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思考 被引量:63
1
作者 柴宗新 范建容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金沙江下游沿岸海拔 130 0m(阴坡 )~ 16 0 0m阳坡 )为干热河谷 ,根据其环境特点、人工造林成功率低的事实 ,分析指出金沙江干热河谷的自然植被恢复应以稀树灌草为主体 ,因地制宜提出了植被恢复的四个主要途径 :(1)建立水土保持人工生... 金沙江下游沿岸海拔 130 0m(阴坡 )~ 16 0 0m阳坡 )为干热河谷 ,根据其环境特点、人工造林成功率低的事实 ,分析指出金沙江干热河谷的自然植被恢复应以稀树灌草为主体 ,因地制宜提出了植被恢复的四个主要途径 :(1)建立水土保持人工生态经济林 ,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2 )封山育草 ,防治坡面侵蚀 ;(3)加强沟谷灌草建设 ,防治沟谷侵蚀 ;(4 )城镇工矿人工生态林草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人工造林 水土保持 封山育草 人工生态林
下载PDF
晚新生代金沙江形成时代与过程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张叶春 李吉均 +3 位作者 朱俊杰 陈晔 潘保田 况明生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8年第2期43-48,共6页
在多次的野外考察和充分的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金沙江地区河谷层状地貌系列和断陷盆地相关沉积进行了分析,系统地研究了金沙江自晚新生代以来的形成和演化。晚新生代金沙江水系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①3.40MaB.P之前... 在多次的野外考察和充分的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金沙江地区河谷层状地貌系列和断陷盆地相关沉积进行了分析,系统地研究了金沙江自晚新生代以来的形成和演化。晚新生代金沙江水系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①3.40MaB.P之前,为高原面形成期间的古水系阶段;②3.40~2.00±0.20MaB.P,为金沙江水系孕育阶段;③2.00±0.20~1.54±0.178MaB.P,为金沙江水系调整阶段;④1.54±0.178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晚新生代 水系 形成时代 发展阶段
下载PDF
金沙江石鼓-宜宾河段的贯通与深切地貌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杨达源 韩志勇 +6 位作者 葛兆帅 胥勤勉 陈可峰 徐永辉 李郎平 黄典 鹿化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4-568,共5页
近年来,在长江金沙江石鼓~宜宾河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云南巧家附近的古河谷;并在金沙江永善~宜宾河段两岸多处发现了“高阶地”,“高阶地”堆积物的物质成分比较单一,而且互相之间有明显差别。根据各地“高阶地”堆积... 近年来,在长江金沙江石鼓~宜宾河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云南巧家附近的古河谷;并在金沙江永善~宜宾河段两岸多处发现了“高阶地”,“高阶地”堆积物的物质成分比较单一,而且互相之间有明显差别。根据各地“高阶地”堆积物的测年资料,推测金沙江云南永善-四川宜宾河段的袭夺贯通,发生在距今103万年左右;禄劝乌东德峡谷-金坪子河段的袭夺贯通是在距今约80万年左右;虎跳峡峡谷的贯通并袭夺古中甸河大约发生在距今98万年前后。金沙江贯通以来强烈深切,平均深切速率为25~30cm/ka,但近十多万年以来平均深切速率达到99~77cm/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高阶地 河流袭夺 深切速率
下载PDF
滇西北金沙江河流袭夺的研究——兼与任美锷先生商榷 被引量:30
4
作者 何浩生 何科昭 +1 位作者 朱祥民 朱照宇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19-330,共12页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与研究,对长期有争议的金沙江袭夺问题提出一些认识供讨论。从石鼓段金沙江河谷地貌发育、鸿文村—剑川谷地的地貌、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成因三个方面,论证了金沙江在石鼓、鸿文附近自早更新世以来河道并无明显变迁,鸿...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与研究,对长期有争议的金沙江袭夺问题提出一些认识供讨论。从石鼓段金沙江河谷地貌发育、鸿文村—剑川谷地的地貌、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成因三个方面,论证了金沙江在石鼓、鸿文附近自早更新世以来河道并无明显变迁,鸿文—剑川谷地也不是金沙江的古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河流袭夺 河流阶地
下载PDF
构树皮化学成分、纤维形态与制浆性能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姜磊 廖声熙 +4 位作者 李昆 杨振寅 赵一鹤 张春华 李立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1-75,共5页
对金沙江千热河谷区构树韧皮纤维的化学组成、纤维形态和成浆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构树韧皮的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较高,达43.06%,具有较大的纤维利用率;构树皮纤维长度平均值为9.37mm,分布范围3.3~19.6mm,纤维... 对金沙江千热河谷区构树韧皮纤维的化学组成、纤维形态和成浆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构树韧皮的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较高,达43.06%,具有较大的纤维利用率;构树皮纤维长度平均值为9.37mm,分布范围3.3~19.6mm,纤维长宽比高达509,属于一种优良的长纤维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构树皮纸浆得率42.47%,硬度6.70(Kappa值),耐破指数为2.23kPa·m^2/g,撕裂指数34、53mN·m^2/g,耐折度192次,抗张指数27.67N·m/g,具有较优的制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树皮 化学组成 纤维形态 成浆性能 金沙江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滑坡遥感解译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姚鑫 戴福初 陈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及怒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解决该地区水电大开发地质灾害调查中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利用遥感。