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04
1
作者 汤孟平 周国模 +3 位作者 施拥军 陈永刚 吴亚琪 赵明水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3-752,共10页
常绿阔叶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植被类型,研究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可正确认识优势种群在常绿阔叶林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 常绿阔叶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植被类型,研究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可正确认识优势种群在常绿阔叶林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样地,样地大小100m×100m。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种。采用Ripley’sK(d)函数分析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数随大小级的增大而增加,但优势树种的聚集程度却降低。常绿灌木连蕊茶(Camelliafraterna)在幼苗、幼树中占绝对优势。在中树和大树中,以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gracilis)、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和短尾柯(Lithocarpusbrevicaudatu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连蕊茶、细叶青冈和青冈具有较稳定的显著聚集分布特征。豹皮樟(Litseacoreanavar.sinensis)和短尾柯的分布格局波动较大。从整体上看,5个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都呈显著聚集分布特征。连蕊茶与细叶青冈、短尾柯、豹皮樟,以及细叶青冈与短尾柯、青冈与豹皮樟都有较强的物种空间依赖性。青冈和短尾柯相互独立生长,有显著负关联性。同科、属的细叶青冈和青冈也表现出显著负关联性。研究认为,种间关联关系具有传递性,可以从已知3个种的两对种间关联关系推出第三对种间关联关系。已知种间关联关系越显著,且尺度范围越宽,那么种间关联关系传递的稳定性也越高。结果认为,常绿阔叶树种是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优势种,优势种均呈显著聚集分布,多数优势种间有较强的种间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优势度 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 Ripley's k(d)函数
下载PDF
2000-2019年渭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特征及气候响应 被引量:34
2
作者 庞家泰 段金亮 +1 位作者 张瑞 吕继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37,共8页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和主要输沙源之一,渭河流域涵盖黄土高原及秦岭地区,跨越不同的气候带且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因此,对其流域植被覆盖情况及气候响应分析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MODIS-NDVI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法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利...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和主要输沙源之一,渭河流域涵盖黄土高原及秦岭地区,跨越不同的气候带且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因此,对其流域植被覆盖情况及气候响应分析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MODIS-NDVI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法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利用趋势分析、Hurst指数进行渭河流域2000—2019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演变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结合渭河流域气象数据,利用偏相关分析、Mann-Kendall检验进行气候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在空间域上表现为陕北地区及西北宁夏甘肃地区植被覆盖度较低,渭河流域南部秦岭一带及泾河、洛河一带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流域整体在空间域上呈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2) 2000—2019年渭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095/10 a,其中在渭河干流中下游城市较密集区植被覆盖度有显著性下降;(3)渭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未来变化趋势表现为流域整体呈现进一步改善趋势(面积占93.36%),其中沿渭河中下游城市密集地区植被覆盖度未来变化趋势呈现持续退化趋势(面积占6.64%);(4)近40年来,渭河流域气温呈显著性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42℃/10 a,降水呈现缓慢增加趋势,渭河流域降水、气温对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且对植被覆盖度影响的关联性并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渭河流域生态建设及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NDVI 渭河流域 植被覆盖度 趋势分析 HURST指数 M-k检验
下载PDF
3种干旱指数对贵州省安顺市历史罕见干旱的评估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吴哲红 詹沛刚 +1 位作者 陈贞宏 方庆文 《干旱气象》 2012年第3期315-322,共8页
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K干旱指数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通过3种指数各自的干旱等级划分,对2009年夏秋季到2010年冬春季发生在贵州省安顺市的历史罕见的干旱过程进行了评估比较。结果表明:3种干旱指数对此次历史罕见的干旱灾害的干旱时... 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K干旱指数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通过3种指数各自的干旱等级划分,对2009年夏秋季到2010年冬春季发生在贵州省安顺市的历史罕见的干旱过程进行了评估比较。结果表明:3种干旱指数对此次历史罕见的干旱灾害的干旱时段,干旱发展、缓解、解除阶段均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此次干旱过程是一次涉及气象、水文、农业、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性特大干旱过程。3种指数对干旱发展趋势的描述基本一致。K指数最能体现冬春季农业和大部分时段水文干旱的实况,Ci指数可体现大部分地区农业干旱的实际。K干旱指数对夏秋季旱情评估偏重,但由于其考虑了蒸发,对水文上水分的欠缺有一定的反映,对干旱彻底解除的时间判定较为合理。降水距平百分率则不够稳定,特别是在降水基数少的时段,对干旱结束时间判定较差。对月和季干旱的评定,冬季干旱最严重的时段K指数评定最好,Ci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则对夏秋季干旱评定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评估 k干旱指数 Ci指数 降水距平百分率
