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口区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的平行因子分析及其示踪特性 被引量:64
1
作者 郭卫东 黄建平 +2 位作者 洪华生 徐静 邓荀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9-1427,共9页
利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九龙江口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荧光组分特征及其河口动力学行为,并探讨其作为河口区有机污染示踪指标的可行性.利用PARAFAC模型识别出九龙江口CDOM由2类4个荧光组... 利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九龙江口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荧光组分特征及其河口动力学行为,并探讨其作为河口区有机污染示踪指标的可行性.利用PARAFAC模型识别出九龙江口CDOM由2类4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240,310/382nm)、C2(230,250,340/422nm)、C4(260,390/482nm)及类蛋白质荧光组分C3(225,275/342nm).模型结果表明,传统寻峰法指认的短波类腐殖质A峰区域(240~290/380~480nm)实际上并非一个单独的荧光峰,而是若干荧光组分的组合,并且它与传统上指认的长波区海源类腐殖质M峰、陆源类腐殖质C峰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包含M峰的C1组分在河口区随盐度增加呈稀释降低趋势,表明M峰并不能被认为是海洋来源的专有特征峰.类腐殖质组分C1和C2在盐度<6的河口最大浑浊带区表现出一定的添加行为,之后在河口混合过程中呈保守行为,而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4则在整个河口混合过程中都呈保守行为.类蛋白质荧光组分C3在河口混合过程中呈不保守行为,并且在总荧光组分中所占比例在高盐度区呈上升趋势.EEM-PARAFAC不仅可示踪九龙江不同支流DOM的特征,并且还可很好地示踪九龙江口的有机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溶解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河口行为 有机污染 九龙江口
原文传递
九龙江口红树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动态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文卿 郑文教 林鹏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33-238,共6页
本文探讨了福建九龙江口潮间带秋茄(Kandeliacandel)、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白骨壤(Avicenniamarina)和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等红树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Cu、Pb、Zn、Cd、Mn的含... 本文探讨了福建九龙江口潮间带秋茄(Kandeliacandel)、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白骨壤(Avicenniamarina)和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等红树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Cu、Pb、Zn、Cd、Mn的含量及动态。结果表明,该河口红树林区表层土壤沉积物元素含量顺序为Mn>Zn>Pb>Cu>Cd;5种红树植物叶片元素含量顺序为Mn>Zn>Cu>Pb>Cd;不同物种叶片元素含量大都有明显差异;叶片对土壤元素富集系数,以Mn、Cd较高,Pb最低;随叶片从幼叶-成熟叶-黄叶的生长发育,Mn、Pb、Cd含量上升,而Cu、Zn则下降;叶片重金属元素含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变化规律因物种及元素种类而异。红树植物叶片对林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是低的,这有利于对各级消费者提供大量洁净的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叶片 重金属 九龙江口 元素含量
下载PDF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生存现状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薛志勇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0-193,197,共5页
介绍了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保护区的状况,提出该保护区目前新面临的高速运输工具造成的危害,过度的采挖、利用,与滩涂养殖的冲突,海洋的污染,外来生物的入侵,病虫害的危害,保护、管理的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 介绍了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保护区的状况,提出该保护区目前新面临的高速运输工具造成的危害,过度的采挖、利用,与滩涂养殖的冲突,海洋的污染,外来生物的入侵,病虫害的危害,保护、管理的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认为解决问题的重点不仅仅在于保护红树林本身,更重要的还在于保护红树林的生境。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必须靠全社会的认同和自觉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九龙江口 红树林 生存 分析
下载PDF
九龙江口鱼类多样性和营养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杜建国 刘正华 +5 位作者 余兴光 许章程 胡文佳 陈彬 马志远 林金兰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82,共7页
2009年5月和11月对九龙江口进行了两个航次的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探讨了该河口鱼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两次拖网调查共鉴定鱼类35种,隶属于2纲12目22科。其中中上层鱼类3种,近底层鱼类7种,底层鱼类25种;暖水种22种,暖温... 2009年5月和11月对九龙江口进行了两个航次的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探讨了该河口鱼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两次拖网调查共鉴定鱼类35种,隶属于2纲12目22科。其中中上层鱼类3种,近底层鱼类7种,底层鱼类25种;暖水种22种,暖温种13种;河口性鱼类10种,海洋性鱼类25种;低级肉食性鱼类7种,中级肉食性鱼类28种。中华海鲇Arius sinensis、凤鲚Coilia mystus和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是5月的优势种,中华海鲇Arius sinensis、凤鲚Coilia mystus和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是11月的优势种。