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屈服点钢材LYP100循环加载试验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佼姣 石永久 +3 位作者 王元清 潘鹏 牧野俊雄 齐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01-1409,共9页
为了准确模拟低屈服点钢材LYP100的弹塑性地震反应,需要对材料的循环本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16种不同加载制度对LYP100的20个试件进行试验,分析单调曲线、滞回曲线、破坏形态、延性特点等.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对逐级加载下的循环骨架... 为了准确模拟低屈服点钢材LYP100的弹塑性地震反应,需要对材料的循环本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16种不同加载制度对LYP100的20个试件进行试验,分析单调曲线、滞回曲线、破坏形态、延性特点等.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对逐级加载下的循环骨架曲线进行拟合.利用试验数据标定LYP100钢材的等向强化和随动强化参数,通过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参数数值的验证.结果表明,LYP100钢材表现出明显的循环硬化特征;LYP100经历过循环荷载加载以后仍具有良好的延性;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LYP100在逐级循环加载下的骨架曲线;标定的强化模型参数,应用到ABAQUS有限元软件中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屈服点钢 循环加载 等向强化 随动强化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剪胀和破坏耦合的节理岩体本构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肖卫国 兑关锁 +1 位作者 陈铁林 任青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35-2543,共9页
根据节理岩体切向加载作用下的变形机制,把微凸体在磨损破坏过程中引起的剪胀软化现象和伴随的强化现象分开考虑,提出一种新的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法向和切向载荷共同作用下,由于微凸体的爬坡和啃断作用,节理岩体均会发生一定程... 根据节理岩体切向加载作用下的变形机制,把微凸体在磨损破坏过程中引起的剪胀软化现象和伴随的强化现象分开考虑,提出一种新的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法向和切向载荷共同作用下,由于微凸体的爬坡和啃断作用,节理岩体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剪胀和磨损,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产生软化现象,在此引入一个初始剪应力概念体现上述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破碎颗粒的碾压和迁移作用,使得抗剪力学行为由微凸体粗糙度控制逐渐转变为由结构面上形成的紧密夹层的力学行为所控制,抗剪强度提高,在此通过弹塑性随动强化模型来体现这一变形行为。当随动强化模型与初始剪应力相结合时,即为节理岩体切向加载作用下的剪应力–切向位移本构关系。通过对各种已有试验曲线的对比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剪胀 本构模型 节理岩体 随动强化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低屈服点钢材LYP225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7
3
作者 石永久 王佼姣 +3 位作者 王元清 潘鹏 牧野俊雄 齐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0-1265,共6页
为了研究低屈服点钢材LYP225的循环本构关系,对18个试件进行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研究其单调曲线、滞回特点、破坏形态等.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拟合了对称逐级加载下的循环骨架曲线,通过试验滞回数据标定了基于Chaboche模型的等向强化... 为了研究低屈服点钢材LYP225的循环本构关系,对18个试件进行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研究其单调曲线、滞回特点、破坏形态等.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拟合了对称逐级加载下的循环骨架曲线,通过试验滞回数据标定了基于Chaboche模型的等向强化和随动强化参数,并将其输入到Abaqus软件的混合强化模型中,对强化参数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LYP225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加载历史相关;在不同加载制度下LYP225钢材均表现出良好的延性特征;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能较好地模拟LYP225钢材在循环对称逐级加载下的骨架曲线;将标定的混合强化参数输入到Abaqus软件中,所得结果能准确模拟LYP225钢材的滞回曲线.因此,LYP225钢材在循环荷载下的性能不同于单调荷载,通过试验数据拟合的强化参数可用于整体结构中的地震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载 等向强化 随动强化 参数标定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金属薄板应变硬化模型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余海燕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阐述了金属薄板在塑性变形中的应变硬化行为,总结了基于增量塑性理论的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推导方法,重点分析了经典随动硬化模型中的Prager-Ziegler硬化模型、Mroz硬化模型、Armstrong-Frederick硬化模型、Chaboche硬化模型、Geng-Wago... 