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椎弓根动态内固定修复腰椎退行性疾病:K-Rod弹性棒、通用弹性棒及Dynesys系统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涛 王振江 +5 位作者 陈凡 张大鹏 郭宁国 马方南 冯纪川 强晓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4期7111-7116,共6页
背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是修复腰椎退变疾病的金标准,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引出来其他并发症,如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等问题。针对腰椎融合固定的问题,近年来腰椎弹性固定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腰... 背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是修复腰椎退变疾病的金标准,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引出来其他并发症,如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等问题。针对腰椎融合固定的问题,近年来腰椎弹性固定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腰椎椎弓根动态内固定修复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L3,4节段5例;L4,5节段20例;L5S1节段20例;L3,4,L4,5双节段6例;L4,5,L5S1双节段8例,L3,4,5 S1三节段患者3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32-72岁,平均50.8岁。根据使用不同内固定系统分为3组,使用通用动态腰椎固定系统17例,K-Rod后路动态稳定系统28例,Dynesys系统17例。随访24-48个月,评价指标包括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影像学分析及疗效优良率。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获得显著改善(P<0.01)。治疗前、末次随访时置入节段及邻近节段高度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各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是修复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3种弹性固定虽然存在结构的不同,但是早期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区别,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椎弓根 动态内固定 k-rod Dynesys系统
下载PDF
新型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K-Rod)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博来 许鸿智 +3 位作者 杨一帆 林定坤 许宜栋 董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及影像学观察对K-Rod动态稳定系统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在2011年2~12月期间行K-Rod系统治疗的患者25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VAS、JOA与ODI评分,以及对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包括X线及MRI)。[结果]随访时的... [目的]基于临床及影像学观察对K-Rod动态稳定系统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在2011年2~12月期间行K-Rod系统治疗的患者25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VAS、JOA与ODI评分,以及对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包括X线及MRI)。[结果]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JOA评分则显著升高(P<0.01)。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ROM)较术前显著减少(P<0.01),上位及下位节段的术前ROM与随访ROM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共有7例患者获得了MRI随访,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显示,3例患者手术节段椎间盘仍有继续退变的表现,大部分患者邻近节段椎间盘信号和高度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随访结果表明K-Rod动态稳定系统能明显地减轻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达到固定和活动的良好平衡,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随访时间尚短,研究样本量较小,长期疗效及其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 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 非融合
原文传递
后路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曹正霖 周守国 +3 位作者 黄耀渠 付忠泉 王刚 陈志维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7期617-619,共3页
目的评价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A组(16例)和B组(20例),A组行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术,B组行单纯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术,随访分析患者疗效和并发症,测... 目的评价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A组(16例)和B组(20例),A组行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术,B组行单纯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术,随访分析患者疗效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患者ODI、VAS和椎体间高度、角度和MRI T1值。结果所有患者获12个月以上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疗效优良率为93.8%,B组疗效优良率为90.0%。两组术后1年腰痛VAS、下肢放射痛VAS和ODI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手术上下节段的椎间高度、运动范围、髓核MRI T1值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年手术节段较术前:A组运动范围明显减少(P<0.05)、椎间高度增加(P<0.05)和髓核MRI T1值增加(P<0.05),B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A组较B组术后1年手术节段运动范围减少(P<0.05)、椎间高度增加(P<0.05)和髓核MRI T1值增加(P<0.05)。结论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满意疗效,近期不会导致邻近节段退变,可能有利于手术节段髓核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动态固定 弹性棒 髓核摘除术
原文传递
K-Rod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谢雁春 刘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的5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 K-Rod 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28... 目的:比较分析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的5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 K-Rod 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28例和融合组28例,分析比较 K-Rod 组和融合组手术前后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 X 射线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2种手术方式近期临床疗效。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K-Rod 组和融合组术后12个月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K-Rod 组和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Rod 组优于融合组。结论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但前者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k-rod 椎弓根动态固定稳定系统 多节段
