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化感品种根分泌物中非酚酸类化感物质的鉴定与抑草活性 被引量:78
1
作者 孔垂华 徐效华 +2 位作者 梁文举 周勇军 胡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17-1322,共6页
水稻化感品种能从根系分泌释放化感作用物质 ,长期以来 ,酚酸类物质被认为是水稻根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 ,但这一结论常常被质疑。利用连续循环和直接树脂吸收两种方法采集典型的水稻化感品种 PI31 2 777幼苗的根分泌物 ,并用液相色谱 /质... 水稻化感品种能从根系分泌释放化感作用物质 ,长期以来 ,酚酸类物质被认为是水稻根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 ,但这一结论常常被质疑。利用连续循环和直接树脂吸收两种方法采集典型的水稻化感品种 PI31 2 777幼苗的根分泌物 ,并用液相色谱 /质谱(L C/ MS)联用技术鉴定了根分泌物中的非酚酸类物质。结果显示 ,水稻 PI31 2 777幼苗根系能分泌释放 7-甲氧基羟基肟酸、羟基肟酸、3-异丙基 - 5 -乙酰氧基环己烯酮 - 1、5 ,7,4′-三羟基 - 3′,5′-二甲氧基黄酮、二萜内酯 A和二萜内酯 B6个非酚酸类化合物。经液相色谱 (HPL C)定量分析 ,这些化合物在水稻生长 1 0 d的根分泌物中的浓度为 5~ 1 9μmol/ L。进一步的生测结果显示 ,这些化合物在其释放的浓度范围能对稻田常见的稗草和异型莎草有抑制活性 ,尤其是这些化合物的等摩尔混合物的抑草活性增加 ,同时水稻根分泌物的抑草活性与土壤载体显著相关。表明羟基肟酸、环己烯酮、黄酮和二萜内酯四类非酚酸类物质是水稻的主要化感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 根分泌物 非酚酸类化感物质 抑草活性 液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中基质效应的分析和总结 被引量:83
2
作者 徐炎炎 李森 +3 位作者 张芹 石利利 王济奎 宋宁慧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67,共6页
介绍了GC-MS和LC-MS中基质效应的产生机理,分析了易受基质效应影响的农药,同时阐述了补偿GC-MS和LC-MS的基质效应时一些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方法。通过分析,总结出含有P=O、-O-CO-NH-、OH、R-NH-、-N=、-NH-CO-NH-等基团的农药通常表现... 介绍了GC-MS和LC-MS中基质效应的产生机理,分析了易受基质效应影响的农药,同时阐述了补偿GC-MS和LC-MS的基质效应时一些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方法。通过分析,总结出含有P=O、-O-CO-NH-、OH、R-NH-、-N=、-NH-CO-NH-等基团的农药通常表现出较强的基质效应。GC-MS和LC-MS中均常用的补偿基质效应的方法有基质净化法、同位素标记法、基质匹配校准法。GC-MS中也常使用加入分析保护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液质联用 基质效应 残留
原文传递
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3
作者 刘祥东 梁琼麟 +1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分类以及近年来该技术在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分析、残留物分析、生物大分子分析及临床诊断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为进一步扩大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药领域 临床诊断 液质联用 药物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代谢产物 lc-ms 研究 天然产物 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临床应用建议 被引量:75
4
作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0-779,共10页
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使LC-MS技术在临床诊疗中规范应用,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共同制定《液相色谱-质谱临床应用建议》,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 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使LC-MS技术在临床诊疗中规范应用,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共同制定《液相色谱-质谱临床应用建议》,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执笔起草,广泛征求相关领域检验专家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 液相色谱-质谱 临床检验中心 lc-ms 中华医学会 医院检验科 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及其分析技术 被引量:72
5
作者 王斯婷 李晓娜 +1 位作者 王皎 凌笑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2-1799,共8页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是细胞内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动态检测以及定性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应用在药物毒理学研究、疾病诊断、植物和中药等领域。代谢组学对分析技术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分...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是细胞内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动态检测以及定性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应用在药物毒理学研究、疾病诊断、植物和中药等领域。代谢组学对分析技术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完善,代谢组学的研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各种分析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不同分析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应用领域等进行了综述。同时也总结了在代谢组学的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一些实验技术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气质联用 液质联用
原文传递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6
