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FU富集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肿瘤干细胞样亚群细胞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松 钟晓明 +3 位作者 张伶 高玉洁 骆展鹏 何鹏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786-790,共5页
探讨利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从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富集肿瘤干细胞样亚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确定5-FU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KG-1a细胞经5-FU药物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存活细胞群中CD34+CD38... 探讨利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从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富集肿瘤干细胞样亚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确定5-FU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KG-1a细胞经5-FU药物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存活细胞群中CD34+CD38-亚群细胞比例;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内的核酸组成;RT-PCR半定量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member2,ABCG2)mRNA的表达;半固体培养观察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显示,50μg/ml5-FU作用KG-1a细胞4天后,CD34+CD38-亚群细胞比例提高10倍以上;吖啶橙染色可见大部分细胞核酸以发出绿色荧光的DNA为主,RNA含量低;此类细胞高表达ABCG2 mRNA水平;而药物处理后细胞集落形成数量较未处理细胞明显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利用5-FU能够杀死增殖期细胞的性质,成功建立体外药物筛选富集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肿瘤干细胞样亚群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干细胞 5-氟尿嘧啶 kg-1a细胞系 集落形成 耐药
下载PDF
贝母甲素抑制AML-KG-1a细胞增殖与诱导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宇 陈信义 《中国肿瘤》 CAS 2015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贝母甲素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G-1a增殖抑制、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法检测贝母甲素对KG-1a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抑制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贝母甲素对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的...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贝母甲素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G-1a增殖抑制、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法检测贝母甲素对KG-1a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抑制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贝母甲素对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贝母甲素作用于KG-1a细胞24h、48h、72h的吸光度(OD)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细胞生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2与对照组比较,贝母甲素能够提高KG-1a细胞晚期凋亡及总凋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1)。3贝母甲素干预KG-1a后,细胞周期发生明显变化,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升高、凋亡率升高(P=0.001,P=0.002,P=0.046)。[结论 ]贝母甲素具有抑制具有LSC特性的KG-1a细胞增殖、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G2/M期细胞比例、诱导细胞凋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甲素 kg-1a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增殖抑制
原文传递
热疗联合柔红霉素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国征 郭坤元 +3 位作者 周健 孙明 李章球 周雪云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70-573,共4页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柔红霉素(DNR)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G1a体外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DNR作用KG1a细胞48 h抑制50%的药物浓度(IC50),以此浓度为工作浓度,设对照组(正常培养)、热疗组(单纯加热)、化疗...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柔红霉素(DNR)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G1a体外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DNR作用KG1a细胞48 h抑制50%的药物浓度(IC50),以此浓度为工作浓度,设对照组(正常培养)、热疗组(单纯加热)、化疗组(单纯DNR处理)和热化疗组(加热联合DNR处理),热疗和热化疗各设40℃、42℃、43℃3个温度组,热疗在恒温水浴箱中加热60 min;MTT法检测作用前后对KG1a细胞的抑制作用;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KG1a细胞凋亡率。结果热疗、化疗和热化疗均能抑制KG1a细胞增殖,热化疗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化疗组及相同温度的热疗组,且抑制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P<0.05);热疗组、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热化疗组克隆集体落形成率明显低于热疗组、化疗组(P<0.05);热疗组、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热化疗组与化疗组及相同温度热疗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热疗联合DNR能增强对KG1a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提高其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热疗 急性髓白血病 细胞株kg1a 增殖抑制 凋亡
下载PDF
姜黄素提高白血病KG1a细胞对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及其分子机制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伟 刘玉莹 +1 位作者 杜苑苑 王玲 《新医学》 2011年第10期655-660,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作用前后白血病KG1a细胞对同种异体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以对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高度敏感的白血病K562细胞为对照,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KG1a细胞对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 目的:研究姜黄素作用前后白血病KG1a细胞对同种异体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以对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高度敏感的白血病K562细胞为对照,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KG1a细胞对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ULBP3)和HLA-Ⅰ类分子蛋白表达,逆转录PCR法检测细胞表面NKG2D配体和HLA-Ⅰ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KG1a细胞半数抑制量(IC50),以此含量作用KG1a细胞,再次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姜黄素作用后的KG1a对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姜黄素作用后的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和HLA-Ⅰ类分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K562细胞比较,KG1a细胞对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呈低度敏感,KG1a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K562细胞(P<0.01),HLA-Ⅰ蛋白表达阳性率则明显高于K562细胞(P<0.01);在mRNA水平两种白血病细胞表面均有NKG2D配体和HLA-Ⅰ基因表达。当效靶比为5∶1、10∶1、20∶1时,姜黄素作用后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率明显高于作用前(P<0.01);作用后KG1a细胞各NKG2D配体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HLA-Ⅰ类分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姜黄素能提高KG1a细胞对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提高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白血病kg1a细胞 白血病K562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Nkg2D配体 细胞毒性实验
