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石昕 张立平 +5 位作者 何登发 杜社宽 王绪龙 张朝军 管树巍 杨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60-463,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可分为构造样式与地质结构不同的3段:红山嘴-车排子断裂带、克拉玛依—百口泉断裂带和乌尔禾—夏子街断裂带。指出构造分段性造成了油气成藏的分段性、分期性和不同的成藏模式:成藏时间表现为北早南晚,构造导致的上气...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可分为构造样式与地质结构不同的3段:红山嘴-车排子断裂带、克拉玛依—百口泉断裂带和乌尔禾—夏子街断裂带。指出构造分段性造成了油气成藏的分段性、分期性和不同的成藏模式:成藏时间表现为北早南晚,构造导致的上气藏调整也具有北早南晚的特征;不同构造带具有不同的成藏模式,可概括为乌夏断裂带源内早期成藏垂向运聚模式、克百断裂带源内(或近源)垂向运聚早期成藏晚期调整模式、红-车断裂带近源侧向运聚与垂向分配模式、中拐凸起远源侧向晚期运聚模式和斜坡区近源侧向晚期运聚气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成藏期 成藏模式 西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41
2
作者 宋岩 王喜双 房德权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25,共6页
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第三系四套含油气系统,其中石炭系和侏罗系是以含气为主的含(油)气系统,二叠系和第三系是以含油为主的含油(气)系统。根据烃源岩及其生成油气的分布,划出了含油气系统的分布范围:石... 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第三系四套含油气系统,其中石炭系和侏罗系是以含气为主的含(油)气系统,二叠系和第三系是以含油为主的含油(气)系统。根据烃源岩及其生成油气的分布,划出了含油气系统的分布范围:石炭系含(油)气系统分布范围为盆地中部的中招—石西—五彩湾东西展布的条带并向东南延伸至三台凸起;二叠系含油(气)系统的分布范围包括西北缘、陆南凸起及其以南地区;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分布于中央隆起带及其以南地区;第三系含油(气)系统分布仅限于南线四棵树凹陷附近。并对四套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关键时刻”在含油气系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含油气系统 形成 演化 分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辫状河沉积模式探讨——以七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辫状河沉积为例 被引量:32
3
作者 汪彦 彭军 赵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4-273,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侏罗统下部地层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以新疆油田七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例,以岩芯观察为基础,综合利用薄片鉴定、分析化验以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分析认为该区辫状河的沉积鉴别标志为:岩石类型比较单一;岩石成分复杂,成...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侏罗统下部地层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以新疆油田七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例,以岩芯观察为基础,综合利用薄片鉴定、分析化验以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分析认为该区辫状河的沉积鉴别标志为:岩石类型比较单一;岩石成分复杂,成熟度较低,局部常见富集成层的碳屑;沉积构造丰富,具有"二元结构";砂体具有"泛连通体"结构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颜色、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和测井曲线特征等方面剖析了河床滞留、心滩和泛滥平原等微相的沉积特征,并结合沉积微相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研究区的辫状河沉积模式。该研究成果对油田的滚动勘探和开发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理 辫状河 相模式 八道湾组 西北缘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铀矿地质工作回顾及今后找矿方向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果 王国荣 +1 位作者 鲁克改 唐湘飞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6期340-349,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自1955年开始进行铀矿地质勘查及评价工作,60年来共完成钻探工作量超过26×10~4 m,已经发现铀矿床1处,矿点10余处。近年来,在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方面虽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由于对这些成果缺乏系统的梳理并受一些因素的影响... 准噶尔盆地自1955年开始进行铀矿地质勘查及评价工作,60年来共完成钻探工作量超过26×10~4 m,已经发现铀矿床1处,矿点10余处。近年来,在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方面虽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由于对这些成果缺乏系统的梳理并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该区的找矿工作还难于深入推进。笔者试图通过对前人在该盆地的铀矿地质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在明确已经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基础上,从中发现可能被疏忽的主要地质问题,并提出今后的找矿方向,为该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取得新突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砂岩型铀矿 层间氧化带 制约因素 找矿方向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油层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支东明 赵卫军 +1 位作者 关键 党玉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7年第3期5-8,36,共5页