下载PDF
K-Rod 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谢雁春 刘军 +1 位作者 于海龙 陈语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5年第2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腰椎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 K-Rod 组和 Dynesys 组,各30例。K-Rod 组患者行 K-R... 目的:探讨比较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腰椎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 K-Rod 组和 Dynesys 组,各30例。K-Rod 组患者行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采用责任节段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辅助退变节段非融合内固定术;Dynesys 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探查、Dynesys 非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动力位 X 线片、腰椎 ROM 值(腰椎屈伸活动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评估两种术式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K-Rod组和 Dynesys 组术后12个月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术后12个月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两者均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 椎弓根动态固定稳定系统 DYNESYS 非融合系统 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2期109-110,共2页
目的分析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非融合组,B组为融合组。结果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JOA评分升高(P<0.01);A组手术节段ROM较术前减少(P<0.01),上位节段ROM与术前... 目的分析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非融合组,B组为融合组。结果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JOA评分升高(P<0.01);A组手术节段ROM较术前减少(P<0.01),上位节段RO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od动态稳定系统能减轻疼痛和功能障碍,达到固定和活动的良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 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K-Rod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涛 强晓军 +1 位作者 冯纪川 卓瑞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K-R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4月,采用K-Rod共治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L3/4者2例;L4.5者3例;L5S1者15例;L4.5L5S1双节段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3.5... 目的探讨K-R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4月,采用K-Rod共治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L3/4者2例;L4.5者3例;L5S1者15例;L4.5L5S1双节段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3.5岁。随访12~16个月,通过VAS评分、ODI指数和影像学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患者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患者术后,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差异无显著变化,置入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活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K-Ro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远期效果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动态内固定 外科手术 krod
下载PDF
K-Rod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动态固定的短期临床疗效
8
作者 黄健 张文财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K-Rod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动态固定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24例经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AS和ODI评分评估术后临床疗效,采用影像学观察术后椎间隙活动... 目的:探讨K-Rod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动态固定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24例经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AS和ODI评分评估术后临床疗效,采用影像学观察术后椎间隙活动度(ROM)及椎间隙高度(DHI)。结果: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腰部VAS评分和下肢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节段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ROM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节段ROM较术前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前后手术节段及上下节段DH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od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动态固定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腰椎内固定手术方式的一种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行性疾病 krod
原文传递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岳兵 蒋国强 +4 位作者 卢斌 欧阳甲 罗科锋 陆继业 史超路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1期988-993,共6页
目的 :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 目的 :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所有患者术前有腰腿痛病史,其中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腰椎管狭窄症7例,腰椎滑脱3例(Ⅰ度滑脱2例,Ⅱ度滑脱1例),所有病例的责任节段为单节段,并且责任间隙的相邻椎间盘至少有1节已经出现明显退变。进行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及植入K-Rod脊柱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其中责任间隙行椎间融合,退变邻椎行动态稳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关于下腰痛的评分标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退变邻椎节段活动度(ROM)、椎间盘高度及椎间盘信号(根据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前症状均明显缓解,腰腿痛VAS、JOA及ODI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责任节段均已融合,未见内植物松动、移位及断裂。术后相邻椎间盘的ROM有所减少(P〈0.05)。相邻退变椎间盘的高度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5个相邻椎间盘应用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并对比,术后1年共有8个(32%)椎间盘在评级中有所好转,15个(60%)椎间盘在评级中无变化,2个(8%)椎间盘在评级中退变加重。