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经熊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孙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吴经熊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享有世界性声誉的法学大家,目前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仍相对薄弱。通过对国外及台湾地区、大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知对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但在整体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在以下几... 吴经熊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享有世界性声誉的法学大家,目前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仍相对薄弱。通过对国外及台湾地区、大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知对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但在整体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在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加强:要加大资料的建设力度,加强史料的整理与翻译;要加强理论建设,拓展研究思路;要开掘研究深度,拓宽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研究综述 法学家
下载PDF
历史与机构场所中话语建构的译本面目与译者身份——吴经熊《道德经》英译个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骥翔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86,共10页
先秦思想典籍翻译的描述性和解释性个案研究一般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译者以何种方法翻译出了怎样的译本;二是翻译活动背后存在怎样的译者个人、社会历史条件和原因。以民国学者吴经熊的《道德经》英译本(发表于《天下》月刊)为例,译者... 先秦思想典籍翻译的描述性和解释性个案研究一般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译者以何种方法翻译出了怎样的译本;二是翻译活动背后存在怎样的译者个人、社会历史条件和原因。以民国学者吴经熊的《道德经》英译本(发表于《天下》月刊)为例,译者以副文本为中心,在其中使用了民国时期“人文比较学科”“训诂考据学”和“天主教”话语及其涉及的命题、工具(材料)、方法、规则等,建构和重塑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译本面目和道家知识,而这并非学界所认为的“基于学术阐释来批判西方思想危机”的道家知识。同时,译者为了在《天下》这一历史和机构场所获得身份认同,接受、放弃或融合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所中习得的话语,进而建构了一个断裂、错位、变化的多重临时译者身份,而不是一个纯粹的“东方文化救世论者”。这一结论及其涉及的分析方法对其他先秦思想典籍翻译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道德经》英译 话语 身份 历史与机构场所
下载PDF
朝向“人格主义”:论吴经熊法哲学思想的三次转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钰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5-185,共11页
吴经熊是学贯东西的民国法律哲学大家,他的法哲学思想了经历了三次转向:早期他转向法律认识论,综合了法律的个观与概观。中期他转向新分析法学,重点关注法律方法论,探讨了区分、类比、不得不逻辑、假设、直觉等科学方法。后期他转向天... 吴经熊是学贯东西的民国法律哲学大家,他的法哲学思想了经历了三次转向:早期他转向法律认识论,综合了法律的个观与概观。中期他转向新分析法学,重点关注法律方法论,探讨了区分、类比、不得不逻辑、假设、直觉等科学方法。后期他转向天主教法哲学,重点关注法律目的论,探讨自然法、正义、美与爱等问题。吴经熊法哲学的三次转向与他个人的传奇经历,倾向于综合相反相成观点的心性,以及对法律目的与本源的追求有重大关系。从表面上,吴经熊法哲学的三次转向是断裂的,然其内在理路与进路是一脉相承的,乃朝向人格主义,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法律认识论 新分析法学 天主教法哲学 人格主义
原文传递
吴经熊与近代中国法学学术
4
作者 孙伟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吴经熊的法学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建树,即考察中国传统法律思想,评介西方法律思想,创见法律哲学思想,研究中国法制进程;二是文献编纂,即汇编和校对法学论著,编撰和校勘法学工具书;三是传媒平台搭建,即主编《法令周... 吴经熊的法学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建树,即考察中国传统法律思想,评介西方法律思想,创见法律哲学思想,研究中国法制进程;二是文献编纂,即汇编和校对法学论著,编撰和校勘法学工具书;三是传媒平台搭建,即主编《法令周刊》,主持上海法学编译社,支持《法学季刊》建设。吴经熊作为法学大家对近代中国法制进程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法学学术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近代中国 法学学术
下载PDF
《圣经》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以《诗篇》为例
5
作者 高利克 刘燕(译) 《跨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207-218,共12页