通过沉积相、地震、孔渗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对车排子地区2006年新近系沙湾组新突破油层(车89井、车95井)的含油砂体的沉积微相纵向组合特征、油气藏的地震剖面特征、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沙湾组顶部滨浅湖滩坝微相是有利储层;沉... 通过沉积相、地震、孔渗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对车排子地区2006年新近系沙湾组新突破油层(车89井、车95井)的含油砂体的沉积微相纵向组合特征、油气藏的地震剖面特征、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沙湾组顶部滨浅湖滩坝微相是有利储层;沉积相剖面自下而上表现为从下伏扇三角洲进入湖泊相的过渡处,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新近系 沙溪组 储集层特征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及岩性分布 被引量:21
6
作者 周路 韦红 +4 位作者 唐勇 孔玉华 任本兵 吴勇 关旭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3-400,共18页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各岩性段精细井震标定与构造解释,厘定出各岩性段在车排子地区的尖灭线位置和尖灭线类型,分析古地貌差异程度对尖灭线形成的控制作用。采用地层厚度法和地震层拉平法研究八道湾...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各岩性段精细井震标定与构造解释,厘定出各岩性段在车排子地区的尖灭线位置和尖灭线类型,分析古地貌差异程度对尖灭线形成的控制作用。采用地层厚度法和地震层拉平法研究八道湾组各段沉积古地貌特征,分析断裂对古地貌形成的控制作用,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分析古地貌演化和被改造后的特征,开展地震属性、储集层地震反演和沉积相分析,重点分析古地貌对沉积和岩性的控制作用,再现了该地区沉积相及储集层段岩性分布特征。车排子地区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起伏明显,呈坡—隆—凹组合特征,斜坡的陡缓程度对沉积相的类型和岩性及其沉积物的粗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八道湾组不同沉积时期低隆起的形态和隆起幅度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且隆起幅度越高其聚砂特点越明显,沟谷既是输砂通道,也是聚砂的重要场所,现今砂体的分布与沟谷展布方向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地区 侏罗系 八道湾组 古地貌 岩性分布
下载PDF
天山北麓典型地段植被对景观格局和动态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徐丽宏 刘鸿雁 +1 位作者 楚新正 苏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966-1972,i005,共8页
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组分构成的综合体。这些组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其中植被对其它组分的反映最为敏感。研究了天山中段北坡从中山开始 ,向下经准噶尔盆地南缘壤质和黏土荒漠 ,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范围... 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组分构成的综合体。这些组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其中植被对其它组分的反映最为敏感。研究了天山中段北坡从中山开始 ,向下经准噶尔盆地南缘壤质和黏土荒漠 ,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范围内 ,以典型温带荒漠植被为主的天然植被格局及其与环境梯度的关系 ,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干旱区荒漠植被对于景观格局及相应的景观过程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 ,土壤质地对研究区植被类型有显著的影响 ,白梭梭 -梭梭群落、梭梭群落、琵琶柴群落对细粒物质的偏好依次增大 ,对粗粒物质含量则有相反的规律 ;研究区壤质和黏土荒漠中的白梭梭 -梭梭群落可以作为景观中土壤沙化过程的指示体。在对土壤含盐量的适应性方面 ,琵琶柴群落高于梭梭群落 ,分布在总盐含量更高的生境中 ,柽柳群落则对土壤盐分没有明显的偏好 ;盐生矮半灌木群落可以作为土壤盐渍化过程的指示体。在对土壤水分与地下水位的适应性方面 ,柽柳群落表现出较明显的对高的土壤含水率的偏好 ,可以指示景观中具有优良生境的斑块。荒漠化过程是干旱区重要的景观生态过程 ,主要表现为土壤沙化和土壤盐渍化 ,而这两个过程都有非常明显的植被表征 ,因此 ,在以荒漠化动态为目标的干旱区景观动态分析中 ,可以通过植被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被 景观格局 指示性 荒漠化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油气幕式成藏规律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谭明友 张云银 +1 位作者 宋传春 刘国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准噶尔盆地油气田的形成经历了多幕成藏、多期改造及后期调整的过程。