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趾关节移植重建手指关节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7
1
作者 丁自海 谢昌平 +2 位作者 裴国献 刘文宽 魏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了20侧成人第2、3跖趾关节和近侧趾间关节的结构、动脉供应和神经支配。根据关节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供体关节的解剖学方法,移植关节动力系统和稳定系统的建立方法。每个关节有关节囊支、髁支干骺支三种动脉...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了20侧成人第2、3跖趾关节和近侧趾间关节的结构、动脉供应和神经支配。根据关节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供体关节的解剖学方法,移植关节动力系统和稳定系统的建立方法。每个关节有关节囊支、髁支干骺支三种动脉分支分布。跖址关节移植时可采用足背动脉一第1跖背动脉、大隐静脉一第1跖背静脉作为血管带,近侧趾间关节移植则利用趾底动脉或趾底固有动脉、趾背静脉作血管蒂。神经蒂选用趾背神经或趾底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趾间关节 指间关节 关节移植 断指再植
下载PDF
带皮瓣的第二跖趾及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拇指掌指及指间关节缺损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铭波 李保龙 +5 位作者 叶伟德 梁勇 王江龙 马立峰 杨延军 张子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带皮瓣的第二跖趾及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拇指掌指及指间关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带皮瓣的第二跖趾及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拇指掌指及指间关节缺损12例。患者年龄19~49岁;致伤原因:电刨伤5... 目的探讨带皮瓣的第二跖趾及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拇指掌指及指间关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带皮瓣的第二跖趾及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拇指掌指及指间关节缺损12例。患者年龄19~49岁;致伤原因:电刨伤5例,电锯伤3例,冲床冲压伤2例,热压伤2例。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缺损总长度为4.5~7.0 cm,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5.5 cm × 2.5 cm^8.0 cm × 5.5 cm。术中行第二趾跖趾关节跖板前移术,前移距离3.0~5.0 mm,皮瓣切取范围6.0 cm × 3.0 cm^8.5 cm × 6.0 cm。供区行截趾,其中6例创口直接缝合;6例先行部分创口缝合,残存创面行小腿取皮植皮处理。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结果移植骨关节均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7~12周),未出现骨不连及再骨折。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一期愈合。术后随访8~33个月,平均17.5个月。移植的掌指关节活动度伸-10°~0°,屈曲60°~80°,平均(70 ± 10)°;指间关节活动度达40°~60°,平均(50 ± 10)°。足部供区的行走、跑跳功能无影响。按关节活动度TAM/TAF评定标准评定:优8例,良4例。结论带皮瓣的第二跖趾及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拇指掌指及指间关节缺损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掌指关节 跖趾关节 关节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足第二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再造拇手指关节 被引量:16
3
作者 巨积辉 金光哲 +6 位作者 刘跃飞 李雷 赵强 魏诚 李建宁 刘新益 侯瑞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7-109,I0002,共4页
目的报道游离足第二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再造拇手指关节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指关节损伤49例54指,采用吻合血管的足第二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修复,其中再造掌指关节21指、近侧指间关节28指、远侧指间关节5指。全关节移植38指,半关节移植1... 目的报道游离足第二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再造拇手指关节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指关节损伤49例54指,采用吻合血管的足第二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修复,其中再造掌指关节21指、近侧指间关节28指、远侧指间关节5指。全关节移植38指,半关节移植16指,术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移植关节49例54指全部成活。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5~19个月,所有病例移植骨关节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4—8周,骨性愈合时间6~12周,移植关节均未出现退行性变,未出现骨不连及再骨折的现象。移植近侧指间关节屈曲活动度为35°~90°(平均65°);移植掌指关节者屈曲活动度为30°~75°(平均45°);移植远侧指间关节屈曲活动度为25°~65°(平均35°)。参照关节活动度TAM/TAF评定标准评定,属优者23指,良者25指,可者5指,差者3指,优良率84%。近侧指间关节移植者效果最佳,其次是掌指关节,远侧指间关节移植者最差。结论采用游离足第二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修复拇手指关节缺损,功能恢复满意,可以较好的改善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关节移植 再造 指关节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急诊Flow—through带关节的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指复合组织损伤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建龙 谢庆平 +1 位作者 唐林峰 侯瑞兴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Flow—through携带近趾间关节的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指复合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对12例15指伴有近指问关节缺损的手指复合组织损伤患者,急诊应用Flow—through带关节的第二足趾... 