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Ⅱ) 被引量:80
1
作者 张广文 蓝文键 +3 位作者 苏镜娱 曾陇梅 杨得坡 王发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对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全草中精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以筛选天然抗菌新药。方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精油 ,用 GC- 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 ,并利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 鉴定出该精油... 目的 对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全草中精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以筛选天然抗菌新药。方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精油 ,用 GC- 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 ,并利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 鉴定出该精油成分中的 18个化合物 ,占精油总量的 94 .87%。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 (31.4 7% )、α-愈创木烯 (19.78% )、δ-愈创木烯 (17.4 7% )、α-广藿香烯 (7.5 1% )、丁香烯 (3.4 1% )。对 5种致病真菌、6种条件致病真菌和 5种细菌的体外抗菌实验表明该精油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为 0 .2~ 1.0 m L / L。结论 广藿香精油具有一定的抑制真菌和细菌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广藿香 精油 GC/MS 抗真菌 抗细菌
下载PDF
肾茶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3
2
作者 赵爱华 赵勤实 +1 位作者 李蓉涛 孙汉董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3-568,共6页
从肾茶 (Clerodendranthusspicatus)的地上部分共分离了 19个化合物 ,分别被鉴定为 5 羟基 7,3′ ,4′ 三甲氧基黄酮 (1) ,鼠尾草素 (2 ) ,5 羟基 6 ,7,3′ ,4′ 四甲氧基黄酮 (3) ,泽兰黄素 (4 ) ,3′ 羟基 5 ,7,8,4′ 四甲氧基黄... 从肾茶 (Clerodendranthusspicatus)的地上部分共分离了 19个化合物 ,分别被鉴定为 5 羟基 7,3′ ,4′ 三甲氧基黄酮 (1) ,鼠尾草素 (2 ) ,5 羟基 6 ,7,3′ ,4′ 四甲氧基黄酮 (3) ,泽兰黄素 (4 ) ,3′ 羟基 5 ,7,8,4′ 四甲氧基黄酮 (5 ) ,异橙黄酮 (6 ) ,黄芪苷 (7) ,异槲皮素 (8) ,咖啡酸 (9) ,对 -羟基苯甲醛 (10 ) ,对 -羟基苯甲酸 (11) ,原儿茶醛 (12 ) ,原儿茶酸 (13) ,3,4 二羟基苯酰甲醇 (14 ) ,迷迭香酸 (15 ) ,迷迭香酸乙酯 (16 ) ,秦皮乙素(17) ,neoorthosipholA (18)和β 谷甾醇 (19)。迷迭香酸和其它酚性化合物可能与该植物的抗菌、消炎的药效有着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唇形科 酚类成分 鼠尾草素 异橙黄酮
下载PDF
罗勒挥发油成分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汪涛 崔书亚 +1 位作者 胡晓黎 鲁润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40-742,共3页
目的 :研究罗勒挥发油成分。方法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有关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经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文献调研 ,鉴定出个 46化合物。结论 :罗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1 ,7 二甲基 1 ,6 辛二烯 3 ... 目的 :研究罗勒挥发油成分。方法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有关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经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文献调研 ,鉴定出个 46化合物。结论 :罗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1 ,7 二甲基 1 ,6 辛二烯 3 醇 ,其占挥发油总量的 2 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勒 中药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面积归一化法
下载PDF
丹参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4
作者 蔡红蝶 宿树兰 +1 位作者 郭建明 段金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6-435,共10页
该研究旨在评价丹参根与根茎和茎叶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采用高糖高脂饲料、5%葡萄糖水、30 mg·kg-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损伤模型,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对照组,黄葵... 该研究旨在评价丹参根与根茎和茎叶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采用高糖高脂饲料、5%葡萄糖水、30 mg·kg-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损伤模型,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对照组,黄葵胶囊对照组,丹参根与根茎及丹参茎叶低、中、高剂量给药组。给药2周后,收集各组大鼠粪便,采用16S rRNA技术分析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果发现,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空泡变性、肾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各给药组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厄贝沙坦组、黄葵胶囊组、丹参根与根茎水提物高剂量组及丹参根与根茎醇提物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结构接近正常组。模型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各组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肾损伤大鼠粪便菌群多样性,以丹参根与根茎水提物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糖尿病肾损伤模型组大鼠粪便中纲、目、科、属分类水平上均发现差异菌群。在科及属分类的菌群中,双歧杆菌属、Turicibacter、消化链球菌科、脱硫弧菌属、SMB53在糖尿病肾损伤模型组呈现上调趋势,乳酸杆菌属、梭菌属、理研菌科、瘤胃菌科在模型组呈现下调趋势。各组药物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以上肠道菌群在模型组中的相对丰度。该实验研究结果为丹参的资源化利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丹参 糖尿病肾损伤 肠道菌群 16S rRNA技术
