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9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园城市”的理念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63
1
作者 吴岩 王忠杰 +2 位作者 束晨阳 刘冬梅 郝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33,共4页
"公园城市"理念体现了"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反映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亟待转变。通过梳理"公园-城市"关系的发展演变,提出"公园城市"是当前新时代"公... "公园城市"理念体现了"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反映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亟待转变。通过梳理"公园-城市"关系的发展演变,提出"公园城市"是当前新时代"公园-城市"关系发展演变的必然阶段,是一种新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理念和理想城市建构模式;并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以人为本、生态筑基、城乡并举、美丽引领、多元共生"五方面典型特征和与之对应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城市 人居环境 城市生态文明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园林树种林分中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26
2
作者 吴际友 程政红 +3 位作者 龙应忠 童方平 宋庆安 刘云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80,共3页
对8种园林树种周围空气中的负离子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周围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显著,参试的8种园林树种周围空气中负离子水平排序依次为:沉水樟、罗汉松、乐东拟单性木兰、木莲、南方木莲、金叶含笑、乐昌含笑、中国鹅掌楸;... 对8种园林树种周围空气中的负离子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周围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显著,参试的8种园林树种周围空气中负离子水平排序依次为:沉水樟、罗汉松、乐东拟单性木兰、木莲、南方木莲、金叶含笑、乐昌含笑、中国鹅掌楸;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环境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一树种周围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呈现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种 林分 空气 负离子水平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09
3
作者 李济任 许东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4,共7页
森林康养旅游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和大众的青睐,但对于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系仍属空白区,有较大的创新发展空间。文章结合各国森林康养旅游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分析森林康养旅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康养旅游价值、环境价值和开发建设... 森林康养旅游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和大众的青睐,但对于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系仍属空白区,有较大的创新发展空间。文章结合各国森林康养旅游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分析森林康养旅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康养旅游价值、环境价值和开发建设价值3个层次,选取8个准则层、32个指标层,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3个子目标层权重最高的是康养环境价值评价,权重值为0.63,次之为康养旅游价值评价,其权重值为0.26,对开发建设价值评价的权重值最低,仅为0.11。说明森林康养旅游侧重于森林康养,以康养为主要需求动机的旅游形式,以森林环境质量为主导因素。该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指导我国当下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评价 AHP 景观价值 环境价值
下载PDF
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 被引量:100
4
作者 李开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绿道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绿道体系特别强调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只有具备较长线性的连接性,才能体现绿道的生态、游憩、社会和景观价值。绿地的相互联通及结构优化,使同样面积的绿地产生巨大而有效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对绿... 绿道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绿道体系特别强调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只有具备较长线性的连接性,才能体现绿道的生态、游憩、社会和景观价值。绿地的相互联通及结构优化,使同样面积的绿地产生巨大而有效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对绿地结构理论的生态规划原则及实例现状等方面的总结和阐释,指出以绿道网络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体系的建立对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及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道 绿色基础设施 景观规划 环境廊道 生态
下载PDF
适合儿童的公园与花园——儿童友好型公园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70
5
作者 谭玛丽 周方诚 《中国园林》 2008年第9期43-48,共6页
城市公园是提供游憩和娱乐的场所。游乐场所的设计经常被误解为一个从游乐设施提供商的产品目录中进行挑选的过程,甚至仅仅是一个商业化的游乐场。所以,游乐场所通常只被当作提供狭义的体育活动的场所,而不能满足儿童对游乐的复杂需求... 城市公园是提供游憩和娱乐的场所。游乐场所的设计经常被误解为一个从游乐设施提供商的产品目录中进行挑选的过程,甚至仅仅是一个商业化的游乐场。所以,游乐场所通常只被当作提供狭义的体育活动的场所,而不能满足儿童对游乐的复杂需求。我们设计建造的室内和室外的活动环境——包括公园——都只符合成人的口味和使用模式。儿童常常会被排除在外,而只能躲避在虚拟的电子世界里。卫生专家现在已对城市区域的儿童健康状况敲响了警钟。对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健康和具有促进作用的环境已成为新城市建设的必要部分。然而却需要了解与儿童身心成长有关的背景知识。游乐场所这样一种环境同样也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它应为儿童的未来成长提供所有需要的生活技能练习。风景园林师塑造室外空间,因此也应将儿童游乐和学习环境划为其专业领域。现代城市的开放空间需要将儿童的游乐场所置于显著位置。室内的游乐场所无法替代儿童对游玩的需要,因此只能放于次要位置。儿童友好型公园和绿地系统是对"更好的城市"的一种诠释。一个对儿童有益的空间自然对所有人都有益。城市管理机构不能把人们的游憩需求,尤其是儿童游玩的权利全留给私营机构。公共公园和社区绿地对于社会的互动,对于推动现代城市中的体育活动,对于调节这类要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管理中应提升绿地政策的优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乐场所 有促进作用的环境 自我导向活动 无成年人规则 童年束缚 蜗居式生活习惯