论文分析了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环境和地形条件的特点及他们对滑坡解译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一地区的... “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及怒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解决该地区水电大开发地质灾害调查中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利用遥感。论文分析了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环境和地形条件的特点及他们对滑坡解译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一地区的滑坡在多种遥感影像上的图斑特征配合实地考察,分析并列举了干扰滑坡识别的图斑,总结出该地区的古滑坡、活动滑坡和典型滑坡的识别特征。同时对该地区滑坡不发育,所占地质灾害比例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地气候、地形、构造特征、岩土类型对滑坡发育存在的影响。为该类型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遥感 滑坡 干热河谷 地质灾害 “三江”地区 金沙江
下载PDF
金沙江支流冲沟侵蚀区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维 张建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337,共5页
在保持原有植被条件下,采用野外双环入渗法对金沙江支流安宁河谷冲沟侵蚀发生区4种土地利用条件下(荒草地活动沟、荒草地稳定沟、裸地活动沟、耕地)土壤入渗性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前21.5 min土壤平均渗透率和累计入渗量均以荒草地稳定... 在保持原有植被条件下,采用野外双环入渗法对金沙江支流安宁河谷冲沟侵蚀发生区4种土地利用条件下(荒草地活动沟、荒草地稳定沟、裸地活动沟、耕地)土壤入渗性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前21.5 min土壤平均渗透率和累计入渗量均以荒草地稳定沟为最大,以裸地活动沟为最小,其余二者居中。4种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入渗过程相似,并且可以用考斯恰可夫(костяковАН)公式f(t)=at-b得到很好的表达。植被能够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而后者对改善土壤结构起着显著作用。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尤其是其中的大粒径团聚体(>3 mm)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土壤入渗性能。根量是能反映入渗性能强弱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具有良好入渗性的土壤,其地表径流减少,冲沟侵蚀得到有效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土地利用 入渗性 植被覆盖 冲沟侵蚀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及其对梯级水电站工程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政伟 黄润秋 +5 位作者 许向宁 赵银兵 吴柏清 许辉熙 张雪峰 张瑞英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605-613,共9页
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断块抬升高山、高原褶皱隆起中一低山和四川盆地掀斜台陷深切丘陵三种环境地质域,地质环境复杂,地形起伏大,流域水平及立体气候变化明显,由此营造出复杂的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流域水资源储量丰富,是中国最大的水电... 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断块抬升高山、高原褶皱隆起中一低山和四川盆地掀斜台陷深切丘陵三种环境地质域,地质环境复杂,地形起伏大,流域水平及立体气候变化明显,由此营造出复杂的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流域水资源储量丰富,是中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流域规划开发12座梯级电站。梯级电站的开发必然与流域的生态地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作用的正负效应事关水电开发本身的安全,也维系流域乃至西部生态环境的安全,因此必须客观地评价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现状,预测梯级电站修建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结合流域的生态地质环境现状,筛选出27个评价指标,将其分成斜坡(岸坡)稳定性评价子系统、水土流失与水库淤积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演化评价子系统和人类活动评价子系统四大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金沙江流域“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最后, 利用该评价系统将流域划分为26个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片区,分述其现状和梯级电站开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梯级电站 生态地质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滇西北地区岩浆活动与长江第一弯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9