结论:应用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动态固定的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K-Rod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雁春 项良碧 +2 位作者 刘军 于海龙 陈语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手术前后Oswes... 目的探讨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腰背痛改善率、术后腰椎动力位X线片腰椎ROM值(腰椎屈伸活动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评估该技术近期临床疗效。结果28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背痛改善率为(87.0±2.0)%、平均手术时问为(99.6±16.2)min,平均失血量为(70.5±31.5)m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1.2±2.6)d。结论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 多节段 融合 非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SWRCH35K盘条冷镦表面横裂纹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鹏 欧阳琦 +2 位作者 付军红 李明 任兵 《金属制品》 2012年第1期50-52,56,共4页
SWRCH35K盘条生产高强度螺栓过程中表面出现横裂纹,通过低倍、高倍金相检验,分析组织特征,查找表面出现横裂纹的原因。结果表明,钢丝进行球化退火时温度偏高,会导致钢丝表层脱碳和边部部分晶粒长大,在适宜的冷却速度下,容易在钢丝边部... SWRCH35K盘条生产高强度螺栓过程中表面出现横裂纹,通过低倍、高倍金相检验,分析组织特征,查找表面出现横裂纹的原因。结果表明,钢丝进行球化退火时温度偏高,会导致钢丝表层脱碳和边部部分晶粒长大,在适宜的冷却速度下,容易在钢丝边部形成粗大的魏氏组织;较软的表层魏氏组织和较硬的基体组织在钢丝横断面上分为内外两层,拉拔、冷镦时不同的组织将发生不协调变形,表层较软的魏氏组织最先出现微细裂纹,随着进一步的变形,微细裂纹在垂直于受力方向上扩展,遇到较硬的基体组织后停止扩展,最终导致表面横裂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RCH35k盘条 螺栓 冷镦 横裂纹 魏氏组织 球化退火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在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雁春 项良碧 +1 位作者 刘军 于海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 目前对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的文献报道甚少。文中比较分析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腰椎融合方法在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 目的 目前对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的文献报道甚少。文中比较分析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腰椎融合方法在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56例接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K-Rod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和传统融合组。其中K-Rod组28例患者行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传统融合组28例患者行传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比较2组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X线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评估2种技术对于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疗效。结果 2组共56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患者治疗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与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Rod组与传统融合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19.6±14.2)min vs(155.5±17.5)min]、平均失血量[(235.5±32.5)m L vs(367.5±29.5)m L]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5±2.2)d vs(14.2±2.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较传统腰椎融合在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 极外侧间盘突出 多节段 融合 非融合
下载PDF
SWRCH35K盘条带状组织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三清 刘琼 +1 位作者 徐梅 刘志龙 《山西冶金》 CAS 2012年第1期64-65,共2页
分析了SWRCH35K在连铸坯成分偏析一定的条件下,盘条控冷过程中带状组织的形成原因。通过控制轧制的钢坯加热、过程温度和风冷线控冷,使带状组织等级从4级降低到2级以下,从而使盘条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关键词 带状组织 SWRCH35k盘条 控冷 冷镦开裂
下载PDF
K-RO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学良 曲扬 +2 位作者 董荣鹏 康明阳 赵建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K-RO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K-ROD系统治疗,11例)和对照组(采用单节段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9例)。观察两组手术情况、... 目的探讨K-RO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K-ROD系统治疗,11例)和对照组(采用单节段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9例)。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腰、腿部疼痛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和影像学指标(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34~53(44.55±6.52)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31~54(40.22±9.26)个月。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长(多)于对照组(P<0.05)。②临床疗效: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影像学指标: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观察组退变椎间盘节段椎间活动度(ROM 1)均降低(P<0.05),退变椎间盘上位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ROM 2)均增高(P<0.05),对照组ROM 1、ROM 2均增高(P<0.05),ROM 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出现邻椎退变观察组1例、对照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OD系统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临床疗效较好,可延缓手术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系统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SWRCH45K冷镦钢盘条显微组织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泽尧 彭碧辉 《金属制品》 2013年第4期43-46,共4页
Φ6.5 mm SWRCH45K盘条经球化退火,在冷镦过程中开裂。对盘条进行金相检验,钢中夹杂物总级别为2级,未发现大型夹杂物,盘条显微组织出现局部偏析和魏氏组织。采用热模拟试验,将6.5 mm SWRCH45K盘条分别加热到860,900℃,并分别进行炉冷... Φ6.5 mm SWRCH45K盘条经球化退火,在冷镦过程中开裂。对盘条进行金相检验,钢中夹杂物总级别为2级,未发现大型夹杂物,盘条显微组织出现局部偏析和魏氏组织。采用热模拟试验,将6.5 mm SWRCH45K盘条分别加热到860,900℃,并分别进行炉冷、空冷、吹风冷却,对SWRCH45K盘条的显微组织和晶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860℃加热并炉冷后,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基本上未形成魏氏组织,晶粒度较均匀。提出适当调整精轧、终轧与吐丝温度,降低斯太尔摩线的辊道速度,可消除魏氏组织,改善偏析与晶粒不均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RCH45k盘条 冷镦钢 球化退火 魏氏组织 混晶 偏析 夹杂物 晶粒度
