药对比两种预混胰岛素治疗对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飞 陈月云 +1 位作者 刘瑶 王安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3-525,共3页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BIAsp30)、预混人胰岛素30R(BHI30)和口服降糖药(OADs)对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 146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予以BI-Asp30、BHI30和OADs治疗。分别检测和比较血糖、HbA1c和C-P水平。结果治...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BIAsp30)、预混人胰岛素30R(BHI30)和口服降糖药(OADs)对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 146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予以BI-Asp30、BHI30和OADs治疗。分别检测和比较血糖、HbA1c和C-P水平。结果治疗前3组血糖、HbA1c、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血糖、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血糖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C-P均有降低,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血糖、HbA1c控制差,血糖波动大;C-P下降明显,其中大部分患者2~3年内改为胰岛素治疗。结论 OADs治疗LADA患者血糖和HbA1c达标率低、波动大,胰岛β细胞功能衰减快,其中大部分LADA患者2~3年内改为胰岛素治疗。BIAsp30和BHI30均较OADs明显改善血糖控制和胰岛功能,所以新诊断T2DM患者建议行胰岛细胞抗体检测,LADA患者确诊后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 糖化血红蛋白 C肽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伴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及蛋白尿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柯蒋风 赵催春 +3 位作者 陈明云 陆俊茜 李连喜 贾伟平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8年第8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伴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及蛋白尿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LADA患者166例。根据是否合并蛋白尿将患者分为两组:L...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伴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及蛋白尿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LADA患者166例。根据是否合并蛋白尿将患者分为两组:LADA伴蛋白尿组(n=24)以及LADA不伴蛋白尿组(n=14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用药史、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C肽及肝肾功能等指标,比较两组间AS的患病率,并分析LADA伴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及蛋白尿与AS间的关系。结果与LADA不伴蛋白尿组相比,LADA伴蛋白尿组患者年龄更大,校正年龄及性别后,LADA伴蛋白尿组患者有较长的糖尿病病程、较高的高血压患病率和降压药服用比例,此外,收缩压、肌酐、血尿酸、24 h尿白蛋白(Alb)定量、三酰甘油及餐后2 h C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改良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较低(P<0.05)。LADA伴蛋白尿组患者AS的患病率为91.7%,显著高于LADA不伴尿蛋白组的患病率(66.2%,P<0.05);LADA伴蛋白尿组患者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20.8%,也显著高于LADA不伴尿蛋白组的患病率(7.0%,P<0.05);但颈动脉以及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蛋白尿是LADA患者发生AS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LADA伴蛋白尿患者较不伴有蛋白尿患者AS斑块和动脉狭窄的患病率更高,可能与其代谢紊乱更加严重有关,而蛋白尿是LADA患者发生AS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动脉粥样硬化(AS) 蛋白尿
原文传递
胰岛素强化治疗高龄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志坚 宋启宾 李俊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8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高龄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LAD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联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胰岛素强化疗...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高龄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LAD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联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胰岛素强化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h PG)、空腹血糖(FPG)、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等指标,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HBAlc、2h PG、FP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OMA-β、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龄LADA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疗法,可显著改善其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血糖波动情况,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胰岛Β细胞功能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下载PDF
LADA患者血清IL-12、IL-18及血淋巴细胞亚群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邬磊 刘鹏鹰 +5 位作者 李明 张琼丽 楼谨 黄晖 李呐 余怀新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5-336,共2页
与2型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有明显变化,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亦升高。LADA存在明显细胞免疫紊乱,并与胰岛功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 血淋巴细胞亚群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8
原文传递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谷优优 张丽 +1 位作者 王肃 高桦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骨密度变化。方法采用双能骨密度仪对51例LADA患者(LADA)和40名健康体检者(NC)行腰椎2~4(L2~4)、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BMD)测定。采用生化法测定血钙、血磷、尿钙、尿磷、血清总... 目的观察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骨密度变化。方法采用双能骨密度仪对51例LADA患者(LADA)和40名健康体检者(NC)行腰椎2~4(L2~4)、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BMD)测定。采用生化法测定血钙、血磷、尿钙、尿磷、血清总碱性磷酸酶、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结果 LADA组BMD水平低于NC组,且女性低于男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LADA患者BMD与年龄、病程、HbA1c、MAU呈负相关(P〈0.05),与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LADA患者BMD相对于健康者低,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骨密度 骨代谢
原文传递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婷 孙心怡 +3 位作者 余江毅 李楠 周静波 徐巍龙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发生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LADA患者102例,采用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及温度觉联合神经肌电图检测DPN的发生情况后分为DPN组(合并DPN者,n=49)和非DPN...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发生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LADA患者102例,采用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及温度觉联合神经肌电图检测DPN的发生情况后分为DPN组(合并DPN者,n=49)和非DPN组(未合并DPN者,n=53),以同期2型DM(T2DM)合并DPN住院患者为对照组(n=49),收集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DM家族史、舒张压和收缩压、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收集2组LADA患者住院期间DM并发症和合并症资料;分别抽取3组患者空腹及馒头餐试验后2 h静脉血,全血标本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离血清后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3组患者血清空腹C肽(FCP)和餐后2 h C肽(PC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酸酶抗体(GADA)及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DA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DPN组比较,DPN组LADA患者DM病程较长、PCP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DPN组LADA患者年龄较小,DM病程较短,HbA1c、FBG及HDL-C水平较高,BMI、收缩压、FCP、PCP、TG、SUA、CysC及RBP水平较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OR=1.129,95%CI为1.026-1.243)和PCP(OR=0.513,95%CI为0.270-0.975)是LADA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结论较长DM病程、较低PCP的LADA患者更易发生D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 2型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成人迟发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洪光 刘鹏鹰 +4 位作者 刘君英 李瑛 叶辉 邬磊 黄耀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6期336-338,355,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深圳市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关系。