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疆和田墨玉县核桃林下维吾尔药材的种植筛选研究 |
陈艳瑞
冯涛
努尔波拉提·阿依达尔汗
刘戈宇
严军
宁慧霞
穆合塔尔·麦提图尔荪
阿吉艾克拜尔·艾莎
|
《园艺与种苗》
CAS
|
2016 |
2
|
|
2
|
土地习惯规则及其过程——西南杨村30年土地纠纷与生计变迁 |
杨戴云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3 |
0 |
|
3
|
基于RS和GIS的岷江流域退耕还林还草的初步研究 |
马超飞
马建文
哈斯巴干
韩秀珍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7
|
|
4
|
泾河流域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与生态补偿趋向——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
孙新章
谢高地
甄霖
|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1
|
|
5
|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柯水发
赵铁珍
|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2
|
|
6
|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遥感监测与分析 |
廖清飞
张鑫
马全
姚瑶
于东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4
|
|
7
|
祁连山北坡亚高山草地退耕还林草混合植被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
张蕊
曹静娟
郭瑞英
龙瑞军
尚占环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1
|
|
8
|
层次分析法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 |
王珠娜
史玉虎
潘磊
陈磊夫
高新涛
|
《湖北林业科技》
|
2007 |
27
|
|
9
|
西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退耕的初步分析 |
郑伟元
朱明君
|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
2002 |
19
|
|
10
|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土壤环境效应 |
郝仕龙
安韶山
李壁成
赵小敏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1
|
发展生态农业是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山区退耕还林的基本途径 |
苏维词
张中可
滕建珍
朱文孝
|
《贵州科学》
|
2003 |
21
|
|
12
|
四川旱耕地生产、生态问题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 |
邓良基
凌静
张世熔
胡玉福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13
|
基于GIS的退耕还林工程区林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
杨朝俊
胡庭兴
刘波
赖家明
|
《遥感信息》
CSCD
|
2006 |
12
|
|
14
|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与生态问题的研究 |
杨再强
谢以萍
|
《经济林研究》
|
2003 |
19
|
|
15
|
中国退耕还林(草)驱动力的多尺度分析 |
黄淑玲
周洪建
王静爱
王圆圆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16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综合效益评价——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 |
赖亚飞
朱清科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17
|
遥感和GIS支持下县域退耕还林还草空间决策分析——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 |
白淑英
宝音
包玉海
张树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
2004 |
10
|
|
18
|
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概念和比例问题 |
闫丽珍
闵庆文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2004 |
15
|
|
19
|
延安北部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成效的遥感监测 |
孙智辉
雷延鹏
卓静
曹雪梅
刘志超
李登科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20
|
退耕还林政策变迁探析 |
王治海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