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pplication of the Korean Dietary Pattern Score;KNHANES (Korean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2007
1
作者 Kyung Won Lee Ji Eun Oh Mi Sook Cho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2年第12期1688-1696,共9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pply the Korean Dietary Pattern Score (KDPS) to Korean subjects based on traditional Korean-style meals. The KDPS is based on the 3-Chup Bansang (the traditional Korean daily table setti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pply the Korean Dietary Pattern Score (KDPS) to Korean subjects based on traditional Korean-style meals. The KDPS is based on the 3-Chup Bansang (the traditional Korean daily table setting) and considers the intake of 6 major food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Korean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KDRIs). The KDPS consists of 2 parts: the Korean-Style Meal Score (KSMS) and the Food Group Score (FGS). The KDPS was applied dietary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Korean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KNHANES) in 2007. Socio-demographic status, gender, age, and body mass index are all factors that have been shown to be meaningful predictors for the KDPS. When the effect of the KDPS on risk of disease was evaluated, a higher total KDPS wa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elevat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 < 0.05) and hypercholesterolemia (p < 0.05). In addition, as the KSMS increased, the risk of central obesity (p < 0.05) and hypertension (p < 0.01)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 higher total KDPS suggests a greater diversity of food intake, and therefore greater dietary diversity appears to lower the risk of disease. The KDPS is relevant because it integrates scores for Korean-style meal patterns and meal evaluation from a nutritional perspective. In conclusion, the KDPS is appropriate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diet, adherence to Korean-style meal patterns, and risk of related diseases. These results will be useful for evaluating the nation’s dietary patterns, nutrition, and health status when planning nutrition policies and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rean DIETARY PATTERN korean DIETARY Index korean DIETARY PATTERN SCORE (KDPS) korean-style MealScore (KSMS) Food Group SCORE (FGS)
下载PDF
我国东北朝鲜族民间音乐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元玲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历史悠久,文化特点鲜明,其音乐既保留了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又吸收了东北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本文分析东北地区朝鲜族音乐类型,希望由此探索东北地区朝鲜族音乐的精华,挖掘朝鲜族音乐的人文魅力。
关键词 东北朝鲜族 民间音乐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论韩国“和陶诗”与“和陶辞”的“朝鲜风” 被引量:3
3
作者 崔雄权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2-67,共6页