作为迄今为止写下的最有影响力的宗教诗集,《圣经·旧约》中的'诗篇'在中国最早被翻译,且版本众多,深受欢迎。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诗歌优美动人,具有非同寻常、高深莫测的文学价值,易于获得受过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教育的中... 作为迄今为止写下的最有影响力的宗教诗集,《圣经·旧约》中的'诗篇'在中国最早被翻译,且版本众多,深受欢迎。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诗歌优美动人,具有非同寻常、高深莫测的文学价值,易于获得受过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教育的中国士大夫的青睐,也是全世界基督徒易于践行的部分。本文梳理了《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历程,尤其是对比分析了施约瑟译本、和合本、吴经熊译本有关'诗篇'的翻译段落,以及冰心、蓉子等现代诗人对此的阅读理解,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圣经》在中国的翻译、接受与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翻译 诗篇 施约瑟 和合本 吴经熊
原文传递
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活动与社会法学思潮——以吴经熊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赖伟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在1928年至1936年期间,国民政府进行大规模立法活动,所立诸法具有浓厚的社会本位特点。学界通常注重孙中山思想对社会本位立法的影响,本文则注重社会本位立法的西学渊源。吴经熊引领中国社会法学思潮,积极参与立法活动,使国民政府的立... 在1928年至1936年期间,国民政府进行大规模立法活动,所立诸法具有浓厚的社会本位特点。学界通常注重孙中山思想对社会本位立法的影响,本文则注重社会本位立法的西学渊源。吴经熊引领中国社会法学思潮,积极参与立法活动,使国民政府的立法方针、民法制定、宪法起草等诸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本位特点。本文通过考查吴经熊的学术活动和政治活动,探讨国民政府的立法活动与社会法学思潮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立法活动 社会法学思潮 吴经熊
下载PDF
吴经熊法学思想中的西方与东方
7
作者 聂鑫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11,共7页
吴经熊作为近代中国“现象级”的法律精英,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吴经熊本人受过西方系统的法学教育,对中国文化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自我期许为“超越东西方”。学界普遍认为,吴经熊早期为人为学有“全盘西化”的倾向... 吴经熊作为近代中国“现象级”的法律精英,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吴经熊本人受过西方系统的法学教育,对中国文化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自我期许为“超越东西方”。学界普遍认为,吴经熊早期为人为学有“全盘西化”的倾向;他中年之后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而非法学研究,也被解读为是在中国法律现代化过程中遭遇严重挫折后的转向。可是我们检视吴经熊早期的法学作品,发现其法学思想中仍包含很多东方的元素,甚至有“中体西用”之嫌;在对待西方各法学流派的态度上,吴经熊选择性地接收了以霍姆斯为代表的法律实用主义与庞德的社会学法学,这些思想都与中国传统法哲学思维有会通之处。他中年之后致力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的研究,或许正是为了从基础做起、真正“超越东西方”,最终实现中国法的“文艺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超越东西方 法律实用主义 西化 传统 民族性
下载PDF
吴经熊与法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
8
作者 赖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3-98,共6页
吴经熊留学欧美,结识了霍姆斯、庞德、施塔姆勒等世界顶级法学大师,汲取了法社会学理论。吴经熊回国后,大力传播法社会学思想。他并不停留于浅显译介,而是力图创新,终于在心理法学、法律多元论和法律三度论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吴经熊等... 吴经熊留学欧美,结识了霍姆斯、庞德、施塔姆勒等世界顶级法学大师,汲取了法社会学理论。吴经熊回国后,大力传播法社会学思想。他并不停留于浅显译介,而是力图创新,终于在心理法学、法律多元论和法律三度论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吴经熊等法学家影响下,法社会学思想在国内受到推崇,渐渐汇成一股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中国法社会学 心理法学 法律多元论 法律三度论
下载PDF
近代中国法界知识分子的学术与政治命运——以吴经熊为个案
9
作者 孙伟 《唐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吴经熊是少数几位能够从容游走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近代历史人物之一。他的学术与政治命运最终结局是:半是成功、半是失败。可以说,吴经熊作为一位法学家是成功的,而作为一位政治人物却是失败的。他个人的学术与政治命运反映了近代中国... 吴经熊是少数几位能够从容游走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近代历史人物之一。他的学术与政治命运最终结局是:半是成功、半是失败。可以说,吴经熊作为一位法学家是成功的,而作为一位政治人物却是失败的。他个人的学术与政治命运反映了近代中国法界知识分子共同面临的社会最终命运——法律救国的道路在近代中国是走不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法界 知识分子 学术命运 政治命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