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酪乳杆菌LC2W菌体的抗高血压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正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28-231,257,共5页
为探索干酪乳杆菌LC2W抗高血压作用的活性成分,收集了采用MRS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干酪乳杆菌LC2W菌体,洗涤后重悬到10%(w/w)无菌脱脂乳中,至终浓度为1010CFU/mL。将菌悬液分成两组,一组直接进行冷冻干燥(活菌组);另一组在100℃水浴10 ... 为探索干酪乳杆菌LC2W抗高血压作用的活性成分,收集了采用MRS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干酪乳杆菌LC2W菌体,洗涤后重悬到10%(w/w)无菌脱脂乳中,至终浓度为1010CFU/mL。将菌悬液分成两组,一组直接进行冷冻干燥(活菌组);另一组在100℃水浴10 min后再进行冷冻干燥(灭活组)。按2.0×109CFU/Kg的剂量(活菌组)或相当浓度的灭活菌体对鼠龄17~18周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单次或连续灌胃15日,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同样体积的脱脂乳。采用尾环法测定大鼠的收缩压和心率。连续灌胃试验中,于灌胃后4 h测定大鼠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心律(Heart rate,HR)。采用称重法测定大鼠第1 d和第15 d时的体重。结果表明,灌喂LC2W菌体可以显著降低SHR的收缩压,这种作用在灌胃后4 h最显著(P〈0.01);在连续灌胃试验中,无论是活菌组还是灭活组在第1、4、8、11和15 d都有显著的抗高血压作用(P〈0.01)。未观察到LC2W菌体对实验动物心律和体重有明显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在干酪乳杆菌菌体中存在热稳定性、具有抗高血压作用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作用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干酪乳杆菌lc2w 收缩压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组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翠平 吴正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83-86,共4页
运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HPLC和气相色谱对葡萄糖和乳糖两种碳源获得的胞外多糖(EPS)单一组分G1、G2和L1、L2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碳源对EPS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和单糖组成都有影响。紫外光谱分析都不含蛋白和核酸;红外... 运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HPLC和气相色谱对葡萄糖和乳糖两种碳源获得的胞外多糖(EPS)单一组分G1、G2和L1、L2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碳源对EPS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和单糖组成都有影响。紫外光谱分析都不含蛋白和核酸;红外光谱分析G1、G2和L1、L2均呈现多糖的特征峰,但波形、特征吸收波段、波峰强度有些差异;HPLC测定G1、G2、L1和L2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6.65×105Da、1.01×104Da、2.25×106Da和1.36×104Da;气相色谱分析G1、G2和L1、L2的主要单糖组成摩尔比分别为: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3.07∶3.29∶1;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2.84∶6.4∶1;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7.24∶6.03∶1;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28.71∶5.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lc2w 胞外多糖 结构 单糖组成
下载PDF
LC2W胞外多糖对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瑞君 郭本恒 +1 位作者 吴正钧 王荫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1-443,共3页
乳杆菌对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抗感染、抗病毒能力,发挥机体局部或全身的防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乳杆菌的生理功能可能与其所分泌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有密切关系[1-2]。药理研究表明。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lc2w 胞外多糖 RAw264.7巨噬细胞 IL-10 TNF-α 脂多糖
下载PDF
太空搭载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方方 吴正钧 陈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8,共4页
利用太空搭载("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对可产生胞外多糖(EPS)的干酪乳杆菌LC2W进行了太空诱变。通过筛选得到3株产EPS能力提高幅度大,并且遗传稳定性较好的菌株LC2W-1、LC2W-2、LC2W-3。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EPS产量最高的... 利用太空搭载("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对可产生胞外多糖(EPS)的干酪乳杆菌LC2W进行了太空诱变。通过筛选得到3株产EPS能力提高幅度大,并且遗传稳定性较好的菌株LC2W-1、LC2W-2、LC2W-3。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EPS产量最高的LC2W-1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其在脱脂乳培养基中产生EPS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4%,酵母提取物0.6%,发酵温度33℃,培养26 h。所得LC2W-1胞外多糖量为(276.76±7.34)mg/L,较未优化前提高44.54%,较未诱变的菌株则提高了10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胞外多糖 正交试验 太空诱变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LC2W对胃上皮细胞的粘附性质及其与菌体表面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帅 周方方 +1 位作者 王荫榆 郭本恒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966-969,共4页