下载PDF
川芎嗪对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宇 田劭丹 +2 位作者 侯丽 许亚梅 陈信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5期844-848,共5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利用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干预细胞生长,运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经川芎嗪干预后的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33、CD123与CD7、CD56、CD44表...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利用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干预细胞生长,运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经川芎嗪干预后的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33、CD123与CD7、CD56、CD44表达。结果:川芎嗪干预KG-1a细胞48小时后,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33+、CD34+CD123+、CD33+CD123+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但是对于CD34+表达率无明显作用,同时,川芎嗪干预KG-1a细胞48小时后,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CD7、CD56、CD44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是对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CD7、CD56、CD44表达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逆转白血病耐药作用,除能够降低MDR、P-gp高表达外,能够降低白血病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34+CD123+、CD34+CD33+、CD33+CD123+、CD7、CD56、CD44表达水平,从白血病干细胞水平逆转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kg-1a细胞系 分子标志物
原文传递
蛋白激酶全抑制分析揭示KG-1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6
作者 段毓 徐凝馨 +6 位作者 曹琼 杨恺 王金娟 刘思瑾 贾峰峰 刘建兵 李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628,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KG-1细胞对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反应,探讨其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对KG-1细胞增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及FGFR1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 目的:通过分析KG-1细胞对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反应,探讨其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对KG-1细胞增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及FGFR1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NVP-BGJ398和PD173074有效抑制KG-1细胞的增殖,表明FGF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在KG-1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使用FGFR抑制剂处理后,p-FGFR1和p-STAT5水平显著下降(P<0.001),p-Akt水平稍有下降(P<0.05),并未影响p-ERK水平(P>0.05)。结论:FGFR1OP2-FGFR1主要作用于下游STAT5信号通路,以促进细胞增殖。蛋白激酶全抑制分析是一种可靠而直接的方法,可用于确定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g-1细胞 蛋白激酶抑制剂 FGFR1OP2-FGFR1融合基因 STAT5
下载PDF
苦参碱提高白血病KG1a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国征 孙明 +4 位作者 贾振薇 周健 胡亮杉 郭坤元 宋朝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作用前后白血病KG1a细胞对NK细胞杀伤细胞敏感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50%抑制量IC50值,以此量的苦参碱作用于KG1a细胞,LDH释放法检测作用前后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RT...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作用前后白血病KG1a细胞对NK细胞杀伤细胞敏感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50%抑制量IC50值,以此量的苦参碱作用于KG1a细胞,LDH释放法检测作用前后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RT-PCR检测KG1a细胞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五种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前后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和HLA-Ⅰ类分子表达变化。结果苦参碱作用前后在效靶比为5:1、10:1、20:1时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G1a细胞在mRNA水平五种基因均表达,苦参碱作用前KG1a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几乎不表达,作用后各配体显著升高,与作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Ⅰ类分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苦参碱能提高KG1a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苦参碱提高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白血病kg1a细胞 NK细胞 Nkg2D配体 细胞毒性实验
下载PDF
两步法从KG-1细胞株体外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 被引量:1
8
作者 余雪姣 郑晓群 +2 位作者 郑昭璟 金晶 彭颖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两步法从人白血病细胞株(KG-1)体外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DC)的技术。方法:利用两步诱导法,先在培养体系中加入FLT3配体(Flt3-ligand)、血小板生成素(TPO)及干细胞因子(SCF)三种细胞因子,对KG-1细胞进行扩增培养5d;扩增后的细... 目的:探讨两步法从人白血病细胞株(KG-1)体外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DC)的技术。方法:利用两步诱导法,先在培养体系中加入FLT3配体(Flt3-ligand)、血小板生成素(TPO)及干细胞因子(SCF)三种细胞因子,对KG-1细胞进行扩增培养5d;扩增后的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作用下诱导7d,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树突状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CD40、CD80、CD86、HLA-DR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7d细胞胞体较大,表面出现许多树突状突起;树突状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CD40、CD80、CD86、HLA-DR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结论:两步法能促使KG-1细胞分化成具有典型形态和表型特征的DC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g-1细胞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诱导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白血病细胞系KG-1a细胞被免疫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