5月和11月鱼类重量密度分别是471.53kg.km 2和143.97kg.km 2,5月和11月尾数密度分别为40811ind.km 2和3804ind.km 2。九龙江口鱼类多样性指数为1.20,均匀度指数为0.39,丰富度指数为3.11,营养级指数为3.55。与1985年同期的调查资料相比,九龙江口鱼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均营养级明显降低。九龙江口鱼类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栖息地丧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物多样性 营养级指数 九龙江口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区磷的转移和入海通量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松 廖文卓 +1 位作者 骆炳坤 许爱玉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7-142,共6页
1992~1993年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总磷的分布和转移受悬浮物含量明显控制。当SPM含量低时,其迁移过程接近理想行为;SPM含量高时则为非理想行为。估算得出,九龙江水体总磷的平均人海通量为1.47×103t/a。... 1992~1993年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总磷的分布和转移受悬浮物含量明显控制。当SPM含量低时,其迁移过程接近理想行为;SPM含量高时则为非理想行为。估算得出,九龙江水体总磷的平均人海通量为1.47×103t/a。其中,溶解态磷为0.43×103t/a,约占29%;颗粒态磷占71%,九龙江水磷的输入以颗粒态为主。溶解态磷的分布,基本上在某一水平上了波动,其入海通量受环境影响很小,可能意味着颗粒磷的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口 转移 通量 福建 悬浮物
下载PDF
浅海悬沙浓度观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魏晓 汪亚平 +5 位作者 杨旸 陈坚 高建华 王爱军 李东义 胡国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在动力和沉积条件复杂的浅海海域获取水-体的悬沙浓度有多种方法,目前较先进的主要是声学和光学浊度测量方法,但均需通过现场采集水样进行浊度标定;水样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抽滤法和沉淀干燥法。根据2010年3—4月在厦门九龙江口获取的光学(... 在动力和沉积条件复杂的浅海海域获取水-体的悬沙浓度有多种方法,目前较先进的主要是声学和光学浊度测量方法,但均需通过现场采集水样进行浊度标定;水样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抽滤法和沉淀干燥法。根据2010年3—4月在厦门九龙江口获取的光学(OBS、LISST-100X)和声学(ADCP、ADP和ADV)浊度数据,以及现场同步水样,对这两种获取悬沙浓度的方法进行了比较;2011年2—3月在长江口北支获取水样,分别使用抽滤法和沉淀干燥法获取悬沙浓度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声学和光学方法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同一观测层位,光学与声学仪器的相对误差均较小;由于声波在水体中传播距离较远,声学方法可获得沿水深的整个剖面的信息,因而比光学仪器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测量范围。对比发现,抽滤法获得的悬沙浓度数值略低于沉淀干燥法获得的结果,可能与沉淀干燥法难以洗净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 海水过滤 悬沙浓度 九龙江口 长江口北支
下载PDF
福建省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框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婉婷 马志远 +4 位作者 陈彬 张典 胡文佳 陈光程 俞炜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8,共8页
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红树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面积缩减、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严重生态问题。以福建省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区,基于活力-组织结构-... 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红树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面积缩减、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严重生态问题。以福建省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区,基于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VOR)框架遴选并构建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现行标准,并采用时间和空间参照等方法确定各指标参考标准,通过专家咨询方式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法构建红树林健康综合指数计算模型,并评价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MHI)为0.72,处于亚健康状态。MHI值存在空间差异,以大涂洲为最高,其后依次为浮宫、海门岛和紫泥,这与各区块自然环境特征、人为干扰、互花米草入侵程度、生态保护和管理力度等因素的差异密切相关。从VOR框架构成来看,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力最高,组织结构次之,活力最低,主要呈现生产力和繁殖潜力较低,群落多样性和抗干扰能力较高,以及红树植被成熟度和生境适宜性高等特点。当前,互花米草入侵是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直接或间接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造成影响。因此,应加大研究区互花米草的清除整治和控制力度,恢复及拓展红树林和滩涂生境空间,恢复鸟类栖息地和觅食地,促进生物多样性自然恢复,以提升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框架 九龙江口
下载PDF
九龙江口红树植物叶片热值的季节变化及物候学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文卿 林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14-220,共7页
关键词 红树林 红海榄 木榄 热值 物候 引种 九龙江口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区有机物的转移和入海通量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松 廖文卓 +1 位作者 许爱玉 骆炳坤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60-264,共5页
