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kit、NPM1、FLT3基因突变在656例中国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丁子轩 沈宏杰 +6 位作者 缪竞诚 陈苏宁 邱桥成 祁小飞 金正明 吴德沛 何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29-83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C—kit、NPM1、FLT3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分别检测656例AML患者C.kit基因8、17号外显子,NPM1基因12号外显子,FLT3基因20(酪氨酸激酶区,TK...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C—kit、NPM1、FLT3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分别检测656例AML患者C.kit基因8、17号外显子,NPM1基因12号外显子,FLT3基因20(酪氨酸激酶区,TKD)、14、15号外显子(内部串联重复,ITD)基因突变情况,并随访患者的预后。结果656例AML患者中检出C—kit基因8号外显子突变6例(0.9%),17号外显子突变33例(5.0%),NPM1基因突变169例(25.8%),FLT3.TKD突变46例(7.1%),FLT3-ITD突变178例(27.1%)。至少有1个突变的患者341例(50.3%)。C—kit的8号外显子检测到6种突变类型;C—kit的17号外显子检测到8种突变类型;NPMI检测到15种突变类型,其中10种类型已有报道(A、B、C、D、Nm、I、J、J+、S、13),5种类型未见报道;TKD检测到11种突变类型。t(8;21)/M:患者常伴有C—kit的17号外显子突变;inv(16)/M。患者常伴有C—kit的8号外显子突变;M3患者中除FLT3基因突变外未检测到其他突变。NPM1和ITD基因突变多见于正常核型患者,在形态学亚型中多见于M5和M1,阳性病例多伴随高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增多、CD34低表达和CD33高表达。随着发病年龄的增长,突变数量增多,白细胞计数平均值增高,高白细胞计数的患者比例升高。在正常核型的群体中突变阳性的比例较其他群体增高,2种、3种突变的比例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FLT3-ITD突变阳性病例中位生存时间(10.0±1.2)个月,与阴性群体中位生存时间(17.0±2.4)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单独NPM1突变与否对总生存率没有显著影响,但NPM1/ITD-患者的总生存率最高。结论c—kit、NPM1、FLT3基因突变类型及数量在MICM分型中都有特殊的分布,并与白细胞计数、骨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 急性 DNA突变分析 预后 基因 c—kit
原文传递
Current research and treatment fo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被引量:26
2
作者 Kheng Tian Lim Kok Yang T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27期4856-4866,共11页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 are the most common mesenchymal tumor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have gained considerable research and treatment interest,especially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GISTs are d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 are the most common mesenchymal tumor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have gained considerable research and treatment interest,especially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GISTs are driven by mutations commonly found in the KIT gene and less commonly in the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 gene,BRAF gene and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gene. GISTs behave in a spectrum of malignant potential,and both the tumor size and mitotic index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rognostic criteria. Whilst surgical resection can offer the best cure,targeted therapy in the form of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 has revolutionized the management options. As the first-line TKI,imatinib offers treatment for advanced and metastatic GISTs,adjuvant therapy in high-risk GISTs and as a neoadjuvant agent to downsize large tumors prior to resection. The emergence of drug resistance has altered some treatment options,including prolonging the first-line TKI from 1 to 3 years,increasing the dose of TKI or switching to second-line TKI. Other newer TKIs,such as sunitinib and regorafenib,may offer some treatment options for imatinib-resistant GISTs. New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ies are being evaluated,such as inhibitors of BRAF,heat shock protein 90,glutamine an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as well as inhibitors of apoptosis proteins antagonist and even immunotherapy. This editorial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cent research trials and potential treatment targets that may influence our future patient-specific management of GISTs. The current guidelines in GIST management from Europe,North America and Asia are highligh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kit gene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 gene BRAF gene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gene CD117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下载PDF