原文传递
法国产夏枯草中的两个新的乌索烷型三萜皂甙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颖君 杨崇仁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468-472,共5页
从法国产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乌索烷型三萜皂甙:夏枯草甙(pruvuloside)A和B;同时还分离到5个已知化合物:niga-ichigosideF_2,ser... 从法国产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乌索烷型三萜皂甙:夏枯草甙(pruvuloside)A和B;同时还分离到5个已知化合物:niga-ichigosideF_2,seri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葡荡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山奈酚-3-O-葡荡糖甙(kaempferol-3-O-glucoside),及arjunglucosideⅠ和niga-ichigosideF_1的混合物。它们的结构是通过波谱的方法证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唇形科 三萜皂甙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建新 程国祚 +2 位作者 李龙 陈吉祥 张青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膜炎 (ANP)时肺微循环改变对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 192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胰腺炎组 (P组 )和治疗组 (T组 )。 5 %牛磺胆酸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制作ANP模型。采用放射生物微球...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膜炎 (ANP)时肺微循环改变对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 192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胰腺炎组 (P组 )和治疗组 (T组 )。 5 %牛磺胆酸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制作ANP模型。采用放射生物微球技术测定制模后 0 5、 2、 6及 12h的肺组织血流量 ,同时观察血清磷脂酶A2 (PLA2 )活性、血栓素A2 (TXA2 )与前列环素 (PGI2 )比值及肺组织学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 ,P组各时相肺组织学损伤明显加重 (P <0 0 1) ,肺血流量明显降低 (P <0 0 5 ) ,PLA2 活性明显增高 (P <0 0 0 1) ,TXA2 /PGI2 自 2h起明显增高 (P <0 0 5 )。与P组比较 ,自 2h起 ,T组肺组织学损伤明显减轻 (P <0 0 5 ) ,肺血流量明显增加 (P <0 0 5 ) ;自 6h起 ,PLA2 活性、TXA2 /PGI2 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ANP大鼠肺微循环障碍及相关炎症介质的升高是ANP早期肺损伤的重要原因 ,丹参对ANP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微循环 丹参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中药
原文传递
藏药甘青青兰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沈杰 叶蕴华 周亚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0-175,共6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藏药甘青青兰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体积分数80%乙醇提取,用硅胶色谱和凝胶柱(LH-20)色谱分离,采用IR,MS,NMR等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经药理活性筛选后,由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 目的分离和鉴定藏药甘青青兰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体积分数80%乙醇提取,用硅胶色谱和凝胶柱(LH-20)色谱分离,采用IR,MS,NMR等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经药理活性筛选后,由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纯化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2)、pedalitin(3)、香草酸(4)、对羟基桂皮酸(5)、5,6,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6)、pedaliin-6″-acetate(7)、cirsiliol-4′-gtucoside(8)、香树脂醇(9)、屏谷甾醇(10)、(R,S)-迷迭香酸正丁酯(11)、迷迭香酸甲酯(12)、苯甲酸(13)、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4)、pedaliin(15)、绿原酸甲酯(16)、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O-β-D-葡萄糖苷(17)、迷迭香酸(18)。结论所鉴定的18个化合物中,有11个化合物即化合物1~2,4~6,11~13,16~1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1对HBV具有抑制作用,而化合物18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青兰 唇形科 黄酮类成分 酚性类成分
原文传递
筋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郭新东 黄志纾 +3 位作者 鲍雅丹 安林坤 马林 古练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6-648,共3页