下载PDF
福建主要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Ⅱ.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丰缺指标 被引量:27
4
作者 章明清 徐志平 +5 位作者 姚宝全 林琼 陈子聪 李娟 颜明娟 张建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68-74,共7页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将土壤肥力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建立福建省主要粮油作物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在校验曲线模型选择上,碱解氮和Olsen-P分别选择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速效钾则选择幂指...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将土壤肥力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建立福建省主要粮油作物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在校验曲线模型选择上,碱解氮和Olsen-P分别选择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速效钾则选择幂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山区早稻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是217 mg.kg-1、26 mg.kg-1、116 mg.kg-1,晚稻则分别为211 mg.kg-1、19 mg.kg-1、105 mg.kg-1;中稻则分别为230 mg.kg-1、24 mg.kg-1、109 mg.kg-1;沿海早稻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是193 mg.kg-1、18 mg.kg-1、105 mg.kg-1,晚稻则分别是183 mg.kg-1、17 mg.kg-1、82 mg.kg-1;甘薯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为141 mg.kg-1、20 mg.kg-1、135 mg.kg-1,马铃薯分别是207 mg.kg-1、35 mg.kg-1、97 mg.kg-1,花生则分别是123 mg.kg-1、24 mg.kg-1、87 mg.kg-1。水田和旱地土壤碱解氮分别有93.8%和89.5%的土样属于"中"、"低"水平,Olsen-P则分别有62.9%和59.9%的土样属于"高"水平,速效钾则分别有66.5%和87.4%的土样属于"中"、"低"水平,与氮磷钾肥肥效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作物 碱解氮 Olsen—P 速效钾 丰缺指标
下载PDF
干旱指标及其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干旱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庄晓翠 杨森 +1 位作者 赵正波 张林梅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3期81-85,共5页
干旱是限制新疆阿勒泰地区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研究适合该区的干旱指标,是进行有效干旱监测的基础。采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08年4-10月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首先通过Thomthwaite方法计算潜在蒸发... 干旱是限制新疆阿勒泰地区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研究适合该区的干旱指标,是进行有效干旱监测的基础。采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08年4-10月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首先通过Thomthwaite方法计算潜在蒸发量确定K干旱指数,然后对R指数、Z指数、K指数3种干旱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监测诊断干旱轻重程度上,K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干旱程度,R指数和Z指数监测干旱程度较轻。在此基础上,基于K指数建立的阿勒泰地区干旱监测评价的强度指数和面积指数,对该地区近48年来干旱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地区干旱灾害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春夏连旱几率较高,强度较大;该地区干旱灾害具有阶段性特征,近年来干旱发生的频次有增多的趋势,其中秋季干旱相对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标 k指数 干旱强度指数和面积指数 新疆阿勒泰
下载PDF
Effect of Long-Term Potassium Fertilization on Crop Yield and Potassium Efficiency and Balance Under Wheat-Maize Rotation in China 被引量:23
6
作者 ZHANG Hui-Min YANG Xue-Yun +4 位作者 HE Xin-Hua XU Ming-Gang HUANG Shao-Min LIU Hua WANG Bo-Re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Sustainable potassium (K) management at different soil site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rop productivity and long-term K fertilizations on a regional or national scale. We analyzed responses o... Sustainable potassium (K) management at different soil site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rop productivity and long-term K fertilizations on a regional or national scale. We analyzed responses of grain yield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rn L.) and maize (Zea mays L.), K efficiency, and partial balance (difference between K input through fertilizer