阐述了金属薄板在塑性变形中的应变硬化行为,总结了基于增量塑性理论的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推导方法,重点分析了经典随动硬化模型中的Prager-Ziegler硬化模型、Mroz硬化模型、Armstrong-Frederick硬化模型、Chaboche硬化模型、Geng-Wagoner硬化模型、Yoshida-Umemori硬化模型和Teodosiu-Hu硬化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范围,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 塑性变形 本构模型 随动硬化
原文传递
混凝土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损伤演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邵长江 吴永红 钱永久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5,共5页
采用基于断裂能的损伤变量表达式,以单位体积材料当前耗能与断裂能的比值定义损伤变量,考虑了混凝土的拉压异性效应。引入了地震损伤的整体演化指标,通过有限元方法利用材料塑性损伤模型模拟桥梁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非线性损伤演化过程... 采用基于断裂能的损伤变量表达式,以单位体积材料当前耗能与断裂能的比值定义损伤变量,考虑了混凝土的拉压异性效应。引入了地震损伤的整体演化指标,通过有限元方法利用材料塑性损伤模型模拟桥梁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非线性损伤演化过程。数值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混凝土后继屈服的随动强化效应,采用损伤型本构关系及相应的Drucker-Prager型屈服函数,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地震损伤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地震损伤 有限元方法 损伤指数 屈服函数 随动强化 损伤本构关系
下载PDF
包辛格效应对板材拉弯回弹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杜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09,247,共5页
为从理论上研究包辛格效应对板材拉弯回弹的影响,利用随动强化本构方程,采用数值方法,确定拉弯的应力分布,由此计算回弹,并与按等向强化本构方程计算的结果加以比较,根据应力分布的特点,分析包氏效应对拉弯回弹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 为从理论上研究包辛格效应对板材拉弯回弹的影响,利用随动强化本构方程,采用数值方法,确定拉弯的应力分布,由此计算回弹,并与按等向强化本构方程计算的结果加以比较,根据应力分布的特点,分析包氏效应对拉弯回弹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先拉后弯,包氏效应有利于降低回弹,但由于预拉伸量较小,或反向加载区域较小,其影响不大;对于先弯后拉,包氏效应不利于减小回弹,但由于应变中性层曲率半径与内弯矩的变化相互制约,其影响也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辛格效应 回弹 随动强化 板材弯曲
下载PDF
管道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段庆全 于国鹏 张宏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9年第2期23-27,共5页
基于弹塑性基本理论,针对随动强化材料模型,以临界强度因子为开裂准则,采用退化奇异单元并编制弹塑性有限元程序,成功地模拟了管材疲劳裂纹的动态扩展过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很好地反映过载迟滞效应等现象。
关键词 管道 随动强化 临界强度因子 退化奇异单元 数值模拟 疲劳扩展速率
下载PDF
12CrNi4A材料轴向超声干磨削残余应力计算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唐进元 郑金超 +1 位作者 廖东日 邵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46-254,共9页
金属材料12Cr Ni4A是一种高强度合金钢,研究12Cr Ni4A材料轴向超声干磨削(Ultrasonic dry grinding,UDG)下的残余应力计算问题。运用逆热法构建一种新的非高斯热源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计算出金属材料12Cr Ni4A超声磨削温度场分... 金属材料12Cr Ni4A是一种高强度合金钢,研究12Cr Ni4A材料轴向超声干磨削(Ultrasonic dry grinding,UDG)下的残余应力计算问题。运用逆热法构建一种新的非高斯热源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计算出金属材料12Cr Ni4A超声磨削温度场分布。用打孔埋布嵌入式热电偶方法测出UAG的磨削区温度历程及分布,通过有限元计算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磨削区温度误差值在5%以内。加载运动学硬化函数,耦合磨削热及磨削力对超声磨削残余应力场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超声磨削表层残余应力分布,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误差在10%以内。研究表明:1)超声磨削可有效降低磨削区温度,降低幅值为24.1%;2)超声磨削可有效减少磨削残余拉应力,增加磨削残余压应力。所提出的预测超声干磨削残余应力的方法,对超声磨削的深入研究有借鉴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磨削 运动学硬化 超声磨削残余应力仿真 磨削温度测量
原文传递