9
作者 胡亮杉 杨华文 +3 位作者 李丽华 张知洪 方晓琳 曹东林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5-649,共5页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白血病细胞系KG-1a细胞被活化免疫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白藜芦醇对KG-1a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IL-2和IL-15刺激活化免疫细胞.用乳...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白血病细胞系KG-1a细胞被活化免疫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白藜芦醇对KG-1a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IL-2和IL-15刺激活化免疫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白藜芦醇作用前后KG-1a细胞对免疫活性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免疫细胞表面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及白藜芦醇作用前后KG-1a细胞表面TRAIL受体(DR4/5和DcR1/2)的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能抑制KG-1a细胞增殖,作用24 h IC50值约为25 μmol/L.在效靶比为10∶1和20∶1时,白藜芦醇作用后活化免疫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5.80±10.88)%和(72.31±13.06)%,高于对照组的(24.96±9.25)%和(37.93±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作用后的KG-1a细胞,DR5的表达为(9.05±3.57)%,高于作用前的(3.1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1的表达为(13.23±3.56)%,低于作用前的(53.75±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TRAIL后,在效靶比为10∶1和20∶1时,白藜芦醇作用后活化免疫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35.97±6.36)%和(49.80±10.68)%,低于对照组的(52.92±6.98)%和(70.73±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增强KG-1a细胞被活化免疫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其途径可能是通过调节TRAIL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免疫 细胞 kg-1a细胞 杀伤 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原文传递
苦参碱对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国征 孙明 +4 位作者 郭坤元 佘妙容 周健 李章球 周雪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7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急性髓白血病细胞株KG1a体外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和台盼蓝拒染色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细胞存活率;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作用前后KG1a细胞的凋亡...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急性髓白血病细胞株KG1a体外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和台盼蓝拒染色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细胞存活率;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作用前后KG1a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苦参碱能够抑制KG1a细胞增殖,随着药物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存活率逐渐下降;作用后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药物组均能诱导KG1a细胞凋亡;苦参碱作用后细胞大部分被阻于G0/G1期。结论苦参碱能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改变其周期,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白血病细胞株kg1a 增殖抑制 凋亡
下载PDF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对KG1a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华 武淑兰 +3 位作者 朱强 石永进 徐国宾 王建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9-293,共5页
为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通过干扰DNA甲基化发挥抗白血病作用的可能性,采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和细胞分化剂CDAⅡ体外处理因高甲基化致p15基因表达失活的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G1a,经细胞形态学,甲基化特异... 为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通过干扰DNA甲基化发挥抗白血病作用的可能性,采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和细胞分化剂CDAⅡ体外处理因高甲基化致p15基因表达失活的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G1a,经细胞形态学,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3H标记同位素微量分析法,限制性内切酶,流式细胞术及间接免疫荧光等技术对加药前后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两种药物对KG1a细胞均有时间和(或)浓度依赖性的增殖抑制作用,5-Aza-CdR和CDAⅡ对细胞分别表现了诱导凋亡和诱导分化的可能以及G2和G0/G1期阻滞,与此同时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和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下降,p15蛋白表达部分恢复,结论: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活性,干扰DNA甲基化以发挥抗白血病作用的途径是可能的,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5-氮杂-2′-脱氧胞苷 细胞分化剂Ⅱ kg1a白血病细胞系 细胞增殖抑制 DNA甲基化 白血病
下载PDF
免疫磁珠分选白血病KG1a细胞中CD34^+CD38^-干细胞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国征 李慧 +3 位作者 吴远彬 李达 贺艳杰 周雪云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从白血病KG1a细胞中分选CD34+CD38-干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CD38-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膜抗原、细胞周期,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观察其克隆性;以HL60、K562、CD34+CD38+细胞为对照,甲基偶氮唑蓝法检... 目的从白血病KG1a细胞中分选CD34+CD38-干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CD38-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膜抗原、细胞周期,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观察其克隆性;以HL60、K562、CD34+CD38+细胞为对照,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柔红霉素对CD34+CD38-细胞的抑制作用;BALB/c裸鼠皮下接种,观察体内成瘤能力。结果分选的CD34+CD38-细胞纯度达95%以上,(69.03±3.25)%处于G0期,克隆形成率为(38.64±2.68)%,明显抵抗柔红霉素;不同浓度柔红霉素作用后,CD34+CD38-、CD34+CD38+、HL60、K562细胞的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1.136,P=0.000);CD34+CD38-在裸鼠皮下成瘤率显著高于CD34+CD38+细胞(P<0.05)。结论免疫磁珠法分选白血病干细胞简单易行,分选的细胞符合白血病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株kg1a 白血病干细胞 免疫磁珠细胞分选 CD34+CD38-细胞
