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兰经》:伊斯兰的精神世界与行为导向 被引量:7
1
作者 唐小蓉 陈昌文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5期64-71,共8页
早期的宗教经典文献,是宗教创始时期民族集体生活经验的投射,它以善、恶的方式规定了亲和、攻击、禁忌的行为与对象,限制了社会行为的广度和深度,以演变成恒定的群体心理模式来适应社会生存,并作为社会契约代际传递。文章通过对世界三... 早期的宗教经典文献,是宗教创始时期民族集体生活经验的投射,它以善、恶的方式规定了亲和、攻击、禁忌的行为与对象,限制了社会行为的广度和深度,以演变成恒定的群体心理模式来适应社会生存,并作为社会契约代际传递。文章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经典文献《古兰经》作文本投射分析,以期找寻出文本如何建构信仰及它所投射出的伊斯兰精神世界如何影响伊斯兰的社会结构与行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兰经》 文本投射 伊斯兰精神世界 行为导向
下载PDF
《古兰经》的伦理道德观对伊斯兰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晓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7-29,共3页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它包合了丰富的内容,提供了范围广泛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本文就其伦理道德观对伊斯兰教社会、政治、经济及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使我们体会到了《古兰经》的伦理道德...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它包合了丰富的内容,提供了范围广泛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本文就其伦理道德观对伊斯兰教社会、政治、经济及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使我们体会到了《古兰经》的伦理道德观对伊斯兰教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独特的伦理道德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兰经》 伊斯兰教 伦理道德
下载PDF
伊斯兰教的经济观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云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52,共6页
伊斯兰教并不限制人们追求现世财富和物质享受,但对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来说,这种追求和享受不能妨碍他履行宗教责任与宗教义务;另一方面,对真主的绝对服从是获得今世财富和来世幸福的条件和保证,辜负真主的人不但会失去今世的财富,也得不... 伊斯兰教并不限制人们追求现世财富和物质享受,但对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来说,这种追求和享受不能妨碍他履行宗教责任与宗教义务;另一方面,对真主的绝对服从是获得今世财富和来世幸福的条件和保证,辜负真主的人不但会失去今世的财富,也得不到来世的幸福。伊斯兰教的这种经济观在全球经济现代化的浪潮中面临着挑战,伊斯兰现代主义者试图对伊斯兰教的传统进行新的解释,从而使伊斯兰教适应并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古兰经》 经济观 生活模式
下载PDF
《古兰经》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淑华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47-58,共12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发掘伊斯兰宗教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古兰经》在阿拉伯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它奠定了伊斯兰教育思想的基础。本文阐述了《古兰经》在对人的定位及两世幸福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尊师重教、求智务实的教育思想。特别体...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发掘伊斯兰宗教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古兰经》在阿拉伯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它奠定了伊斯兰教育思想的基础。本文阐述了《古兰经》在对人的定位及两世幸福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尊师重教、求智务实的教育思想。特别体现在道德教育中,表现为信仰道德一体化,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兰经》 教育思想 两世说 道德教育 伊斯兰教 阿拉伯 教师 知识 神定论 穆罕默德
下载PDF
解析伊斯兰法中的婚姻观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建霞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61,共5页
婚姻制度是伊斯兰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很多规定体现出了伊斯兰法相比于同时期其他法系相关制度具有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因此,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法婚姻制度所体现和倡导的婚姻自主、夫妻平等;反对独身禁欲;严禁近亲、同性婚姻等婚姻观进... 婚姻制度是伊斯兰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很多规定体现出了伊斯兰法相比于同时期其他法系相关制度具有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因此,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法婚姻制度所体现和倡导的婚姻自主、夫妻平等;反对独身禁欲;严禁近亲、同性婚姻等婚姻观进行必要的梳理、展示和分析,以期人们能够从价值合理性的视角认识、了解和关注伊斯兰婚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法 《古兰经》 圣训 婚姻观
下载PDF