目的探讨急诊Flow—through携带近趾间关节的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指复合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对12例15指伴有近指问关节缺损的手指复合组织损伤患者,急诊应用Flow—through带关节的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修复。所切取复合组织瓣中携带皮瓣面积15mm×10mm-40mm×35mm,携带骨关节长度20~42mm、平均28mm,携带趾同有动脉长度26~38mm、平均30mm,携带趾同有神经长度22,40mm、平均28mm。结果15指游离复合组织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8—30个月,移植骨关节均骨性愈合,未出现退行性变及骨不连,除2例轻度欠伸,余关节均活动良好。手指近指间关节屈曲40°~90°、平均65°,伸-10°-10°。指体血供良好,指端两点分辨觉6—12mm。患者对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5指,良8指,可1指,差1指。结论急诊应用Flow—through带近趾间关节的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伴关节缺损的手指复合组织缺损,能够恢复较好的手指关节功能,同时重建远端指体血供及感觉,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求,是修复手指复杂损伤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关节移植 复合组织
原文传递
足部带关节的复合组织瓣移植桥接修复拇、手指断指 被引量:6
5
作者 巨积辉 李建宁 +4 位作者 金光哲 李雷 刘跃飞 赵强 侯瑞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91,共5页
目的报道足部带关节的复合组织瓣移植桥接拇、手指断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拇、手指完全离断伴有近端指体缺损者,采用游离足部带关节的复合组织瓣桥接再植拇、手指进行修复。4例拇指离断者,采用带足第二跖趾关节、近侧... 目的报道足部带关节的复合组织瓣移植桥接拇、手指断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拇、手指完全离断伴有近端指体缺损者,采用游离足部带关节的复合组织瓣桥接再植拇、手指进行修复。4例拇指离断者,采用带足第二跖趾关节、近侧趾间关节的复合组织瓣进行桥接修复3例,1例采用带足第二跖趾关节的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足部供区采用第二跖骨远端截骨截趾、足背游离皮片植皮术;6例手指离断者,采用带足近侧趾间关节的复合组织瓣进行桥接修复,足部供区采用足跖趾关节截趾术。结果术后10例复合组织瓣及再植拇、手指均顺利成活,手部伤口均一期愈合,足部供区除1例愈合不佳。经多次换药后愈合外,其余植皮及截趾区均一期愈合。10例患者获随访6-28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4例拇指再植者,掌指关节伸-10°-0°,屈曲达20°-50°,3例可以完成与2-5指对指,1例可以完成与示、中指对指,4例可以完成桡侧外展。6例手指再植者,移植的近侧指间关节伸-10°-0°,屈曲30°-90°,平均50°。感觉恢复1例达S_4,2例S_3。,5例S_3,2例为S_2。移植骨关节均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6-16周),未出现骨不连及再骨折。足部供区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按照中华医学会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评定,属优1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采用游离足部带关节的复合组织瓣桥接再植拇、手指的方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再植指的外形,还可以获得部分手指功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断指再植 关节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近侧指间关节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璠 刘军汉 顾施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比较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近侧指间关节4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提供依据。方法取48对指、趾尸体标本,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交叉克氏针、十字钢丝加单枚斜形克氏针、微型钢板背侧和微型钢板侧方固定,制成近侧趾间关... 目的比较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近侧指间关节4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提供依据。方法取48对指、趾尸体标本,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交叉克氏针、十字钢丝加单枚斜形克氏针、微型钢板背侧和微型钢板侧方固定,制成近侧趾间关节移植重建近侧指间关节标本,测量模拟活动后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微型钢板背侧固定和十字钢丝加单枚克氏针斜形固定2种固定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微型钢板固定和交叉克氏针固定2种固定方法稳定较差。结论十字钢丝加单枚克氏针斜形固定操作简单、软组织剥离少、有较强的稳定性,是较好的固定方法,适合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移植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第二、三跖趾关节移植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尚宽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2期83-86,122,共5页
在30只足标本上观察了第二、三跖趾关节的动脉供应,其中20只足标本还观察了关节的神经支配。每个关节规律地有背胫、腓侧,跖胫、腓侧和跖趾关节后五部分动脉关节支。作关节移植时,若以一条跖背动脉为蒂可有胫侧6支以上或腓侧7支以上的... 在30只足标本上观察了第二、三跖趾关节的动脉供应,其中20只足标本还观察了关节的神经支配。每个关节规律地有背胫、腓侧,跖胫、腓侧和跖趾关节后五部分动脉关节支。作关节移植时,若以一条跖背动脉为蒂可有胫侧6支以上或腓侧7支以上的动脉关节支供血。神经蒂可选用趾背总神经或趾底总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关节移植 跖背动脉 趾背神经
下载PDF