1992~1993年4年个航次调查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总有机物的含量和转移与悬浮物含量密切相关。当SPM含量低时,其转移过程接近于理想行为;当SPM含量高时,则为非理想行为。估算得出,九龙江水悬浮泥沙入海通量约为142×104... 1992~1993年4年个航次调查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总有机物的含量和转移与悬浮物含量密切相关。当SPM含量低时,其转移过程接近于理想行为;当SPM含量高时,则为非理想行为。估算得出,九龙江水悬浮泥沙入海通量约为142×104t/a;总COD的入海通量约为48.3×103t/a。其中,溶解态COD为38.4×103t/a,约占80%,表明有机物的转入以溶解态为主,如溶解态有机物以DOC表示,则DOC的入海通量为42.1×103t/a。研究还表明,水体溶解有机物的转移接近于保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口 转移 入海通量 福建 有机物
下载PDF
The study on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and fronts of the Jiulong Estuary and the Xiamen Bay 被引量:3
10
作者 LUO Zhibin PAN Weiran +1 位作者 LI Li ZHANG Guor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5-64,共10页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on-site observation and dynamic model, the research on the fronts at the Jiulong Estuary has been carried out, during which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on-site observation and dynamic model, the research on the fronts at the Jiulong Estuary has been carried out, during which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alinity front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stuarine fronts mainly lie in the area from the Jiyu Islet to the Haimen Island, outside of Yuweizai to Hulishan cross-section, the near coast of Yuweizai and the south of the Songyu-Gulangyu Channel. The fronts in the former two regions are formed directly by plume, while the one near the coast of Yuweizai is a tidal intrusion front caused by flood current and the one at the south of the Songyu-Gulangyu Channel is the result of current shear transformation.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fresh water of the Jiulong River mainly influences the inside of the Xiamen Bay, and when it is in typhoon seasons, plume front can affect the Taiwan Strait and has an effect on the biogeochemical Drocesses in the stra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ulong estuary Xiamen Bay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FRONTS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与甲烷厌氧氧化: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希杰 陈坚 +2 位作者 郭莹莹 孙治雷 邵长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128,共8页
通过沉积物柱孔隙水中甲烷,SO42-,Cl-,δc(34S-SO42-)、δc(13C-CH4)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了硫酸盐还原和甲烷厌氧氧化(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简称AOM)过程在九龙江河口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测定结果显示两个站位(J-A和J-E)间... 通过沉积物柱孔隙水中甲烷,SO42-,Cl-,δc(34S-SO42-)、δc(13C-CH4)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了硫酸盐还原和甲烷厌氧氧化(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简称AOM)过程在九龙江河口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测定结果显示两个站位(J-A和J-E)间隙水中SO42-浓度随深度增加快速减小,分别在55和130 cm深度附近消耗殆尽,而惰性的Cl-浓度随深度没有减小的趋势;孔隙水中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随着深度增加明显偏重。这些结果表明两个站位沉积物上部(55和130 cm)存在明显的硫酸盐还原作用。孔隙水中甲烷浓度在硫酸盐-甲烷过渡带(sulfate-methane transition,简称SMT)随着深度减小急剧增大,与此同时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也相应偏重,表明两个站位沉积物下部产生的大量甲烷在SMT附近被AOM消耗。沉积物中SMT分布深度与上覆水盐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反映了研究区上覆水盐度变化所导致的硫酸盐浓度改变是控制九龙江河口沉积物中SMT深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 甲烷厌氧氧化 硫酸盐-甲烷过渡带(SMT) 九龙江河口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Morphometric Bedform Characteristics from Profiling Sonar Datasets Recorded in Shallow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瀚 汪亚平 +3 位作者 高抒 陈坚 杨旸 高建华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2年第3期469-482,共14页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scale bedforms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an acoustic profiling sonar on the Dafeng tidal flat, Jiangsu, in 2009, and in the Jiulong Estuary, Xiamen, in 2010, respectively. T...