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之际的浙东学人与西学 被引量:7
1
作者 龚缨晏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60-68,共9页
浙东蕺山学派与西方传教士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密切得多。鄞县人朱宗元是浙东最早的天主教徒之一,其出生时间应为1617年或稍早,而不是目前所说的1609年;他受洗的时间应为1638年,而非目前所说的1631年。经朱宗元介绍,刘宗周的学... 浙东蕺山学派与西方传教士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密切得多。鄞县人朱宗元是浙东最早的天主教徒之一,其出生时间应为1617年或稍早,而不是目前所说的1609年;他受洗的时间应为1638年,而非目前所说的1631年。经朱宗元介绍,刘宗周的学生张能信成为天主教徒。张能信的父亲曾投靠魏忠贤,而其岳父则是魏忠贤的反对者,张能信皈依天主教,可能与这种家庭背景有关。明朝灭亡后,朱宗元很快归顺清朝,而张能信则走上了武装反清的道路。黄宗羲与张能信同是刘宗周的弟子,同是抗清战士,但黄宗羲却没有提到过张能信,其原因很值得深入研究。此外,黄宗羲的好友魏学濂等人也与传教士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学派 刘宗周 黄宗羲 朱宗元 张能信 传教士
下载PDF
刘宗周与毛奇龄骈文之差异分析
2
作者 雷斌慧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30,共14页
刘宗周与毛奇龄皆为浙东学派代表,长于经史,但骈文成就不容忽视。毛奇龄尊崇儒家本经,对刘宗周其人其学推崇备至。在骈文创作方面,刘宗周主于实用,但不废骈文之美。毛奇龄追求唯美,然亦重视骈文根底。在骈文特征方面,刘宗周一派学者风范... 刘宗周与毛奇龄皆为浙东学派代表,长于经史,但骈文成就不容忽视。毛奇龄尊崇儒家本经,对刘宗周其人其学推崇备至。在骈文创作方面,刘宗周主于实用,但不废骈文之美。毛奇龄追求唯美,然亦重视骈文根底。在骈文特征方面,刘宗周一派学者风范,毛奇龄尽展才子深情。在骈文师法上,刘宗周与毛奇龄皆法乳于《楚辞》,但刘宗周尊唐代陆贽,雄厚笃挚;毛奇龄喜六代徐庾,古艳华润。比较刘宗周与毛奇龄的骈文,可观照浙东学派与清代骈文嬗变之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毛奇龄 骈文 浙东学派
下载PDF
“心易”说的发展与完成——从杨简到刘宗周
3
作者 段重阳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9,共10页
对“一”的领会和践行构成了“心易”说的核心,也是从杨简到王阳明、刘宗周的易学哲学之特色。杨简认为“易”中万象与心的活动同属于“一气”,因而“心”与“易”基于“能动”而为“一”,也就是“直心”。但是,这样获得的“一”未能说... 对“一”的领会和践行构成了“心易”说的核心,也是从杨简到王阳明、刘宗周的易学哲学之特色。杨简认为“易”中万象与心的活动同属于“一气”,因而“心”与“易”基于“能动”而为“一”,也就是“直心”。但是,这样获得的“一”未能说明“心”与“物”的关系,也未能澄清工夫之根据。因此,王阳明通过心物的显隐关系和良知体用论,既澄清了“心”与“易”(物)的同体而显,也指明了工夫的途径,弥补了“直心”在应物之用上的缺陷。刘宗周通过心对“易象”的筹划作用阐明了“易”何以为“心易”,也通过“心极”阐明了“心”与“易”何以为“一”。王阳明和刘宗周将“一”把握为基于“生理”而赢获的“易”之整体,实现了“心易”说的发展和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王阳明 刘宗周 心学 心易 生理
原文传递
明代心学的心气关系与一元论哲学建构——以王阳明、湛若水、刘宗周为中心
4
作者 王梦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15,共9页
气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议题。在传统的唯物、唯心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心、气往往被视为对立的两个概念,心学与气学亦被划分为对立的学派。事实上,“气”这一中国哲学传统概念,具有丰富的面向,不能仅将其理解为形而下的物质性存在。气为明... 气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议题。在传统的唯物、唯心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心、气往往被视为对立的两个概念,心学与气学亦被划分为对立的学派。事实上,“气”这一中国哲学传统概念,具有丰富的面向,不能仅将其理解为形而下的物质性存在。气为明代心学建构一元论体系的重要范畴,亦是抵挡佛教或王学末流玄虚之风的理论基石。王阳明虽认为气之“至灵至明而为心”,在其重视价值世界的视域下,气更多视为心之流行,为良知学提供实然性的基础。湛若水继承白沙重气的理论传统,以气为理论基点,建构一元论心学体系,主张“气之精灵中正处即心”,在万物统一于气的基础上强调心对气的主宰性。刘宗周师承许远孚,受甘泉一脉以气言心的影响,认为“心即气之聚于人者”,人心亦可由气参与天地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心学 气论 一元论 王阳明 湛若水 刘宗周
