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变步长LMS算法及其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竹 杨培林 行小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40-1344,共5页
在分析传统LMS算法及变步长LMS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变步长LMS算法并应用于系统辨识。新算法利用瞬时误差的四次方和遗忘因子共同来调整步长,进一步解决了收敛时间和稳态误差的矛盾。将新算法应用到系统辨识中时,与传统LMS算... 在分析传统LMS算法及变步长LMS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变步长LMS算法并应用于系统辨识。新算法利用瞬时误差的四次方和遗忘因子共同来调整步长,进一步解决了收敛时间和稳态误差的矛盾。将新算法应用到系统辨识中时,与传统LMS算法和变步长LMS算法相比,仿真表明新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s算法 变步长 遗忘因子 系统辨识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变步长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倪锦根 李锋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将步长因子μ与误差信号e(n)和测量噪声方差σN2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引入自适应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变步长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步长因子更易于设计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能,同时也证... 将步长因子μ与误差信号e(n)和测量噪声方差σN2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引入自适应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变步长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步长因子更易于设计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能,同时也证实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 变步长 最小均方算法 系统辨识
下载PDF
用于稀疏系统辨识的零吸引最小均方算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金坚 谷源涛 梅顺良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56-1659,共4页
为显著提高对稀疏系统的辨识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将与稀疏性有重要关系的l1范数引入LMS算法的代价函数中,并导出新的滤波器权系数更新公式。该公式在迭代过程中向权系数不断添加一个指向零矢量的修正量,使得在稀疏系统中... 为显著提高对稀疏系统的辨识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将与稀疏性有重要关系的l1范数引入LMS算法的代价函数中,并导出新的滤波器权系数更新公式。该公式在迭代过程中向权系数不断添加一个指向零矢量的修正量,使得在稀疏系统中占主要地位的零系数加速收敛,从而显著提高自适应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跟踪速度。理论分析并推导了算法的均值收敛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对一般稀疏系统还是分簇稀疏系统,都能明显改善收敛性能,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稳健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系统 系统辨识 lms L1范数
原文传递
教师团队协同教学理念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志军 余胜泉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负担过重,深层次教研缺失,内容更新缓慢,课程难以共享重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师团队协同共建共享课程、一门课程对应多个班级的协同教学理念。从教师团队的组建...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负担过重,深层次教研缺失,内容更新缓慢,课程难以共享重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师团队协同共建共享课程、一门课程对应多个班级的协同教学理念。从教师团队的组建、协同网络课程建构、协同教学的班级管理、协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四个方面,阐述了协同教学的理念与机制,并依托4A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和开发了该系统。它具有班级组织、协同课程和教学计划共建共享、生成性资源聚合、个性化教学实施等功能,能促进课程在多名教师、多个班级和多个学期之间共享,为教师团体协作构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协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团队 协同教学 共建共享 支撑系统
下载PDF
连续波多普勒无线电引信的仿真和信号处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袁昆 曲家惠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37-41,共5页
通过信号模拟方法,建立连续波多普勒无线电引信仿真模型。基于LMS算法,设计了信号噪声自适应滤波器。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对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实现引信各模块波形的准确模拟,且自适应滤波器能够有效去噪。
关键词 多普勒引信 无线电引信 信号处理 系统仿真 lms算法
下载PDF
磁悬浮主动吸振器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柳贵东 马国利 佘龙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3年第6期18-20,共3页
磁悬浮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系统,具有其它系统所不具备的特点。本文把磁悬浮系统和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振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振动消除领域,从而形成了磁悬浮主动吸振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振动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关键词 磁悬浮主动吸振器 lms算法 自适应振动控制 计算机仿真 刚度
下载PDF
基于Sigmoid二次型隶属度函数的改进LMS算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徐洋 徐松涛 +3 位作者 马健 杨永建 肖冰松 向建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70-3476,共7页
基于Sigmoid函数变步长最小均方(LMS)算法优点是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且对时变系统的跟踪性能好,但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如当误差信号较小时,步长因子变化过快,对于未知系统辨识速度较慢且可控参量过少。为克服上述缺点,更优化该算法性能,... 基于Sigmoid函数变步长最小均方(LMS)算法优点是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且对时变系统的跟踪性能好,但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如当误差信号较小时,步长因子变化过快,对于未知系统辨识速度较慢且可控参量过少。为克服上述缺点,更优化该算法性能,通过建立Sigmoid二次型函数,提出一种新的变步长LMS算法,在收敛过程中动态渐进调整步长大小,在获得较小的稳态误差同时,能够更快达到收敛。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收敛速度要比其他基于S函数改进算法的快;对时变系统跟踪的性能要优于归一化类的LMS算法。本文算法可在增加少量计算量的前提下,较好地克服误差信号与步长因子之间的矛盾,加快收敛速度,并引入新的可控变量,使调控更加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moid二次型函数 最小均方算法 步长因子 系统跟踪 系统辨识