内压弯管在面内循环弯曲载荷作用下棘轮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旭 高炳军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33,共7页
利用多轴试验机研究了内压及面内循环弯曲载荷作用下低碳钢弯管的棘轮效应。试验研究表明最大棘轮应变发生在顶线位置的环向。对于个别试件,内缘线位置也发现了环向棘轮应变,但所有试件的外缘线位置均未发现棘轮应变。内压不变时棘轮应... 利用多轴试验机研究了内压及面内循环弯曲载荷作用下低碳钢弯管的棘轮效应。试验研究表明最大棘轮应变发生在顶线位置的环向。对于个别试件,内缘线位置也发现了环向棘轮应变,但所有试件的外缘线位置均未发现棘轮应变。内压不变时棘轮应变速率随面内循环弯曲载荷的增大而增大;面内循环弯曲载荷不变时,棘轮应变速率随内压的增大而增大。通过用户编程,采用Chen-Jiao-K im随动强化模型,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弯管进行了循环塑性分析。与试验结果相比,Chen-Jiao-K im随动强化模型能给出较好的预测。采用C-TDF提出的等效塑性应变增量控制法确定了结构的棘轮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 面内弯曲 双轴棘轮效应 压力管道 随动强化
下载PDF
LYP100钢材大应变下滞回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群 陈以一 田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7-33,共7页
对LYP100钢材进行了单调拉伸试验和大应变下的循环加载试验,为了防止试件受压失稳,循环加载采用标距直径比为1.25的试件。循环加载一共做了4类共计7种加载制度,试验结果表明LYP100钢材具有十分明显的强化特征,表现为随动强化和各向同性... 对LYP100钢材进行了单调拉伸试验和大应变下的循环加载试验,为了防止试件受压失稳,循环加载采用标距直径比为1.25的试件。循环加载一共做了4类共计7种加载制度,试验结果表明LYP100钢材具有十分明显的强化特征,表现为随动强化和各向同性强化的混合。通过对不同加载制度结果的对比,LYP100钢材的强化特征表现为同应变幅相关,这在目前的Chaboche模型中并未体现,需要对材料模型进行修改。此外,该文在Chaboche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等幅加载的试验结果做了参数标定,采用标定后的结果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表明Chaboche模型存在无法考虑应力强化同应变幅相关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屈服点钢 LYP100 循环加载 随动强化 各向同性强化 应变幅相关
下载PDF
基于Yoshida-Uemori硬化模型的高强钢冲压件回弹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璐 陈劼实 陈军 《模具技术》 2012年第3期11-14,21,共5页
基于LS-DYNA软件对高强钢薄板零件的冲压成形进行仿真分析与回弹预测,研究了不同材料硬化模型对回弹预测精度的影响。在仿真分析中应用各向同性硬化模型和考虑包申格效应的Yoshida-Uemori随动硬化模型,将模拟回弹值同试验回弹量进行比较... 基于LS-DYNA软件对高强钢薄板零件的冲压成形进行仿真分析与回弹预测,研究了不同材料硬化模型对回弹预测精度的影响。在仿真分析中应用各向同性硬化模型和考虑包申格效应的Yoshida-Uemori随动硬化模型,将模拟回弹值同试验回弹量进行比较,验证了Yoshida-Uemori材料模型在高强钢回弹预测中的可靠性,为实际生产中模具设计及修正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回弹预测 随动硬化 Yoshida—Uemori材料模型 包申格效应
下载PDF
考虑包辛格效应的特殊螺纹连接循环加载变形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鹏 周均元 +1 位作者 李宏伟 向治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1-32,共12页
用于高温高压深井的油管特殊螺纹连接受到包括轴向拉伸-压缩和径向内-外压的复杂循环载荷作用。复杂循环载荷会造成油管特殊螺纹在连接处出现局部的弹塑性变形,加剧了油气泄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风险。因此,揭示... 用于高温高压深井的油管特殊螺纹连接受到包括轴向拉伸-压缩和径向内-外压的复杂循环载荷作用。复杂循环载荷会造成油管特殊螺纹在连接处出现局部的弹塑性变形,加剧了油气泄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风险。因此,揭示复杂循环载荷条件对油管特殊螺纹连接变形的影响规律,已成为油气井工程领域亟须解决的热点问题。油管特殊螺纹连接马氏体型不锈钢在循环加载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拉压不对称屈服和包辛格效应,为此,建立考虑拉压不对称各向异性的Reduced Cazacu-Barlat J2-J3(J2-J3)屈服准则和考虑包辛格效应的Armstrong-Frederick(A-F)随动强化模型,对特殊螺纹连接在循环加载下的变形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内部压力是造成特殊螺纹接头出现高接触应力峰值和塑性形变积累的主要原因,油管内部循环压强造成的包辛格效应对于油管特殊螺纹连接变形产生较大影响;轴向的拉伸压缩循环载荷仅驱动螺纹处局部出现塑性变形,包辛格效应的影响不明显;前几周次循环加载中包辛格效应显著影响油管特殊螺纹连接的变形,但并未造成的密封接触强度显著下降,能够满足接头密封完整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辛格效应 随动强化 循环载荷 油管特殊螺纹连接
原文传递
Abdel-Karim-Ohno模型改进及Z2CDN18.12N不锈钢棘轮效应预测
13
作者 陈小辉 刘明月 +1 位作者 刘世纪 田育松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2-398,共7页