试述《古兰经》中关于婚姻和家庭伦理的规定
6
作者 于皓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203-205,共3页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圣典,其中对婚姻、家庭伦理道德有明确的规定,规范着穆斯林的所做所为,具有一定的开明性和宗教上的人道性。
关键词 《古兰经》 伊斯兰教 婚姻和家庭伦理 开明性 人道性
下载PDF
在日朝鲜人的跨文化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9,共7页
随着世界各民族间的频繁接触 ,跨文化教育现象正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民族文化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以及现状调查和采取的改善措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以期... 随着世界各民族间的频繁接触 ,跨文化教育现象正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民族文化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以及现状调查和采取的改善措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以期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跨文化教育研究提供一个参考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朝鲜人 跨文化教育
下载PDF
平等与偏见:《圣经》《古兰经》中的妇女观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云 《唐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7-19,22,共4页
《圣经》与《古兰经》这两部伟大的经典虽然形成时间相隔甚远,但在关于妇女地位和命运问题上却有相同的"启示",这些内容直接影响了后世基督徒与穆斯林妇女价值观的形成。文章根据经文教义和相关知识,对前人较少涉及的两者在... 《圣经》与《古兰经》这两部伟大的经典虽然形成时间相隔甚远,但在关于妇女地位和命运问题上却有相同的"启示",这些内容直接影响了后世基督徒与穆斯林妇女价值观的形成。文章根据经文教义和相关知识,对前人较少涉及的两者在妇女观上的比较进行探讨,阐明因性别造成的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古兰经 妇女观
下载PDF
试论《古兰经》的妇女观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新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3-8,共6页
随着西方基督教国家女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妇女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似乎凸显为一个不小的问题。其实,只是在经历了历史上的牺牲和痛苦的奋斗之后,西方妇女至今才开始获得《古兰经》在十几个世纪前就已为穆斯林妇女所确立起来的地位。《... 随着西方基督教国家女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妇女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似乎凸显为一个不小的问题。其实,只是在经历了历史上的牺牲和痛苦的奋斗之后,西方妇女至今才开始获得《古兰经》在十几个世纪前就已为穆斯林妇女所确立起来的地位。《古兰经》赋予妇女与男子平等却不相同的权利这一事实表明,伊斯兰教破除了犹太—基督教传统有关"夏娃"是人类犯下"原罪"的罪魁祸首的情结,真正给予女性应得的权利,承认并尊重女性的独立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兰经》 妇女地位 平等
下载PDF
圣典初译时的比附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歆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0,共3页
翻译是几大宗教普遍采用的宣教路径;而圣典的初译者们在寻词赋义时大都借用了诸多本土概念去比附他所传播的异质宗教。摩西五经的希腊文初译、佛经的汉文初译、古兰经的汉文初译里译者对一些核心要词的翻译处理都呈现着宗教初传外邦时... 翻译是几大宗教普遍采用的宣教路径;而圣典的初译者们在寻词赋义时大都借用了诸多本土概念去比附他所传播的异质宗教。摩西五经的希腊文初译、佛经的汉文初译、古兰经的汉文初译里译者对一些核心要词的翻译处理都呈现着宗教初传外邦时译者对这种比附式翻译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典翻译 比附 摩西五经 佛经 古兰经
下载PDF
思想与形式——关于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的文艺思想讨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文杰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09-111,共3页
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具有独特思想内质及其诗学形式,可以在分析帕慕克小说创作的技巧和艺术选材的基础上,从其小说所讨论到的东西方艺术生命思想关系、艺术形式及其意义两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其文艺思想及形式作根源论证。
关键词 寂静 艺术思想 艺术生命 艺术形式 古兰经
下载PDF
人神的亲密与疏离——论伊斯兰教的身体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88-94,共7页
《古兰经》如何看待人的身体?从真主造人过程中的身体关注和伊斯兰教宇宙观的身体体现两个角度阐释伊斯兰教的身体观,解读真主创人之始和创世之时的身体意涵,探讨身体隐喻背后的文本基础,可以看出伊斯兰教的身体观集中体现了人神关系的... 《古兰经》如何看待人的身体?从真主造人过程中的身体关注和伊斯兰教宇宙观的身体体现两个角度阐释伊斯兰教的身体观,解读真主创人之始和创世之时的身体意涵,探讨身体隐喻背后的文本基础,可以看出伊斯兰教的身体观集中体现了人神关系的亲密性和疏离性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古兰经 伊斯兰教身体观
下载PDF
《古兰经》中的逻辑证明学
13