第二跖趾关节移植联合前臂穿支皮瓣修复第一腕掌关节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森 刘光军 +2 位作者 谭琪 王谦 范启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第2跖趾关节移植联合前臂穿支皮瓣修复第1腕掌关节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第1腕掌关节复合组织缺损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6例患者采用第2跖趾关节携带肌腱、神经及皮瓣的复合组织瓣修复,联合桡动脉穿支筋... 目的探讨第2跖趾关节移植联合前臂穿支皮瓣修复第1腕掌关节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第1腕掌关节复合组织缺损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6例患者采用第2跖趾关节携带肌腱、神经及皮瓣的复合组织瓣修复,联合桡动脉穿支筋膜皮瓣及尺动脉腕上支皮瓣转移修复剩余创面。结果术后6例复合组织瓣及带蒂转移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1~4年。重建后的腕掌关节外观良好,拇指对掌时第1腕掌关节屈伸角度、内收外展角度、旋转角度分别为(30~35)°、(18~22)°、(15~20)°,关节活动范围评价疗效为优4例、良2例。X线片示术后9~13周骨质愈合良好。皮瓣外形不臃肿,质地柔软、耐磨,感觉达S_2。S_3。结论使用第2跖趾关节移植联合前臂穿支皮瓣是修复第1腕掌关节复合组织缺损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掌关节 组织移植 关节移植 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第1跖趾关节及趾趾间关节的血供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永清 钟世镇 +3 位作者 徐达传 李主一 石瑾 李忠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弄清第1跖趾关节和趾趾间关节的血供。方法:正常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足24只,观测第1跖趾关节和趾趾间关节的结构,各关节血管及神经的分布情况。结果:第1跖趾关节的动脉关节支来源于第1跖背动脉、第1跖底动脉以及... 目的:弄清第1跖趾关节和趾趾间关节的血供。方法:正常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足24只,观测第1跖趾关节和趾趾间关节的结构,各关节血管及神经的分布情况。结果:第1跖趾关节的动脉关节支来源于第1跖背动脉、第1跖底动脉以及它们的分支趾趾背动脉、趾底动脉和横动脉。它有背胫侧、背腓侧、跖胫侧、跖腓侧、关节前和关节后6部分关节支。趾趾间关节的动脉关节支来源于趾趾背动脉、趾底动脉和横动脉。它有背胫侧、背腓侧、跖胫侧、跖腓侧和关节后5部分关节支。结论:第1跖趾关节和趾趾间关节的血供丰富,但跖侧多于背侧,腓侧多于胫侧,故这些部位手术时,切口尽可能在背胫侧,以减少对关节血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趾间关节 关节移植 血供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多模式健康教育在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莉 陆丽华 严植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9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健康教育在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120例采用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手术的患者,在康复期(术后6 h~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对所有患者进行编号并随机抽取3组... 目的:探讨多模式健康教育在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120例采用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手术的患者,在康复期(术后6 h~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对所有患者进行编号并随机抽取3组数字组成传统健康教育组、掌上健康教育组、多模式健康教育组各40例,其中传统健康教育组采用口头讲解,发放纸质资料等方式;掌上健康教育组采用制作视频和PPT资料,利用掌上电脑和手机微信进行健康教育;多模式健康教育组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掌上健康教育,并通过互动模式,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比较3组患者的康复锻炼正确率、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多模式健康教育组患者康复锻炼正确率、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健康教育组和掌上健康教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指导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手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指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健康教育 跖趾关节移植 功能锻炼 掌指关节
下载PDF
异体关节移植治疗创伤性关节毁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明辉 贾继峰 +1 位作者 侯占江 周昌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97-800,共4页
目的观察运用新鲜及冷冻异体关节移植修复关节毁损的效果。方法1977年3月~1993年9月,对13例16个关节创伤性毁损患者进行异体关节移植修复手术。男9例,女4例;年龄17~55岁。其中掌指关节5例5个关节,指间关节6例9个关节,共11例14个关节;... 目的观察运用新鲜及冷冻异体关节移植修复关节毁损的效果。方法1977年3月~1993年9月,对13例16个关节创伤性毁损患者进行异体关节移植修复手术。男9例,女4例;年龄17~55岁。其中掌指关节5例5个关节,指间关节6例9个关节,共11例14个关节;肘关节2例,共2个关节。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均为机器挤压伤,2例肘关节为车祸伤,所有患者均为创伤致关节毁损。临床随机分为两组,A组7例8个关节于关节畸形愈合后行新鲜异体关节移植,B组6例8个关节伤后即时行冷冻处理后异体关节移植。于伤后即时至6个月行异体关节移植术。术后对移植关节的活动度、X线片表现及术后8周行免疫学检测。结果A组骨性愈合时间为5~8个月,B组骨性愈合时间为4~6个月。A组术后2年,掌指关节屈曲度为30~40°,指间关节屈曲度为20~30°;术后6~7年,屈曲度仅有10~20°;新鲜肘关节移植1例术后屈肘60°,伸肘0°,前臂旋前30°,旋后30°。B组术后2年,掌指关节屈曲度为60~70°,指间关节屈曲度为40~50°;术后6~7年,屈曲度仍有40~50°;冷冻异体肘关节移植1例术后屈肘90°,伸肘0°,前臂旋前45°,旋后45°。B组关节活动度、X线片表现明显优于A组。两组免疫学比较:A组IL-2为21.64±3.99,CD4/CD8为3.88±0.82。B组IL-2为16.63±3.11,CD4/CD8为2.53±0.23。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恢复关节的外形、运动及综合性活动而言,冷冻异体骨修复骨关节缺损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关节移植 上肢 修复重建 细胞免疫排斥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宏 谭军 +1 位作者 李家顺 贾连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 :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 :对两组条件相似的初期髋关节置换的 36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治疗组 ( 2 0例 )入院后立刻开始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 ,采用皮下给药。... 目的 :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 :对两组条件相似的初期髋关节置换的 36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治疗组 ( 2 0例 )入院后立刻开始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 ,采用皮下给药。对照组 ( 16例 )不给予rhEPO处理 ,其他同治疗组。将两组的验血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间Hb于手术后有明显差异 ,而收缩压、舒张压及PLT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手术前应用rhEPO进行人红细胞动员 ,可使病人术中术后失血和贫血程度明显减轻 ,未发现有明显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关节置换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安全性 意义