目的研究筋骨草A jug a d ecum b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对筋骨草的甲醇提取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单体,并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这5个单体分别被鉴定为1-辛烯-O-α-L-吡喃阿拉伯糖-(1-6)-O-[β-D-吡喃葡萄糖-(1... 目的研究筋骨草A jug a d ecum b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对筋骨草的甲醇提取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单体,并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这5个单体分别被鉴定为1-辛烯-O-α-L-吡喃阿拉伯糖-(1-6)-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Ⅰ)、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Ⅱ)、6,7-二羟基-香豆素(Ⅲ)、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Ⅳ)和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草 唇形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毛喉鞘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金岐端 谢显厚 木全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0年第3期6-9,共4页
本文报导了,从产于滇东北的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 Brig)的根茎中分离到四个二萜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1α,6β,7α-triacetyl-coleonol—B(1),I-acetyl—forskolin(2),coleonol-B(3),和deacetyl-forskolin(4)。化... 本文报导了,从产于滇东北的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 Brig)的根茎中分离到四个二萜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1α,6β,7α-triacetyl-coleonol—B(1),I-acetyl—forskolin(2),coleonol-B(3),和deacetyl-forskolin(4)。化合物(1)和(2)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毛喉鞘蕊花 二萜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肾损害的机制及对丹参的效应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建新 瞿建国 +2 位作者 李龙 谢嵘 程国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7-99,102,T001,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时肾微循环改变对肾损害的影响及其丹参的干预效应。方法 SD大鼠 96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C)、胰腺炎组 (P)和治疗组 (T)。5 %牛磺胆酸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制作ANP模型...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时肾微循环改变对肾损害的影响及其丹参的干预效应。方法 SD大鼠 96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C)、胰腺炎组 (P)和治疗组 (T)。5 %牛磺胆酸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制作ANP模型。采用放射生物微球法测定制模后 2h和 12h的肾组织血流量 ,同时观察肾静脉血磷脂酶A2 (PLA2 )、血栓素A2 (TXA2 )与前列环素 (PGI2 )比值、肾组织中性白细胞浸润情况及肾功能和肾组织学改变。结果 与C组比较 ,P组在制模后 2h及 12h肾组织学损害及肾组织中性白细胞浸润明显加重 (P <0 0 0 1) ,肾血流量明显降低 (P <0 0 5 ) ,PLA2 活性、TXA2 /PGI2 、BUN及Cr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与P组比较 ,制模后 2hT组除中性白细胞计数减少外 (P <0 0 0 1) ,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 ;12h肾血流量显著增高 (P <0 0 1) ,PLA2 、TXA2 /PGI2 、BUN、Cr显著降低 (P <0 0 5 ) ,肾组织中性白细胞浸润明显减轻 (P <0 0 0 1) ;2h及 12h肾组织学损害均明显减轻 (P <0 0 5 )。结论 肾损害在ANP早期即发生 ,肾脏微循环障碍及相关炎症介质的升高是肾损害的重要原因 ,丹参对ANP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肾损害 并发症 丹参 中药 炎症介质 微循环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石香薷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郑尚珍 孙丽萍 沈序维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从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 .)中分离到10 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分别鉴定为:6-甲基三十三烷(1)、β-谷甾醇(2)、熊果酸(3)、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 从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 .)中分离到10 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分别鉴定为:6-甲基三十三烷(1)、β-谷甾醇(2)、熊果酸(3)、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羟基-6-甲基-7-O-β-D-吡喃木糖(3→1)-β-D-吡喃木糖双氢黄酮甙(5)、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6)、洋芹素(7)、山奈素-3-O-β-D-葡萄糖甙(8)、桑色素-7-O-β-D-葡萄糖甙(9)、鼠李柠檬素-3-O-β-D-芹糖(1→5)芹糖-4-O-β-D-葡萄糖甙(10)。其中,化合物5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香薷 唇形科 黄酮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滇黄芩中五个新的黄酮类配糖体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志宏 杨崇仁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475-481,共7页