作者 马秀梅 《青海民族研究》 200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古兰经》作为真主启示于穆罕默德并传达给人类的指路明灯 ,以人类作为大地的代治者 ,只有通过世界万物中的人类才能把真理性的方案施展开来。那么 ,《古兰经》中怎样让人类 (确指穆斯林 )信守真主之正道的呢 ?就是说 ,人们接受伊斯兰... 《古兰经》作为真主启示于穆罕默德并传达给人类的指路明灯 ,以人类作为大地的代治者 ,只有通过世界万物中的人类才能把真理性的方案施展开来。那么 ,《古兰经》中怎样让人类 (确指穆斯林 )信守真主之正道的呢 ?就是说 ,人们接受伊斯兰教并遵守成为穆斯林 ,并非中世纪的那个特定时代的仅有的现象 ,而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随处可见的 ,随时发生的现实状况 ,所以 ,在人类共存共荣 ,相互欣赏的多元文化景观中 ,以辩证的、历史的、科学的态度研究《古兰经》教化人类的逻辑证明学 ,以使人们对宗教、文化、文明乃至真理有一个理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兰经》 逻辑证明学 穆罕默德使者 逻辑学
下载PDF
吐鲁番新区征集的察合台文文书清洗修复报告
14
作者 陈玉珍 王丽梅 +4 位作者 杨琪 徐东良 赵阳 李媛 玛尔亚木.依布拉音木 《吐鲁番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2013年3月,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开始对一千余件自吐鲁番市新区征集的察合台文文书进行清洗修复。其内容主要为《古兰经》,残损严重,为清洗修复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按文书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印刷体文书、手写体文书、卷轴样文... 2013年3月,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开始对一千余件自吐鲁番市新区征集的察合台文文书进行清洗修复。其内容主要为《古兰经》,残损严重,为清洗修复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按文书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印刷体文书、手写体文书、卷轴样文书三类分别进行清洗修复。最后装盒归档,以便查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新区 察合台文文书 《古兰经》
下载PDF
古典国际法的耶伊儒法理基础之比较
15
作者 李道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2,共7页
从国际法的原则和规范中不难发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事实上,无论《圣经》、《可兰经》,还是《论语》、《孟子》等中西古代典籍,皆为国际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理论资源。耶伊儒三种文化中的一些共同价值,如自... 从国际法的原则和规范中不难发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事实上,无论《圣经》、《可兰经》,还是《论语》、《孟子》等中西古代典籍,皆为国际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理论资源。耶伊儒三种文化中的一些共同价值,如自然法、契约、正义、天道、人道、博爱等,早已成为国家关系的伦理基础、战争的合法性基础、多元宽容的跨文化基础,以及实现永久和平的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可兰经 儒家思想 国际法 和平
下载PDF
论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中妇女地位的嬗变
16
作者 马格侠 马玉芬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1-84,共4页
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国家的妇女地位十分低下,伊斯兰教的创立以及《古兰经》的诞生,使妇女在各个方面享有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伊斯兰教在向各地传播的过程中,被当地文化吸纳,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妇女观,也使各地妇女地位发生了变化。伊... 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国家的妇女地位十分低下,伊斯兰教的创立以及《古兰经》的诞生,使妇女在各个方面享有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伊斯兰教在向各地传播的过程中,被当地文化吸纳,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妇女观,也使各地妇女地位发生了变化。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伊斯兰教妇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古兰经》 中国化 妇女地位
下载PDF
The Changing Image of the Ottoman Turks in the Habsburg Monarchy During the 18th Century
17
作者 Alois Kernbauer 《History Research》 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
The old-aged confronta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 between “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Islam” came to new heights in the early modern times and found its arena in Central... The old-aged confronta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 between “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Islam” came to new heights in the early modern times and found its arena in Central Europe. Since the late 15th century, the Ottoman Turks had been feared as menace, as the most dreadful enemies not only of the inhabitants of the Habsburg ruled countries but of the whole world of Christianity, and the Ottoman Turks did pose a permanent threat to their neighbours in Central Europe. The situation