下载PDF
基于变步长LMS算法的多址干扰消除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元钦 陈源 袁嗣杰 《无线电工程》 2011年第2期21-24,共4页
针对扩频系统中存在多址干扰影响,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一种低运算量的变步长LMS算法来寻找最优权,并使之用于幅度估计,从而在抵消MAI和估计MAI所要付出的代价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改进后的算法兼顾了收敛速度和剩余均方误差2个方面... 针对扩频系统中存在多址干扰影响,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一种低运算量的变步长LMS算法来寻找最优权,并使之用于幅度估计,从而在抵消MAI和估计MAI所要付出的代价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改进后的算法兼顾了收敛速度和剩余均方误差2个方面的因素,可以随着用户数目的变化而自适应调整LMS算法的步长,并且减少了每一级的运算量。仿真结果显示当用户数目发生变化时,变步长LMS算法可以迅速达到其收敛并能保持较高的SI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 多址干扰 lms算法
下载PDF
新的变步长LMS算法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炳婷 赵建平 马淑丽 《通信技术》 2015年第6期653-656,共4页
在分析最小均方误差(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和变步长LM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算法,该算法用误差的平均值来控制步长的变化,进一步的解决了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矛盾。讲述了新算法的具体改进方式,并将该算法和变步长G-SVSLMS... 在分析最小均方误差(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和变步长LM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算法,该算法用误差的平均值来控制步长的变化,进一步的解决了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矛盾。讲述了新算法的具体改进方式,并将该算法和变步长G-SVSLMS算法以及固定步长算法分别应用到系统辨识中,通过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证实文中提出的算法在明显提高收敛速度的同时,并拥有好的稳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s算法 变步长 系统辨识 收敛速度
下载PDF
一种混合遗传算法及其在线性系统辩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秀渝 周激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提出一种将LMS算法和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相对于传统算法,将其应用于线性系统辩识,特别是IIR系统的辩识,具有明显优势。IIR系统的性能函数存在多个局部极小值,该算法首先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最优性,在大范围内搜索可... 提出一种将LMS算法和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相对于传统算法,将其应用于线性系统辩识,特别是IIR系统的辩识,具有明显优势。IIR系统的性能函数存在多个局部极小值,该算法首先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最优性,在大范围内搜索可能的极值,并限制系统参数随机搜索的范围,以保证IIR系统的稳定性,再在遗传算法中嵌入一个LMS算子,在极值点附近进行快速搜索,从而达到全局最优与快速搜索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辨识精度和计算效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用于线性系统辨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s算法 遗传算法 系统辩识 系统稳定性
下载PDF
车辆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控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龙 徐凯 +1 位作者 江浩斌 袁传义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5-408,共4页
建立了半车三自由度汽车转向与主动悬架的综合模型,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出发点,采用基于小波理论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对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进行控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LMS控制的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可使... 建立了半车三自由度汽车转向与主动悬架的综合模型,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出发点,采用基于小波理论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对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进行控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LMS控制的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可使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身横摆角速度、车身俯仰角和前后悬架动挠度等性能参数得到优化,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比被动系统明显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综合性能;与基于全反馈控制的集成系统LQG控制器相比,LMS能自动调整权系数且控制算法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动悬架 转向系统 集成系统 小波理论 lms算法
下载PDF
几个扬声器测试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定军 《电声技术》 2005年第2期11-13,共3页
简要介绍了基于PC机的扬声器测试系统在国内的使用状况。重点介绍了LMS,MLSSA,Clio,DAAS,SYSid5种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测试条件和基本功能;比较了它们的异同;指出了在开发和生产中还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扬声器测试系统 TS参数 信噪比 lms系统 MLSSA系统 Clio系统 DAAS系统 SYSid系统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低运算量自适应滤波器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芳 黄志勇 陈红伟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7,共3页
由于以往小计算量最小均方算法在减小算法计算量的同时,增大了算法中的梯度估计误差,所以这些算法虽然计算量小但性能却比传统的LMS算法降低了许多。针对该不足,本文用线性限幅函数代替原算法中的符号函数,利用线性限幅函数良好的过渡... 由于以往小计算量最小均方算法在减小算法计算量的同时,增大了算法中的梯度估计误差,所以这些算法虽然计算量小但性能却比传统的LMS算法降低了许多。针对该不足,本文用线性限幅函数代替原算法中的符号函数,利用线性限幅函数良好的过渡特性和放大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算法。利用系统辨识实验将改进算法与原算法进行比较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但计算量小而且稳态性能大大提高。该改进算法可被用于高性能,低功耗自适应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自适应滤波器算法 lms算法 符号函数 系统辩识 线性限幅函数
下载PDF
高压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测试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志农 王辰 冯坤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10,共5页