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scale bedforms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an acoustic profiling sonar on the Dafeng tidal flat, Jiangsu, in 2009, and in the Jiulong Estuary, Xiamen, in 2010, respectively. The "multi-threshold value" method was utilized to reveal the morphological undulations along which bedforms were present. Analyses of the datasets obtained show that: (1) sand ripples can have irregular shapes, and (2) changes in bedform morphology are small within a single tidal cycle but may be significant over several tidal cycles. Fractal and variogram analyses of the seabed roughness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t speed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seabed roughness. As current speed increases, seabed roughness increases with a trend of smaller-scale bottom structures being replaced by larger-scale structures. Furthermore, the surface of the larger-scale bottom structures can either become smooth due to the absence of smaller-scale features or become roughe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uperimposed smaller-scal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pple profiling sonar BEDFORM seabed roughness fractal dimension variogram method tidal flat jiulong estuary
下载PDF
九龙江口硒的化学行为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明辉 杨逸萍 +2 位作者 王根芳 Martin J.-M.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1-47,共7页
代表旱雨季的4航次九龙江口硒的调研中,发现总溶解无机硒和Se(N)皆呈保守行为;溶解有机硒和颗粒氧化物硒则无甚规律可循。沉积物中有机硒与有机碳含量呈良好正相关关系。由流积相向上覆水体提供的溶解无机硒和有机硒的通量,分别为... 代表旱雨季的4航次九龙江口硒的调研中,发现总溶解无机硒和Se(N)皆呈保守行为;溶解有机硒和颗粒氧化物硒则无甚规律可循。沉积物中有机硒与有机碳含量呈良好正相关关系。由流积相向上覆水体提供的溶解无机硒和有机硒的通量,分别为170和200nmol/(m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行为 九龙江口 福建 海洋环境
下载PDF
基于PCA法的沉积物质量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双城 林培梅 +6 位作者 蔡建堤 颜聪毅 陈宇峰 吴建绍 陈思源 汪新 林琪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1-510,共10页
本研究针对我国沉积物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基于近海沉积物监测常规指标和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了沉积物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划分出三类沉积物质量综合指数(F)的量化区间值,并在九龙江及毗邻海域进行... 本研究针对我国沉积物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基于近海沉积物监测常规指标和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了沉积物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划分出三类沉积物质量综合指数(F)的量化区间值,并在九龙江及毗邻海域进行了示范应用。模型结果显示九龙江口沉积物质量以二类为主,具有面源和点源的复合污染特征,关键区域为漳州近岸海域;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主要污染指标为Zn、Cu和Pb。评价结果较好地反应了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为九龙江口底质保护和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沉积物 质量评价 模型 九龙江口
下载PDF
九龙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矿物磁性分异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大东 廖紫慧 +3 位作者 梁文清 刘亚飞 肖翊琦 朱春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41,共12页
为寻找有效判别潮滩沉积微相的磁学指标,以便将环境磁学更好地应用于河口古环境演变及海平面重建,本研究在九龙江口浒茂洲东部潮滩4个亚带: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和潮下带,采集23个次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和磁性测量。结果显示,磁... 为寻找有效判别潮滩沉积微相的磁学指标,以便将环境磁学更好地应用于河口古环境演变及海平面重建,本研究在九龙江口浒茂洲东部潮滩4个亚带: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和潮下带,采集23个次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和磁性测量。结果显示,磁性参数χ、SIRM由陆向海增大且在低潮滩和潮下带呈现显著高值,反映潮滩亚铁磁性矿物的绝对含量由陆向海增加;参数组合χ_(ARM)、χ_(ARM)/χ、χ_(ARM)/SIRM在高、中潮滩呈现高值,低潮滩和潮下带呈现低值,反映细颗粒SP/SD亚铁磁性矿物富集于高、中潮滩,而粗颗粒PSD/MD铁磁性矿物富集于低潮滩和潮下带,揭示九龙江河口潮滩沉积动力对磁性矿物的分选作用。磁性参数组合χARM/χ、χARM/SIRM可作为九龙江口高潮滩和中潮滩的有效识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动力 磁性矿物 沉积微相识别 九龙江河口潮滩
下载PDF
九龙江口表层水盐度和悬沙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6
作者 林桂权 潘大东 +4 位作者 林永崇 任旭东 张良荟 梁静怡 黄超毅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7-73,共7页