从滇黄芩 (Scutellariaamoena)根中分离到 5个新的黄酮类配糖体 ,命名为滇黄芩甙甲-戊 (amoeninsA -E)。经光谱分析 ,化学结构分别证明为 :2′ ,4′ ,6′ -三羟基二氢查耳酮 4′- [O - β -D -半乳吡喃糖基 ( 1→ 2 ) ]-O - β -D -葡... 从滇黄芩 (Scutellariaamoena)根中分离到 5个新的黄酮类配糖体 ,命名为滇黄芩甙甲-戊 (amoeninsA -E)。经光谱分析 ,化学结构分别证明为 :2′ ,4′ ,6′ -三羟基二氢查耳酮 4′- [O - β -D -半乳吡喃糖基 ( 1→ 2 ) ]-O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 ,5,7,2′ -三羟基 - 6-甲氧基二氢黄酮 7-O - β -D -葡萄吡喃糖醛酸甙 ,(顺式 ) - 5,7,2′ -三羟基二氢黄酮醇 3-O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 ,(反式 ) - 5,7,2′ ,6′ -四羟基二氢黄酮醇 3-O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和 (顺式 ) - 5,7,2′ ,6′ -四羟基二氢黄酮醇 3-O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同时 ,还分离到 8个已知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二氢黄芩甙 ,白杨素 8-C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 ,白杨素 6-C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 8-C -α -L -阿拉伯吡喃糖甙 ,(trans ) - 5,7,2′ ,6′ -四羟基二氢黄酮醇 ,5,7,2′ ,6′ -四羟基二氢黄酮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滇黄芩 黄酮类配糖体 滇黄芩甙甲-戊
下载PDF
冬凌草中的新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被引量:15
13
作者 韩全斌 梅双喜 +2 位作者 姜北 赵爱华 孙汉董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对河南省济源地区产冬凌草 [Isodonrubescens (Hemsl.)Hara]再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其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 16个化合物 ,其中 1和 2为两个新的 7,2 0 环氧 -对映 -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 ,其结构通过波谱分析确定为16(S) ... 对河南省济源地区产冬凌草 [Isodonrubescens (Hemsl.)Hara]再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其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 16个化合物 ,其中 1和 2为两个新的 7,2 0 环氧 -对映 -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 ,其结构通过波谱分析确定为16(S) 羟甲基 1α ,6β ,7β ,11β 四羟基 7α ,2 0 环氧 -对映 -贝壳杉烷 15 酮 (1)和 16(R) 羟甲基 1α ,6β ,7β ,14 β 四羟基 7α ,2 0 环氧 -对映 -贝壳杉烷 15 酮 (2 ) ,分别命名为冬凌草己素 (1)和庚素 (2 ) ;其余的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asiodonin (3) ,冬凌草甲素 (oridonin ,4) ,乙素 (ponicidin) ,丙素 (rubescensinC) ,丁素 (rubescensinD) ,牛尾草丙素 (rabdoterninC) ,荛花香茶菜乙素 (wikstroemioidinB) ,enmenol 1α O β D glucoside ,enmenol,胡麻素 (pedalitin) ,水杨酸 ,乌索酸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 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冬凌草已素 中药 结构 冬凌草庚素 提取 分离
下载PDF
野拔子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来国防 朱向东 +1 位作者 罗士德 王易芬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1-664,共4页
目的 研究野拔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野拔子脂溶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和质谱等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其分别为:4′,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Ⅰ)、5... 目的 研究野拔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野拔子脂溶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和质谱等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其分别为:4′,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Ⅰ)、5-羟基-4′,6,7-三甲氧基黄酮(Ⅱ)、5,6-二羟基-3′,4′,7,8-四甲氧基黄酮(Ⅲ)、芹菜素(Ⅳ)、山柰酚(Ⅴ)、槲皮素(Ⅵ)、1H-吲哚-3-羧酸(Ⅶ)、熊果酸(Ⅷ)、齐墩果酸(Ⅸ)、麦角甾-7-烯-3β-醇(Ⅹ)、β-谷甾醇(Ⅺ)和β胡萝卜苷(Ⅻ)。结论 化合物Ⅰ~Ⅹ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拔子 香薷属 唇形科 黄酮 三萜
下载PDF
凉粉草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艳萍 宋家玲 +3 位作者 吴继平 袁萍 沈晓萌 邱声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唇形科(Labiatae)植物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的干燥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从物质基础的角度探寻其作为药食同源的可能性。方法:取凉粉草的干燥地上部分,用95%乙醇浸泡提取,经减压浓缩后得到凉粉草浸膏,然后将凉粉草浸膏加... 目的:研究唇形科(Labiatae)植物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的干燥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从物质基础的角度探寻其作为药食同源的可能性。