827例胃肠间质瘤c-kit或PDGFRα基因突变谱解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艳艳 高静 +2 位作者 田野 李健 沈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大样本分析中国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中c-kit或PDGFRα基因突变类型和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年9月至2014年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27例突变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肿瘤组织标本,运用... 目的:大样本分析中国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中c-kit或PDGFRα基因突变类型和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年9月至2014年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27例突变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肿瘤组织标本,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c-kit(外显子9、11、13、17)与PDGFRα基因(外显子12、18)的突变状态,分析其突变类型和突变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827例突变型GIST患者中c-kit基因突变798例(96.5%),其中外显子11、9、13和17突变分别为669、99、18和12例;PDGFRα基因突变29例(3.5%),其中外显子12和18突变分别为2和27例。669例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中,缺失突变325例(48.6%,主要位于5′端),点突变172例(25.7%,主要集中在556~560密码子),混合突变135例(20.2%),重复突变37例(5.5%,主要位于3′端);外显子11突变类型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CD34表达有关(均P<0.05)。 c-kit基因外显子9突变均为502~503密码子的重复突变;外显子13和17突变均为点突变。 PDGFRα基因突变中点突变占75.9%(22/29),另有缺失突变4例,混合突变3例。结论 GIST中c-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率高且突变类型多样,不同外显子突变以及同一外显子的不同突变类型均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基因 C-kit 基因 PDGFRΑ 突变类型
原文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KIT/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文迪 娄丽萍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492-498,共7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199例GIST...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199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测序法检测肿瘤组织标本KIT基因(外显子9、11、12、13、14、17和18)与PDGFRA基因(外显子12、14和18),分析GIST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99例GIST患者中KIT基因突变169例(84.9%),PDGFRA基因突变11例(5.5%),KIT/PDGFRA野生型(WT-GIST)19例(9.5%)。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中有2例为纯合突变型。WT-GIST中有2例PDGFRA基因外显子12的上游内含子检测出突变。小肠GIST患者的KIT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胃GIST(P<0.05)。高危组和中危组(NIH危险度分级)GIST患者的KIT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极低危组(P<0.01)。KIT基因突变率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大小、肿瘤组织学形态、肿瘤细胞核分裂象和Ki67指数组间无明显差异。年龄≤50岁的GIST患者PDGFRA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年龄>50岁的GIST患者(P<0.05)。胃和结直肠GIST患者的PDGFRA基因突变率均明显高于小肠(均P<0.01)。上皮样细胞型GIST患者的PDGFRA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梭形细胞型(P<0.01)。不同性别、肿瘤组织大小、肿瘤细胞核分裂象、NIH分级和Ki67指数组间的PDGFRA基因突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KIT基因突变是GIST患者的主要突变类型,小肠GIST和中、高危GIST患者KIT基因突变率较高;年龄≤50岁、胃、结直肠、上皮样细胞型的GIST患者PDGFRA基因突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kit 基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α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斑驳病c-kit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志淼 徐哲 +1 位作者 卜定方 杨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34-636,共3页
目的:检测2例散发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例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c-kit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针对所发现的突变位点以TaqⅠ酶及SmaⅠ酶... 目的:检测2例散发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例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c-kit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针对所发现的突变位点以TaqⅠ酶及SmaⅠ酶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检测。结果:2例患儿c-kit基因分别于第1862位C→A及第1784位T→C,使密码子GCT→GAT和CTG→CCG,导致Ala621Asp及Leu595Pro突变。2例患儿父母以及50名健康对照者不存在此两种基因突变。