下载PDF
第二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拇指掌指关节术后的系统化康复护理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美福 冯小敏 +2 位作者 陈健 欧丽梅 陈嘉敏 《现代医院》 2017年第7期1091-1092,共2页
目的观察第二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拇指掌指关节术后的系统化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第二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拇指掌指关节术的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对10例患者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结果 10例患者术... 目的观察第二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拇指掌指关节术后的系统化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第二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拇指掌指关节术的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对10例患者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结果 10例患者术后3 d、7 d、10 d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6.92±1.14)分、(5.88±0.97)分、(3.47±0.62)分,后一时间点的VAS评分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10例患者的自体关节移植的拇指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8例为优,1例患者为良,1例患者为差。结论对第二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拇指掌指关节术患者实施术后系统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再造拇指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关节移植 系统化康复护理 再造拇指功能 疼痛
下载PDF
第二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部关节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健 熊秉刚 饶从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二足趾关节移植修复手指关节缺损,评价其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2015~2017年期间,本院手足外科选取符合条件的手指指间关节缺损患者60例,应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足趾关节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关节缺损。术后患者均进行规范的功能锻... 目的探讨第二足趾关节移植修复手指关节缺损,评价其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2015~2017年期间,本院手足外科选取符合条件的手指指间关节缺损患者60例,应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足趾关节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关节缺损。术后患者均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半年后参照中华医学会关于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关节主观和客观功能评分。结果移植的第二足趾关节均成活,术后关节的功能和外观较术前改善。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通过游离移植第二足趾关节修复患者伤指关节缺损,术后伤指功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关节活动可满足日常生活或工作需求,可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手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关节缺损 趾关节移植 重建 足趾关节
下载PDF
调节血管前后负荷在小关节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庄加川 张振伟 +5 位作者 陈乐锋 陈泽华 陈国荣 李征 曾锦浩 吴立业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调节血管前后负荷在手部小关节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手部小关节缺损患者,4例掌指关节缺损,2例近指间关节缺损,分别采用第二足趾的跖趾关节和近趾间关节游离移植修复,术中将传统的穿支血管端-端吻合改良为侧支吻合、... 目的探讨调节血管前后负荷在手部小关节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手部小关节缺损患者,4例掌指关节缺损,2例近指间关节缺损,分别采用第二足趾的跖趾关节和近趾间关节游离移植修复,术中将传统的穿支血管端-端吻合改良为侧支吻合、端-侧吻合、嵌顿吻合三种方式,通过调节动脉的灌注量和静脉的回流量来平衡游离组织内的压力。结果6例小关节游离移植全部存活。3例术后3个月行肌腱松解术,随访3~16个月,平均6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移植的掌指关节屈曲75°-85°,背伸-10°~0°,4.5分;指间关节屈曲65°~75°,背伸-15°~0°,3.1分;手指外观满意,对指、对掌功能恢复良好,足趾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调节血管前后负荷能提高手部小关节游离移植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关节 治疗结果 血管前后负荷 足趾关节移植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代替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启顺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万圣祥 张建新 陈振兵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了解用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重建腕关节的效果。方法1978年7月~1993年11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头移植代替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5例,对其中12例进行了腕关... 