方法:取凉粉草的干燥地上部分,用95%乙醇浸泡提取,经减压浓缩后得到凉粉草浸膏,然后将凉粉草浸膏加水溶解后,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溶剂萃取,得到正己烷部位浸膏和乙酸乙酯部位浸膏,然后采用硅胶、小孔树脂凝胶(MCI)和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分离方法对乙酸乙酯部位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并且利用NMR,MS等各种现代波谱技术以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并结合参考文献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凉粉草的干燥地上部分的95%乙醇提取物中总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ursolic acid,1),齐墩果酸(oleanic acid,2),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α,3α-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3),2α-羟基乌苏酸(corosolic acid,4),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3α,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5),豆甾醇(stigmasterol,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山柰酚(kaempferol,8),槲皮素(quercetin,9),3-吲哚甲酸(3-indoleformic,10),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aurantiamide acetate,11),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12),十六烷酸(palmitic acid,13)。结论:化合物3~5,7,10~13均为首次从凉粉草以及从凉粉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凉粉草 熊果酸 豆甾醇 槲皮素 3-吲哚甲酸
原文传递
唇形科植物抗炎、抗过敏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侯敏 马秀敏 丁剑冰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1,共4页
唇形科(Lamiaceae)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种属繁多,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了其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黄芩(Baicalin),夏枯草(Prunella)... 唇形科(Lamiaceae)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种属繁多,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了其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黄芩(Baicalin),夏枯草(Prunella),荆芥(Nepeta),神香草(Hyssopus officinalis),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等的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的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唇形科植物在医药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抗炎 抗过敏 抗氧化
下载PDF
肾茶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17
作者 谭俊杰 谭昌恒 +2 位作者 陈伊蕾 蒋山好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08-611,592,共5页
从肾茶中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通过NMR及MS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5-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1),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烷酮(2),orthosiphol F(3),siphonol B(4),白桦酯酸(5),2α-羟基齐墩果酸(6),2α,3α-二羟基-12-烯-28... 从肾茶中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通过NMR及MS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5-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1),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烷酮(2),orthosiphol F(3),siphonol B(4),白桦酯酸(5),2α-羟基齐墩果酸(6),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7),委陵菜酸(8),蔷薇酸(9),熊果酸(10)和胡萝卜甙(11)。其中,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唇形科 黄酮 二萜 三萜
下载PDF
唇形科植物腺毛及其分泌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珊珊 廖景平 唐源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2-456,共5页
唇形科植物的茎和叶通常着生腺毛,能分泌芳香油,腺毛的分布密度越大其分泌能力越强。对近年来该科植物腺毛及其分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腺毛的结构类型、发生发育和分泌物及其分泌过程作了介绍,指出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综述 唇形科 腺毛 分泌 形态发育
下载PDF
毛喉鞘蕊花化学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沈云亨 姚春所 +2 位作者 董旭俊 金歧端 许云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8-361,382,共5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唇形科鞘蕊花属植物毛喉鞘蕊花(Coleusforskohlii(Wild.)Briq.)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尤其是二萜成分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毛喉鞘蕊花 研究进展 生理活性 化学 研究状况 二萜成分 唇形科 植物
下载PDF
毛喉鞘蕊花的微量成分 被引量:12
20
作者 金歧端 和碧荷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469-473,共5页
从唇形科毛喉鞘蕊花(Coleusforskohli)全草的氯仿提取物分离到2个新的微量成分,鞘蕊花戊素和已素。基于光谱分析,鞘蕊花戊素和已素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1α,7β-二乙酰氧基-8,13-环氧-6β羟基勒丹-1... 从唇形科毛喉鞘蕊花(Coleusforskohli)全草的氯仿提取物分离到2个新的微量成分,鞘蕊花戊素和已素。基于光谱分析,鞘蕊花戊素和已素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1α,7β-二乙酰氧基-8,13-环氧-6β羟基勒丹-14烯-11-酮(1)和7β-乙酰氧基-8,13环氧-6β,9α-二羟基勒丹-14烯-11-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蕊花戊素 鞘蕊花已素 毛喉鞘蕊花 唇形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