下载PDF
将稻香溶入书声——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设 被引量:60
6
作者 俞孔坚 韩毅 韩晓晔 《中国园林》 2005年第5期12-16,共5页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等最经济的元素来营造校园环境的案例;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让学生在一个现代城市环境中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自然的过程、四时的演变、作物的春秋和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并通过旧材...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等最经济的元素来营造校园环境的案例;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让学生在一个现代城市环境中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自然的过程、四时的演变、作物的春秋和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感受历史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校园环境 规划设计 生产性景观 沈阳建筑大学
下载PDF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53
7
作者 潘竟虎 刘菊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4,共6页
基于TM/ETM卫星遥感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黄河源区1986~200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源区林地、湿地、草地和冰川面积减少,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显著增加,土地综合利用... 基于TM/ETM卫星遥感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黄河源区1986~200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源区林地、湿地、草地和冰川面积减少,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显著增加,土地综合利用程度下降。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分维数和多样性指数增加,优势度提高,景观异质性增强。黄河源区脆弱的生态体系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强烈,造成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程度加剧,导致大范围高寒草甸、草原植被退化,湿地萎缩。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冻土环境退化,以及所叠加的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和较为严重的鼠虫害是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生态环境效应 格局变化 卫星遥感数据 时空变化特征 土地利用变化 区域气候变化 人类经济活动 生态学方法 2000年 景观破碎化 多样性指数 景观异质性 景观结构 冰川面积 建设用地 土地面积 利用程度 生态体系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湖景观演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42
8
作者 程维明 周成虎 李建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0-565,T001,T002,共8页
借助景观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原理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实地考察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 ,论述了玛纳斯湖群景观第四纪以来的迁移演化过程 ,分析了玛纳斯湖景观动态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评价了玛纳斯湖景观变化产生的生态环... 借助景观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原理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实地考察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 ,论述了玛纳斯湖群景观第四纪以来的迁移演化过程 ,分析了玛纳斯湖景观动态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评价了玛纳斯湖景观变化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 ,从水资源合理利用角度提出了保护绿洲和荒漠生态环境的建设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环境效应 玛纳斯湖 新疆 第四纪 水资源
下载PDF
景观农业研究的兴起及其实际意义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羿 郭旭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7-71,共5页
Landscape agriculture is the combin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agriculture. Its basic idea is from the system theory and landscape ecology. Now landscape agriculture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 Landscape agriculture is the combin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agriculture. Its basic idea is from the system theory and landscape ecology. Now landscape agriculture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multi-functional roles. For example, it can exploit the agricultural ecosystem more rationally, make full use of the self-adjustment function of the natural patches and corridors in the field, as well as the effects from landform types and topological components. It uses regenerative biological energy to a large extent, constitutes beautiful scenic view and protects the diversity of genetics, species, ecosystems and landscapes. Landscape agriculture emphasizes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us provides new possibility for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al benefits and gets the positive feedback loop started. An example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is presented as well in th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农业 景观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旅游研究综述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杨晓霞 向旭 +1 位作者 袁道先 黎健斌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9-377,共9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喀斯特洞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洞穴景观形成机理、洞穴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旅游洞穴类型划分、旅游活动对喀斯特洞穴环境影响、喀斯特洞穴景观保护等方面,并主要取得了几个重要认识:(1)喀斯特洞穴的发育以溶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喀斯特洞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洞穴景观形成机理、洞穴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旅游洞穴类型划分、旅游活动对喀斯特洞穴环境影响、喀斯特洞穴景观保护等方面,并主要取得了几个重要认识:(1)喀斯特洞穴的发育以溶蚀作用为基础,但也存在着机械侵蚀、生物侵蚀、空气与气蚀以及各种沉积作用。