提出了应用LMS Test.lab和Bentley AutoPIPE相结合进行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振动测试的新方法,利用LMS Test.lab软件、LMS SCADAS Mobile可扩展数据采集前端及相关硬件,搭建了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测试分析系统,对北京某管道公司高压压缩机... 提出了应用LMS Test.lab和Bentley AutoPIPE相结合进行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振动测试的新方法,利用LMS Test.lab软件、LMS SCADAS Mobile可扩展数据采集前端及相关硬件,搭建了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测试分析系统,对北京某管道公司高压压缩机管道系统的试验模态和工作模态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测试结果与Bentley AutoPIPE计算出的理论模态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模态分析的结论,制定了合理的减振方案,减振措施现场实施后效果显著,验证了本文模态分析方法的正确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压缩机 管道系统 固有频率 lms Test.lab BENTLEY AutoPIPE
下载PDF
基于FPGA和LMS算法的系统建模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艳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期76-79,共4页
自适应滤波器用于实现对未知系统的建模,用Matlab中的Simulink对LMS算法的实现方法进行仿真,在FP-GA中实现了LMS算法及其建模,并对FPGA设计的系统建模结果采用Matlab软件仿真,以增强Quartus的仿真功能,从而得到完整且直观的仿真结果。... 自适应滤波器用于实现对未知系统的建模,用Matlab中的Simulink对LMS算法的实现方法进行仿真,在FP-GA中实现了LMS算法及其建模,并对FPGA设计的系统建模结果采用Matlab软件仿真,以增强Quartus的仿真功能,从而得到完整且直观的仿真结果。这种系统建模所采用的仿真、实现和验证方法同样适用于消除宽带信号中的窄带干扰,实现自适应谱线增强以及自适应均衡等,具有一定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自适应滤波 lms算法 系统建模 MATLAB仿真
下载PDF
自适应陷波器滤波X-LMS算法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黎中伟 吕跃飞 +1 位作者 吴亚锋 李江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70-275,共6页
提出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的一种新方法.控制器采用自适应陷波器滤波X—LMS算法,为改善系统的稳定鲁棒性和加速算法的收敛,利用声学通道的相位特性设计了补偿滤波器.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经过旋转变... 提出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的一种新方法.控制器采用自适应陷波器滤波X—LMS算法,为改善系统的稳定鲁棒性和加速算法的收敛,利用声学通道的相位特性设计了补偿滤波器.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经过旋转变换,将时变系统转化为等价的线性时不变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噪声控制 lms算法 自适应陷波器
下载PDF
利用LMS设备对制动Moan噪音的排查
17
作者 施展翔 周宗成 +2 位作者 李军 辛庆锋 刘泽毅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5期16-18,共3页
文章介绍了常见的制动噪音的类型,以及LMS系统在制动噪音排查上的应用。并通过介绍某一新能源车型开发过程中Moan噪音的解决,详细介绍LMS设备在制动噪音上的排查过程和导致噪音的原因,改善了车辆的制动NVH性能,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关键词 制动噪音 倒车异响 lms设备 Moan噪音
下载PDF
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FPGA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开健 吴光敏 张海波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08年第4期10-12,共3页
文章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器件(FPGA)的自适应有限冲击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s,LMS)自适应算法的基本原理,针对通用DSP芯片实现的自适应滤波器处理... 文章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器件(FPGA)的自适应有限冲击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s,LMS)自适应算法的基本原理,针对通用DSP芯片实现的自适应滤波器处理速度低和使用HDL语言编写底层代码用FPGA实现的自适应滤波器开发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基于System Generator(SYSGEN)系统建模的方法。给出了不同步长因子对算法收敛性能的影响,该方法使设计简单、灵活,省去繁重的VHDL编程过程,自动生成适合硬件要求的文件,硬件资源耗费少,提高了数字信号处理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器 lms system GENERATOR FPGA
下载PDF
稀疏系统辨识中最小均方算法的研究
19
作者 林云 罗辉 《现代电信科技》 2014年第12期42-46,共5页
长时间以来,将稀疏性应用于自适应滤波框架引起了很多人在理论和应用问题上的研究兴趣。由于稀疏系统的普遍存在,利用稀疏性特性改进辨识算法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首先介绍基于最小均方算法的稀疏系统辨识的研究背景及研究... 长时间以来,将稀疏性应用于自适应滤波框架引起了很多人在理论和应用问题上的研究兴趣。由于稀疏系统的普遍存在,利用稀疏性特性改进辨识算法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首先介绍基于最小均方算法的稀疏系统辨识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然后给出稀疏系统的辨识模型,最后重点介绍几种稀疏最小均方算法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PNlms ZA-lms RZA-lms 凸组合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系统的信道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雷 周小波 张贤达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13-115,共3页
信道估计是数字移动通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S.Abeta等人提出了一种加权多时隙平均法 (WMSA) ,改善了信号传输的性能。这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信道估计方法 ,即基于模糊系统的半盲信道估计方法 ,利用模糊系统建立数据信道模型 ,利用自适应... 信道估计是数字移动通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S.Abeta等人提出了一种加权多时隙平均法 (WMSA) ,改善了信号传输的性能。这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信道估计方法 ,即基于模糊系统的半盲信道估计方法 ,利用模糊系统建立数据信道模型 ,利用自适应最小均方 (L MS)方法估计模糊系统的参数。由于模糊系统良好的函数逼近性质 ,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估计数据信道。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 ,该方法对不同移动速度下的信道都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估计 ,与 WMSA方法相比 ,克服了在移动速度增加时会发生信道估计急剧恶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系统 信道估计 lms算法 数字移动通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