方法:对25例LADA、3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0例正常人(N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VDR-BsmⅠ...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深圳市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关系。方法:对25例LADA、3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0例正常人(N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VDR-BsmⅠ位点基因型。结果:T_2DM患者VDR基因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3%vS.6.7%,P<0.05),基因型B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0.6%vS.13.3%,P<0.05),基因型bb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9.4%vS.86.7%,P<0.05);LADA患者Bb基因型频率以及B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基因BsmⅠ位点多态性与LADA易感性可能无关,但与T_2DM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VDR) 基因多态性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下载PDF
朱章志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淼 李军 +1 位作者 黄尹滢 朱章志(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921-1927,共7页
【目的】探索朱章志教授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朱章志教授治疗LADA住院患者的处方,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索朱章志教授治疗LADA的用... 【目的】探索朱章志教授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朱章志教授治疗LADA住院患者的处方,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索朱章志教授治疗LADA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后共得到治疗少阴阳虚寒湿证LADA患者的处方36首,用药69味;治疗少阳失枢致胆火内郁证LADA患者的处方39首,用药75味;所用中药的性味以甘温为主,主要归脾、肺经。通过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治疗少阴阳虚寒湿证LADA的衍化方的药物组成为附子、红参、干姜、白术、黄芪、炙甘草、茯苓、白芍、生姜、吴茱萸、山茱萸、麻黄、桂枝、泽泻、细辛、肉桂、砂仁,治疗少阳失枢致胆火内郁证LADA的衍化方的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法半夏、干姜、茯苓、炙甘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红参、泽泻、天花粉、白术。【结论】朱章志教授治疗LADA辨治以少阴阳虚寒湿证和少阳失枢致胆火内郁证为主,多采用温阳散寒、和解少阳、调中补虚等药物,其组方思路可为临床诊疗LAD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少阴阳虚寒湿证 少阳失枢致胆火内郁证 温阳散寒 和解少阳 调中补虚 数据挖掘 朱章志
原文传递
3种胰岛自身抗体检测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鸿飞 倪虹 陈忠余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404-405,共2页
目的检测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这3种胰岛自身抗体,分析其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DM2患者12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99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 目的检测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这3种胰岛自身抗体,分析其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DM2患者12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99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的GAD-Ab、ICA、IAA。结果GAD-Ab、ICA和IAA及这3种抗体联合检测在DM2患者中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AD-Ab、ICA及3种抗体联合检测(P<0.01),IAA(P<0.05)。结论胰岛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LADA患者的检出率,对于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 胰岛素自身抗体
下载PDF
CTLA-4基因多态性与成人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洪光 刘鹏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96-397,46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多态性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3例LADA患...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多态性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3例LADA患者、3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进行CTLA-4A/G多态性检测。结果LADA患者CTLA-4基因外显子1G49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T2DM组(P<0.01),主要表现为基因型G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1.3×10-2)和T2DM组(P=3.4×10-2),基因型AG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T2DM组(P=3.3×10-2),基因型AA显著降低正常对照组(P<0.01)和T2DM组(P<0.01)。结论CTLA-4基因A/G49多态性与LADA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原文传递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Complicated by Persistent Isolated Glucosuria in the Absence of Hyperglycemia
15
作者 Kosuke Inoue Yuya Tsurutani +4 位作者 Chiho Sugisawa Sachiko Suematsu Jun Saito Masao Omura Tetsuo Nishikawa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7年第5期133-136,共4页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 is an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onset with the presence of diabetes 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 Familial renal glucosuria (FRG) is an inherited renal tubular disorder that...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 is an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onset with the presence of diabetes 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 Familial renal glucosuria (FRG) is an inherited renal tubular disorder that causes persistent isolated glucosuria in the absence of hyperglycemia. We report a novel case of LADA and certain FRG. A 44-year-old man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uncontrolled diabetes. Before admission, he had never suffered from diabetic coma and showed an improvement in HbA1c only with diet therapy. His HbA1c was 11.9% (107 mmol/mol), and anti-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 was 13.0 U/mL. A glucagon stimulation test showed the decrease of insulin secretion: plasma C-peptide (CPR) 0 min, 0.69 ng/mL;CPR 6 min, 0.90 ng/mL. Analysis of genomic DNA revealed a novel heterozygous mutation in the SGLT2 coding gene, SLC5A2 (c.875G >A, p.Cys292Tyr), which was assessed as probably damaging with a score of 0.998 (sensitivity: 0.27;specificity: 0.99) by an in silico analysis. Therefore, he was diagnosed with LADA and certain FRG. He has not shown any symptoms and his HbA1c improved to 6.4% (46 mmol/mol) three month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insulin therapy. Our case clearly implies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SGLT2 inhibition in patients with LA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 FAMILIAL Renal GLUCOSURIA (FRG) SLC5A2 Mutation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LT2) Insulin Therapy
