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扑面而来的魅力:在2006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的最新型FPD、MDTV和BLU产品 被引量:1
1
作者 Ken Werner 刘艳艳 《现代显示》 2006年第7期5-10,49,共7页
LCD背光的进展、LED发光背投电视的引入以及基于激光的背投电视的快速发展是本年度消费电子展览(CES2006)介绍的三个主要显示产品。
关键词 2006年消费电子展 lcd背光 背投电视
下载PDF
LCD背光源产品的新发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季旭东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9-127,共9页
目前,多数LCD器件都配备了背光源。在这些器件中,背光源对显示画面的亮度、对比度、发光均匀性等许多重要的性能都有影响,因而不断地改进LCD背光源,井研制新型LCD背光源是开发LCD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鉴此,对L... 目前,多数LCD器件都配备了背光源。在这些器件中,背光源对显示画面的亮度、对比度、发光均匀性等许多重要的性能都有影响,因而不断地改进LCD背光源,井研制新型LCD背光源是开发LCD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鉴此,对LCD背光源产品的新发展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d 背光源 荧光灯 性能 发展 液晶显示器 显示画面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用于直下式LCD背光源的LED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智慧 常军 +2 位作者 赵楠 金伟其 王涌天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82-284,共3页
传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被动发光器件,本身不会发光,必须依靠背光源提供照明。在背光照明用到的光源中,LED最具竞争力。在分析LED性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大尺寸直下式背光源的LED,新设计的LED结构简单,性能优良。通过... 传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被动发光器件,本身不会发光,必须依靠背光源提供照明。在背光照明用到的光源中,LED最具竞争力。在分析LED性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大尺寸直下式背光源的LED,新设计的LED结构简单,性能优良。通过设计26英寸背光源验证了新的LED。模拟结果表明,新的LED可以满足大尺寸LCD背光源对亮度均匀性和颜色均匀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RGBLED lcd背光源 大尺寸背光源 直下式背光源
原文传递
以Zn(BTZ)_2∶rubrene为发光层的一种新型白色有机电致发光液晶显示背光源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空物 华玉林 +4 位作者 朱飞剑 牛霞 吴晓明 印寿根 邓家春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7-421,共5页
制备了以Zn(BTZ)2∶rubrene为发光层的5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将其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源。5种器件色度最好时的CIE坐标值为(0.32,0.33),最大有效发光面积达到3 cm×3 cm,此时器件的平均亮度达到264 cd/m2,亮度均匀性达到80%。... 制备了以Zn(BTZ)2∶rubrene为发光层的5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将其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源。5种器件色度最好时的CIE坐标值为(0.32,0.33),最大有效发光面积达到3 cm×3 cm,此时器件的平均亮度达到264 cd/m2,亮度均匀性达到80%。并且分析了随器件有效发光面积增大,发光均匀性、亮度以及最大量子效率减小而器件电流密度反而增大的原因。同时发现附加金属(Ag)辅助电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器件的性能。最后将所制备的5种器件与液晶显示屏相匹配,它们均基本满足液晶显示对背光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 液晶显示背光源 Zn(BTZ)2
下载PDF
应用在大尺寸LCD背照明的LED元件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常军 杨东升 +3 位作者 孙智慧 翁志成 姜会林 任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5-199,共5页
传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通常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CCFL)作为背光光源。相比较而言,由于发光二极管(LED)TFT-LCD背光源系统色彩还原性好、对比... 传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通常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CCFL)作为背光光源。相比较而言,由于发光二极管(LED)TFT-LCD背光源系统色彩还原性好、对比度高、亮度高,其色域是传统CCFL背光源的150%以上,最近几年,RGBLED背光源已经逐渐成为大尺寸背光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尺寸LED背光系统结构主要采用直下式和侧式结构。直下式背光源具有结构简单、光利用率高的特点,是目前大尺寸液晶显示背光源的首选。以RGBLED作为光源,通过对LED光场分布的模拟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直下式背光源的光学设计。背光源模拟表明,该背光源亮度均匀性大于80%,色差小于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lcd背光源 大尺寸背光源 直下式