为更好地描述Z2CDN18.12N奥氏体不锈钢的单轴棘轮行为,在统一黏塑性循环本构理论框架下,改进了Abdel-Karim-Ohno模型.将塑性应变记忆面引进各向硬化率中,之后进行模型参数确定,进而用Abdel-Karim-Ohno模型和改进Abdel-Karim-Ohno模型对Z... 为更好地描述Z2CDN18.12N奥氏体不锈钢的单轴棘轮行为,在统一黏塑性循环本构理论框架下,改进了Abdel-Karim-Ohno模型.将塑性应变记忆面引进各向硬化率中,之后进行模型参数确定,进而用Abdel-Karim-Ohno模型和改进Abdel-Karim-Ohno模型对Z2CDN18.12N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下的单轴棘轮效应进行研究.利用两种模型分别研究了平均应力、应力幅值、应力率及加载历史等对Z2CDN18.12N奥氏体不锈钢单轴棘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定的加载率条件下,单轴棘轮应变水平随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的增大而提高;随应力率的增大而降低,而且对较低的应力率更为敏感;单轴棘轮行为受加载历史影响显著.通过对比两种模型对材料的单轴棘轮行为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证明了本文改进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轮效应 塑性应变记忆面 Abdel-Karim-Ohno模型 各向同性硬化 随动硬化
下载PDF
304不锈钢在单轴应变棘轮变形下的随动硬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显杰 林松 +2 位作者 高庆 蔡力勋 刘宇杰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8-604,共7页
对304不锈钢在室温下进行了单轴应变控制下的应变棘轮变形与失效以及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对材料在循环过程中材料的硬化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揭示。在对称应变循环下,研究了不同应变幅值下弹性区尺寸和背应力演化规律;在给定工程应变幅值和... 对304不锈钢在室温下进行了单轴应变控制下的应变棘轮变形与失效以及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对材料在循环过程中材料的硬化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揭示。在对称应变循环下,研究了不同应变幅值下弹性区尺寸和背应力演化规律;在给定工程应变幅值和循环棘轮应变增量组合的应变棘轮变形下进行了弹性区尺寸和背应力演化研究。观察到了各向同性硬化和随动硬化演化对加载历史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循环应变棘轮 随动硬化 循环粘塑性
下载PDF
考虑运动硬化的DD3镍基合金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聂君锋 由小川 +1 位作者 庄茁 李旭东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8-695,共8页
详细介绍了镍基合金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在Asaro大变形晶体塑性框架下,引入了运动硬化规律,考虑了温度和应变率对晶体塑性变形的影响,通过针对每个滑移系考虑屈服准则和流动规律建立了晶体塑性模型.对积分过程进行了推导,通过编写ABAQU... 详细介绍了镍基合金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在Asaro大变形晶体塑性框架下,引入了运动硬化规律,考虑了温度和应变率对晶体塑性变形的影响,通过针对每个滑移系考虑屈服准则和流动规律建立了晶体塑性模型.对积分过程进行了推导,通过编写ABAQUS材料用户子程序(UMAT),实现本构模型的有限元积分算法.在此基础上模拟了DD3镍基单晶合金在单轴拉伸和循环载荷下的响应,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利用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镍基单晶所具有的各向异性特性,体现了镍基单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拉-压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3镍基合金 晶体塑性 运动硬化 拉-压不对称性 有限元
下载PDF
组合强化模型及其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亚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28-532,共5页
提出了一种组合形式的强化模型,编制了用于平面问题的弹塑性有限元法的等参元分析程序.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组合强化模型是合理和有效的,使用很方便。文中还推荐了一种关于迭代过程中的卸载问题的处理方法,它能有效地提高迭... 提出了一种组合形式的强化模型,编制了用于平面问题的弹塑性有限元法的等参元分析程序.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组合强化模型是合理和有效的,使用很方便。文中还推荐了一种关于迭代过程中的卸载问题的处理方法,它能有效地提高迭代收敛性,从而对于一般的等向强化有限程序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组合强化模型 有限元法 平面问题
下载PDF
叠加型A-F类随动强化模型塑性应变的数值计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炳军 陈旭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以Chaboche随动强化模型为例,在M isses屈服准则及正交流动准则的前提下,推导了叠加型A rm-strong-F rederick(A-F)类随动强化模型塑性应变的数值计算法,联合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与径向返回法实现数值计算中的内部平衡迭代。同时推导了... 以Chaboche随动强化模型为例,在M isses屈服准则及正交流动准则的前提下,推导了叠加型A rm-strong-F rederick(A-F)类随动强化模型塑性应变的数值计算法,联合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与径向返回法实现数值计算中的内部平衡迭代。同时推导了统一切向矩阵以便确定每一平衡迭代后的试算应变。利用AN SY S提供的U PF s将算法嵌入到AN SY S有限元程序,实现了叠加型A-F类随动强化模型塑性应变的数值计算,并利用四边形单元模拟了单轴循环加载时的棘轮应变,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与实验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动强化 塑性 棘轮效应 数值计算 ANSYS
