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木方言的代词 被引量:21
1
作者 邢向东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5-364,共10页
本文分类描写神木方言的代词,比较方言内部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方言内部各点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反映出各自所继承的方言可能不同。神木方言从近代汉语某一阶段直接继承了某些代词,其中有可能继承了唐末五代西北方言的某些代词。
关键词 西北方言 代词 近代汉语 描写 差异 反映 分歧 唐末 继承 五代
原文传递
陕北神木话的话题标记“来”和“去”及其由来 被引量:17
2
作者 邢向东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9-526,575-576,共8页
陕北神木话的"来、去"可以充当话题标记。"来"做话题标记来源于表先事时兼申明语气的用法,"去"做话题标记来源于祈使句末表目的义的用法。本文联系周边方言的事实,考察话题标记"来、去"的语法... 陕北神木话的"来、去"可以充当话题标记。"来"做话题标记来源于表先事时兼申明语气的用法,"去"做话题标记来源于祈使句末表目的义的用法。本文联系周边方言的事实,考察话题标记"来、去"的语法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神木话 来去 话题标记 语法化
原文传递
语言接触视域下晋方言语音的几点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乔全生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95,共8页
晋方言语音的变化除了内部结构要素的影响、自身引起的变化外,外部语言接触引起的语音变化也不容小觑。本文立足晋方言语音事实,从与历史上阿尔泰诸民族语言接触视域,对晋方言语音调类减少、舌尖塞擦音和擦音声母只有一套、咸山摄舒声... 晋方言语音的变化除了内部结构要素的影响、自身引起的变化外,外部语言接触引起的语音变化也不容小觑。本文立足晋方言语音事实,从与历史上阿尔泰诸民族语言接触视域,对晋方言语音调类减少、舌尖塞擦音和擦音声母只有一套、咸山摄舒声字鼻音韵尾脱落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从与普通话接触视域,对晋方言呼和浩特方言山摄一二等字音的变化、晋城方言知庄章精组声母读音的变化、晋方言上党片长治等方言日母字读音的变化三方面进行了考察。这六个方面的变化均是晋方言与历史上阿尔泰诸民族语言和普通话的深度接触所引起的语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方言 语音 语言接触
下载PDF
汉语亲属称谓词“姐”的历时演变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小平 曹瑞芳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40,95-96,共6页
本文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词"姐"在古今书面语及现代汉语方言口语中使用情况的梳理,系统分析了亲属称谓词"姐"的历时演变情况,认为"姐"表母亲义的用法源自古西北汉语方言,"姐"表母亲义在汉语史... 本文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词"姐"在古今书面语及现代汉语方言口语中使用情况的梳理,系统分析了亲属称谓词"姐"的历时演变情况,认为"姐"表母亲义的用法源自古西北汉语方言,"姐"表母亲义在汉语史上始终具有浓重的方言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谓词“姐” 历时演变 晋语 客家话
下载PDF
晋系风土与风土建筑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金平 汤丽蓉 《建筑遗产》 CSSCI 2021年第2期1-11,共11页
晋语是不同于北方官话的方言语系,晋语方言区以山西为自然地理中心向其周边的陕西、内蒙古、河北、河南四省区辐射;晋系风土建筑与晋语方言区相关联,呈地域性分布,是风土环境的外在表现。晋系风土建筑是依据民族、民系的语支划分的中国... 晋语是不同于北方官话的方言语系,晋语方言区以山西为自然地理中心向其周边的陕西、内蒙古、河北、河南四省区辐射;晋系风土建筑与晋语方言区相关联,呈地域性分布,是风土环境的外在表现。晋系风土建筑是依据民族、民系的语支划分的中国风土建筑谱系的重要分支。研究发现,在同一语言谱系的区域中,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殊异,技艺传承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建筑形态异彩纷呈,具有鲜明的风土特征。依据历史地理、农耕区划、语言谱系、内在机制和外部表现的不同,文章将山西境内的晋系风土建筑划分为5个风土区域。通过分析不同区域风土建筑的空间、构造及视觉形态,揭示形成晋系风土建筑独特风土个性的规律和机制,为真实传承遗产的文化基因,奠定理性的认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晋系 风土环境 风土建筑 建筑形态
下载PDF
陕北神木话的语气副词“敢”及其来源 被引量:10
6
作者 邢向东 周利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4-235,共12页