结论:Ala621Asp及Leu595Pro均为新生(denovo)突变,此突变是2例散发斑驳病患儿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驳病 基因 C-kit 突变 基因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晓玲 张俊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259,共7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最常见的腹部软组织恶性肿瘤,来源于卡哈尔(Cajal)间质细胞或共同的前体细胞,由突变的KIT基因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驱动,均表达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最常见的腹部软组织恶性肿瘤,来源于卡哈尔(Cajal)间质细胞或共同的前体细胞,由突变的KIT基因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驱动,均表达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伊马替尼用于晚期GIST的治疗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使得GIST成为实体肿瘤靶向药物治疗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之后随着对GIST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在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GIST的分子靶向治疗从晚期一线、二线、三线治疗到术后辅助治疗、术前治疗均有了清晰的脉络,从而为GIST患者提供了显著的生存获益。本文从晚期GIST到早期GIST的术前、术后分子靶向治疗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及对未来的展望,旨在为GIST临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靶向治疗 kit基因 PDGFRα基因 伊马替尼
下载PDF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和人血管生成素-1促进大鼠缺血下肢血管新生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建蓉 杨志健 +4 位作者 张馥敏 马文珠 哈团柱 李传富 高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 观察肌肉转染腺病毒(adenovirus ,Ad )携带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1 6 5(ves cularendothelialgrowfactor ,Ad5 VEGF1 65)和人血管形成素- 1 (angiopoietin- 1 ,Ad5 Ang -1 )基因对大鼠缺血下肢的生血管效应。方法 制作大... 目的 观察肌肉转染腺病毒(adenovirus ,Ad )携带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1 6 5(ves cularendothelialgrowfactor ,Ad5 VEGF1 65)和人血管形成素- 1 (angiopoietin- 1 ,Ad5 Ang -1 )基因对大鼠缺血下肢的生血管效应。方法 制作大鼠下肢血管闭塞模型,肌肉内注射Ad5 VEGF1 65 或 和Ad5 Ang -1 ,以Westernblot法检测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基因导入后在缺血肌肉引起的效应。结果 肌肉经注射Ad5 VEGF1 65和Ad5 Ang- 1后高表达人VEGF1 65 蛋白和人Ang- 1蛋白。术后7d处理组与对照组新生毛细血管数目无明显差别。但术后1 4d和2 1dAng- 1和VEGF1 65 组的新生毛细血管 肌肉数目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 0 1 ) ,VEGF1 65+Ang 1两因子合用组明显高于单用组(P <0. 0 1 )。Ad -VEGF1 65组及Ad VEGF1 65+Ad Ang 1合用组出现大量包围着一厚层αSMA阳性平滑肌细胞的血管,其数量与肌肉数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 0 1 )。因子单用组和合用组肌肉内出现大量溴化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浸润,部分细胞表面呈现C- Kit阳性,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C Kit阳性标记。结论 Ad5- VEGF1 65和Ad5 -Ang -1能促进缺血肢体血管新生,二者合用的生血管效应更为显著;VEG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人血管生成素-1 缺血下肢 大鼠 Ad-VEGF165 人VEGF165 溴化脱氧尿嘧啶 Ang-1 平滑肌细胞 C-kit factor 下肢血管闭塞 WESTEM 免疫组化检测 新生毛细血管 阳性细胞浸润 血管生成作用 血管效应
下载PDF
262例中国人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丽 孔燕 +7 位作者 李海夫 于玮玮 代杰 迟志宏 斯璐 盛锡楠 崔传亮 郭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情况。方法采用Real-timeQuantita-tivePCRSYBRgreen染料法检测262例中国人恶性黑色素瘤(MM)C-KIT基因拷贝数变异;存在C-KIT基因扩增的病例,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 目的分析中国人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情况。方法采用Real-timeQuantita-tivePCRSYBRgreen染料法检测262例中国人恶性黑色素瘤(MM)C-KIT基因拷贝数变异;存在C-KIT基因扩增的病例,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其第9、11、13、17和18外显子突变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表达情况。结果 21例患者肿瘤组织中C-KIT基因存在明显扩增,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比例分别为10.20%(10/98)、8.24%(7/85)和5.06%(4/79);其中2例C-KIT基因扩增同时伴突变;C-KIT基因扩增与CD117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中国两种最常见的黑色素瘤亚型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中,部分患者黑色素瘤组织存在C-KIT基因扩增,提示针对这种扩增的特异靶向药物有可能成为该类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C-kit 基因扩增
下载PDF
C—kit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特征与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超亿 梁小波 +5 位作者 马俊杰 姜慧员 胡学忠 闫栋 侯生槐 王立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C-kit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9例GIST患者的I临床病理、基因检测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 目的探讨C-kit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9例GIST患者的I临床病理、基因检测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9例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DFS)为61.5%;5年总体生存率(OS)为67.4%。其中,77例c-kit外显子11、4例c.kit外显子9和2例PDGFRA外显子18突变患者5年DFS分别为64.3%、14.3%和100%。5年OS分别为70.8%、50.0%和100%。在c-kit外显子11突变的类型中。26例点突变、44例删失突变和7例复制突变患者5年DFS分别为87.1%、44.9%和80.0%,5年OS分别为88.1%、57.0%和100%。各因素之间5年DFS和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基因突变并不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492)。结论经手术治疗而未服用伊马替尼的GIST患者.基因突变型预后优于野生型。但基因突变并非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C-kit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预后