下载PDF
用于液晶背光源的双层掺杂白光OLED 被引量:6
6
作者 吴空物 华玉林 +5 位作者 张国辉 朱飞剑 牛霞 吴晓明 印寿根 邓家春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518,共4页
制备了一种双层掺杂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中BAlqTBPe掺杂层发蓝光,Zn(BTZ)2Ru-brene掺杂层发橙色光。器件在驱动电压5V时就能发出白光,且在驱动电压5-15V内色坐标变化较小,均在白光色域区,在15V时亮度达到8572cd/m^2,在... 制备了一种双层掺杂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中BAlqTBPe掺杂层发蓝光,Zn(BTZ)2Ru-brene掺杂层发橙色光。器件在驱动电压5V时就能发出白光,且在驱动电压5-15V内色坐标变化较小,均在白光色域区,在15V时亮度达到8572cd/m^2,在电流密度50mA/cm^2时量子效率最高达到0.9%。对该白光OLED的发光和电学性能以及发光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而制备了应用于液晶显示(LCD)背光源的近白光OLED,有效面积达到3cm×3cm,在10V时平均亮度达到-1300cd/m^2,发光亮度均匀性为90%,色度均匀性较好,很好地符合了LCD对背光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双层掺杂 液晶显示(lcd)背光源 BAlq TBPe Zn(BTZ)2 Ru-brene
原文传递
高效率冷阴极荧光灯开发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尔镇 王春锋 《现代显示》 2002年第2期34-40,共7页
近年来,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信息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性能也不断地提高。这些产品要求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源具有轻、薄、高效率、低功耗、高亮度、长寿命等性能。人们对背光源常用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的设计和制造作了许多改进... 近年来,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信息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性能也不断地提高。这些产品要求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源具有轻、薄、高效率、低功耗、高亮度、长寿命等性能。人们对背光源常用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的设计和制造作了许多改进。本文主要介绍高效率CCFL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新设计、新材料和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阴极荧光灯 背光源 低功率灯
下载PDF
量子点背光源白平衡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佳敏 陈恩果 郭太良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3,共7页
为实现液晶显示中背光源的色域扩展和白平衡,本文基于CIE1931色度学系统,研究了光致发光量子点背光源的混色理论,采用高斯函数拟合光谱曲线,构建了量子点背光源的光谱函数模型,提出了量子点光谱与色坐标之间的互转换方法,最终实现背光... 为实现液晶显示中背光源的色域扩展和白平衡,本文基于CIE1931色度学系统,研究了光致发光量子点背光源的混色理论,采用高斯函数拟合光谱曲线,构建了量子点背光源的光谱函数模型,提出了量子点光谱与色坐标之间的互转换方法,最终实现背光源的白平衡。首先,在保持光谱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将复杂光谱数据拟合为拟定参数的高斯函数叠加;然后,根据CIE1931XYZ系统的色坐标求解光谱分布函数及其高斯参数。实验以色温为5 560 K、6 500 K和10 000K的量子点背光源作为基准进行了白平衡的理论验证,得到了光谱分布函数并评价了量子点背光源的白平衡颜色特性,验证了其光谱和色坐标之间准确而高效的互转换,简化了光谱曲线的基本函数形式和数值计算量,实现了数据压缩,对实现量子点背光源的白平衡实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液晶背光 光谱 色坐标 色域
下载PDF
白光LED背光驱动电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贺江平 张波 +1 位作者 明鑫 孙江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白光LED应用于LCD面板背光源越来越广泛,其驱动电路随着LCD面板尺寸的增大也相应发展。阐述了从小尺寸面板的驱动电路到大尺寸面板的驱动电路的进展,分析了现有主要应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中小尺寸LCD面板中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已经发... 白光LED应用于LCD面板背光源越来越广泛,其驱动电路随着LCD面板尺寸的增大也相应发展。阐述了从小尺寸面板的驱动电路到大尺寸面板的驱动电路的进展,分析了现有主要应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中小尺寸LCD面板中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已经发展成熟,它采用DCDC电源转换器与线性电流源相结合的电路结构;大尺寸LCD面板中的LED背光源驱动电路正在快速更新,围绕着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和实现灵活准确调光的目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lcd背光源 LED驱动电路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导光板网点分布检测