(2)按照洞穴成因,洞穴可分为渗流带洞穴、地下水位洞穴、潜流带洞穴和深潜流带洞穴,以及一些特殊成因的洞穴。(3)对喀斯特洞穴旅游价值的评价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评价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区位、知名度、规模、景观的丰度、价值和功能、容量等;定量评价则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模型。(4)旅游活动对洞内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洞穴温度、CO2含量与客流量呈正相关关系;灯光植物滋生主要源自洞穴灯光照明、游客带进的孢子及细菌。(5)实行游客分批进入制,将有利于保护洞穴环境和保育洞穴景观。(6)实行区域旅游组合开发、增加喀斯特洞穴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加大景区保护力度与市场营销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等,可延长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已有研究大多从地学和旅游学的角度入手,且偏重于开发和评价方面。今后,应加强现代技术在洞穴旅游开发中的应用、洞穴旅游的管理、洞穴医疗旅游、洞穴旅游环境容量量测、洞穴旅游形象塑造和洞穴旅游开发时序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旅游 喀斯特洞穴 洞穴景观 洞穴环境 洞穴保护
下载PDF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被引量:44
11
作者 闫攀 车伍 +2 位作者 赵杨 李俊奇 王思思 《风景园林》 2013年第2期32-37,共6页
我国城镇化转型正进入关键时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高污染、高碳排放、缺乏生态功能的传统灰色雨水基础设施难以支撑城市生态建设。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恢复与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保护生... 我国城镇化转型正进入关键时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高污染、高碳排放、缺乏生态功能的传统灰色雨水基础设施难以支撑城市生态建设。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恢复与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强调雨水、水循环与城市发展关系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内涵、组成及基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的水文学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为基础构建可持续城市雨水系统,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景观 雨洪管理 水文循环 生态环境 城市化
下载PDF
漫谈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 被引量:41
12
作者 张红卫 王向荣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42,共5页
纪念性景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性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作,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随时代而发展的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更加注重总体环境的塑造,深入人心的人文主义思潮、当代新技术与材料的发展等因素对当代纪念... 纪念性景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性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作,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随时代而发展的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更加注重总体环境的塑造,深入人心的人文主义思潮、当代新技术与材料的发展等因素对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当代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表现出简约化、注重体验与感受、注重特色营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纪念性景观 景观设计 环境
下载PDF
校园绿地声景观对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42
13
作者 翁羽西 朱玉洁 +2 位作者 董嘉莹 王敏华 董建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3,共6页
为探讨校园绿地声景观对大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邀请30名大学生在实景环境中进行视听体验,通过眼动追踪技术、皮肤电响应来分析不同声景对注意力和情绪影响的差异,以及声景的视觉注意对情绪唤醒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低自然声相比,... 为探讨校园绿地声景观对大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邀请30名大学生在实景环境中进行视听体验,通过眼动追踪技术、皮肤电响应来分析不同声景对注意力和情绪影响的差异,以及声景的视觉注意对情绪唤醒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低自然声相比,在交通声和人工声为主导的声景环境中,人的情绪唤醒程度显著增加;2)不同类型声景对视觉注意力产生显著影响,当声源足够显著时,会引导人们在视觉场景中搜索与之相关的景观要素;3)在低声压级的自然声环境中,通过听觉信息引导体验者关注绿色植物,是降低生理唤醒度、提高自然疗愈力的有效方法。在未来校园绿地规划和设计中,应当将声景作为一个重要的疗愈因子纳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恢复性环境 声景观 校园环境 情绪 注意力 眼动
下载PDF
公园环境的健康恢复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4