在九龙江河口4个沉积环境:汊道、潮滩、前缘斜坡和前三角洲,采集31个表层水样,进行pH值、盐度和悬沙浓度的测量,旨在为河口泥沙运移、港口建设和养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pH值、盐度和悬沙浓度均呈现由陆向海增加、冬季高于夏季的趋势.2... 在九龙江河口4个沉积环境:汊道、潮滩、前缘斜坡和前三角洲,采集31个表层水样,进行pH值、盐度和悬沙浓度的测量,旨在为河口泥沙运移、港口建设和养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pH值、盐度和悬沙浓度均呈现由陆向海增加、冬季高于夏季的趋势.2)盐度分布揭示夏季河口潮流界位于中、南港的中部,冬季河口湾被中高盐水充填,冬季盐度锋位于鸡屿附近海域.3)悬沙浓度夏季南部高于北部,冬季北部高于南部;夏季海门岛-海沧一线附近为河口悬沙锋的位置;夏季径流沿南岸入海,以陆源悬沙输入为主;冬季涨潮流沿北岸入侵,以潮流输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水团 盐度 悬沙浓度 陆海相互作用 九龙江口
下载PDF
九龙江口ATP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7
作者 王宪 李文权 +2 位作者 郑爱榕 蔡阿根 陈清花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本文根据1994年7月至1995年4月间4个航次调查资料而得。结果表明,九龙江口ATP的含量平均值为278.4μg/m3,变化范围在32.4~857.6μg/m3之间。ATP与叶绿素a和POC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Chl-a/ATP的高值区出现在盐度为25~30间。POC... 本文根据1994年7月至1995年4月间4个航次调查资料而得。结果表明,九龙江口ATP的含量平均值为278.4μg/m3,变化范围在32.4~857.6μg/m3之间。ATP与叶绿素a和POC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Chl-a/ATP的高值区出现在盐度为25~30间。POC(B)/POC的高值区出现在盐度为15~25间。该区域颗粒碳含有最大比例的活体的有机碳约占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九龙江口 福建 三磷酸腺苷
下载PDF
基于EFDC的九龙江口-厦门湾三维潮流及盐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谢森扬 王翠 +2 位作者 王金坑 郑斌鑫 郭洲华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5,共13页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集水动力模块、泥沙输运模块、污染物运移模块和水质预测模块于一体,可以用于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和近岸海域一维、二维和三维物理和化学过程的模拟。为了研究岛屿多、岸线地形及流态复杂的九龙江口-厦门湾...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集水动力模块、泥沙输运模块、污染物运移模块和水质预测模块于一体,可以用于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和近岸海域一维、二维和三维物理和化学过程的模拟。为了研究岛屿多、岸线地形及流态复杂的九龙江口-厦门湾水动力过程,该文将EFDC模型运用于该水域三维潮流及盐度场的数值模拟,对比实测资料校核了模型参数,利用实测潮位、流速和盐度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吻合度高。该水域属于规则半日潮类型,平均涨、落潮历时约6 h;潮流以往复流运动为主,表层流速最大可达2 m/s;低平潮前后出现面积合计约74 km2的多处露滩;发现河口区分层及不同类型的盐度锋现象均在低潮后1 h时最显著。结果表明,该模式成功复演了九龙江口-厦门湾潮汐潮流和盐度场的时空变化过程,适用于模拟和分析河口及近海海域的水动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口-厦门湾 潮流 盐度 EFDC
原文传递
九龙江河口区TEP及其与铀、钍、钋同位素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安国 黄奕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8-42,共5页
对九龙江河口区不同粒级的TEP含量分布及其与238U2、34U2、34Th2、32Th2、30Th2、28Th2、10Po的放射性比活度和Chl-a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SPM)和TEP的粒级分布及深度变化趋势明显不同,这与两者的来源及其贡献不... 对九龙江河口区不同粒级的TEP含量分布及其与238U2、34U2、34Th2、32Th2、30Th2、28Th2、10Po的放射性比活度和Chl-a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SPM)和TEP的粒级分布及深度变化趋势明显不同,这与两者的来源及其贡献不同有关,同时也表明不同粒级的颗粒物在吸附TEP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较大差异.TEP与238U2、34U2、34Th等核素的关系表明,当用234Th-238U和210Po2-10Pb不平衡估算海区的POC输出通量时,应当重视TEP的作用与影响.TEP与Chl-a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表明该研究海域TEP与浮游植物有较密切的关系,可能是由浮游植物的细胞外分泌物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口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 放射性核素 悬浮颗粒物 粒级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224Ra的分布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性保 黄奕普 +2 位作者 谢永臻 陈敏 邱雨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61,共8页
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体中224Ra的分布,发现同世界其他河口一样,224Ra在九龙江河口区呈非保守行为;同时发现224Ra-Ss关系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显著;与世界其他河口相比,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体中224Ra含量偏高... 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体中224Ra的分布,发现同世界其他河口一样,224Ra在九龙江河口区呈非保守行为;同时发现224Ra-Ss关系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显著;与世界其他河口相比,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体中224Ra含量偏高;用九龙江河口区海端溶解态224Ra估算九龙江河口水流向外海的流速在夏季为2.5cm/s,冬季为0.91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 河口区 镭224 水体 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