根据主要构造幕、主要生油期、主要输导体系以及主要油气田成藏期,初步划分出5幕主要油气成藏期,即印支Ⅱ幕(T末)、燕山Ⅱ幕(J末)、燕山Ⅳ幕(K末)、喜马拉雅Ⅱ幕(E末... 准噶尔盆地油气田的形成经历了多幕成藏、多期改造及后期调整的过程。根据主要构造幕、主要生油期、主要输导体系以及主要油气田成藏期,初步划分出5幕主要油气成藏期,即印支Ⅱ幕(T末)、燕山Ⅱ幕(J末)、燕山Ⅳ幕(K末)、喜马拉雅Ⅱ幕(E末)、喜马拉雅Ⅲ幕(N末)。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东道海子北凹陷北斜坡、玛湖凹陷东南部、陆梁油田北部以及昌吉凹陷东北斜坡等将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主要目的层是侏罗系-白垩系,以隐蔽油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幕 成藏期 幕式成藏 勘探方向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生物气成藏条件分析及准噶尔盆地生物气探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静 乔文龙 祖丽菲亚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生物气是天然气的一个大类,具有气体非常干、C同位素轻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主要成因类型有3种:①高纬度低温,永久冻土带下形成生物气;②高海拔、高盐度环境下形成生物气;③现代沉积物形成浅层生物气.商业规模的生物气存在于具有高沉积速... 生物气是天然气的一个大类,具有气体非常干、C同位素轻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主要成因类型有3种:①高纬度低温,永久冻土带下形成生物气;②高海拔、高盐度环境下形成生物气;③现代沉积物形成浅层生物气.商业规模的生物气存在于具有高沉积速率、低地温梯度的沉积盆地中和非常规环境下形成的页岩、煤层或致密砂岩中.准噶尔盆地目前虽然尚未发现确凿的生物气藏,但已有种种迹象表明有生物气存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成藏条件 准噶尔盆地 地化特征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中上侏罗统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常迈 刘震 +2 位作者 梁全胜 韩军 关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20-23,共4页
在构造背景、层序特征和沉积体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阜东斜坡带的岩性圈闭形成条件.认为研究区的岩性圈闭发育条件明显优于构造圈闭,并且岩性圈闭具有类型少,规模大,储层物性和盖层质量好,受单一沉积因素控制等特征.输导系统以砂... 在构造背景、层序特征和沉积体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阜东斜坡带的岩性圈闭形成条件.认为研究区的岩性圈闭发育条件明显优于构造圈闭,并且岩性圈闭具有类型少,规模大,储层物性和盖层质量好,受单一沉积因素控制等特征.输导系统以砂体单一输导系统和砂体-断层复合输导系统为主,成藏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阜东斜坡带岩性圈闭位于优势运移路径上,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其中阜5井区岩性圈闭成藏条件最好,勘探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东斜坡带 岩性圈闭 形成条件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新疆风城地区油砂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方朝合 刘人和 +4 位作者 王红岩 童凯军 拜文华 张银德 刘英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7-130,150,共4页
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油砂资源在国内众多盆地皆有分布,其中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油砂性质最好。虽然在该区的钻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整体而言,其勘探程度还相对较低。通过大量岩心、薄片观察和储集物性资料分析,对风城油砂... 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油砂资源在国内众多盆地皆有分布,其中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油砂性质最好。虽然在该区的钻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整体而言,其勘探程度还相对较低。通过大量岩心、薄片观察和储集物性资料分析,对风城油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整体评价,分析认为上部白垩系地层与下伏地层相比,具有孔隙度大、含油率高及油砂分布面积广等特点,其河道心滩沉积是有利的油砂储集体,可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区。另外,通过对盆地西北缘油砂油藏的地球化学性质演化研究,探讨了油砂油的成因类型,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丰富的油砂资源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地区 油气资源 油砂 储集层 成因 类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类型判别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海风 韦恒叶 +2 位作者 姜向强 王波 王伟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0,共5页