9
作者 曾普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0-316,共7页
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对长江第一弯的形成提出了新认识。首次研究了始新世岩浆活动与长江第一弯形成的关系,提出长江第一弯为始新世滇西北老君山地区(金沙江古河道)强烈的岩浆活动阻塞了古金沙江,导致其上游形成堰塞湖,并在玉龙雪山和哈... 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对长江第一弯的形成提出了新认识。首次研究了始新世岩浆活动与长江第一弯形成的关系,提出长江第一弯为始新世滇西北老君山地区(金沙江古河道)强烈的岩浆活动阻塞了古金沙江,导致其上游形成堰塞湖,并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决口,在高原隆升的同时河道快速下切,形成虎跳峡,是河水改道东流的结果;计算了处于青藏高原东端研究区的隆升的幅度,对玉龙雪山而言,始新世至更新世,隆升幅度为 3300 m,加上更新世以来的隆升高度 700 m,累计隆升高度为 4000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 河道阻塞 金沙江 决口 长江 云南 高原隆升
下载PDF
西南三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化学风化过程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陶正华 赵志琦 +5 位作者 张东 李晓东 王宝利 吴起鑫 张伟 刘丛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97-2308,共12页
选择中国西南三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水化学及溶解性无机碳碳同位素,借助正演模型,分析河水溶解性组分来源及混入比例,说明硫酸参与区域碳酸盐矿物风化过程及CO2净释放量。结果表明:(1)西南三江流域河水受复杂岩性控制,金沙江河水以N... 选择中国西南三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水化学及溶解性无机碳碳同位素,借助正演模型,分析河水溶解性组分来源及混入比例,说明硫酸参与区域碳酸盐矿物风化过程及CO2净释放量。结果表明:(1)西南三江流域河水受复杂岩性控制,金沙江河水以Na-Ca-Cl-HCO3为主,与流域上游蒸发盐矿物溶解有关,澜沧江和怒江则以Ca-HCO3为主,显示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溶解的影响;(2)蒸发盐矿物溶解是金沙江干流河水阳离子主要来源,其贡献均值为52%,对澜沧江和怒江河水贡献较小,平均值分别为11%和2%。碳酸盐矿物溶解是澜沧江和怒江干流河水阳离子主要来源,其贡献均值分别为70%和78%,对金沙江干流河水的贡献较小,平均为38%,但对金沙江支流河水的贡献较大,平均为74%。硅酸盐风化产物对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干流的平均贡献分别为8%、16%和15%,对金沙江支流河水的贡献为15%;(3)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硅酸盐矿物风化速率分别为1.39、3.27和4.27 t·km-2·a-1,CO2消耗速率分别为0.34×105、1.18×105和1.40×105mol·km-2·a-1,碳酸盐矿物风化速率分别为16.93、33.13和33.54 t·km-2·a-1,CO2消耗速率分别为1.40×105、2.47×105和2.22×105mol·km-2·a-1;(4)西南三江流域河水硫酸盐主要来源于硫化物矿物氧化,硫酸参与碳酸盐矿物风化净释放CO2量分别为0.73×105、3.01×105和4.27×105mol·km-2·a-1,高于中国贵州地区,应当在研究区域碳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 水化学 硫酸 化学风化
原文传递
金沙江水电开发区域工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国和 王思敬 孙承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9-313,共5页
金沙江所流经的川滇交界地区是中国西南典型的活动构造区 ,区内地震及地质灾害十分严重 ,所以在金沙江水电梯级规划中 ,进行该区域的工程地质环境系统评价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对工程地质环境有较大影响的九种因素 ,从地壳稳定性、地面稳... 金沙江所流经的川滇交界地区是中国西南典型的活动构造区 ,区内地震及地质灾害十分严重 ,所以在金沙江水电梯级规划中 ,进行该区域的工程地质环境系统评价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对工程地质环境有较大影响的九种因素 ,从地壳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三方面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根据层次分析所取得的因素权重值 ,按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5个等级进行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分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规划 工程地质环境 金沙江 综合评价 地质灾害 地震
下载PDF
金沙江河谷-水系发育的年代学框架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7
12
作者 苏怀 明庆忠 +4 位作者 潘保田 高红山 张文翔 董铭 史正涛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5-692,共8页
通过对近年来金沙江云南段考察研究获得的地貌、湖盆和环境效应记录的总结和梳理,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金沙江河谷-水系形成演化的年代框架,认为金沙江河谷-水系的演化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上新世-早更新世初的孕育阶段、早更新... 通过对近年来金沙江云南段考察研究获得的地貌、湖盆和环境效应记录的总结和梳理,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金沙江河谷-水系形成演化的年代框架,认为金沙江河谷-水系的演化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上新世-早更新世初的孕育阶段、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的发展阶段和晚更新世的定型阶段。现代金沙江河谷-水系的地貌格局以及干热河谷的景观雏形都形成于早更新世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河谷-水系 年代框架