韩国古代文人从高丽朝开始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与"和陶辞",一代代韩国文人试图从陶渊明那里发掘人生所需的某些文化品质,或是精神力量,或是艺术风格。在"和陶诗"与"和陶辞"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韩国古代文人从高丽朝开始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与"和陶辞",一代代韩国文人试图从陶渊明那里发掘人生所需的某些文化品质,或是精神力量,或是艺术风格。在"和陶诗"与"和陶辞"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是对民族历史的真实反映与民族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及诗歌呈现方式上主题的直白表露与接受过程中诗性意象的取舍。这种表现本质上起到了树立其民族意识的功用,也是一个把影响逐渐转化为"朝鲜风"的消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和陶诗” “和陶辞” “朝鲜风”
下载PDF
“韩流”送来日用陶瓷的春天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瑛 《江苏陶瓷》 CAS 2012年第2期1-2,7,共3页
如今,"韩流"已经不是一件多么新鲜的事情,"哈韩"也不再是几个人的个性演绎。韩国制造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席卷着整个亚洲。在这股强烈的旋风中商机暗涌,针对目前日用陶瓷市场上畅销"韩式"餐具,从中得到... 如今,"韩流"已经不是一件多么新鲜的事情,"哈韩"也不再是几个人的个性演绎。韩国制造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席卷着整个亚洲。在这股强烈的旋风中商机暗涌,针对目前日用陶瓷市场上畅销"韩式"餐具,从中得到启发和思考,从而探讨中国日用陶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式 日用瓷 餐具
下载PDF
韩国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实证研究——以某高校韩国语专业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晓霞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基于Kolb经验学习理论,利用Kolb学习风格量表调查了国内某高校韩国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及其在年级、性别、成绩上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韩国语学习者较多集中在调节型,其次为聚合型,发散型和同化型人数较少;男生多倾向聚合型,女生多... 基于Kolb经验学习理论,利用Kolb学习风格量表调查了国内某高校韩国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及其在年级、性别、成绩上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韩国语学习者较多集中在调节型,其次为聚合型,发散型和同化型人数较少;男生多倾向聚合型,女生多倾向调节型;成绩优秀者多持调节型,成绩中等者多持发散型,成绩较差者多持聚合型;不同年级学习者不存在学习风格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语学习者 学习风格 Kolb经验学习理论
下载PDF
朝鲜半岛汉语教材的近现代分野与转变 被引量:1
6
作者 毕信燕 《海外华文教育》 2019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20世纪前后是朝鲜半岛汉语教材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转折点。从不分章节的一体式会话教材,转变为单元式的语法—会话教材;从零散随意的"译官语法",发展成有计划、自觉的汉语词法句法教学;从官方主导、事大外交的译官教材,转变为... 20世纪前后是朝鲜半岛汉语教材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转折点。从不分章节的一体式会话教材,转变为单元式的语法—会话教材;从零散随意的"译官语法",发展成有计划、自觉的汉语词法句法教学;从官方主导、事大外交的译官教材,转变为大众的、民间的、实用的自学教材。这一系列转变的背后,是社会思潮和语学思想的变革。汉语从"上邦语言"转变为现代外语语种之一;汉语教材吸收语法研究成果,展现出现代语言教材的崭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 近代汉语教材 现代汉语教材 编写体例 语法教学
下载PDF
朝鲜贡使眼中的清代盛京地区居民服饰
7
作者 关亚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6-32,共7页
服饰是指人们的穿戴之物,既代表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水平,又反映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品位。通过对朝鲜贡使在清代前往北京朝贡途中记载的盛京地区居民服饰资料的梳理,进一步拓展盛京地区居民发式、服装和佩饰研究,从中找寻清代盛京地区... 服饰是指人们的穿戴之物,既代表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水平,又反映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品位。通过对朝鲜贡使在清代前往北京朝贡途中记载的盛京地区居民服饰资料的梳理,进一步拓展盛京地区居民发式、服装和佩饰研究,从中找寻清代盛京地区居民服饰所赋有的融合性、标志性和承继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贡使 清代 盛京地区 发式 服装 佩饰
下载PDF
浅论青少年自我观念与服饰形象对我国青少年服饰文化的启示——以京城哈韩族为例
8
作者 余晓丰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1-33,共3页
根据调查分析及有关资料的搜集对比,较为详细的探讨哈韩族服饰形象及自我观念对我国青少年服饰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哈韩族 自我观念 服饰形象 影响
下载PDF
元朝末年大都服饰“高丽风”形成的原因
9
作者 许风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4-66,74,共4页
有元一代,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显著特点。元朝末年,大都服饰一度盛行"高丽风",这与元朝末年大量高丽女子充斥大都密切相关,而元顺帝皇后奇氏完者忽都作为高丽贡女的推动和促进,而元丽双方的政治文化交流... 有元一代,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显著特点。元朝末年,大都服饰一度盛行"高丽风",这与元朝末年大量高丽女子充斥大都密切相关,而元顺帝皇后奇氏完者忽都作为高丽贡女的推动和促进,而元丽双方的政治文化交流,元朝统治者对于异域文化的包容吸收和当时社会的开放风气亦都是此现象形成的基础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末年 大都服饰 “高丽风”
