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培生教授对柯韵伯学术思想之发挥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秭林 段晓 邱明义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05-106,共2页
柯韵伯以《伤寒论》第7条为全书之总纲,意在点出仲景以阴阳为纲,但失之于以狭括广,有失于仲景本义,李培生教授特为正之。柯韵伯认为,仲景之六经不同于经络之经;李老特为纠正,认为仲景之六经与经络之手足三阴三阳并不对立而是有联系的。... 柯韵伯以《伤寒论》第7条为全书之总纲,意在点出仲景以阴阳为纲,但失之于以狭括广,有失于仲景本义,李培生教授特为正之。柯韵伯认为,仲景之六经不同于经络之经;李老特为纠正,认为仲景之六经与经络之手足三阴三阳并不对立而是有联系的。柯韵伯认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李老认为,外感与杂病不能分裂开来,对立辨治,但伤寒与杂病还是有区别的。柯韵伯认为,仲景之方,因症而设,非因经而设;李老指出,柯氏的学术思想体系中,仍然是六经统方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伤寒 方证 柯韵伯 李培生
下载PDF
从《伤寒来苏集》初窥柯韵伯六经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敏 荆鲁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667-1672,共6页
《伤寒来苏集》是伤寒论的著名注本之一,作者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柯氏采用“以方类证,方不拘经”的方法对《伤寒论》原文次序进行重新编排和归纳,使仲景之作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得到重新诠解。此外对于六经的论述,依古而加以权变,... 《伤寒来苏集》是伤寒论的著名注本之一,作者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柯氏采用“以方类证,方不拘经”的方法对《伤寒论》原文次序进行重新编排和归纳,使仲景之作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得到重新诠解。此外对于六经的论述,依古而加以权变,主要表现为“首立六经地面学说”“匠心独具,详辨六经通路之来去出入”“重新蠡定六经提纲证”“别开只眼,五郁理论探讨六经证治”。其学术思想将仲景辨证施治的精义作简要发挥,拓宽了后世医家的眼界和思路,研究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中医伤寒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来苏集 柯韵伯 六经 伤寒论 方证
下载PDF
柯韵伯《伤寒论》六经方药证三级分类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秭林 段晓 +2 位作者 杨晓轶 幸超 邱明义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67-68,共2页
柯韵伯精研《伤寒论》,借鉴历代名医研究《伤寒论》的得失,重新确立了六经的价值,引入孙思邈方证学说,创立六经—方证—药证三级分类系统,将《伤寒论》方剂进行重新严格归类,对《伤寒论》条文进行科学分类,使得《伤寒论》的逻辑性、严... 柯韵伯精研《伤寒论》,借鉴历代名医研究《伤寒论》的得失,重新确立了六经的价值,引入孙思邈方证学说,创立六经—方证—药证三级分类系统,将《伤寒论》方剂进行重新严格归类,对《伤寒论》条文进行科学分类,使得《伤寒论》的逻辑性、严谨性极大增强,促进了《伤寒论》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 方证 药证 柯韵伯
原文传递
关于柯韵伯六经层面学术思想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昱琨 郭明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期13-15,共3页
柯韵伯对《伤寒论》有着诸多创见性观点,其中关于《伤寒论》六经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基于此也形成了其方证辨证等一系列完备的理论和经验。文章从六经地面说、六经为百病之立法、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对柯韵伯的《伤寒论》六经学术思想中... 柯韵伯对《伤寒论》有着诸多创见性观点,其中关于《伤寒论》六经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基于此也形成了其方证辨证等一系列完备的理论和经验。文章从六经地面说、六经为百病之立法、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对柯韵伯的《伤寒论》六经学术思想中对疾病的六经传变与出路、因方候证、临床灵活辨证观等进行了疏理探讨与挖掘,以期为六经辨证论治提供更多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韵伯 《伤寒来苏集》 六经 《伤寒论》
下载PDF
柯韵伯兵法类比医理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惠义 贾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28-529,共2页
探讨了柯韵伯兵法类比医理的学术思想 ,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柯韵伯 兵法 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