下载PDF
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宇 魏立 +2 位作者 魏祥科 向前生 郑海龙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24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给予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联合椎间... 目的:探讨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给予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联合椎间融合治疗,B组给予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术前、术后1月、6月、12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1年手术节段活动度和上位节段活动度。结果:2组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腰痛和腿痛VAS与术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B组术后6月、术后1年腰痛和腿痛VAS与A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留患者手术节段活动度,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 k-rod动态固态系统
下载PDF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毅 寇宏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7期77-78,共2页
目的研究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8例作为观察组,其余3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钉棒系统治疗,观察组接受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 目的研究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8例作为观察组,其余3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钉棒系统治疗,观察组接受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手术节段腰椎屈伸角度、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采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其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结合K-Rod弹性固定治疗中青年旁侧性腰椎间盘突出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利 王天胜 +1 位作者 滕寿发 刘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单节段,CT、MRI显示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随访12...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单节段,CT、MRI显示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随访12~18个月,通过VAS评分、ODI指数及术后影像学检查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本组回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VAS评分及ODI指数显著改善,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无变化,运动范围较术前减少。结论后路髓核摘除结合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k-rod动态固定系统 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普有登 杨俊宇 +6 位作者 周兆文 段洪 尹劲 孙启增 金雄 张涵 蓝天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2-48,53,共8页
目的探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及其对邻近上位节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65例采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 目的探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及其对邻近上位节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65例采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21~73岁,平均(53.4±10.8)岁;融合组(n=21),非融合组(n=20),“融合+非融合”组(n=24)。记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根据术前及各随访时间腰痛、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比较3组病例术前及随访时间腰椎侧位X线片、腰椎MRI手术及邻近上位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盘退变Pfirrmann's分级情况。结果经72~84个月,平均(72.0±8.6)个月随访。3组组内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VAS评分改善率,融合组为66.4%、76.7%,非融合组为84.4%、72.4%,“融合+非融合”组为70.8%、77.8%;邻近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s分级:非融合组、“融合+非融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指数:3组组内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节段椎间高度指数:非融合组、“融合+非融合”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退行性疾病行非融合及“非融合+融合”术治疗,中期随访疗效良好,一定程度上可延缓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对退变的椎间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 动态稳定 邻近节段退变 中期随访
下载PDF
椎间非融合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建广 皮国富 +3 位作者 韩钰 黄世磊 罗成汉 李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非融合椎弓根动态(K-Rod)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腰椎椎间非融合K-Rod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79例,其中男51例,女28例,年龄范围... 目的:探讨椎间非融合椎弓根动态(K-Rod)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腰椎椎间非融合K-Rod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79例,其中男51例,女28例,年龄范围为18~63岁,平均年龄40岁。手术节段:单节段59例(L 2~L 3 1例、L 3~L 4 4例、L 4~L 5 28例、L 5~S 1 26例)、双节段20例(L 4~S 1 15例、L 3~L 5 4例、L 2~L 4 1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随访期记录术前、术后所有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JOA改善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相关的手术并发症,按手术节段、年龄、减压方式分组对比术前及末次随访结果并计算改善率,评价手术疗效。采用t检验对术前及术后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双侧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所有患者腰腿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79例患者末次随访JOA评分[(27.1±1.3)分]、ODI评分[(8.7±2.9)分]、VAS评分[(1.3±4.8)分]都较术前JOA评分[(11.6±3.8)分]、ODI评分[(44.1±12.9)分]、VAS评分[(7.7±0.66)分]有明显改善(JOA: t=-40.540;ODI: t=23.810;VAS: t=71.420, P<0.05)。在分组研究中可见手术节段数量与减压方式对手术疗效无明显影响( t=1.520, P>0.05),而L 4~L 5较L 5~S 1手术效果改善更加明显( t=2.780, P<0.05),年轻患者较老年患者手术效果更满意( t=2.070, P<0.05)。 结论:椎间非融合K-Rod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临床疗效满意,针对L 4~L 5间隙的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融合 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