原文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春燕 师英强 +2 位作者 周烨 傅红 赵广法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与临床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对141例GIST进行基因检测,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肿瘤c-kit基因第9、11、13和17外显子及PDGFRA基因第12和18外显子的序列,...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与临床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对141例GIST进行基因检测,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肿瘤c-kit基因第9、11、13和17外显子及PDGFRA基因第12和18外显子的序列,分析基因突变与GIST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41例GIST中共检测到c—kit基因突变108例(76.6%),其中11号外显子突变99例(70.2%,99/141);9号外显子突变8例(5.7%,8/141);13号外显子突变1例(0.7%,1/141);未检测到17号外显子突变病例。97.0%为杂合性突变,3.0%为纯合性突变,11外显子突变方式以缺失突变最常见65.7%(65/99),其次为点突变(24.2%)和插入突变(串联重复)(10.1%);突变位点多集中在5’端的经典热区,其次为3’端的框内串联重复。共检测到4例PDGFRA基因的突变.占无c—kit突变病例的12.1%(4/33),占CD117阴性GIST的40%(4/10),均为外显子18的突变。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在GIST不同原发部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9,P=0.027;χ^2=7.000,P=0.03),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核分裂、恶性潜能分级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IST中存在c-kit及PDGFRA基因的突变;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在不同原发部位间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c—kit PDGFRA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胃肠间质瘤分子分型的临床实践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志忠 伍小军 姜武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17-320,共4页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在胃肠间质瘤(GIST)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GIST中的分子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GIST患者的药效反应和预后与其本身的基因改变,即分子分型密切相关。借助分子分型,将肿瘤生物学行为相似的患者归为同一组别,...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在胃肠间质瘤(GIST)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GIST中的分子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GIST患者的药效反应和预后与其本身的基因改变,即分子分型密切相关。借助分子分型,将肿瘤生物学行为相似的患者归为同一组别,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可能会成为今后GIST临床实践的重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kit基因 PDGFRA基因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Kit基因对白马被毛褪色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白东义 杨丽华 +4 位作者 乌尼尔夫 赵一萍 赵启南 哈斯高娃 芒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1-1178,共8页
马毛色是品种鉴定和个体识别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育种方案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性状之一。因此,研究马被毛褪色已成为当今国际马毛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试图弄清导致马被毛褪色的真正机理。目前已经发现,许多马种被毛褪色表型个体中3号染... 马毛色是品种鉴定和个体识别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育种方案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性状之一。因此,研究马被毛褪色已成为当今国际马毛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试图弄清导致马被毛褪色的真正机理。目前已经发现,许多马种被毛褪色表型个体中3号染色体上的kit基因存在不同的显著突变。研究结果表明马kit基因的正常表达与否与表皮中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的形成密切相关,从而控制是否出现褪色表型。然而,研究证明在不同马种间褪色表型个体在该位点上出现的突变存在着较大的种间差异。具有被毛完全褪色表型的马群非常少见,只是偶尔见于有些马种,但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生存着较大数量的被毛褪色表型个体,被称为蒙古白马。然而,造成其被毛褪色的机理还没有得到证实,有趣的是至今为止在蒙古白马kit基因的21个外显子中还没有发现任何典型突变。因此,文章对近些年国际上对马被毛褪色的分子研究进展做一比较系统的综合叙述,为蒙古白马毛色形成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为今后的马匹毛色研究及其育种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t基因 白马 被毛 褪色
下载PDF
伴t(8;21)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kit和JAK2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渭阳 孙爱宁 +5 位作者 吴德沛 陈苏宁 梁建英 常伟荣 晁红颖 范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97-801,共5页