下载PDF
刘宗周“万物一体”论探赜
5
作者 扈继增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万物一体”是宋明理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刘宗周将生生之仁视为“万物一体”的本体论依据,将人与万物意义世界的共生共建视为“万物一体”的实际表现,将人人本具的“知痛痒心”看作个体实现与万物一体的现实津梁。他认为个体在将识... “万物一体”是宋明理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刘宗周将生生之仁视为“万物一体”的本体论依据,将人与万物意义世界的共生共建视为“万物一体”的实际表现,将人人本具的“知痛痒心”看作个体实现与万物一体的现实津梁。他认为个体在将识仁体与做工夫合而为一的践履中可返归到与万物为一的本然之境,在此境界中,个体平等地看待自我与他者,不执着于自身境遇的顺逆穷通,在勘破生死中彻底消解由自私带来的物我隔阂。“万物一体”论在刘宗周思想中有重要地位,涉及到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等诸多方面,对此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推动刘宗周思想的整体研究,也有助于厘清“万物一体”思想在宋明理学中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万物一体 本体 工夫 境界
下载PDF
“向无蕺山,则流弊充塞”——从刘宗周的《大学》诠释看其对阳明心学的救正
6
作者 李敬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阳明由《大学》切入,成功地挑战朱子并创立新说,开启了不从《大学》而入就难以把握其思想的义理架构的学术格局。当前学界关于刘宗周对阳明心学的补偏救弊考察虽不乏关注,但少有从宗周最为倾心的《大学》注本切入展开的,这不仅背离阳明... 阳明由《大学》切入,成功地挑战朱子并创立新说,开启了不从《大学》而入就难以把握其思想的义理架构的学术格局。当前学界关于刘宗周对阳明心学的补偏救弊考察虽不乏关注,但少有从宗周最为倾心的《大学》注本切入展开的,这不仅背离阳明心学的学术进路,亦与宗周自身的问题意识相悖。作为乘心学流弊而起的学者,宗周针对阳明心学依循《大学》建构的思路,针锋相对地诠解《大学》,从文本和义理两方面辩难和救正心学,以“扭转‘六经注我’”“‘诚意’置于‘良知’之上”“打并本体、工夫为一”“以慎独为格物”的理论新诠形式,堵塞和填补心学漏洞,继而更新、生成和延续阳明心学,并仰赖宗周在宋明理学中殿军的地位,衍生出典范的学术史意义:一是推动晚明阳明心学由脱略经典朝向经典主义转进;二是深化和完善心学的意识结构和工夫体验,更为关注道德的纯粹性和自觉性问题;三是推动阳明心学由玄虚空谈朝向健实一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王阳明 心学 《大学》 救正
下载PDF
论刘宗周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3
7
作者 蓝青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51-457,共7页
刘宗周不仅是明末著名学者,亦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刘宗周尚诚求真的诗学精神,体现出向传统儒家诗学思想的复归。其诗歌一反晚明诗坛的市井俗音与山林衲气,倡言忠义,坚守气节,境界崇高,格调沉郁,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刘宗周的"... 刘宗周不仅是明末著名学者,亦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刘宗周尚诚求真的诗学精神,体现出向传统儒家诗学思想的复归。其诗歌一反晚明诗坛的市井俗音与山林衲气,倡言忠义,坚守气节,境界崇高,格调沉郁,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刘宗周的"诚意说"在扭转浙东士风、重振忠孝节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亦使浙东诗风由尚个性转为尚节义。无论在哲学方面还是文学方面,刘宗周的地位与意义都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诚意说 哲学思想 诗歌创作
下载PDF
证人社二次“别会”与晚明浙中王学讲会之分合——兼论黄宗羲并非刘门“左右师席者”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天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7-31,共15页
证人社是晚明浙中最为重要的王学讲会,然因为主持者刘宗周与陶奭龄的学术分歧而曾有过二次“别会”,也即崇祯四年的“白马别会”与崇祯十一年的“古小学别会”,学界则多有将之混淆误解。十多年间,两派弟子的讲学与论辩,既有分歧又有交融... 证人社是晚明浙中最为重要的王学讲会,然因为主持者刘宗周与陶奭龄的学术分歧而曾有过二次“别会”,也即崇祯四年的“白马别会”与崇祯十一年的“古小学别会”,学界则多有将之混淆误解。十多年间,两派弟子的讲学与论辩,既有分歧又有交融,使得浙中的王学讲会在明清之际繁荣一时,发展出蕺山、姚江两大心学学派。其中陶奭龄对讲会活动较为积极,而刘宗周及其弟子则因为学术多有发明而影响深远。黄宗羲后来对蕺山学作出过重要贡献,但他关于“白马别会”的记载多半有误,就证人社讲会而言则参与极少,且并非刘门“左右师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证人社 浙中王学讲会 刘宗周 陶奭龄 黄宗羲