作者 王静文 曹进 +2 位作者 王钢力 张庆生 丁丽霞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通过对保健食品行业近年来存在的非法添加药物现状的总结,以常见的六大类保健食品为代表,依据与保健功能声称相关的药物药理作用及副作用为溯源基础,对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药物及危害进行总结;同时针对性地介绍了非法添加药物的检... 通过对保健食品行业近年来存在的非法添加药物现状的总结,以常见的六大类保健食品为代表,依据与保健功能声称相关的药物药理作用及副作用为溯源基础,对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药物及危害进行总结;同时针对性地介绍了非法添加药物的检测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直接实时分析质谱及离子迁移谱,以期在保健食品打击非法添加重点监测和日常检测中提供参考,为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发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添加药物 保健食品 检测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离子迁移谱
原文传递
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0
7
作者 祁丹丹 戴伟东 +3 位作者 谭俊峰 彭群华 张悦 林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6,共9页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对绿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微波杀青、滚筒杀青、蒸汽杀青3种杀青方式加工后的夏季绿茶进...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对绿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微波杀青、滚筒杀青、蒸汽杀青3种杀青方式加工后的夏季绿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同时,分别采用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谷氨酸钠为标准苦味、涩味和鲜味物质对3种杀青方式加工的夏季绿茶进行滋味强度分析。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蒸汽杀青、滚筒杀青、微波杀青对夏季绿茶中的儿茶素、黄酮糖苷、原花青素、聚酯型儿茶素、氨基酸、酚酸和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滋味等效量化结果表明,杀青方式可以较明显地改变夏季绿茶的滋味,不同杀青方式加工绿茶的苦味强度为:滚筒杀青>蒸汽杀青>微波杀青;涩味强度为:蒸汽杀青>滚筒杀青>微波杀青;鲜味强度3种杀青方式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绿茶 杀青方式 滋味 化学成分 液质联用
下载PDF
三七注射液指纹图谱的LC/MS测定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颖 陈新发 盛龙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0-163,共4页
采用LC/MS技术测定了中药三七 (包括药材、中间体及针剂成品 )的指纹图谱。通过实验比较 ,确定 75%乙醇作为较适宜的提取溶剂。对中间体和成品则直接进样分析 ,并比较了三者的相关性。
关键词 三七 指纹图谱 lc/ms 化学成分 中药
下载PDF
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最新应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庞焕 文允镒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33-435,共3页
目的 综述近年来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最新应用。方法 主要介绍液相色谱 质谱 (LC MS)接口进展及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 (LC ESI MS)、液相色谱 大气压化学离子化质谱 (LC APCI ... 目的 综述近年来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最新应用。方法 主要介绍液相色谱 质谱 (LC MS)接口进展及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 (LC ESI MS)、液相色谱 大气压化学离子化质谱 (LC APCI MS)等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最新应用。结果及结论 质谱联用在技术上 ,尤其是大气压电离接口 /离子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同时GC MS ,LC MS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学多个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联用 接口 药物分析 lc-ms GC-ms lc-ESI-ms lc-APCI-ms
下载PDF
特征肽段检测技术用于胶类药材专属性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程显隆 陈佳 +4 位作者 李明华 张倩倩 刘薇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找出龟甲胶、鹿角胶、阿胶、黄明胶、新阿胶5种胶类药材的特征肽段,从而建立专属性的鉴别方法。方法用胰蛋白酶针对样品进行酶解,采用液质联用多肽识别技术和数据处理软件对蛋白质酶解后的胶类样品(主含多肽混合物)进行分析处理,进... 目的找出龟甲胶、鹿角胶、阿胶、黄明胶、新阿胶5种胶类药材的特征肽段,从而建立专属性的鉴别方法。方法用胰蛋白酶针对样品进行酶解,采用液质联用多肽识别技术和数据处理软件对蛋白质酶解后的胶类样品(主含多肽混合物)进行分析处理,进行特征肽段的寻找;采用串联四级杆质谱的多反应检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MRM)建立专属性鉴别方法。结果找出了5种胶类药材的特征离子,确定阿胶的特征离子为m/z 539.8,鹿角胶的特征离子为m/z 765.4,龟甲胶的特征离子为m/z 631.3,黄明胶的特征离子为m/z 641.3,新阿胶的特征离子为m/z774.5,并建立了专属性强的鉴别方法。结论确定的各胶类的特征肽专属性强,建立各胶类的专属性鉴别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各胶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类药材 特征肽段 液质联用技术 主成分分析 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SPE-LC-MS法检测杭州地区饮用水水源及自来水中的双酚A 被引量:36
11
作者 张海峰 胡建英 +3 位作者 常红 王秀丽 高建峰 董民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4-586,共3页
采用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 质谱法 (SPE LC MS)对杭州钱塘江流域及杭州地区自来水厂水样中的双酚A进行检测 .在 1 0个采样点均检测出双酚A ,浓度范围在 0 33— 2 5 0 9ng·l- 1 .