目的研究伴t(8;21)M2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中c-kit和JAK2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78例伴t(8;21)M:患者中c-kit基因8号与17号外显子的突变情... 目的研究伴t(8;21)M2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中c-kit和JAK2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78例伴t(8;21)M:患者中c-kit基因8号与17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检测患者JAK2V617F的发生情况。结果①78例伴t(8;21)M2患者中27例(34.6%)检测出c-kit基因突变(mue-kit),6例(7.7%)检出JAK2 V617F突变,未见同一患者同时发生muc-kit和JAK2 V617F突变。②c-kit/JAK2 V617F突变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位数为23.0(4.4~167.0)×10^9/L,明显高于野生型c-kit和JAK2患者[14.4(1.6~97.4)×10^9/L](P〈0.05),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CD117表达水平以及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it突变型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位数为23.1(4.4~167.0)×10^9/L,与野生型组[16.0(1.6~97.4)×10^9/L]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JAK2 V617F突变患者仅6例,未单独进行统计学分析。③c-kit/JAK2V617F突变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与野生型组相近(分别69.6%与80.0%,P〉0.05),但c-kit/JAK2V617F突变组患者的2年持续完全缓解(CCR)率低于野生型组(分别26.7%与56.1%,P〈0.05);两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4.8%与58.6%,P〉0.05)。结论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的c-kit和JAK2基因突变在伴t(8;21)M2型AML患者中较常见,并且与白细胞数量增高相关;其中c-kit突变更为频繁,但同一类的两种突变一般不会同时出现于同一患者;伴有此类基因突变的患者复发率高,预后较差;筛查此类基因突变对于今后的靶向治疗以及了解临床预后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 急性 基因 C-kit 基因 JAK2 DNA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红褐色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KIT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艳菲 张廷荣 孙金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3,共4页
选取野生型乌苏里貉、红褐色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各3只为研究对象,利用克隆测序技术,得到长为276 bp的KIT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分析其多态性及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结果显示:红褐色乌苏里貉KIT基因第二外显子与犬、狐、家猫、虎鲸、野猪... 选取野生型乌苏里貉、红褐色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各3只为研究对象,利用克隆测序技术,得到长为276 bp的KIT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分析其多态性及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结果显示:红褐色乌苏里貉KIT基因第二外显子与犬、狐、家猫、虎鲸、野猪、马的同源性分别为97%,97%,92%,89%,87%,87%;对野生型乌苏里貉、红褐色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KIT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3种貉序列完全匹配,说明在此处未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t基因 克隆 多态性
下载PDF
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春萌 师英强 +5 位作者 董锐增 傅红 赵广法 杜春燕 周烨 周晓燕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伊马替尼的应用改变了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前景,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显著提高。然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耐药的患者人数也逐渐增多。伊马替尼耐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伊马替尼的耐药机制... 目的:伊马替尼的应用改变了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前景,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显著提高。然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耐药的患者人数也逐渐增多。伊马替尼耐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伊马替尼的耐药机制。方法:应用PCR双向DNA测序法,对9例伊马替尼耐药或达到疾病稳定的胃肠间质瘤手术患者,在给予伊马替尼治疗前、后,对肿瘤组织进行KIT基因第9、11、13、17外显子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基因第12和18外显子的测序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有7例存在KIT基因激活性突变,其中6例发生KIT基因第11外显子编码的跨膜区突变,1例发生第13外显子突变。4例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患者均发生二次突变,表现为KIT基因第17外显子密码子第2467位点的T为G所替换(T2467G),可导致823密码子编码氨基酸由酪氨酸转变为天冬氨酸。结论:伊马替尼继发耐药可能与KIT基因第17外显子密码子第2467位点T为G所替换(T2467G)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伊马替尼 耐药性 kit基因
下载PDF
A novel gain of function mutant in C-kit gene and its tumorigenesis in nude mice 被引量:6
16
作者 Chen-Guang Bai Xiao-Hong Liu +2 位作者 Qiang xie Fei Feng Da-Lie 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5期7104-7108,共5页
