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激对大鼠行为和部分脑区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4
1
作者 严进 王春安 +1 位作者 叶阿莉 陈宜张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2-427,共6页
以旷场试验法测定动物在急、慢性躯体性和心理性应激时的行为变化,以快速断头冷冻匀浆法,用HITACHI-835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应激各期视皮层、海马、下丘脑、小脑谷氨酸含量。并对正常动物经侧脑室微量注射L-AP4后观察行... 以旷场试验法测定动物在急、慢性躯体性和心理性应激时的行为变化,以快速断头冷冻匀浆法,用HITACHI-835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应激各期视皮层、海马、下丘脑、小脑谷氨酸含量。并对正常动物经侧脑室微量注射L-AP4后观察行为变化。结果显示,急性应激期动物行为活动增加,慢性应激期减少:应激时,大鼠部分脑区的谷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时期呈显著性差异;侧脑室微量注射L-AP4提示行为活动减弱可能与脑内Glu系统的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旷场试验 谷氨酸 大鼠行为
下载PDF
应激引起大鼠行为改变可能与中枢谷氨酸系统有关 被引量:1
2
作者 叶阿莉 王春安 +3 位作者 陈宜张 薛明园 胡宗礼 朱铨英 《临床神经科学》 1995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本实验以旷场试验法测定动物在急、慢性躯体性和心理性应激时的行为变化;以快速杀头冷冻匀浆法,用HITACHI-835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应激各期视皮层、海马、下丘脑、小脑谷氨酸含量,并经侧脑室微量注射L-AP_4后观察行为变化。结果显示,急性... 本实验以旷场试验法测定动物在急、慢性躯体性和心理性应激时的行为变化;以快速杀头冷冻匀浆法,用HITACHI-835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应激各期视皮层、海马、下丘脑、小脑谷氨酸含量,并经侧脑室微量注射L-AP_4后观察行为变化。结果显示,急性应激动物行为活动增加,慢性应激减少;躯体性和心理性应激时,大鼠四脑区的谷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时期呈现显著性差异,躯体性和心理性应激组之间谷氨酸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的是:视皮层、海马、侧脑室微量注射L-AP_4后可致行为活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旷场试验 谷氨酸 l-ap4
原文传递
弥漫性脑损伤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4及其激动剂L-AP4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费舟 章翔 +1 位作者 白红民 公方和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96-202,共7页
目的 研究弥漫性脑损伤 (DBI)后大鼠脑皮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 4 (mGluR 4 )及其激动剂L 2 氨基 4 膦酰基丁酸(L AP 4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16 1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DBI组。用Marmarou弥漫性脑... 目的 研究弥漫性脑损伤 (DBI)后大鼠脑皮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 4 (mGluR 4 )及其激动剂L 2 氨基 4 膦酰基丁酸(L AP 4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16 1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DBI组。用Marmarou弥漫性脑损伤模型 ,制成DBI模型 ,于伤后不同时间进行mGluR 4mRNA原位杂交。B组包括单纯、DBI后生理盐水治疗及DBI后L AP 4治疗组。所有DBI动物伤前进行行为学训练。伤后 1h、12h脑室内分别给予L AP 4 (10 0mM ,10 μl)或生理盐水。大鼠在伤后 1、3、7、14d分批处死前进行运动和行为学检查 ,处死后检测神经元损伤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假手术组阳性神经元数无改变 (P >0 .0 5 ) ;与假手术组相比 ,单纯DBI组mGluR 4mRNA表达于脑损伤后 1h即有明显增加(P <0 .0 1) ,在 6h达到高峰。与DBI后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 ,DBI后L AP 4治疗组神经元损伤数减少 ,神经功能检查指数增高。结论 mGluR 4参与了DBI的病理生理过程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脑损伤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4 激动剂 l-ap4 作用
下载PDF
脑型和味型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的不同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慧 徐群渊 +1 位作者 Roper S Chandhari N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利用脑型及味型mGluR4在体内外的表达 ,检测两种受体结构功能上的差异 ,从而证实它们在信号转导功能上的不同。 方法 将克隆得到的脑型及味型mGluR4分别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CHO细胞。在L MSG和L AP4的作用下 ,检测两种受体的功... 目的 利用脑型及味型mGluR4在体内外的表达 ,检测两种受体结构功能上的差异 ,从而证实它们在信号转导功能上的不同。 方法 将克隆得到的脑型及味型mGluR4分别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CHO细胞。在L MSG和L AP4的作用下 ,检测两种受体的功能。利用WesternBlot及原位杂交技术 ,分别检测它们在体内外的表达。 结果 转染脑型及味型mGluR4的CHO细胞 ,表达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免疫活性蛋白 ,其中脑型分子量约为 12 0kD而味型约为 6 8kD。在L MSG和L AP4作用下 ,味型mGluR4对刺激物反应的浓度远高于脑型mGluR4。对大鼠脑组织及舌味蕾的原位杂交证明 ,mGluR4在小脑颗粒细胞有很高的表达 ,而在味蕾细胞表达率较低 ,阳性细胞仅占味蕾细胞的 5 %。 结论 味组织中的mGluR4与脑组织中mGluR4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不同。味型mGluR4特异性表达于味蕾细胞 ,在高于脑内的浓度下 ,结合细胞外的谷氨酸 ,通过降低cAMP的浓度引发味觉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型mGluR4 脑型mGluR4 味觉 谷氨酸l-ap4
下载PDF
大鼠DBI及其合并SBI后第Ⅲ组mGluRs激动剂L-AP4神经保护作用
5
作者 白红民 费舟 +4 位作者 章翔 李志刚 公方和 刘先珍 梁景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 探讨Ⅲ组mGluRs激动剂L AP4对弥漫性脑损伤 (diffusebraininjury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econdarybraininsult,SBI)后损伤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在单纯DBI及合并SBI后 ,脑室注射L AP(10 0 μmol·L- 1 ,10 μL)或... 目的 探讨Ⅲ组mGluRs激动剂L AP4对弥漫性脑损伤 (diffusebraininjury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econdarybraininsult,SBI)后损伤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在单纯DBI及合并SBI后 ,脑室注射L AP(10 0 μmol·L- 1 ,10 μL)或生理盐水 (10 μL) ,观察大鼠行为、脑组织含水量及皮层损伤神经元数变化 .结果 L AP4对DBI后大鼠死亡率、皮层损伤神经元数量及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但可降低合并SBI组大鼠死亡率、减轻合并SBI后的脑水肿程度 ,减少神经元损伤数量 (P <0 0 5 ) .结论 L AP4对DBI合并SBI后损伤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MGlUR l-ap4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