依据天然气化学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数据,利用多种判别图版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样品进行成因类型判别及分布规律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二叠系天然气为有机成因气,进一步又划分为:来自风城组烃源岩的高成熟腐... 依据天然气化学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数据,利用多种判别图版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样品进行成因类型判别及分布规律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二叠系天然气为有机成因气,进一步又划分为:来自风城组烃源岩的高成熟腐泥型气,来自佳木河组烃源岩的腐殖型气以及两者的混合型天然气。在垂向上,腐泥型天然气主要在上二叠统聚集分布,而腐殖型天然气则主要分布在下二叠统;横向上,腐殖型天然气和混合型天然气易于聚集在有深大断裂发育及风城组尖灭线之外的区域,而腐泥型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风城组尖灭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二叠系 天然气 成因类型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层序格架中用地球化学录井资料评价烃源岩的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志平 康永尚 +2 位作者 邵龙义 伊哲 齐雪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9-324,共6页
在综述前人对海相盆地和陆相盆地烃源岩分布与层序地层格架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了露头、地球物理资料层序地层研究与地球化学录井资料的有机质丰度评价相结合进行烃源岩评价的方法及步骤。并通过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评价中的具... 在综述前人对海相盆地和陆相盆地烃源岩分布与层序地层格架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了露头、地球物理资料层序地层研究与地球化学录井资料的有机质丰度评价相结合进行烃源岩评价的方法及步骤。并通过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较为客观地说明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在纵、横向上的分布。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录井资料 烃源岩 层序地层学 侏罗系
下载PDF
用地震属性分析莫8井区J_1s_2^1砂体微相展布 被引量:7
14
作者 靳军 刘洛夫 +2 位作者 李双文 赵建章 刘河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3,51,共4页
地震属性分析和砂体微相划分在以往的储层研究中都是分开进行的,彼此间没有很好地结合,从而降低了储层砂体微相研究的精度和准确性.作者在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以莫8井区为例,对储层各种地震属性参数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并利用属... 地震属性分析和砂体微相划分在以往的储层研究中都是分开进行的,彼此间没有很好地结合,从而降低了储层砂体微相研究的精度和准确性.作者在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以莫8井区为例,对储层各种地震属性参数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并利用属性特征进行了J1s21砂体微相的研究和刻画,划分了有利含油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震属性 储层砂体微相 J1s21砂体
下载PDF
Carboniferous biogenic sedimentary structures o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Jungar Basin 被引量:4
15
作者 Huijuan Jin Yuci L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4期368-372,共5页
Volcanic clastic rocks of 2 300 m thick are developed in the Carboniferous of the Halaalate Mountains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ungar Basin. The research of sedimentology indicates that they were formed by th... Volcanic clastic rocks of 2 300 m thick are developed in the Carboniferous of the Halaalate Mountains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ungar Basin. The research of sedimentology indicates that they were formed by the sedimentation of deep-water enviroment. They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ichnofacies from the lower part to the upper part, i.e. deep-sea ichnofacies, Nereites ichnofacies, and Zoophycos ichnofacies. From the vertical evolution of biogenic structures and ichnofacies it could be considered that during the Carboniferious a batheyl basin was gradually changed into a semideep sea basin where progradational sediments in the sea regression were deposited. The Carboniferous represents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during a sea-level falling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ENIC SEDIMENTARY STRUCTURES CARBONIFEROUS jungar basin.
