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和《今昔物语集》
1
作者 金伟 吴彦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2019年第2期12-22,共11页
1915年11月,芥川龙之介在《帝国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罗生门》。这篇小说取材于《今昔物语集》(以下简称《今昔》)里的两个故事,更具体地说它是主要基于第二十九卷《本朝·恶行》第十八话的改作。本文针对《罗城门》和《罗生门... 1915年11月,芥川龙之介在《帝国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罗生门》。这篇小说取材于《今昔物语集》(以下简称《今昔》)里的两个故事,更具体地说它是主要基于第二十九卷《本朝·恶行》第十八话的改作。本文针对《罗城门》和《罗生门》的几个构成要素,将两者的场面、人物和对话设定进行对比解读,使读者能深入作品的细节层面来考察《罗城门》如何给芥川的创作带来了刺激和灵感。小说《罗生门》揭示了与《今昔》故事不同的主题,其内容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解明芥川如何改编故事,可以更深入地把握《今昔》故事和芥川小说的内容,尤其对把握小说《罗生门》的主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 今昔物语集
原文传递
古汉语文献在日本平安时代的“豪杰译”——以《今昔物语集·震旦部》的一则故事为考察范例
2
作者 杨金萍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0-64,共5页
"豪杰译"通常指日本明治时期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采取的翻译手段。然而从现代翻译理论的角度比较平安时期的《今昔物语集》及其汉语原典,则可以发现,早在平安时代日本就已经形成了对古汉语文献的"豪杰译"模式。
关键词 古汉语文献 《今昔物语集》 “豪杰译” 平安时代 翻译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