AIM: To transfect mutant C-kit cDNA at codon 579 into 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 line to observe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METHODS: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of pc... AIM: To transfect mutant C-kit cDNA at codon 579 into 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 line to observe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METHODS: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of pcDNA3- Kit-NW and pcDNA3-Kit-W were constructed. Then pcDNA3-Kit-NW and pcDNA3-Kit-W plasrnids were transfected into 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 line by Upofectamine. The resistant clone was screened by G418 filtration and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ncluding pcDNA3-Kit-NW, pcDNA3-Kit-W, and vector control groups. Absorbency value with a wavelength of 574 nm was detected by MTT analysis. Mice were injected with three groups of cells. Volume, mass,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tumors in different group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C-kit gene and mutant C-kit gene were successfully cloned into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cDNA3, pcDNA3-Kit-NW and pcDNA3-Kit-W were successfully transfected into 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 line and showed stable expression in this cell line. Cell proliferating activit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cDNA3-Kit-NW and pcDNA3, pcDNA3-Kit- NW and pcDNA3-Kit-W (P〈0.05), respectively. Tumors were only observed in nude mice implanted with cells transfected with pcDNA3-Kit-NW. CONCLUSION: Mutation of C-kit gene increases the proliferation activity of human cell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G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ProtooncogeneC-kit gene mutation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斑驳病的一种新的KIT基因突变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伟平 陆春 +2 位作者 朱国兴 林群娣 冯佩英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研究1个斑驳病家系先证者及其母亲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经组织病理、电镜检查结合典型的临床特征确立斑驳病的诊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个斑驳病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家系中先证者存在KIT基因第1833位G&g... 目的研究1个斑驳病家系先证者及其母亲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经组织病理、电镜检查结合典型的临床特征确立斑驳病的诊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个斑驳病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家系中先证者存在KIT基因第1833位G>A,导致V604I。100名健康对照者及其它家庭成员不存在此突变。结论V604I是引起该家系临床表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驳病 kit基因 基因突变 V6041 常染色体显性皮肤遗传病 临床表现 电镜检查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of small bowel: Implications of imatinib mesylate 被引量:6
18
作者 Chun-Nan Yeh Tsung-Wen Chen +2 位作者 Ting-Jung Wu Swei Hsueh Yi-Yin J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3期3760-3765,共6页
AIM: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imatinib mesylate (Glivec) on patient survival and response and its safety,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response rate with the kit gene mutation status. METHODS: Thirty-three of 74 (4... AIM: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imatinib mesylate (Glivec) on patient survival and response and its safety,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response rate with the kit gene mutation status. METHODS: Thirty-three of 74 (44.6%) small bowe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patients who developed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and not treated with Glivec were classified as group A patients. Twenty-two advanced small bowel GIST patients treated with Glivec were classified as group B patients.