and K output in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during 15- (1990-2005) or 18-year (1990-2008) K fertilizations at five distinctive agroecologicai zones across China. Compared to the inorganic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fertilization, the inorganic NPK fertiliz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rain yields of wheat (21%) and maize (16% 72%) at Qiyang and Changping, where soils have low exchangeable and non-exchangeable K contents, but not at Uriimqi, Yangling and Zhengzhou, where soils have a high exchangeable and non-exchangeable K and/or low N/K ratio in crop plants. Compared to the inorganic NPK fertilization, the inorganic NPK (30% N) and organic manure (70~~ N) fertilization (NPKM) increased grain yields of wheat (14%-40%) and maize (9%-6170) at four sites, but not at Zhengzhou. For a productivity of wheat at 2-5 t ha-1 or maize at 3-6 t ha 1, 13-26 or 9-17 kg K ha 1 were required to produce 1.0 t wheat or maize. The NP fertilization resulted in the lowest negative partial K balance and accumulated 52 kg K ha-1 year-1 less than the NPK fertilization, which accumulated 28 kg ha 1 year-1 less K than the NPKM fertilization. A re-evaluation of the site-specific fertilization effects on N/K ratio in crop plants and soil K accumulation under current NPK and NPKM t'ertilization is urgently needed to increase both crop yield and K use efficiency at different agroecologicai zones across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hangeable k internal k use efficiency k harvest index k uptake non-exchangeable k
原文传递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氮磷钾需求及化肥减施潜力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西娜 于金铭 +3 位作者 谭军利 张佳群 魏照清 王朝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891-4903,共13页
【目的】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氮、磷、钾肥的施用现状及需求情况,为合理施肥和科学减施化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农户调查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水平及氮、磷、钾肥施用情况,阐明不同氮、磷、钾水平对春... 【目的】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氮、磷、钾肥的施用现状及需求情况,为合理施肥和科学减施化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农户调查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水平及氮、磷、钾肥施用情况,阐明不同氮、磷、钾水平对春小麦产量构成及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影响。【结果】农户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平均为(6 985±867) kg·hm-2,偏高产及高产农户比例达82.7%;随着产量水平提高,氮、磷肥施用量和过量施肥量均呈降低趋势,钾肥施用量总体不足。平均来看,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294、162和49 kg·hm-2;97.1%的农户氮肥投入过量,过量施氮量为69-114 kg·hm-2;20.5%的农户磷肥投入过量,过量施磷量为18-42 kg·hm-2;钾肥投入总体不足,比推荐施钾量少30-51 kg·hm-2。氮肥试验结果表明,当施氮量在120-240 kg·hm2时,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均显著增加,并在施氮量180 kg·hm-2时达到最高,此时籽粒吸氮量、吸磷量和吸钾量亦达到最大,分别为168.2、23.9和23.2 kg·hm-2;随施氮量增加,氮收获指数无显著变化,平均值为56.5%,磷收获指数呈增加趋势,钾收获指数表现为下降趋势。施氮180 kg·hm-2时,春小麦氮素需求量达45.8 kg·Mg-2,比对照增加19.6%;磷需求量从不施氮的6.0 kg·Mg-1显著降到高量施用氮肥(240 kg·hm-2)的5.3 kg·Mg-2,而钾需求量则从42.6 kg·Mg-1增加到49.7 kg·Mg-1磷肥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磷肥时春小麦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明显增加,但地上部生物量和穗粒数均明显降低,因此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平均为5 446 kg·hm-2。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籽粒吸氮量、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需求量,平均值分别为141.6 kg·hm-2、54.5%和25.9 kg·Mg-1,分别比不施磷肥提高28.6%、27.9%、26.2%;施用磷肥亦可促进磷素向籽粒转移并提高磷收获指数,籽粒吸磷量和磷收获指数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收获指数 吸收量 需求量 宁夏引黄灌区
下载PDF
WRF模式对江苏一次强降水过程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魏建苏 陈鹏 +2 位作者 孙燕 程思 李娜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238,共7页