下载PDF
朝鲜朝文人对钱谦益的接受研究
10
作者 李丽秋 《东疆学刊》 CSSCI 2021年第3期99-106,128,共9页
朝鲜朝文人对钱谦益的接受,具体方式包括肯定钱氏文才、次韵作品、引用观点及编撰年谱等。朝鲜朝文人接受钱谦益的主要原因在于钱氏在文学和历史方面的成就与影响、对朝鲜古代作品的重视、为朝鲜朝文坛批判拟古派提供了依据以及钱谦益... 朝鲜朝文人对钱谦益的接受,具体方式包括肯定钱氏文才、次韵作品、引用观点及编撰年谱等。朝鲜朝文人接受钱谦益的主要原因在于钱氏在文学和历史方面的成就与影响、对朝鲜古代作品的重视、为朝鲜朝文坛批判拟古派提供了依据以及钱谦益本身作为东林党人和性理学家的特点。朝鲜朝文人对钱谦益的接受促进了朝鲜朝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列朝诗集》 朝鲜朝 接受
下载PDF
从韩流看“影视表象”与“旅游地形象”的构筑 被引量:39
11
作者 侯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2-66,共5页
近年来在影视作品引发下,韩国大众文化产品在日本广泛流行,形成“韩流”现象,并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往韩国旅游。现代大众旅游业中,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是引发游客产生出游欲望的重要因素,而影视表象则促进了游客对于目的地集合性关注的... 近年来在影视作品引发下,韩国大众文化产品在日本广泛流行,形成“韩流”现象,并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往韩国旅游。现代大众旅游业中,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是引发游客产生出游欲望的重要因素,而影视表象则促进了游客对于目的地集合性关注的形成。表象的特征是替代性与再现性,亦即具有非实在性特征。韩剧虚构的表象世界在与旅游地形象的重叠、交织下得以有形化,从而获得自身的空间性特征。影视旅游中游客通过亲身参与所产生的情感移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影视作品所描绘的理想世界的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流 影视表象 影视旅游 旅游地形象
下载PDF
基于历史背景下中国与韩国民族性特色艺术歌曲的发展对比研究
12
作者 何丽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9期6-11,共6页
中韩两国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深受儒学与佛教影响,传统音乐共通的“五音十二律”见证文化共鸣。虽然西方艺术歌曲在近代有渗透,但中韩艺术歌曲仍融合民族文化,独具一格。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艺术歌曲演进的重要驱动力,还能促进其传... 中韩两国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深受儒学与佛教影响,传统音乐共通的“五音十二律”见证文化共鸣。虽然西方艺术歌曲在近代有渗透,但中韩艺术歌曲仍融合民族文化,独具一格。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艺术歌曲演进的重要驱动力,还能促进其传承与风格塑造。基于此,该研究聚焦20世纪20年代以来,以中韩关键历史事件为界,将艺术歌曲细分为4个发展阶段,深入对比剖析,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两国各时期具有民族特征的艺术歌曲,揭示它们在发展历程中的共性与差异。该文期望以此为契机,让更多蕴含中韩民族精髓的艺术歌曲作品走进公众的视野,为两国艺术歌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 韩国艺术歌曲发展史 中韩艺术歌曲对比 民族性特色 艺术歌曲风格 声乐艺术
下载PDF
避免“朝鲜式战争”:中美印支对抗中的底线及其坚守(1950—1965)
13
作者 时伟通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1950至1965年,中美在印度支那激烈对抗。期间,双方即便多次处于危机关头,却始终没有兵戎相见,这是因为中美都有意避免在印支地区再打一场“朝鲜式战争”。两大国均以对方可能的反应作为自己战略决策的依据,限制介入的规模和力度,谨慎回... 1950至1965年,中美在印度支那激烈对抗。期间,双方即便多次处于危机关头,却始终没有兵戎相见,这是因为中美都有意避免在印支地区再打一场“朝鲜式战争”。两大国均以对方可能的反应作为自己战略决策的依据,限制介入的规模和力度,谨慎回应盟友的要求,从源头上避免被拖入非本意战争,且在极易引起误判的时刻保持沟通,从而坚守了不直接交战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支那 朝鲜式战争 危机沟通 底线坚守
原文传递
朝鲜时期汉语官话教科书体例和内容的嬗变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8-165,共8页
韩国朝鲜时期的汉语官话教科书体系比较成熟和系统,其体例和内容也出现了显著的动态变化特征。朝鲜时期的汉语官话教科书主要分为"会话"和"教化"两大类。初期的官话会话教科书《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一直... 韩国朝鲜时期的汉语官话教科书体系比较成熟和系统,其体例和内容也出现了显著的动态变化特征。朝鲜时期的汉语官话教科书主要分为"会话"和"教化"两大类。初期的官话会话教科书《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一直贯穿朝鲜王朝始终,且有汉语本和谚解本两种体例,内容主要为商务和综合会话。中后期刊印的《华音启蒙谚解》和《你呢贵姓》,体例与前期并无太大差异,但内容却是对初期的补充和丰富;教化类官话教科书初期为《训世评话》,中后期则更替为《五伦全备谚解》。《训世评话》只有汉语本,而《五伦全备》则汉语本和谚解本兼备。朝鲜时期官话教科书体例和内容的变化与朝鲜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中朝关系密切相关,体现了朝鲜时期汉语官话教科书实用性、针对性的编写原则,这样的原则对当今国别化教科书编写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时期 官话教科书 体例和内容的嬗变
