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及营养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海艳 马玉寿 +4 位作者 董全民 孙小弟 施建军 王彦龙 盛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对黄河源区广泛分布的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在禁牧封育和自由放牧利用状态下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的季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禁牧封育草甸和放牧草甸从8月-翌年4月地上生物量均呈下降趋...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对黄河源区广泛分布的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在禁牧封育和自由放牧利用状态下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的季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禁牧封育草甸和放牧草甸从8月-翌年4月地上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其自然损失率分别为46.2%和49.6%。封育草甸的生产力1-4月、4-5月的自然损失率分别为5.1%和5.9%;草甸进入放牧利用后,放牧草甸牧草相对于封育草甸牧草的实际利用量约占4月草地地上现存量的48.4%,约占8月草地地上生物量的24.4%。放牧草甸牧草营养成分从8月到翌年1月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该草甸在夏季属"氮碳"(NC)营养型,在冬季属"碳"(C)营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藏嵩草草甸 地上生物量 营养成分 季节动态
下载PDF
矮嵩草草甸土壤温湿度对植被盖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英年 张法伟 +3 位作者 刘安花 赵亮 王勤学 杜明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6年第4期265-268,272,共5页
利用5-9月植物生长期间所观测的不同植被盖度条件下土壤温、湿度资料,分析了矮嵩草草甸植被盖度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植被覆盖区随季节进程,植被盖度增加,土壤温度升高,湿度下降;8:00-19:00土壤温度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增加... 利用5-9月植物生长期间所观测的不同植被盖度条件下土壤温、湿度资料,分析了矮嵩草草甸植被盖度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植被覆盖区随季节进程,植被盖度增加,土壤温度升高,湿度下降;8:00-19:00土壤温度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增加,14:00土壤温度随植被盖度增加而降低;不论是早晚还是中午,土壤湿度都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嵩草草甸 植被盖度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氮肥添加对高寒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长庭 王根绪 +3 位作者 李香真 王永 字洪标 阿的鲁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5-415,共11页
以藏嵩草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连续6年N素添加对地上植被群落数量特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群落生物量、枯枝落叶对施肥处理无明显响应,且莎草科植物对土壤氮素的吸... 以藏嵩草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连续6年N素添加对地上植被群落数量特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群落生物量、枯枝落叶对施肥处理无明显响应,且莎草科植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和利用率较低。②施肥增加了0-10 cm土壤微生物类群PLFAs丰富度尤其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PLFAs,降低了10-20 cm PLFAs丰富度;③磷脂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烯不饱和脂肪酸、细菌PLFAs/真菌PLFAs的比值随土壤层次增加而增加;④0-10 cm土层革兰氏阳性菌、真菌PLFAs含量与pH、土壤速效磷、速效氮、土壤有机质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10-20 cm土层,细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和总PLFAs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表明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微生物PLFAs含量和丰富度对施肥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土层梯度效应,土壤微生物PLFAs含量和丰富度主要受表层土壤初始养分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嵩草草甸 磷脂脂肪酸(PLFA) 微生物群落 氮添加
下载PDF
返青期休牧初期对三江源区藏嵩草草甸植被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谢乐乐 王晓丽 +4 位作者 马玉寿 王彦龙 罗少辉 周选博 崔海鹏 《青海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解三江源区藏嵩草草甸返青期休牧的效果,以藏嵩草草甸冬春草场为研究对象,返青期休牧结束后,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藏嵩草草甸地上植被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休牧后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植物的总生... 为了解三江源区藏嵩草草甸返青期休牧的效果,以藏嵩草草甸冬春草场为研究对象,返青期休牧结束后,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藏嵩草草甸地上植被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休牧后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植物的总生物量和总盖度呈显著性增加,分别增加了116.9%(P<0.05)和22%(P<0.05)。休牧后藏嵩草、华扁穗草等适口性好的优良牧草重要值增加,而小金莲花、条叶垂头菊、花葶驴蹄草等适口性差的牧草重要值则下降;休牧后,丰富度指数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减少。由此可知返青期休牧可有效改善藏嵩草草甸植被状况,有利于当地草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藏嵩草草甸 返青期休牧 地上植物量
下载PDF
高寒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草甸植物对土壤氮素利用的多元化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文颖 周华坤 +2 位作者 杨莉 李锦萍 汪新川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9-255,共7页
论文以藏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野外原位定量研究高寒藏嵩草草甸7个主要植物种对土壤有机氮(甘氨酸)和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吸收,以证明不同植物对土壤氮素吸收的生态位分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高寒藏... 论文以藏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野外原位定量研究高寒藏嵩草草甸7个主要植物种对土壤有机氮(甘氨酸)和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吸收,以证明不同植物对土壤氮素吸收的生态位分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高寒藏嵩草草甸7种植物δ^15N天然丰度值为0.840%0~5.015%。,变异范围为4.175%。,地上组织氮浓度为14.38~23.31g·kg^-1;②从7种植物吸收土壤甘氨酸、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看,草地早熟禾偏好吸收土壤有机态氮,其体内氮的36%来源于土壤甘氨酸。冷地早熟禾和雅毛茛吸收土壤无机氮的能力最强,其体内氮的41%~43%来源于铵态氮。浴草偏好吸收土壤硝态氮,其体内氮的35%来自于硝态氮。③优势植物藏嵩草、华扁穗草和黑褐苔草对^15N-Gly、^15N-NO3和^15N-NH4^+的吸收均较低,仅为0.085~0.475μmol^15N·g^-1DW,表明这3种莎草科植物不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甘氨酸和无机氮源。④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种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存在差异和多元化的特点,其中莎草科植物对土壤氮的利用较低,而早熟禾、浴草禾本科牧草及双子叶植物雅毛茛以土壤无机氮和可溶性有机氮作为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嵩草草甸生态系统 土壤氮素 ^15N示踪技术
原文传递
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伟 孙海松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7,13,共8页
为了对黄河源区藏蒿草沼泽草甸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与保护,采用样方法,对黄河源区不同退化程度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植物组成有11科32属49种。不同退化程度群落植物组成及其重要值... 为了对黄河源区藏蒿草沼泽草甸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与保护,采用样方法,对黄河源区不同退化程度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植物组成有11科32属49种。不同退化程度群落植物组成及其重要值都有很大变化,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藏嵩草平均高度由26.2 cm降低为7.3 cm,盖度由76%降低为31%;2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地上生物量明显下降,排序为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是一个旱化演替的过程,莎禾草类为主——莎禾草类+杂类草——杂类草为主;3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与生态优势度呈负相关;物种丰富度在中度退化阶段最高,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在重度退化阶段最高,均匀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群落的多样性。草甸可持续利用的最有效措施是围栏封育与划区轮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藏嵩草沼泽化草甸 群落特征 草地退化
下载PDF
青海湖高寒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方涛 曹生奎 +3 位作者 曹广超 汉光昭 林阳阳 成淑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4-131,共8页
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对青海湖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生长季表现为CO_2的净吸收,其吸收峰值出现在12:30—15:00... 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对青海湖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生长季表现为CO_2的净吸收,其吸收峰值出现在12:30—15:00之间,最大值为0.42 mg·m^(-2)·s^(-1),排放峰值出现在20:00—22:30之间,最大值为0.24 mg·m^(-2)·s^(-1)。非生长季日变化较小,总体表现为CO_2的净排放,除了11月,其他月份白天CO_2排放通量都明显大于夜间。2015年青海湖高寒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全年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为54.55 g·m^(-2),表现为碳源。路径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CO_2通量日交换大小的主要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藏嵩草湿草甸湿地 涡度相关 CO2通量 变化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