目的了解用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重建腕关节的效果。方法1978年7月~1993年11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头移植代替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5例,对其中12例进行了腕关节功能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5年,评估患者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握力及疼痛情况。结果11例腕关节疼痛消失,1例有轻微疼痛不适,平均腕关节掌屈34.05°、背伸52.80°、尺偏26.25°、桡偏19.75°,握力44.6kg,分别占对侧的46.2%、72.7%、76.1%、80.6%和76.7%。结论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代替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可较好地保留腕关节的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重建 腓骨头移植
下载PDF
游离第二足趾或关节移植术后供足X线改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学斌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16-218,共3页
游离第2足趾或关节移植术是最主要的拇、手指再造方法之一。但至今尚未见有关供足X线方面研究的报告。笔者采用双足标准正位及负重侧位X线摄片,对27例术后病人平均随访5.66年。按手术截趾平面及随访时间不同行自身对照分层分... 游离第2足趾或关节移植术是最主要的拇、手指再造方法之一。但至今尚未见有关供足X线方面研究的报告。笔者采用双足标准正位及负重侧位X线摄片,对27例术后病人平均随访5.66年。按手术截趾平面及随访时间不同行自身对照分层分析。结果;(1)第1跖骨和其近节趾骨长轴夹角比非手术侧平均增大3.75°,原有外翻畸形的病人,术后供足畸形加重;(2)跖骨截骨组的远期随访病人供足外侧纵弓平均增大3°,(3)术后供足1~3趾间距平均比非手术侧小9.13mm;(4)术后供足最大宽度变小;(5)跖骨截骨组41.67%的病人出现残留跖骨密度降低。本组只有少数病人稍感供足不适,但均不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趾移植 供足 X线 关节移植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下肢关节端骨肿瘤 被引量:3
18
作者 文雪平 张朝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13期2476-247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下肢关节端骨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3例下肢累及关节端骨肿瘤,术前根据X线、CT或MRI测量肿瘤的长短和范围,选取匹配的异体半关节及固定材料,行关节端骨肿瘤切除及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修复骨缺损术,术... 目的:探讨分析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下肢关节端骨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3例下肢累及关节端骨肿瘤,术前根据X线、CT或MRI测量肿瘤的长短和范围,选取匹配的异体半关节及固定材料,行关节端骨肿瘤切除及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修复骨缺损术,术后X线评定骨愈合,并评估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6~9个月在X线片显示移植骨与正常骨组织结合部间隙消失,或间隙模糊且有足够骨痂形成,可放弃支具独立行走;术后约10~12月取出内固定材料,约14月后功能活动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下肢关节端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关节移植 同种异体 下肢关节端 骨肿瘤 骨缺损
原文传递
选择性第二足趾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雷 寿奎水 +3 位作者 李向荣 芮永军 孔友谊 张全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9,共2页
目的 对手部关节缺损采用第二足趾选择性关节移植治疗,探讨不同术式的优缺点,提出康复训练及移植关节综合评定方法。 方法 自1987 年开始临床应用吻合血管的跖趾全关节移植10 例、带关节囊近节趾骨基底部移植4 例、趾间关... 目的 对手部关节缺损采用第二足趾选择性关节移植治疗,探讨不同术式的优缺点,提出康复训练及移植关节综合评定方法。 方法 自1987 年开始临床应用吻合血管的跖趾全关节移植10 例、带关节囊近节趾骨基底部移植4 例、趾间关节移植5 例和趾间关节复合组织移植4 例。术后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平均随访25 年,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 优10 例,良7 例,中4 例,差2 例。带关节囊近节趾骨基底部移植效果最佳;趾间关节移植效果次之;而跖趾全关节移植、趾间关节复合组织移植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移植 第二足趾
原文传递
数字化3D技术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手部关节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欧阳阳钢 姜宗圆 +4 位作者 刘岸雄 孙浩然 陈琪 谢统明 黄晓瑜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3D技术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手部关节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手部关节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应用数字化3D技术,25例)和对照组(不应用数字化3D技术,25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部功能恢... 目的探讨数字化3D技术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手部关节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手部关节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应用数字化3D技术,25例)和对照组(不应用数字化3D技术,25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患指关节屈曲活动度观察组为117°~130°(122.32°±5.5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8°~120°(110.57°±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供区功能皆无异常。结论数字化3D技术辅助下采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手部关节缺损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3D技术 关节移植重建 手部关节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