下载PDF
论刘宗周《中兴金鉴录》中的史学意识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瑞涛 张允熠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中兴金鉴录》是刘宗周晚年编纂的一部历史著作 ,其最初的动机是向弘光帝提供龟鉴。随着中兴理想的破灭 ,宗周将先前欲上未果的《敬陈中兴第一义疏》改造、扩编成是书 ,流露出的史学意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历史事件要以其“历史性... 《中兴金鉴录》是刘宗周晚年编纂的一部历史著作 ,其最初的动机是向弘光帝提供龟鉴。随着中兴理想的破灭 ,宗周将先前欲上未果的《敬陈中兴第一义疏》改造、扩编成是书 ,流露出的史学意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历史事件要以其“历史性”为依据 ;2 .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是对其“历史性”进行“具体的解悟” ;3.评价历史坚持“道德判断”和“历史判断”相结合的原则 ;4 .历史发展最终由“诚意”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中兴金鉴录》 史学意识 历史真实
下载PDF
甬上证人书院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慧华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甬上证人书院"为黄宗羲来甬讲学始设。他在"甬上证人书院"讲学期间,倡导明经通史,经世致用学风,门下弟子人数逾百,有一大批精于文史经学并兼贯百科,在明末清初学界堪称翘楚。黄宗羲首提"浙东学派"概念,... "甬上证人书院"为黄宗羲来甬讲学始设。他在"甬上证人书院"讲学期间,倡导明经通史,经世致用学风,门下弟子人数逾百,有一大批精于文史经学并兼贯百科,在明末清初学界堪称翘楚。黄宗羲首提"浙东学派"概念,培育了清代浙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形成了我国学术史上迥异于传统书院学风的学派,其深刻影响近播于浙东乃至于当世,远惠及清初直至近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上证人书院 黄宗羲 刘宗周 浙东学派
下载PDF
试论刘宗周对阳明四句教的批判与重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燕连福 王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117,159,共8页
刘宗周作为晚明大儒,面对王朝逐渐走向末路的现实,有志于"正人心以正天下"。针对当时阳明学流弊横行之现状,通过与阳明后学辩难,不仅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禅学化心学及其理论源头"四无"说,更是依据自己的"慎独&quo... 刘宗周作为晚明大儒,面对王朝逐渐走向末路的现实,有志于"正人心以正天下"。针对当时阳明学流弊横行之现状,通过与阳明后学辩难,不仅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禅学化心学及其理论源头"四无"说,更是依据自己的"慎独""诚意"思想,对阳明四句教进行了批判,以堵塞王学末流之弊。他批判了阳明四句教中对"心""意"的界定,认为"意"是"心之所以为心者",肯定了"意"所具有的本体特征。并对"意"与"念"进行了区分,不仅肯认了"意"所具有的道德属性,还将"知""好"等认知属性也归于"意",使得"意"贯穿本体界和经验界,为"诚意"张本。他又借助于其他理学学派的理论资源,以"意"为核心,对阳明四句教进行了重构,将阳明学所忽略的现实世界纳入格致的范围,成为了实学兴起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阳明四句教 批判 重构
下载PDF
刘宗周哲学的易学方法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涵青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59,共8页
本文以刘宗周哲学之易学方法为论述主轴,研究宗周易学之方法论意识问题,以及易学作为一方法论意识在宋明理学思潮中的意涵。首先从刘宗周易学的时间发展历程与理论发展内涵两层面确立宗周易学思想在其理论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尝试从这些... 本文以刘宗周哲学之易学方法为论述主轴,研究宗周易学之方法论意识问题,以及易学作为一方法论意识在宋明理学思潮中的意涵。首先从刘宗周易学的时间发展历程与理论发展内涵两层面确立宗周易学思想在其理论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尝试从这些意涵中提出几个关注的问题。接着就这些关注的问题出发,展开对刘宗周易学方法的探讨,从改过功夫、易简、太极、心易说等方面对刘宗周即本体即工夫的易学建构进行初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易学方法论 改过 易简 太极 心易说 即本体即工夫