下载PDF
滋肾健脾法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奇志 潘伟钰 +4 位作者 刘剑文 陈聪 张燕华 梁嘉朗 肖静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9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法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脾肾两虚证LADA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对照组予胰岛素治疗,沙格列汀对照组予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予胰岛素、...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法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脾肾两虚证LADA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对照组予胰岛素治疗,沙格列汀对照组予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予胰岛素、沙格列汀片及脾肾方治疗,均干预3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治疗24周后、治疗36周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治疗24周后,3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沙格列汀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3组空腹C肽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对于同组治疗12周后的C肽水平,沙格列汀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24周后的C肽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后,沙格列汀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C肽水平均较治疗24周后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同时间的对照组C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C肽水平高于沙格列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沙格列汀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GLP-1水平较治疗前与对照组同期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GLP-1水平高于沙格列汀对照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格列汀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胰高血糖素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滋肾健脾法联合沙格列汀可明显提高LADA患者的GLP-1、C肽水平,并可能通过抑制α细胞,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有利于β细胞恢复功能,有望缓解LADA的自然病程,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中西医结合疗法 滋肾健脾法 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C肽
原文传递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抑郁症与其GAD抗体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书畅 蔡文祎 +3 位作者 王战建 刘宽芝 杨丽 潘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20期3426-3428,3432,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抑郁心理因素与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LADA患者抑郁的情感因素与GADAb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LADA合并抑郁症患者的GADAb水平显著高... 目的研究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抑郁心理因素与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LADA患者抑郁的情感因素与GADAb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LADA合并抑郁症患者的GADAb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症患者GADAb水平;LADA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焦虑/躯体化、迟缓、绝望感、认知障碍分以及HAMD总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症患者,而体质量、日夜变化、睡眠障碍等因子在抑郁症与非抑郁症患者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A患者中,出现脆性糖尿病的患者的GADAb水平与非脆性糖尿病患者的GAD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DA患者患抑郁症与否可能与其GADAb水平相关,GADAb滴度高者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抑郁症 脆性糖尿病
原文传递
饮食因素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忠良 贾俊婷 +2 位作者 齐秀英 王竞 孙静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饮食因素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天津市抽取8109名15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研究对象既往各种食物摄入频度和摄入量以及饮食习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饮食因素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天津市抽取8109名15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研究对象既往各种食物摄入频度和摄入量以及饮食习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食物摄入和饮食习惯与LADA的关系。结果以LADA患者为病例组,非糖尿病者为对照组,调整年龄、性别的作用后的分析结果显示鱼类摄入(OR=0.467,95%CI:0.282~0.772)、水果摄入(OR=0.587,95%CI:0.405~0.850)与LADA的低风险有关,而不按时三餐(OR=2.380,95%CI:1.143~4.959)、不按时早餐(OR=2.472,95%CI:1.098~5.568)与LADA的高风险有关。结论鱼类和水果摄入可能是LADA的保护因素,而不按时三餐和不按时早餐可能是LADA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饮食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MICA外显子5多态性与成人迟发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鹏鹰 丁洪光 +4 位作者 刘君英 李瑛 叶辉 邬磊 黄耀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探讨MICA外显子5多态性与深圳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的关系。方法:对21例LADA、2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1例正常人(N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P... 目的:探讨MICA外显子5多态性与深圳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的关系。方法:对21例LADA、2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1例正常人(N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PAGE银染技术,对三组研究对象比较MICA外显子5多态性差异。结果:LADA患者A5.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5.7%vs.17.7%,=2.89,P<0.05);2型糖尿病MICA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A5.1等位基因与深圳市LADA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A基因外显子5 基因多态性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下载PDF
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早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赖菲菲 李枢 王吓勇 《广州医药》 2017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早期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把14例新诊断为LAD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治疗100 mg/d西格列汀(A组,n=7)或无西格列汀(B组,n=7)共治疗9个月。结果 9个月后两组...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早期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把14例新诊断为LAD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治疗100 mg/d西格列汀(A组,n=7)或无西格列汀(B组,n=7)共治疗9个月。结果 9个月后两组之间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差异。9个月后A组空腹C肽(FCP),餐后C肽(CP),和ΔCP(ΔCP=2 h CP-FCP)水平与基线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B组FCP,2 h的CP和ΔCP进行比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A组2 h CP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用较单用胰岛素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早期患者似乎能更好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西格列汀或可延长LADA非胰岛素依赖期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西格列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