下载PDF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与检验:以金沙江上游奔子栏—昌波河段为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赛儿 陈剑 +2 位作者 ZHOU Wendy 高玉欣 徐能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1-622,共12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10.0)平台和小流域单元,采用逻辑回归(LR)模型对金沙江上游(奔子栏—昌波河段)干热河谷区进行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总体检验与随机个案检验。评价与检验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优指标组合下LR评价模型...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10.0)平台和小流域单元,采用逻辑回归(LR)模型对金沙江上游(奔子栏—昌波河段)干热河谷区进行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总体检验与随机个案检验。评价与检验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优指标组合下LR评价模型的AUC值为82.7%;预测的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面积合占全区面积的35.98%,实发泥石流面积占泥石流总面积的65.03%;在个案检验中,位于各等级分区的检验组样本实发泥石流比例随着分区易发性等级降低,依次为91.7%(极高)、75.0%(高)、36.4%(中等)、16.7%(低)、0(极低),表明评价效果良好。研究区泥石流集中发育于金沙江沿岸的东北部、中部和西南部,主导性的评价指标依次为距主干道路距离、岩性、距断裂带距离、雨季月平均降雨量。人类活动与季节性降雨为研究区干热河谷泥石流的主要诱发条件。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方法提高了泥石流发生可能性的预测精度,可为干热河谷区泥石流预测预警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区 泥石流 逻辑回归模型 易发性评价 金沙江
下载PDF
金沙江河谷金坪子堆积体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永辉 胥勤勉 +2 位作者 杨达源 葛兆帅 陈可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9-435,共7页
对金沙江下段河谷金坪子堆积体及其临近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在堆积体不同部位进行钻孔、竖井、平硐作业并取样,室内进行测年和重矿物成分分析,运用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获得了堆积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的初步... 对金沙江下段河谷金坪子堆积体及其临近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在堆积体不同部位进行钻孔、竖井、平硐作业并取样,室内进行测年和重矿物成分分析,运用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获得了堆积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的初步认识.金坪子堆积体形成时间为197.7±9.9~137.0±6.8kaB.P.,是金沙江不均匀深切形成的深槽被深槽岩壁的崩坡积物和坡积物与金沙江流水带来的冲积物填充形成,为崩坡积物和坡积物夹河流冲积物的复合斜坡堆积体,堆积体揭示了金沙江河谷的不均匀深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金坪子 复合堆积体 离堆山 深槽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地质灾害遥感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姚鑫 戴福初 陈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5-660,共6页
遥感技术能快速全面、高性价比地获取地表信息,可以从宏观上对区域性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形成对区域性地质灾害分布、规模的定量认识,因此遥感技术已经在国外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金沙江德钦段河谷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 遥感技术能快速全面、高性价比地获取地表信息,可以从宏观上对区域性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形成对区域性地质灾害分布、规模的定量认识,因此遥感技术已经在国外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金沙江德钦段河谷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遥感技术在该地区的环境地质调查的应用研究,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利用3种星载光学遥感影像对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目视解译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自然地理、地质和气候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地质灾害解译产生的影响,其次就本地区的环境地质遥感数据的选择与处理进行了说明,然后配合图片详细分析了研究区主要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堆积、泥石流沟和倾倒变形)的解译特征。