下载PDF
沥清混合料的运动强化之实验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延西利 《西安公路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26,共5页
本文利用三轴试验,通过实施“先压后拉”和“先拉后压”2种加载途径,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和丁苯橡胶沥青混合料2种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证实了沥青混合料的运动强化特性,同时比较了这2种沥青混合... 本文利用三轴试验,通过实施“先压后拉”和“先拉后压”2种加载途径,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和丁苯橡胶沥青混合料2种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证实了沥青混合料的运动强化特性,同时比较了这2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沥青混合料 运动强化
原文传递
非线性组合硬化条件下镁合金板料变形回弹预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晓迪 岳振明 +1 位作者 高军 褚兴荣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0-556,共7页
变形回弹作为金属板料成形的主要缺陷之一,如何提高变应变路径条件下的回弹预测精度一直是研究者们面临的难题.本文针对镁合金变形特点,提出了同时考虑同向硬化、动态硬化和屈服圆畸变的本构模型.以0.8 mm厚AZ31B镁合金板料为研究对象,... 变形回弹作为金属板料成形的主要缺陷之一,如何提高变应变路径条件下的回弹预测精度一直是研究者们面临的难题.本文针对镁合金变形特点,提出了同时考虑同向硬化、动态硬化和屈服圆畸变的本构模型.以0.8 mm厚AZ31B镁合金板料为研究对象,施加不同预拉伸后进行弯曲变形试验,观察了不同预变形对回弹规律的影响.同时结合有限元分析ABAQUS-Explicit(Vumat)和ABAQUS-Implicit(Umat)对板料的变形及回弹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对比试验与模拟结果,验证动态硬化对于镁合金板料变形回弹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回弹 包辛格效应 动态硬化 诱发各向异性
原文传递
A unified viscoplasticity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irreversible thermodynamics 被引量:2
20
作者 LIU ChangChun Lü HeXiang GUAN P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4期378-385,共8页
A unified viscoplasticity constitutive model for metal materials is develop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irreversible thermodynamics, and an expression for the Helmholtz free energy function involving the parameters refl... A unified viscoplasticity constitutive model for metal materials is develop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irreversible thermodynamics, and an expression for the Helmholtz free energy function involving the parameters reflecting kinematic hardening and isotropic hardening is given. At the same time a non-associated flow potential function including the corresponding state variables is also given, from which the flow equation and the evolution equations of the internal state variables are derived. Thus, a gener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nstructing a unified viscoplasticity constitutive model is given. Compared with the typical unified viscoplasticity constitutive models, the presented model evidently satisfies the irreversible thermodynamics laws. Moreover, this method not only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unified viscoplasticity constitutive model, but also gives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stress-strain analysis of mor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EVERSIBLE thermodynamics VISCOPLASTICITY UNIFIED CONSTITUTIVE kinematic hardening ISOTROPIC harden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