下载PDF
血小板第四因子对CD34^+白血病细胞系KG1a粘附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晶 马月霞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四因子(PF4)对CD34+白血病细胞系KG1a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之间粘附性及对多种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粘附实验、粘附阻断实验、MTT染色、半定量RT-PCR、免疫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等方法。结果穴1雪...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四因子(PF4)对CD34+白血病细胞系KG1a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之间粘附性及对多种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粘附实验、粘附阻断实验、MTT染色、半定量RT-PCR、免疫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等方法。结果穴1雪PF4可以增加KG1a细胞与ECV-304细胞之间的粘附作用。PF4与KG1a及ECV-304细胞同时孵育或与KG1a或ECV-304细胞单独孵育,均使KG1a细胞粘附能力增加。穴2雪抗粘附分子CD49d、CD106、CD54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PF4对KG1a粘附的增加作用,而抗粘附分子CD62L、CD62E、CD62P单抗则对PF4的这种增加粘附的作用没有影响。穴3雪在PF4作用的3h内,半定量RT-PCR检测粘附分子CD49d、CD106、CD54mRNA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调。(4)PF4作用2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KG1a细胞上的CD49d、ECV-304细胞上的CD5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PF4通过上调粘附分子的表达促进KG1a细胞的粘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四因子 kg1a细胞系 ECV-304细胞系 粘附 CD34^+白血病细胞系 影响
下载PDF
荧光素酶标记的KG1a细胞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及其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维娅 曾高淳 +7 位作者 陈晓梅 耿素霞 王玉连 罗琼 罗柳萍 赖沛龙 翁建宇 杜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9-1435,共7页
目的:利用荧光素酶标记的KG1a急性髓系细胞株构建能够在活体水平观察肿瘤负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方法:经慢病毒及嘌呤霉素筛选构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KG1a细胞(KG1a-Luc细胞);将18只8-12周龄的雄性NOD-SCID-IL2rg^(-/-)小鼠... 目的:利用荧光素酶标记的KG1a急性髓系细胞株构建能够在活体水平观察肿瘤负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方法:经慢病毒及嘌呤霉素筛选构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KG1a细胞(KG1a-Luc细胞);将18只8-12周龄的雄性NOD-SCID-IL2rg^(-/-)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模型组小鼠每只尾静脉注射200μl含有5×10^(6)KG1a-Luc细胞的PBS,对照组小鼠每只尾静脉注射200μl PBS;通过生物发光成像技术于活体水平监测小鼠肿瘤负荷;尾静脉采血后,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肿瘤细胞占比;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后,取小鼠骨髓及脾脏制备涂片,取肝脏制备石蜡切片,染色后镜下观察肿瘤浸润情况;记录并比较2组小鼠生存时间。结果:经过慢病毒转染、嘌呤霉素筛选后能够得到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KG1a细胞;d 17使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显示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荧光;各模型组小鼠的外周血中均能检出KG1a-Luc肿瘤细胞群,平均比率为(16.27±6.66)%;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显示,骨髓、脾脏及肝脏均有KG1a-Luc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显著缩短,其中位生存时间为30.5 d(95%CI:0.008-0.260)。结论:NOD-SCID-IL2rg-/-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10^(6)KG1a-Luc细胞后能够成功稳定建立在活体水平观察肿瘤负荷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kg1a细胞 荧光素酶 动物模型 活体荧光成像
下载PDF
NKG2D配体在NK细胞杀伤三氧化二砷诱导的KG1a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艳婕 曹威 +2 位作者 周彦生 杨瑞 牛新清(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TO)作用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株后,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与NK细胞联合杀伤肿瘤细胞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XTT法检测不同浓度ATO对KG1a细胞24 h、48 h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LDH检测试剂盒检测定NK细胞对K... 目的:探讨低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TO)作用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株后,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与NK细胞联合杀伤肿瘤细胞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XTT法检测不同浓度ATO对KG1a细胞24 h、48 h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LDH检测试剂盒检测定NK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实验处理组的集落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低浓度的ATO作用前后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水平。结果:一定浓度范围内ATO对KG1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对比单用ATO处理KG1a细胞组,联合NK细胞后集落形成数明显降低(P<0.05)。对比NKG2D单克隆抗体预处理后的NK细胞联合ATO处理组,NK细胞联用ATO处理组的细胞杀伤率更高、集落形成数明显降低(P<0.05);ATO作用后能够上调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ULBP1的表达(P<0.05)。结论:低浓度的ATO联合NK细胞能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低浓度的ATO诱导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ULBP1的表达从而增加NK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NK细胞 kg1a细胞株 Nkg2D配体
下载PDF
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P2X_7受体的表达和功能研究
16
作者 张秀军 孟丽君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3-36,53,共5页
用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P2X7受体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用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和苯甲酰苯甲酸ATP(BzATP)刺激前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证明P2X7受体的功能。结果表明:KG1... 用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P2X7受体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用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和苯甲酰苯甲酸ATP(BzATP)刺激前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证明P2X7受体的功能。结果表明:KG1a细胞表达P2X7受体,且在激动剂的刺激下能引起KG1a细胞通过P2X_7受体的胞外钙内流;去除胞外钙离子时,激动剂不能引起胞内钙浓度的升高;提示KG1a细胞表达P2X7受体的基因和功能蛋白,激活该受体引起胞外钙离子的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 kg1a细胞系 离子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