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post-recurrence and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compared. Each tumor in group B patients was investigated for mutations of kit or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lpha (PDGFRA). The mutation type was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outcomes. The antitumor effect and safety of Glivec in group B patients were also assessed. RESULTS: Advanced small bowel GIST patients treated with Glivec had substatntially longer post-recurrence survival and highe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than those not treated with Glivec. A total of 15 patients had a partial response (PR) (67.8%). Activated mutations of c-kit were found in 16 of 19 tested patients and no PDGFRA mutant was identified. In 13 patients with GISTs harboring exon 11 kit mutations, the partial response rate (PR) was 69.3%, whereas two of three patients with tumors containing an exon 9 kit mutation had an 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 of 66.7% (not significant). CONCLUSION: Glivec significantly prolongs the postrecurrence and overall survival of Asia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ISTs. Glivec induces a sustained objective response in more than half of Asian patients withadvanced small bowel GISTs. Activated mutations of kit exon 11 are detectable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GIST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PR rate for patients whose GISTs have kit exon 9 and exon 11 mu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LIVEC Patient survival kit gene mutation
下载PDF
KITD816突变对伴t(8;21)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宫本法 谭业辉 +14 位作者 廖爱军 李剑 毛玥莹 卢柠 丁一 姜尔烈 贡铁军 贾治林 孙谕 李炳宗 刘述川 杜鹃 黄文荣 魏辉 王建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0-464,共5页
目的研究KITD816突变对伴t(8;21)初次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挽救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10家医院血液科收治的伴t(8;21)初次复发AML接受挽救化疗患者的临床特征,计算其1个疗程挽救化疗完全... 目的研究KITD816突变对伴t(8;21)初次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挽救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10家医院血液科收治的伴t(8;21)初次复发AML接受挽救化疗患者的临床特征,计算其1个疗程挽救化疗完全缓解(CR2)率,分析其与KIT突变的相关性。结果共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进行了KIT基因突变检测,KIT基因突变阳性33例,其中26例为KITD816突变。复发后1个疗程挽救化疗CR2率为44.1%。KITD816突变组的1个疗程挽救治疗cR2率明显低于非KITD816突变组(23.1%对57.1%,χ2=7.559,P=0.006)。第1次完全缓解(CR2)维持期≥12个月组CR2率显著高于CR1维持期〈12个月组(74.1%对31.9%,χ2=9.192,P=0.002)。CR1维持期与KITD816突变存在显著相关性,CR1维持期≥12个月组中KITD816突变患者比例显著低于CR1维持期〈12个月组(19.0%对46.8%,χ2=4.737,P=0.030)。KITD816突变组复发后2年总生存率与非KITD816突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2±15.7)%对(55.1±11.1)%,P=0.060]。结论初诊时KITD816突变与较短CR1维持期显著相关,是伴t(8;21)AML复发后CR2率的不良影响因素,可以作为其挽救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KITD816突变对伴t(8;21)复发AML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基因 kit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复发 预后
原文传递
伴ETO或CBFβ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kit基因突变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符爽 胡延平 +6 位作者 陈芳 张男 刘璇 张旻昱 傅煜 王孝会 张继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探讨伴AML1-ETO或CBFβ-MYH11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c-kit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结合测序的方法,对38例伴AML1-ETO或CBFβ-MYH11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kit外显子1... 目的:探讨伴AML1-ETO或CBFβ-MYH11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c-kit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结合测序的方法,对38例伴AML1-ETO或CBFβ-MYH11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kit外显子17的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12例检测到c-kit外显子17突变,突变率为31.6%,其中7例为D816V突变,5例为N822K突变,两种突变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突变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野生组(P<0.05),突变组与野生组患者的年龄、性别、WBC、RBC、PLT和HGB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c-kit突变组和野生组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kit突变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野生组(P<0.05)。结论:AML1-ETO或CBFβ阳性的AML患者c-kit D816V和N822K突变常见,突变患者预后差,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高,c-kit基因突变检测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1-ETO CBFβ-MYH11 C-kit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