利用NCEP最终分析资料,使用WRF模式模拟了2008年7月22—23日出现在江苏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这次降水的区域,对这种中尺度天气系统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在这次降水过程中,低空风场切变线和冷空气以及... 利用NCEP最终分析资料,使用WRF模式模拟了2008年7月22—23日出现在江苏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这次降水的区域,对这种中尺度天气系统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在这次降水过程中,低空风场切变线和冷空气以及与高空急流的合理配置加强了强降水区垂直环流的发展,使降水区对流发展;而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流场特征也促进了强降水的产生;这次过程的水汽输送在850hPa上最强,850hPa的强水汽输送是产生强降水必需的水汽条件;从能量方面看,江苏全境都处于K指数高值区,特别是江苏中北部有相当高的能量聚集,为强降水提供了不稳定条件。暴雨区上空螺旋度呈低层正中心、高层负值区的分布,螺旋度的高低层耦合是触发并维持低压暴雨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数值模拟 k指数 WRF模式
下载PDF
基于形状特征k-d树的多维时间序列相似搜索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河 史忠植 郑征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48-2056,共9页
多维时间序列是信息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数据对象,相似搜索是其应用的一个核心.两个序列(子序列)相似度加以比较的常用方法是:将序列(子序列)转换成空间中的曲线,然后计算曲线间的欧几里德距离.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它仅考虑了序列(子序列... 多维时间序列是信息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数据对象,相似搜索是其应用的一个核心.两个序列(子序列)相似度加以比较的常用方法是:将序列(子序列)转换成空间中的曲线,然后计算曲线间的欧几里德距离.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它仅考虑了序列(子序列)间的整体距离关系,而不能体现它们自身的局部变化.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应用于多维时间序列的快速相似搜索方法.该方法将序列(子序列)的局部变化特性与检索结构(k-d树)结合起来,使得在搜索k-d树的同时实现了序列(子序列)的局部变化匹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查询效率和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相似搜索 欧氏距离 检索结构 k-D树
下载PDF
广东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动态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宝玲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1,共4页
心功指数 (K值与BI值 )是较全面评价心血管机能水平的指标。通过对 1991、1995及 2 0 0 0年 3次广东省大学生体质调查的心血管机能作纵向的对比 ,分析大学生心血管机能现状及近年发展趋势 。
关键词 体质调查 k指数 BI指数 体育教学 大学生 广东省
下载PDF
气象干旱监测指标在青海高原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红梅 李林 李万志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基于1986—2013年青海高原114个干旱个例和1981—2015年逐月、四季和年SPI指数、PA指数、K指数和MCI指数,通过对比逐年、四季不同等级干旱出现频率和实际干旱的吻合情况,评估不同干旱监测指数对典型干旱发展过程的刻画能力,主要得出以... 基于1986—2013年青海高原114个干旱个例和1981—2015年逐月、四季和年SPI指数、PA指数、K指数和MCI指数,通过对比逐年、四季不同等级干旱出现频率和实际干旱的吻合情况,评估不同干旱监测指数对典型干旱发展过程的刻画能力,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SPI指数和K指数对总干旱发生频率的年代际变化具有很好的监测效果,但SPI对不同等级干旱的监测能力最强,K指数次之,PA指数、MCI指数对干旱年代际变化的监测能力较差。(2)SPI指数和K指数对春旱和夏旱的监测效果很好,对秋、冬季的干旱监测效果不理想,PA指数和MCI指数对四季干旱的监测结果有较大偏差。(3)SPI能很好地监测出干旱的发生区域和干旱的程度,K指数和PA指数监测的干旱程度有偏差,而MCI指数对干旱范围和程度均有很大的偏差。(4)SPI指数和K指数的监测结果符合干旱发生、发展过程,对干旱发生、发展过程的刻画较为合理,而PA指数和MCI指数基本不能反映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5)综合来看,SPI指数对春旱和夏季监测效果最优,K指数次之,PA指数和MCI指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SPI指数 PA指数 k指数 MCI指数 适用性评价 青海高原
原文传递
一个适用于内存数据库系统的多维索引结构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洪连 杨波 姚建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9期211-213,共3页
树形结构一直都是数据库系统中建立多维索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比较流行的有k-d树,R树等。但是对于内存空间极为宝贵的内存数据库来说,它们都有浪费内存的缺点。而T树作为内存数据库最常使用的一维索引结构,具有存取速度快,节约空间... 树形结构一直都是数据库系统中建立多维索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比较流行的有k-d树,R树等。但是对于内存空间极为宝贵的内存数据库来说,它们都有浪费内存的缺点。而T树作为内存数据库最常使用的一维索引结构,具有存取速度快,节约空间的优点,但是对于多维索引的情况它的效率却不高。该文首先介绍了k-d树,R树的特点及缺点,然后介绍T树的特点,操作和在多维条件下的缺陷,并提出了一种网格+T树的结构对其进行改进,从而使它适用于多维索引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存数据库 索引 k-D树 R树 T树 网格文件
下载PDF
中国区域干旱的持续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忆平 王劲松 +2 位作者 李耀辉 王素萍 沙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142,共12页
利用1961-2012年中国区域586个气象站的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计算了逐月K干旱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全国16个区的干旱持续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河套、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北部、黄淮及新疆南部地区... 利用1961-2012年中国区域586个气象站的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计算了逐月K干旱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全国16个区的干旱持续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河套、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北部、黄淮及新疆南部地区干旱的持续性较强,常发生3个月以上的长期干旱过程,并且容易在旱情解除后的短期内(1个月)再次出现干旱;而南方、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干旱的持续性较弱,以1个月的短期干旱为主,且干旱过程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对较长,大多为3个月以上;华北、河套、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北部和南部、以及华南地区的干旱过程在冬、秋季开始的频次最高,且大部分在春季结束,而冬、春两季的干旱明显比夏、秋两季偏多.100°E以西(新疆北部除外)的广大地区干旱过程的开始时间主要集中在秋季,结束时间集中在春、冬两季;同时,冬季和秋季干旱多发,其次是春季,夏季出现的干旱频次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k指数 持续性 中国