最后实地考察验证了解译的可行性,并分析总结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提高地质灾害解译研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遥感 滑坡 干热河谷 三江地区 金沙江 崩塌堆积 倾倒变形 泥石流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银合欢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方海东 魏雅丽 +3 位作者 刘刚才 杨艳鲜 潘志贤 纪中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通过干热河谷银合欢人工林对土壤改良效应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银合欢林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效应,土壤有机质明显高于CK,在0~20 cm,20~40 cm和40~60 cm的土层中,比CK分别高52.61%,51.09%和43.52%,土壤有机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通过干热河谷银合欢人工林对土壤改良效应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银合欢林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效应,土壤有机质明显高于CK,在0~20 cm,20~40 cm和40~60 cm的土层中,比CK分别高52.61%,51.09%和43.52%,土壤有机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pH在0~20 cm,20~40 cm和40~60 cm的土层中,比CK分别低8.28%,2.41%和2.19%。全N含量上层土壤明显高于下层,水解N比CK高43.75%,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水解N呈现下降趋势,并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全P含量比CK高0.05 mg/kg,相差不是很明显。有效P含量与CK相差不是很明显,在不同土层深度有效P含量的变化非常一致。全K含量比CK高0.98 mg/kg,银合欢的生长对土壤全K含量的影响并不明显。速效K含量平均为136.79 mg/kg,变化幅度较大,比CK高69.45 mg/kg,银合欢的生长对土壤速效K含量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合欢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干热河谷 金沙江
原文传递
金沙江袭夺地形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曾昭璇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1年第2期44-48,共5页
作者在1984年考察金沙江石鼓袭夺地形时,发现古长江确实存在,如古阶地剖面、古河床卵石层及古谷地纵斜度均匀向剑川递降等。金沙江袭夺发生于更新世末期,古谷地沉积物(灰华)C_(14)测定为17,300±520年。
关键词 金沙江 石鼓 河流袭夺 古谷地 地形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宜宾—白鹤滩段岸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10
18
作者 许向宁 黄润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6,共6页
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研究金沙江干流宜宾—白鹤滩段岸坡地质背景和岩体力学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遵循地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首先对已有崩塌滑坡体采用地质因素综合评判法和极限平衡法等综合评价其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采... 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研究金沙江干流宜宾—白鹤滩段岸坡地质背景和岩体力学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遵循地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首先对已有崩塌滑坡体采用地质因素综合评判法和极限平衡法等综合评价其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岸坡进行定量评价。最后,在岸坡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宜宾—白鹤滩段岸坡的稳定状况作出分段评价预测。评价结果表明区内岸坡主要由稳定性好或较好的岸段组成,而稳定性差和较差的岸段仅占总段数的20.0%和总长度的19.4%。水库蓄水后大多数岸坡稳定性状态不会发生变化。在预测有变化的库岸段中,对水电工程的影响相对较小,“西电东送”重点工程区(金沙江宜宾—白鹤滩段)岸坡失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崩塌滑坡稳定性 岸坡稳定性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处理坡面的产流产沙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波 陈奇伯 王克勤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4-48,共5页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区段不同处理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小区观测法,对水平阶、人工封禁和自然坡面的产流产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阶和人工封禁坡面的产流产沙量比自然坡面明显减少,三者的径流量均与降雨量和3个时段最大雨强...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区段不同处理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小区观测法,对水平阶、人工封禁和自然坡面的产流产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阶和人工封禁坡面的产流产沙量比自然坡面明显减少,三者的径流量均与降雨量和3个时段最大雨强呈幂函数关系,自然坡面产沙量与降雨量和3个时段最大雨强也呈幂函数关系,但水平阶和人工封禁坡面产沙量只与降雨量和两个时段最大雨强呈幂函数关系,水平阶是三者中最好的一种减流减沙坡面整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水平阶 人工封禁坡面 自然坡面 坡面径流 土壤侵蚀 金沙江
下载PDF
犁头鳅早期发育 被引量:10
20
作者 熊玉宇 乔晔 +1 位作者 刘焕章 谭德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433,共10页
关键词 金沙江 爬鳅科 早期发育 漂流性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