10
作者 陈召全 《山东工业技术》 2020年第2期60-64,共5页
导光板是侧入式液晶背光中的重要组件,其输出光场面亮度的均匀性与导光网点的分布密切相关。本文针对利用激光打点制备的导光板,使用墨水和酒精处理网点所在的表面,使网点位置与非网点位置形成灰度对比;使用相机采集导光板网点面的图像... 导光板是侧入式液晶背光中的重要组件,其输出光场面亮度的均匀性与导光网点的分布密切相关。本文针对利用激光打点制备的导光板,使用墨水和酒精处理网点所在的表面,使网点位置与非网点位置形成灰度对比;使用相机采集导光板网点面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包括二值化处理、灰度反转、边缘腐蚀、连通域重心坐标获取及透视校正等操作,获得网点的位置信息、密度分布信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导光网点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导光板的生产检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光板 数字图像处理 液晶背光 网点分布
下载PDF
几种前沿领域的LED封装器件
11
作者 李漫铁 《现代显示》 2009年第9期62-64,共3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前沿领域的LED封装器件,分别应用在LED户外全彩显示屏和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等领域,是现今及未来五年内大批量应用的LED封装器件。
关键词 LED显示屏 液晶背光 LED器件
下载PDF
3D液晶显示模组不均匀分区背光扫描及其设计方法
12
作者 吴琦 《大众科技》 2013年第11期1-2,共2页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3D液晶显示逐渐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追捧。在3D液晶电视中,有一类快门式3D显示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一定间隔的两台摄像机同时拍摄同一个物体的左右眼两幅画面,然后合成处理后,在显示屏上通过分时显示的方式显...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3D液晶显示逐渐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追捧。在3D液晶电视中,有一类快门式3D显示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一定间隔的两台摄像机同时拍摄同一个物体的左右眼两幅画面,然后合成处理后,在显示屏上通过分时显示的方式显示出来,然后搭配与分时频率相同的快门式眼镜,使人的左右眼分别观看到摄像机拍摄到的同一物体画面。由于两幅画面存在视差的不同,人眼即可感受到了立体的影像,实现3D效果显示。为了实现更好的3D显示效果,一般通过扫描背光的方式来对背光系统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液晶显示 分区背光
下载PDF
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史艳琼 卢荣胜 张腾达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773,共6页
详细介绍了自动光学检测技术在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在线检测中的应用,分析并比较了背光源模组缺陷自动光学在线检测中的成像技术、检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原理与设计方法,阐述了检测结果为不良品的返修方法。给出了背光源模组表... 详细介绍了自动光学检测技术在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在线检测中的应用,分析并比较了背光源模组缺陷自动光学在线检测中的成像技术、检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原理与设计方法,阐述了检测结果为不良品的返修方法。给出了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常见缺陷的种类和缺陷分类判断准则,把种类繁多的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分为画面缺陷、外观缺陷与异常缺陷;根据背光源模组缺陷形成的原因、种类,设计了背光源模组缺陷点灯检测和非点灯检测两种自动光学检测方案,所设计的自动光学检测方案对背光源模组组装产业开发缺陷检测系统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光学检测 背光源模组 表面缺陷
下载PDF
液晶背光组中棱镜膜结构参数影响显示效果的模拟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洪波 李保安 +5 位作者 徐爱国 李研 庄晓薇 余锡浩 邵贵斌 黄训松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9-554,共6页
采用棱镜膜是提高液晶背光组正视亮度的一种有效途径。采用光路追迹模拟运算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棱镜膜拢光效果的各种结构参数及其规律,并得出如下结论:在给定加工材料(即已知折射率n)的情况下,棱高h主要影响光线出射的均匀性,顶角α主... 采用棱镜膜是提高液晶背光组正视亮度的一种有效途径。采用光路追迹模拟运算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棱镜膜拢光效果的各种结构参数及其规律,并得出如下结论:在给定加工材料(即已知折射率n)的情况下,棱高h主要影响光线出射的均匀性,顶角α主要影响出射光的亮度,而膜厚d则仅仅影响整个背光组的厚度,并利用光学软件Light Tools对其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背光组件 棱镜膜 亮度 均匀性