下载PDF
2000—2014年疏勒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齐敬辉 牛叔文 +1 位作者 马利邦 何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7-766,共10页
基于MODIS NDVI数据,借助Arc GIS和Matlab软件,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检验法和Hurst指数等方法,对2000—2014年疏勒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15 a来,疏勒河中下游平均植被覆盖呈快速、平稳增加趋势,上游呈波动性轻... 基于MODIS NDVI数据,借助Arc GIS和Matlab软件,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检验法和Hurst指数等方法,对2000—2014年疏勒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15 a来,疏勒河中下游平均植被覆盖呈快速、平稳增加趋势,上游呈波动性轻微上升态势;整个流域植被覆盖明显改善,显著和极显著改善区占30.86%,集中于坡度小于20°的上游山区以及中下游灌区周边,显著和极显著退化区不足1%,集中在中下游的自然植被区;整个流域在2004年后进入相对暖湿期,6—8月降水量和均温对上游植被生长影响最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降水的影响大于均温,中下游植被受气候要素的影响明显小于上游;流域未来植被改善区占18.63%,主要为持续改善区,集中在移民安置点周边、疏勒河中下游自然保护区以及祁连—阿尔金山北部山麓西段;退化区占14.25%,主要是由现在的改善区转化而来,集中于党河南山、野马山、照壁山等坡度小于20°的上游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归-化植被指数 线性趋势分析 M-k检验 HURST指数 疏勒河流域
下载PDF
蒲公英苗期盐胁迫反应及耐盐阈值的确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雅辉 王秀萍 +2 位作者 左永梅 张国新 鲁雪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3-1229,共7页
为筛选耐盐蒲公英品种,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盐分质量分数的滨海原土对蒲公英幼苗的生长发育及体内不同部位Na^+和K^+质量分数及K^+/Na^+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蒲公英幼苗期耐盐鉴定指标和耐盐阈值。结果表明,随着土壤... 为筛选耐盐蒲公英品种,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盐分质量分数的滨海原土对蒲公英幼苗的生长发育及体内不同部位Na^+和K^+质量分数及K^+/Na^+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蒲公英幼苗期耐盐鉴定指标和耐盐阈值。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分质量分数的增加,幼苗存活率、叶长、叶宽、叶片数、地上和地下干物质质量均有所下降,但较低盐分(0.2%)可促进幼苗生长;地上部Na^+和K^+质量分数及K^+/Na^+均与土壤盐分质量分数相关,而地下部这些指标与土壤盐分质量分数相关性不大;确定了蒲公英苗期耐盐鉴定指标为叶长,耐盐阈值为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耐盐性 鉴定指标 耐盐阈值 k+/Na+
下载PDF
基于K-means算法的最佳聚类数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艳娥 梁艳 +1 位作者 司海峰 丁心安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24期52-56,共5页
针对聚类算法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预先设定最终聚类数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同类全部样本的类内紧密度和类间离差度的一种新聚类有效性指标,通过该指标能够有效地确定数据集的最佳聚类簇数。在确定最佳聚类数的过程中采用K-means算法,针对K... 针对聚类算法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预先设定最终聚类数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同类全部样本的类内紧密度和类间离差度的一种新聚类有效性指标,通过该指标能够有效地确定数据集的最佳聚类簇数。在确定最佳聚类数的过程中采用K-means算法,针对K-means算法随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的缺陷,提出以欧式距离度量样本相似度,基于样本方差,选出方差最小的前K个样本作为初始聚类中心,避免噪声点成为初始聚类中心,使得选择的初始聚类中心位于样本集稠密区域,Kmeans聚类的结果稳定有效。使用优化K-means算法和新的聚类有效性指标确定数据集的簇数,通过在UCI数据集和人工模拟数据集上测试,证明文本算法在球形且噪声点较少的样本集中,能够有效地找出最佳的类数且算法运行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聚类数 有效性指标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南京市近6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茆长宝 陈勇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55-1962,共8页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南京市近60年逐月气温、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和多项线性拟合对南京市的温度、降水、干燥度等气候敏感性因子进行趋势分析,并运用Mann-Kendall(M-K)对温度、降水、干燥度进行突变检测,分析南京市冬小麦产量对气...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南京市近60年逐月气温、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和多项线性拟合对南京市的温度、降水、干燥度等气候敏感性因子进行趋势分析,并运用Mann-Kendall(M-K)对温度、降水、干燥度进行突变检测,分析南京市冬小麦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气温呈不断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25℃/10年。气温季节变化表现为以春季为主,秋季、冬季为辅,夏季为稳的特点,且自1975开始突变;②降水呈缓慢增长的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2.45mm/10年。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旱涝交替明显,季节变化呈春秋季下降、夏冬季上升趋势,自1973年开始突变;③干燥度呈上升趋势,暖干化趋势明显,春、秋、冬季暖干化明显,夏季暖湿化趋势明显,自1975开始突变;④冬小麦产量呈上升趋势,与气候拟合效果较好,R=0.626,通过a=0.05检测,拟合结果表明与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与降水、干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M-k检验 冬小麦 南京市