下载PDF
刘宗周的“慎独”思想及其在道德修养上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国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刘宗周认为,慎独是成圣成贤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人的品德最重要的考验。慎独要发扬人的道德主体性,通过知过、记过、讼过和改过,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刘宗周的慎独思想对今天人们进行道...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刘宗周认为,慎独是成圣成贤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人的品德最重要的考验。慎独要发扬人的道德主体性,通过知过、记过、讼过和改过,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刘宗周的慎独思想对今天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品质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慎独 道德修养
下载PDF
明儒“意”论分歧及其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锦枝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明儒关于《大学》诚意之"意"的定位大体可分两种:以意为心之所发,有善有恶,不具有主宰的意义;以意为心之所存,纯善无恶,是心之主宰。宋代学者思想中已体现出"意"定位之二重性,至明中叶王阳明这种分歧和矛盾更为突出... 明儒关于《大学》诚意之"意"的定位大体可分两种:以意为心之所发,有善有恶,不具有主宰的意义;以意为心之所存,纯善无恶,是心之主宰。宋代学者思想中已体现出"意"定位之二重性,至明中叶王阳明这种分歧和矛盾更为突出,而其后学或在其"有善有恶意之动"的基础上提出"无意之意",以超越形下的善恶观念;或发展了"意"的第二种涵义,提出意为心之所存,来解决阳明思想中的矛盾,刘蕺山即是这一支诚意说的集大成者。在此过程中,诚意工夫的重点亦由"诚"逐渐落实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性 王守仁 刘宗周
下载PDF
刘宗周“一齐俱到”的心性内涵及理论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群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4-31,共8页
"一齐俱到",是由刘宗周解释《周易》而独创的思想,是刘宗周理学的核心思想和范畴,也是后人理解刘宗周理学思想的一把钥匙。所谓"一齐俱到",就是指天地生生之道不是一个前后生成的过程,而是一个共时性的生生关系,而... "一齐俱到",是由刘宗周解释《周易》而独创的思想,是刘宗周理学的核心思想和范畴,也是后人理解刘宗周理学思想的一把钥匙。所谓"一齐俱到",就是指天地生生之道不是一个前后生成的过程,而是一个共时性的生生关系,而人能够以心统易,呈现出天地人"相蕴而生"的圆融境界。这就意味着,喜怒哀乐之已发未发并无前后之分,而只有表里之别。心体无动静,却有寂感;性体无间断,而能流行。"一齐俱到"实现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融通,也使儒学中的心、性、气等范畴统而一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一齐俱到 无前后 无动静 无间断
下载PDF
刘宗周《周易古文钞》中的“慎独”功夫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昭炜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5,共6页
刘宗周晚年重要著作《周易古文钞》可与《人谱》相辉映。刘宗周认为,慎独功夫纲为乾坤,目分为六: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旋、迁善改过以作圣。又认为,《乾》、《坤》从继善成性、易知简能... 刘宗周晚年重要著作《周易古文钞》可与《人谱》相辉映。刘宗周认为,慎独功夫纲为乾坤,目分为六: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旋、迁善改过以作圣。又认为,《乾》、《坤》从继善成性、易知简能、一理凝然、一念惺然等方面阐发了独体的内涵;《复》、《豫》、《履》、《无妄》、《小过》阐释"慎独"功夫论;《蛊》、《节》、《大过》展现学问与生命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慎独 周易 人谱
下载PDF