changed around 1700 when the Habsburgs succeeded in integrating the entire Hungarian Kingdom into their empire. From the early 18th century onwards the Ottoman Turks were no longer regarded as fierce fighters but increasingly as neighbours living in an unknown and totally different world and gained more and more curious attention. This change was not only the consequence of the new balance in power politics but mainly a sequel of gaining much more information. Up to the late 17th century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Ottoman Turks was based primarily on what had been reported by ambassadors travelling to Constantinople while in the 18th century people of several strands of life reported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After the Peace of Passarowitz in 1718 trade agreements between the two states enabled activities of merchants and tradesmen who learned to know things about their eastern neighbours which were totally new to the Middle European contemporaries. Additionally, some elements of this "oriental" culture were taken over and were to become typical for Central Europe later on. The Turks were curiously observed as strange and fascinating neighbours. In the course of the movement of enlightenment from the middle of the 18th century onwards one aspect of this culture lost much of its dreadfulness: the fact that the Ottoman Turks were infidels. So it did not take very long until Ottomans were seen as being capable of true humanity regardless their religion.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m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West-conflict Islam koran CHRISTIANITY Ottoman Turks Habsburg Empire bridging the gapbetween the Ottoman Empire and Central Europe Enlightenment characteristics PREJUDICES
下载PDF
论红松果材林的生态经济问题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榜华 林宝山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文全面论述了红松果材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划分了吉林省红松果材林的栽培区域 ,提出了红松果材林复合生态系统类型和红松果材林经营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红松 果材林 生态经济 营林技术 复合生态系统
下载PDF
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学者马明龙的生平与著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晓春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7,共6页
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学者马明龙的生平与著述,学界注意尚不多。本文介绍了马明龙现存的主要著作《认己醒语》;还依据《经学系传谱.马明龙先生传谱》、《天方正学.武昌真人墓志》、《马四爸爸传略》(《认己醒语》后附)及《马铨华表碑记》,... 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学者马明龙的生平与著述,学界注意尚不多。本文介绍了马明龙现存的主要著作《认己醒语》;还依据《经学系传谱.马明龙先生传谱》、《天方正学.武昌真人墓志》、《马四爸爸传略》(《认己醒语》后附)及《马铨华表碑记》,叙述了他的生平;最后简略地总结了马明龙佚存作品的总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明龙 《认己醒语》 《经学系传谱》 《天方正学》
原文传递
《古兰经》和圣训中的伊斯兰经济思想 被引量:7
20
作者 祁学义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61-67,共7页
伊斯兰经济思想是关于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经济问题理论和观点的统称。其渊源主要依据《古兰经》和圣训,以伊斯兰信仰和道德伦理为基本特点。伊斯兰积极入世的思想,对社会、经济、生活均有指导和干预作用,因此,其经济思想、理论、实践都... 伊斯兰经济思想是关于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经济问题理论和观点的统称。其渊源主要依据《古兰经》和圣训,以伊斯兰信仰和道德伦理为基本特点。伊斯兰积极入世的思想,对社会、经济、生活均有指导和干预作用,因此,其经济思想、理论、实践都受《古兰经》和圣训教诲的制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思想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经济理论及其实践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训 伊斯兰经济 《古兰经》伊斯兰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