关键词 lc-ms 饮用水水源 杭州地区 双酚A 自来水 检测 固相萃取 水样 液相色谱-质谱 流域
下载PDF
串联质谱新技术及其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12
作者 常雁 再帕尔.阿不力孜 王慕邹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8,共6页
关键词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串联质谱法 lc-ms GC-ms
下载PDF
茶鲜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液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正竹 宛晓春 陶冠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5-281,共7页
利用AmberliteXAD-2为填料的柱层析方法,初步分离了茶鲜叶中的糖苷类香气前体。茶叶粗酶(丙酮粉)能有效水解糖苷类香气前体,并释放出挥发性的配基,进而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其苷元部分进行了分析。在茶树槠叶种鲜叶中,顺-3-己烯醇、芳樟醇... 利用AmberliteXAD-2为填料的柱层析方法,初步分离了茶鲜叶中的糖苷类香气前体。茶叶粗酶(丙酮粉)能有效水解糖苷类香气前体,并释放出挥发性的配基,进而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其苷元部分进行了分析。在茶树槠叶种鲜叶中,顺-3-己烯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Ⅰ、Ⅱ)、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和2-苯乙醇是糖苷类香气前体的主要苷元。不同季节的茶树鲜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在苷元组成上基本一致。对糖苷类香气前体的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这类糖苷主要以双糖苷(C5-C6)形式存在,这与在其它茶树品种上(薮北种、毛蟹、水仙、槠叶种)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槠叶种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 cv.Zhuye) 糖苷类香气前体 分析 液质联用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迪 俞佳 +1 位作者 詹固 李阳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8-71,共4页
随着液质联用(LC-M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强有力手段。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鉴定功能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能够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推动中药现代化。总结概述了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 随着液质联用(LC-M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强有力手段。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鉴定功能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能够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推动中药现代化。总结概述了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 中药质量控制 中药活性成分 中药现代化
下载PDF
LC/MS测定中生物样品的基质效应问题 被引量:34
15
作者 谢家树 葛庆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86-1389,共4页
基质效应是指在 LC/MS 测定中,色谱分离时共洗脱的物质改变了待测成分的离子化效率,所引起的信号的抑制或提高。由于生物样品中存在大量内源性干扰物质,基质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对生物样品 LC/MS 分析测定中基质效应产生的机制、... 基质效应是指在 LC/MS 测定中,色谱分离时共洗脱的物质改变了待测成分的离子化效率,所引起的信号的抑制或提高。由于生物样品中存在大量内源性干扰物质,基质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对生物样品 LC/MS 分析测定中基质效应产生的机制、测定基质效应的方法、减小基质效应的措施以及在方法学验证中如何考察基质效应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 ESI APCI 生物样品分析 基质效应 方法验证
下载PDF
超高压液相/电喷雾-LTQ-Orbitrap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三七根中皂苷类成分 被引量:34
16
作者 徐文 丘小惠 +3 位作者 张靖 朱大元 杨一鸣 卢传坚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3-778,共6页
建立三七药材的UPLC-ESI-HRMS定性分析方法。采用Kinetics色谱柱,梯度洗脱,经DAD检测器后采用ESI-LTQ-Orbitrap质谱负离子模式采集,三七成分的一级全扫描离子在离子阱内进行CID多级质谱,FT检测高分辨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七皂... 建立三七药材的UPLC-ESI-HRMS定性分析方法。采用Kinetics色谱柱,梯度洗脱,经DAD检测器后采用ESI-LTQ-Orbitrap质谱负离子模式采集,三七成分的一级全扫描离子在离子阱内进行CID多级质谱,FT检测高分辨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七皂苷成分分离良好,根据多级质谱碎片信息和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信息,结合文献,从三七中鉴定分析了43个成分,并首次从三七中检测到新型的三七皂苷母核和乙酰取代皂苷成分。本方法分离度良好、灵敏度高,可用于三七药材的定性分析,并有助于对三七进行进一步的活性成分研究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lc-ms 人参皂苷 三七皂苷
原文传递