重本·崇礼·尚实:论刘宗周的讲学活动与教化特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前林 《学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3期114-121,共8页
证人社乃刘宗周与陶奭龄共同创建,在其讲学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他还于大善寺、解吟轩、石家池、韩山草堂、东林书院、首善书院讲学。刘宗周的讲学,旨在教化。他重视未发工夫,强调源头处的洁净精微;同时认为谨守礼仪规矩会对... 证人社乃刘宗周与陶奭龄共同创建,在其讲学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他还于大善寺、解吟轩、石家池、韩山草堂、东林书院、首善书院讲学。刘宗周的讲学,旨在教化。他重视未发工夫,强调源头处的洁净精微;同时认为谨守礼仪规矩会对为学成圣有促进作用;此外,反对顿悟空谈,主张实修躬行。刘宗周的讲学实践与教化思想对于家族、门人、浙东学术皆有较大影响,其亦可为现代教育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讲学活动 教化特质 现代启示
下载PDF
刘宗周诗歌泪意象发微
18
作者 龙世行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77-83,共7页
以刘宗周诗歌中的泪意象为切入点,可以发现其诗歌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具体包括:相思悼念、顾影自怜的文学之泪,感伤时事、怀古伤今的政治之泪;赠别感怀、日常体用的生活之泪三个方面。其诗歌泪意象表现手法多样,主要运用了典故、白描... 以刘宗周诗歌中的泪意象为切入点,可以发现其诗歌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具体包括:相思悼念、顾影自怜的文学之泪,感伤时事、怀古伤今的政治之泪;赠别感怀、日常体用的生活之泪三个方面。其诗歌泪意象表现手法多样,主要运用了典故、白描、夸张等表现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渲染力,推动了诗歌意境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诗歌 泪意象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刘宗周《人谱》书名及理论内涵探微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群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14,共7页
刘宗周命名《人谱》,其灵感是源于"家谱"概念的,而其目的就是要在人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人的谱系。两相比附,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人谱》书名及其理论内涵:家谱证身世,而《人谱》证心性;家谱寻远祖,而《人谱》寻"意"... 刘宗周命名《人谱》,其灵感是源于"家谱"概念的,而其目的就是要在人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人的谱系。两相比附,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人谱》书名及其理论内涵:家谱证身世,而《人谱》证心性;家谱寻远祖,而《人谱》寻"意"根;家谱别姓氏,而《人谱》别贤愚。总之,《人谱》书名之含义就是"谱人""证人"。证明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证明人人具有尧舜之性,此为天命之善性。人由于受外物之熏染,难免会产生一些过错,但只要能够"慎独"与"诚意",就能够迁善改过,从而入于圣人之域。可见,《人谱》之书名,与众多著作顾名思义颇为不同,它不仅泛指著作内容,还涉及到著作的思想体系。通过细致的探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刘宗周的理学思想,还能更好地促进其传播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人谱》 家谱 证心性 寻“意”根 别贤愚
下载PDF
慷慨悲歌 末代木铎——刘宗周骚体赋创作刍议
20
作者 李灿朝 《云梦学刊》 2008年第4期98-102,共5页
明末大儒刘宗周一生创作了不少诗文辞赋,但其辞章之学历来湮没不彰,学界少有人关注。实际上,刘宗周的辞章修养十分丰厚,尤其是他的骚体赋创作成绩显著,至少在明代辞赋史上应占据一席之位。与其倡明正学、济世拯民的儒学宗旨相一致,刘宗... 明末大儒刘宗周一生创作了不少诗文辞赋,但其辞章之学历来湮没不彰,学界少有人关注。实际上,刘宗周的辞章修养十分丰厚,尤其是他的骚体赋创作成绩显著,至少在明代辞赋史上应占据一席之位。与其倡明正学、济世拯民的儒学宗旨相一致,刘宗周的骚体赋创作通过反映明末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哀时悯世、肃正人心的强烈愿望。其文内充而外显,慷慨悲歌,直抒胸臆,无意于文而辞自工,在昏惨无道的末世如金声木铎响彻云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文学 骚体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