原文传递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的中国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林汉 岳一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47-258,共12页
采用我国2012-2016年30个省份的数据,构建四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2012-2016年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发展效率,同时借用Tobit模型对绿色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均值聚类分析和Malmquist指数对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分类。... 采用我国2012-2016年30个省份的数据,构建四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2012-2016年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发展效率,同时借用Tobit模型对绿色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均值聚类分析和Malmquist指数对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北京、上海、江苏、广东、青海五省绿色发展处于中国领先水平;从均值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较高的省份共有14个,其中属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有5个,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较低的省份仍然处于西部地区,而且中西部省份仅占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较高省份的35%,远低于东部地区省份所占比重;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动态纵向评价,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效率总体处于每年增长态势,但逐渐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四阶段DEA 均值聚类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三种气象干旱指数在塔里木河流域应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冯怡 薛联青 张洛晨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26,142,共5页
为分析塔里木河流域的干旱情况,选取K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P_a)指数和S指数,对比分析三种气象干旱指数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典型年的干旱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三种指数对降水量敏感性较高。流域干旱变化趋势评价结果中,K指数... 为分析塔里木河流域的干旱情况,选取K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P_a)指数和S指数,对比分析三种气象干旱指数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典型年的干旱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三种指数对降水量敏感性较高。流域干旱变化趋势评价结果中,K指数和P_a指数结果呈湿润化,S指数则相反;流域干旱频率的评价结果中,K指数和S指数保持一致,频率自西南向东北递减,而P_a指数为递增趋势;K指数对干旱频率高的地区评价结果较好。典型干旱年的验证结果表明,K指数和P_a指数能较好监测到流域重特旱年的干旱站点,S指数各等级的监测效果较差。综合分析表明,K指数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干旱监测适用性较好,研究结果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k指数 Pa指数 S指数 干旱
下载PDF
厄尔尼诺事件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量时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方国华 丁紫玉 +1 位作者 闻昕 林榕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1-488,共8页
为了探讨厄尔尼诺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分析Nino指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解析1961—2016年历次厄尔尼诺事件的类型和强度特征,对我国月降水距平进行EOF分解,研究我国降水变率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规律。重点研究2014—2016年厄尔尼... 为了探讨厄尔尼诺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分析Nino指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解析1961—2016年历次厄尔尼诺事件的类型和强度特征,对我国月降水距平进行EOF分解,研究我国降水变率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规律。重点研究2014—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的特征及其对2016年我国夏季月降水量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Nino指数和我国降水变率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期间波动较大,厄尔尼诺事件将影响我国次年夏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其中,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峰期过后我国夏季降水呈现长江流域增加、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减少的特征;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峰期过后,夏季降水呈现黄河流域及华南地区增加、长江流域减少的特征;混合型厄尔尼诺事件丰期过后降水增加的地区主要为黄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事件 Nino指数 降水量时空分布 夏季降水 M-k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