下载PDF
浅析电影《雏菊》的结构脉络及叙事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维鸾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3-64,共2页
电影《雏菊》将韩式浪漫爱情故事模式和香港电影的经典枪战元素相结合,将感情、激战和音乐融为一体,使观众耳目一新。
关键词 韩式文艺爱情片 叙事 含蓄 多变 音乐
下载PDF
《引爆者》:韩式犯罪片的本土化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宁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3,共3页
电影《引爆者》通过底层书写与工厂叙事观照社会边缘人群、聚焦中国现实问题,努力将韩式犯罪片加以本土化。不过,过分注重类型化技巧而忽略社会问题根源的发掘使得影片的现实观照与类型叙事之间并未能有效地缝合起来,最终导致了人物形... 电影《引爆者》通过底层书写与工厂叙事观照社会边缘人群、聚焦中国现实问题,努力将韩式犯罪片加以本土化。不过,过分注重类型化技巧而忽略社会问题根源的发掘使得影片的现实观照与类型叙事之间并未能有效地缝合起来,最终导致了人物形象的单薄与现实反思的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式犯罪片 底层书写 空间政治
原文传递
基于文化地理学的下露河朝鲜族住居形态解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梦凡 李世芬 赵嘉依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6期37-40,共4页
下露河朝鲜族住居是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经验长期积累的物质化形态,其聚落形态、空间类型、营建技术、建筑风貌顺应环境而独具特色,蕴含着当地的自然与文化基因。文章以下露河朝鲜族住居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切入,通过文献研究、... 下露河朝鲜族住居是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经验长期积累的物质化形态,其聚落形态、空间类型、营建技术、建筑风貌顺应环境而独具特色,蕴含着当地的自然与文化基因。文章以下露河朝鲜族住居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切入,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类型提取及对比分析,探寻下露河朝鲜族住居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历史渊源,解析其聚落与建筑形态特征,发现其代际演绎规律,并提出住居建设的文化传承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露河朝鲜族 住居类型 聚落形态 代际演绎 风貌特征
下载PDF
新罗末期至朝鲜前期韩国汉诗的唐风宋调
18
作者 李丽秋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4期138-145,202,共9页
本文总结了新罗末期到朝鲜前期韩国汉诗诗风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原因。新罗末期到高丽前期,韩国汉诗整体在唐风的影响之下。受遣唐留学生及科举制度的影响,新罗末期的汉诗表现为晚唐风;高丽前期社会稳定,持续实行科举制度,汉诗表现为初... 本文总结了新罗末期到朝鲜前期韩国汉诗诗风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原因。新罗末期到高丽前期,韩国汉诗整体在唐风的影响之下。受遣唐留学生及科举制度的影响,新罗末期的汉诗表现为晚唐风;高丽前期社会稳定,持续实行科举制度,汉诗表现为初唐、盛唐和晚唐多种诗风并存。高丽中期到朝鲜时代前期,宋风渐渐兴起,并占据了主导地位。高丽中期苏轼诗文传入,高丽诗坛掀起了苏轼热潮,苏轼对韩国古代诗坛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高丽后期在性理学影响之下汉诗表现为濂洛诗风,探索事物哲理,关注现实;朝鲜时代前期,注重修炼诗法和句法的江西诗派影响逐渐扩大,朝鲜诗坛出现了“海东江西诗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汉诗 唐风 宋风 濂洛诗风 苏轼 海东江西诗派
下载PDF
论朝鲜族音乐对通化地区汉族音乐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意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60-61,共2页
清朝末年,朝鲜人民开始大批移民至我国东北部的通化地区,同时也带来了朝鲜族音乐文化。在两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共同的传播媒介和相互影响的教育体系使得朝鲜族音乐风格逐渐融入该地区的汉族音乐创作中。当地汉族音乐文化吸收... 清朝末年,朝鲜人民开始大批移民至我国东北部的通化地区,同时也带来了朝鲜族音乐文化。在两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共同的传播媒介和相互影响的教育体系使得朝鲜族音乐风格逐渐融入该地区的汉族音乐创作中。当地汉族音乐文化吸收了朝鲜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使两民族文化能够相互融合、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化 朝鲜族传统音乐 创作手法 演唱方法 音乐风格
下载PDF
朝鲜民族风格装饰纹样在建筑环境中的表达——以首尔景福宫为例
20
作者 张诗航 徐井福 《工业设计》 2023年第5期136-138,共3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手段日趋丰富与多样。但近年来地域范围内的建筑装饰纹样大致相同,风格较为单一,缺乏文化特色。文章以朝鲜民族风格装饰纹样为载体,并以首尔景福宫为例,分析它在建筑环境中是如何表达的。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手段日趋丰富与多样。但近年来地域范围内的建筑装饰纹样大致相同,风格较为单一,缺乏文化特色。文章以朝鲜民族风格装饰纹样为载体,并以首尔景福宫为例,分析它在建筑环境中是如何表达的。以期为当今的建筑环境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民族风格 装饰纹样 景福宫 建筑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