目的研究干酪乳杆菌LC2W对胃上皮细胞MKN-45的粘附性质,探讨粘附与其表面性质的关系,初步判断粘附素的性质。方法通过化学和酶处理LC2W细胞壁表面成分,测定其粘附性质、表面性质的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粘附与表面性质的关系。结果氯化... 目的研究干酪乳杆菌LC2W对胃上皮细胞MKN-45的粘附性质,探讨粘附与其表面性质的关系,初步判断粘附素的性质。方法通过化学和酶处理LC2W细胞壁表面成分,测定其粘附性质、表面性质的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粘附与表面性质的关系。结果氯化锂、胃蛋白酶、蛋白酶K、苯酚和热处理能显著降低LC2W的粘附性,表明表面的相关蛋白类物质可能参与了LC2W对MKN-45细胞的粘附。化学和酶处理后疏水能力和自聚合能力的变化也表明表面蛋白类物质的存在。相关性分析发现粘附能力分别与疏水性和自聚合能力呈现强正线型相关,证明蛋白类成分在粘附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 LC2W的表面粘附素是一种蛋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lc2w 粘附 表面性质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基因簇启动子的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心恬 宋馨 +3 位作者 刘欣欣 夏永军 艾连中 熊智强 《工业微生物》 CAS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干酪乳杆菌LC2W是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益生乳酸菌,其胞外多糖具有独特的物化特性和益生活性,应用潜力巨大。但LC2W胞外多糖(EPS)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研究较少,其核心元件启动子尚未明确。为鉴定干酪乳杆菌LC2W中eps基因簇的启动子,本研究... 干酪乳杆菌LC2W是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益生乳酸菌,其胞外多糖具有独特的物化特性和益生活性,应用潜力巨大。但LC2W胞外多糖(EPS)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研究较少,其核心元件启动子尚未明确。为鉴定干酪乳杆菌LC2W中eps基因簇的启动子,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得到8个潜在启动子区域,通过RT-PCR方法鉴定出6个启动子元件P2169-2170、P2172-2173、P2174-2175、P2175-2176、P2185-2186、P2189-2190,为干酪乳杆菌EPS合成的转录调控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lc2w eps基因簇 启动子 RT-PCR
下载PDF
胆盐水解酶基因在干酪乳杆菌LC2W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艳娜 刘振民 游春苹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2期21-24,共4页
从胆盐水解酶的特性出发,在干酪乳杆菌LC2W中过量表达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III 4种胆盐水解酶同工酶,通过酶活性的测定研究胆盐水解酶对干酪乳杆菌水解胆盐的作用。结果表明:实现了4种胆盐水解酶在干酪乳杆菌LC2W的过表达;利用... 从胆盐水解酶的特性出发,在干酪乳杆菌LC2W中过量表达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III 4种胆盐水解酶同工酶,通过酶活性的测定研究胆盐水解酶对干酪乳杆菌水解胆盐的作用。结果表明:实现了4种胆盐水解酶在干酪乳杆菌LC2W的过表达;利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的4种重组菌胆盐水解酶活性较宿主LC2W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在干酪乳杆菌LC2W中过量表达L.plantarum ST-III的胆盐水解酶基因达不到提高该菌水解胆盐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盐水解酶 干酪乳杆菌lc2w 克隆表达 酶活性
下载PDF
磁场抑制干酪乳杆菌LC2W的生长
8
作者 张义凯 廖鲜艳 +2 位作者 吴正均 侯建平 翁新楚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23,共4页
采用强度大小为12T的超强静磁场和脉冲周期为15s、最大强度为5T的低频脉冲磁场分别对干酪乳杆菌LC2W的生长过程进行照射,观察2种磁场照射过程中对菌体的生长和照射后对菌体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强静磁场和低频脉冲磁场对菌体的生长... 采用强度大小为12T的超强静磁场和脉冲周期为15s、最大强度为5T的低频脉冲磁场分别对干酪乳杆菌LC2W的生长过程进行照射,观察2种磁场照射过程中对菌体的生长和照射后对菌体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强静磁场和低频脉冲磁场对菌体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磁场照射后菌体的活力均有所降低。其中12T超强静磁场对菌体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干酪乳杆菌lc2w 抑制 生长 活力
原文传递
低频脉冲磁场对干酪乳杆菌LC2W的作用
9
作者 张义凯 廖鲜艳 +2 位作者 吴正钧 侯建平 翁新楚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1-646,共6页
采用低频脉冲磁场(low frequency pulsed magnetic field,LFPMF)对干酪乳杆菌LC2W进行照射,照射的最大强度为5 T.观察了磁场照射对乳杆菌菌体的生长和活力的影响,检测了磁场作用后菌体细胞膜的相关指标,包括菌体对超声波的抵抗性、细胞... 采用低频脉冲磁场(low frequency pulsed magnetic field,LFPMF)对干酪乳杆菌LC2W进行照射,照射的最大强度为5 T.观察了磁场照射对乳杆菌菌体的生长和活力的影响,检测了磁场作用后菌体细胞膜的相关指标,包括菌体对超声波的抵抗性、细胞膜对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DA-SE)的通透性以及脂肪酸各组分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LFPMF对菌体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经磁场照射后的菌体活力均有所降低;LFPMF作用后的菌体经超声波处理30 min后其存活率增加了37.9%,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了20.3%,细胞膜的脂肪酸不饱和度由1.53提高至2.07,说明LFPMF对LC2W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磁场 干酪乳杆菌lc2w 生长 活力 细胞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