作者 谭少华 杨春 +1 位作者 李立峰 章露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8,共6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公园环境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健康恢复思想可以追溯到人们择居、医疗和园林建设实践。从治理与康复功能、缓解精神压力与消除疲劳、增强身体健康、陶冶情操和增进社会交往5个层面论述了公园环境的健康恢...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公园环境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健康恢复思想可以追溯到人们择居、医疗和园林建设实践。从治理与康复功能、缓解精神压力与消除疲劳、增强身体健康、陶冶情操和增进社会交往5个层面论述了公园环境的健康恢复功效,以及公园环境的健康恢复影响机制。同时对研究重心、评价方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与评述,最后讨论了公园环境健康恢复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展望,以期为推动公园环境健康恢复理论的完善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环境 健康恢复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南方地区传统村落形态及景观对水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傅娟 许吉航 肖大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0-124,共5页
通过梳理典型村落案例,结合Googleearth航拍图和照片,从传统村落形态和景观两个角度研究南方地区的村落如何通过对地方水环境的利用和营造,发展出具有地方适应性的居住模式。与当地水环境相适应的村落形态包括带状、网状、团状、散点状... 通过梳理典型村落案例,结合Googleearth航拍图和照片,从传统村落形态和景观两个角度研究南方地区的村落如何通过对地方水环境的利用和营造,发展出具有地方适应性的居住模式。与当地水环境相适应的村落形态包括带状、网状、团状、散点状。与水密切相关的村落生产性景观包括山麓水稻田景观、洋面水稻田景观、洼地水塘景观、海洋沿岸景观。与水密切相关的村落生活性景观包括河道(河涌)景观、水塘(水井)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方地区 村落形态 村落景观 水环境
下载PDF
节水园林势在必行 被引量:32
16
作者 袁嘉祖 《中国园林》 2003年第9期44-46,共3页
由于现代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将是长期困扰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南涝北旱加剧,少雨干旱将持续到2015年。因此,节水园林势在必行。积极推广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强化园林节水措施,实施跨流域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 由于现代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将是长期困扰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南涝北旱加剧,少雨干旱将持续到2015年。因此,节水园林势在必行。积极推广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强化园林节水措施,实施跨流域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实现节水园林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气候 节水 生态环境 水资源 南水北调
下载PDF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四宜”策略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徐文辉 唐立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3,共4页
为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偏离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规划建设策略,以乡村景观的乡土特色为策略依据,分析了"四宜"规划建设的内涵,借助AHP层次分析法及数学模型确定"四宜"... 为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偏离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规划建设策略,以乡村景观的乡土特色为策略依据,分析了"四宜"规划建设的内涵,借助AHP层次分析法及数学模型确定"四宜"策略评价模型与方法,得出了"四宜"策略的各个指标权重,依托"四宜"评价的指标权重,结合乡村景观特色,提出"四宜"建设内容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美丽乡村建设 '四宜'策略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基于舒适度优化的沈阳旧住宅小区适老化景观更新研究——以秀山小区为例 被引量:38
18
作者 李辰琦 于淼 李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8,共6页
在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与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的背景下,关注东北旧城区庞大老年群体的户外健身环境。东北的冬季漫长而寒冷,由于大量开放的老旧小区位于高密度的旧城区环境,因此老年人户外运动空间质量亟待改善。通过微环境分析模拟、参... 在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与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的背景下,关注东北旧城区庞大老年群体的户外健身环境。东北的冬季漫长而寒冷,由于大量开放的老旧小区位于高密度的旧城区环境,因此老年人户外运动空间质量亟待改善。通过微环境分析模拟、参数化设计过程、低技术景观手段,优化老年人的户外运动空间。一是优化微气候环境,通过微气候模拟改善风光热环境的舒适度,避免高层风、永久日影等不利影响。二是优化微公共环境,研究户外运动空间向交往空间转化,增加老年人群体性交往;通过声学模拟挖掘声环境非敏感区,规划广场舞等运动场地,使老年人健身微公共环境更加和谐。三是搭建健身导航地图,通过微环境评价,优选健身点与健身路径形成绿线网络,穿插于高密度旧城空间中,进一步与互联网电子地图结合,形成老年人健身导航地图App系统,科学引导老年人健身运动。实现东北旧城区户外空间从被动容纳老年人活动至主动引导老年人健身再到科学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适老化 老年人 微环境 舒适度 改造
下载PDF
道路绿化工程的景观设计 被引量:28
19
作者 和丕壮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8-21,共4页
在介绍了道路绿化的功能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道路绿化工程在景观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对重视和促进中国道路标准化、美化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道路绿化 景观设计 功能 协调 韵律 色彩 环境
下载PDF
人工沟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31
20
作者 郗敏 吕宪国 刘红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71-1476,共6页
人工沟渠主要指以排水和灌溉为目的人工挖掘的水道。人工沟渠作为排水和引水的廊道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促进了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人工沟渠这种景观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水文效应是被大家普遍接受... 人工沟渠主要指以排水和灌溉为目的人工挖掘的水道。人工沟渠作为排水和引水的廊道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促进了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人工沟渠这种景观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水文效应是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生态环境效应。在整个降雨期间或之后,观察显示出沟渠对出口径流的贡献:一些沟渠收集和向河流输送水;另一些沟渠收集水但是减慢了水流的速度。本文从水文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及其生境的影响到对生态环境整体影响方面总结了人工沟渠的生态环境效应,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沟渠的生态环境效应,改善整个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沟渠 景观 水文效应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