双氢青蒿素差向异构体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宁 杨腊虎 +1 位作者 张正行 俞如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对双氢青蒿素β型差向异构体向α型转化过程进行分析。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异构体。色谱柱:Kromasil C_(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0:20),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16nm。采... 目的:对双氢青蒿素β型差向异构体向α型转化过程进行分析。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异构体。色谱柱:Kromasil C_(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0:20),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16nm。采用LC/MS,LC/NMR对其异构体进行了确证。LC/MS:ESI,扫描:50~1000m/z,干燥气:N_2(10L·min^(-1)),温度:350℃,电压:4000V。LC/NMR:500MHz,溶剂:甲醇。结果:双氢青蒿素在有机溶剂中由β型差向异构体向α型转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结论:将双氢青蒿素的α型和β型差向异构体的转化条件及其历程作为双氢青蒿素的手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差向异构体 HPlc 手性分离 色谱柱
下载PDF
大鼠肝微粒体中葛根素的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及药物代谢动力学 被引量:27
18
作者 崔升淼 赵春顺 +2 位作者 高坤 毛晶晶 何仲贵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 建立大鼠肝微粒体中葛根素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一质谱测定法。并研究葛根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50:50),通过电喷雾电离源(... 目的 建立大鼠肝微粒体中葛根素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一质谱测定法。并研究葛根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50:50),通过电喷雾电离源(ESI),以正离子方式进行检测。结果 方法的回收率为95.6%~96.8%。其日内、日间的RSD分别为4.9%~7.6%和3.7%~6.2%,葛根素的质量浓度在0.5~20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温孵时间0-40min内、微粒体蛋白质量浓度在0.5~2.0g·L^-1内,葛根素呈线性消除,随着肝微粒体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大,葛根素呈线性消除。葛根素可被肝微粒体代谢成大豆苷元。其代谢机理为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依赖性的氧化代谢。还原型烟酰胺二核苷酸(NADH)对葛根素代谢基本没有催化作用。结论 葛根素在大鼠肝微粒体内被迅速代谢,大鼠肝微粒体P450酶参与了葛根素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肝微粒体 代谢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HPLC-MS)测定灯盏乙素血药浓度及其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居文政 张军 +3 位作者 谈恒山 蒋萌 陈玟 熊宁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片在中国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 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2 0mg灯盏花素片,用高效液相 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灯盏乙素总苷元。结果:本实验建立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 .0 1...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片在中国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 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2 0mg灯盏花素片,用高效液相 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灯盏乙素总苷元。结果:本实验建立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 .0 12 6~3.2 4mg·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2 .0 %。2 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片(12 0mg)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 =7.0±2 .3h、Cmax=0 .9±0 .5mg·L-1、AUC0 -tn =5 .6±1.6mg·h·L-1、AUC0 -∞=5 .8±1.6mg·h·L-1、MRT0 -tn=8.0±1.1h、MRT0 -∞=8.6±1.4h。结论:建立的LC MS法适用于灯盏乙素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灯盏花素片口服药代动力学特点是达峰时间较长,约占受试者总人数4 5 %的药时曲线有双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片 灯盏乙素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三聚氰胺的样品前处理及最新检测方法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俊燕 何吕兴 《生命科学仪器》 2007年第10期57-59,共3页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常用于制造三聚氰胺树脂,是建筑业中常用的防火材料,本来与食品、饲料行业毫不相干,但是发生在美国的数起饲料致死宠物的事件使两者联系在一起。经过调查,发现这些进口饲料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三聚氰胺,对此...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常用于制造三聚氰胺树脂,是建筑业中常用的防火材料,本来与食品、饲料行业毫不相干,但是发生在美国的数起饲料致死宠物的事件使两者联系在一起。经过调查,发现这些进口饲料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三聚氰胺,对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饲料厂商提供三聚氰胺的检测报告,因此,三聚氰胺事件也使得分析领域掀起了检测方法的开发热潮,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迅速开发了优越的检测方法,本文将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样品前处理 lc-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