原文传递
春光油田油藏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学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4-28,共5页
针对春光油田远离胜利油田后方基地、战线长、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从勘探开发实际出发,以效益为中心,实施精细管理,组织结构实行扁平化、属地化和甲乙方合同化管理;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油藏—井筒—地面油田生产全程数字实时准确监... 针对春光油田远离胜利油田后方基地、战线长、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从勘探开发实际出发,以效益为中心,实施精细管理,组织结构实行扁平化、属地化和甲乙方合同化管理;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油藏—井筒—地面油田生产全程数字实时准确监控;合理划分油藏经营管理单元;建立高效运营机制;强化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运行;油藏经营方法做到了五个一体化,实现了规模储量向经济储量、局部开发向整体高效开发的"双向"拓展。对西部新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经营 扁平化、属地化 准噶尔盆地 内部模拟法人 勘探—开发—工程—体化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录井油气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大康 张国喜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8-30,共3页
地质录井油气水层识别有多种方法 ,如岩心岩屑肉眼观察法、录井数据图版法、线性函数判别法等。主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法 ,内容包括方法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组成、判别时选用的参数、应用效果与结果分析。将该方法用于准噶尔盆地不同地... 地质录井油气水层识别有多种方法 ,如岩心岩屑肉眼观察法、录井数据图版法、线性函数判别法等。主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法 ,内容包括方法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组成、判别时选用的参数、应用效果与结果分析。将该方法用于准噶尔盆地不同地区进行实际检验 ,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未知样品的正判率均在 90 %以上 ,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证明该方法在这一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油气水层识别 地质录井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古流体动力与天然气运移、聚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震亮 耿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1-536,共6页
以盆地模拟技术为主要手段,恢复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流体(水、气)势和古过剩压力,应用油气运聚系统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天然气的运移、聚集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侏罗系水势和气势在不同时期的平面分布可划分为... 以盆地模拟技术为主要手段,恢复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流体(水、气)势和古过剩压力,应用油气运聚系统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天然气的运移、聚集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侏罗系水势和气势在不同时期的平面分布可划分为侏罗纪、早白垩世—渐新世、中上新世与第四纪等4个阶段。根据过剩压力的发育历史,确定出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有白垩纪—渐新世、中新世至今两个主排烃阶段,不同地区各自存在主排烃期和有利排烃范围。由于气势分布和演化的阶段性,导致天然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在不同时期各具特色。最后,根据天然气运聚系统的分布,预测出7个有利于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力 天然气 运移和聚集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古水动力模拟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震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为了保证盆地水动力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间的吻合程度 ,提高模拟的可靠性 ,强调了模型中所涉及各参数的正确选取。通过对大量测试、测井、实验分析数据的综合、归纳 ,建立了水动力模拟中关键参数的求取方法。这些参数主要包括 :声波时差 ... 为了保证盆地水动力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间的吻合程度 ,提高模拟的可靠性 ,强调了模型中所涉及各参数的正确选取。通过对大量测试、测井、实验分析数据的综合、归纳 ,建立了水动力模拟中关键参数的求取方法。这些参数主要包括 :声波时差 -孔隙度转换关系、各小区代表性孔隙度 -深度关系、油气地下密度、孔隙度 -渗透率关系、热史恢复参数、地层剥蚀量等。最后 ,根据石西 1井的古水动力模拟结果 ,说明了古水动力恢复结果的可靠性 ,并就古水动力的发育历史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水动力 模拟参数 准噶尔盆地 声波时差-孔隙度转换关系 油气地压密度 热史恢复参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地质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20
作者 陈虹 杨彦波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59-670,共12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自燕山晚期以来构造相对稳定,下白垩统吐谷鲁群为一套厚层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下部(a、b段)在夏子街-德仑山地段发育较为连续的厚层砂体,近年来发现了层间氧化带,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文章梳理和分析了准噶...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自燕山晚期以来构造相对稳定,下白垩统吐谷鲁群为一套厚层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下部(a、b段)在夏子街-德仑山地段发育较为连续的厚层砂体,近年来发现了层间氧化带,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文章梳理和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岩性-岩相及后生蚀变等地质条件,认为德仑山地段为西北缘寻找砂岩型铀矿的首选地段,主攻层位为吐谷鲁群,层间氧化带尖灭部位或氧化带内有机质(或黄铁矿)富集部位为铀富集成矿和有利找矿突破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铀找矿方向 下白垩统吐谷鲁群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