下载PDF
LCD用亮度增强型背光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凤翙 《真空电子技术》 2001年第1期44-49,5,共7页
本文介绍两种不同类型的 L CD用背光源 ,并描述了背光源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一种是非偏振光亮度增强型背光源 ,另一种是偏振光亮度增强型背光源。相对于 L CD而言 ,它们都从 L CD的外部结构着手而不是从其内部结构着手来改进 L
关键词 背光源 液晶显示器 亮度增强型
下载PDF
导光板中一种V-Cut槽结构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洪波 马若玉 +2 位作者 罗青青 胡兴 宫仁敏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1-684,共4页
提出了一种V-Cut槽结构的液晶导光板表面微结构设计方法,确定了V-Cut槽自身参数影响导光板性能的规律,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对不同的微结构设计方式进行了对比,确定了V-Cut槽的最佳排布方式即多项式排布方式。总结了多项式中各个参数所代... 提出了一种V-Cut槽结构的液晶导光板表面微结构设计方法,确定了V-Cut槽自身参数影响导光板性能的规律,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对不同的微结构设计方式进行了对比,确定了V-Cut槽的最佳排布方式即多项式排布方式。总结了多项式中各个参数所代表的含义,确定了V-Cut槽结构按照多项式方式进行设计的规律。经检验,此方法能够设计出光能利用率高、均匀性在80%以上的高性能导光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光板 V-Cut槽 光能利用率 均匀性 液晶背光源
下载PDF
变压器微机保护实验平台的液晶显示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清泉 于群 +2 位作者 冯知海 单才伟 陈晶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1-646,共6页
为了使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变压器的保护原理,加强对变压器的保护工作,设计了基于TMS320F28335+STC12LE5A60S2的变压器微机保护实验平台,其中TMS320F28335实时采集处理变压器两侧的电压电流信息,承担计算、通信和控制开入开出等任务,STC12L... 为了使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变压器的保护原理,加强对变压器的保护工作,设计了基于TMS320F28335+STC12LE5A60S2的变压器微机保护实验平台,其中TMS320F28335实时采集处理变压器两侧的电压电流信息,承担计算、通信和控制开入开出等任务,STC12LE5A60S2则通过串口通信方式接收来自DSP的数据信息,并控制TFT液晶显示模块MD070SD进行显示。通过外部按键控制,可以使MD070SD显示3种界面:定值整定界面、数据显示界面和保护测试界面,同时将单纯的文本显示转换成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得实验原理简单形象,便于理解。本文给出了串口通信和液晶显示的硬件控制电路,并对液晶模块的3种显示界面进行了详细说明。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可靠实现数据显示和保护测试等功能,实时性好,可视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微机保护 实验平台 MD070SD接口设计 液晶背光调整
下载PDF
CCFL全桥谐振电子变压器原理与设计
18
作者 韩广伟 《电源技术应用》 2007年第12期17-21,共5页
介绍了冷阴极荧光灯(CCFL)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基于控制器MAX8722A的CCFL全桥谐振逆变器工作原理与设计。
关键词 CCFL lcd背光灯 MAX8722A 全桥谐振 逆变器
下载PDF
液晶屏背光灯的人性化控制
19
作者 张玮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PLC FA)》 2009年第12期99-100,113,共3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利用光敏元件对光强度进行检测,并参照强度检测的结果对光的强度进行分类,最终利用PWM波实现对液晶屏背光灯进行人性化控制。
关键词 光敏元件 PWM波 人性化控制 液晶屏背光灯
下载PDF
工程地震仪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宾宾 邓明 +2 位作者 张启升 黄建宇 乐恒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7-1330,共4页
介绍一种工程地震仪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具有电压输入范围广、输出电压稳定、用户操作界面简洁以及低功耗等特点。系统的硬件设计是由DC/DC稳压电源电路、基于高速单片机C8051F320和24位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LTC2449的电... 介绍一种工程地震仪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具有电压输入范围广、输出电压稳定、用户操作界面简洁以及低功耗等特点。系统的硬件设计是由DC/DC稳压电源电路、基于高速单片机C8051F320和24位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LTC2449的电流检测电路以及LCD屏幕背光控制电路组成,软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和嵌入式Windows XP上的VC++用户界面程序组成。最终实现了一种能为工程地震仪提供稳定电源、实时检测电流并可以调节屏幕背光的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仪 电源管理 lcd背光 VC++编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