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陆源污染物对海州湾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龚政
邰佳爱
张东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共4页
应用沿深平均二维模型模拟海州湾水域的潮流场 ,分析该水域的潮波运动规律 .计算不同风条件下海州湾水域的Lagrange余流场 ,分析风对余流的影响 .以海州湾顶的临洪口为陆源污染源 ,用数值方法求解物质扩散方程 ,分析在不同风条件下湾内...
应用沿深平均二维模型模拟海州湾水域的潮流场 ,分析该水域的潮波运动规律 .计算不同风条件下海州湾水域的Lagrange余流场 ,分析风对余流的影响 .以海州湾顶的临洪口为陆源污染源 ,用数值方法求解物质扩散方程 ,分析在不同风条件下湾内污染物平均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在保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对不同排放方式下湾内污染物的平均浓度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
海州湾
潮流数值模拟
污染物
扩散
拉格朗日余流
排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磨刀门口夏冬季沿岸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高时友
何用
+2 位作者
卢陈
杨裕桂
吴门伍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根据2011—2012年磨刀门口的夏、冬季大、中、小潮定点观测资料,对欧拉余流、斯托克斯余流以及拉格朗日余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外海测点的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冬季在各潮型下均为一致的西南沿岸方向,夏季除东、西汊道点在强径...
根据2011—2012年磨刀门口的夏、冬季大、中、小潮定点观测资料,对欧拉余流、斯托克斯余流以及拉格朗日余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外海测点的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冬季在各潮型下均为一致的西南沿岸方向,夏季除东、西汊道点在强径流下表现为顺汊道指向外海方向,其余外海各点仍以西南沿岸方向为主;(2)斯托克斯余流远小于欧拉余流,夏季明显大于冬季,方向基本与欧拉余流相反;(3)冬季磨刀门口海域具有稳定西南向沿岸流特征,南海东北季风的驱动作用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夏季磨刀门口各潮型下沿岸流特征各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径流和风,同时地形的影响不可忽略,特别是拦门沙形成的汊道分流作用,对强径流作用下水沙输移影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岸流
磨刀门河口
欧拉余流
斯托克斯余流
拉格朗日余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源污染物对海州湾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龚政
邰佳爱
张东生
机构
河海大学交通与海洋工程学院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共4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BK 9910 4)
河海大学交通与海洋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应用沿深平均二维模型模拟海州湾水域的潮流场 ,分析该水域的潮波运动规律 .计算不同风条件下海州湾水域的Lagrange余流场 ,分析风对余流的影响 .以海州湾顶的临洪口为陆源污染源 ,用数值方法求解物质扩散方程 ,分析在不同风条件下湾内污染物平均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在保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对不同排放方式下湾内污染物的平均浓度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环境影响
海州湾
潮流数值模拟
污染物
扩散
拉格朗日余流
排放
Keywords
Haizhou
Bay
numerical
tidal
model
pollutant
dispersion
lagrange
residual
flow
pollutant
discharge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磨刀门口夏冬季沿岸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高时友
何用
卢陈
杨裕桂
吴门伍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286)
珠科院开放基金([2013]KJ05)
文摘
根据2011—2012年磨刀门口的夏、冬季大、中、小潮定点观测资料,对欧拉余流、斯托克斯余流以及拉格朗日余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外海测点的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冬季在各潮型下均为一致的西南沿岸方向,夏季除东、西汊道点在强径流下表现为顺汊道指向外海方向,其余外海各点仍以西南沿岸方向为主;(2)斯托克斯余流远小于欧拉余流,夏季明显大于冬季,方向基本与欧拉余流相反;(3)冬季磨刀门口海域具有稳定西南向沿岸流特征,南海东北季风的驱动作用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夏季磨刀门口各潮型下沿岸流特征各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径流和风,同时地形的影响不可忽略,特别是拦门沙形成的汊道分流作用,对强径流作用下水沙输移影响十分显著。
关键词
沿岸流
磨刀门河口
欧拉余流
斯托克斯余流
拉格朗日余流
Keywords
alongshore
current
Modaomen
Estuary
Euler
residual
current
Stokes
residual
current
lagrange
residual
flow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陆源污染物对海州湾环境影响研究
龚政
邰佳爱
张东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磨刀门口夏冬季沿岸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高时友
何用
卢陈
杨裕桂
吴门伍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