陕北神木话中,语气副词"敢"的基本作用是表达确认语气,即主观上认为"确实如此"的抽象意义,用于多种句型和句类。本文描写"敢"的用法,并与晋语其他方言进行比较。文章还结合元代汉语文献,讨论了语气副词&q... 陕北神木话中,语气副词"敢"的基本作用是表达确认语气,即主观上认为"确实如此"的抽象意义,用于多种句型和句类。本文描写"敢"的用法,并与晋语其他方言进行比较。文章还结合元代汉语文献,讨论了语气副词"敢"是表可能的助动词"敢"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神木话 语气副词 确认 来源
原文传递
用GIS手段解读混合方言的成因--以灵石高地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沈力 冯良珍 中野尚美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9,共10页
本文选取山西境内晋语区与中原官话区接壤地带——灵石高地的混合方言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混合方言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提出一个假说,即山西境内方言的声调演变进程是可以按照不同... 本文选取山西境内晋语区与中原官话区接壤地带——灵石高地的混合方言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混合方言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提出一个假说,即山西境内方言的声调演变进程是可以按照不同现象在汾河走廊中的分布序列加以构拟的,进而,我们对这个假说进行了逐步论证和解释。最后,我们对灵石高地的声调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可以说这是一个利用GIS手段探讨混合方言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历史比较语言学 地理信息科学 中原官话 晋语 声调
原文传递
山西晋语临县方言的“可”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小平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7,共10页
山西晋语临县现代方言口语中的“可”,有可1[k^hɔ^312](上声)、可2[k^hɔ^53](去声)、可3[k^həʔ^4](阳入)三种语音形式.可1能够做动词、助动词、形容词、副词,可2能够做副词,可3能够做副词、连词,分别表示“适合、全、满、可能、能够、... 山西晋语临县现代方言口语中的“可”,有可1[k^hɔ^312](上声)、可2[k^hɔ^53](去声)、可3[k^həʔ^4](阳入)三种语音形式.可1能够做动词、助动词、形容词、副词,可2能够做副词,可3能够做副词、连词,分别表示“适合、全、满、可能、能够、大约、正好、非常”等多种意义,并能表示强调、转折等语气.临县方言的“可”在晋语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临县方言
下载PDF
晋语子长方言的代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延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描写子长方言的代词。子长方言代词中合音词比较丰富;人称代词有一定的数和格的形式;指示代词中处所代词有近指、中指和远指三分的区别,其他代词没有三分的情况。
关键词 晋语 子长方言 代词 合音词
下载PDF
河南林州桂林镇方言子尾的读音 被引量:6
10
作者 支建刚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河南林州市桂林镇方言的"子"尾读[?]和[l?],具备[+后][+圆]特征,它可能就是[u]类子变韵演化链上的衔接点。
关键词 晋语 林州方言 子尾 后圆特征
原文传递
陕北吴堡东王家山方言同音字汇 被引量:6
11
作者 邢向东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0-214,共15页
本文描写陕北吴堡话的语音系统,包括吴堡方言概况、声韵调、音韵特点和同音字汇。
关键词 晋语 吴堡话 音韵特点 同音字汇
原文传递
陕西延安老户话的两种小称形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峰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4,95,共9页
陕西延安老户话有两种小称形式:重叠和儿化。两种形式在数量、范围、功能上均存在差异。本文对两者作了比较,并推断了它们的时间层次和消长过程。
关键词 重叠 儿化 延安老户话 晋语
下载PDF
大同方言的“起去”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宝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4,96,共9页
"起去"在大同方言中使用广泛,本文描写了其语法表现和功能,梳理了其基于位移的演化历程,并通过"起去"与"起来"的比较阐释了相关问题,在揭示"起去"独特的认知语义属性的基础上预测其在普通话这... "起去"在大同方言中使用广泛,本文描写了其语法表现和功能,梳理了其基于位移的演化历程,并通过"起去"与"起来"的比较阐释了相关问题,在揭示"起去"独特的认知语义属性的基础上预测其在普通话这个动态浮现系统中有可能从消隐走向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大同方言 起去 再浮现 认知图景
下载PDF
晋方言古支微(灰)韵同韵史 被引量:5
14
作者 乔全生 《晋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13,共7页
从唐宋以来山西籍作家的用韵以及方志所记支微同韵的实例入手,对晋方言古支微(灰)韵同韵的历史作了简述,认为晋方言中的支微(灰)韵同韵现象是唐以来该现象的传承。
关键词 晋方言 支微韵 同韵史
下载PDF
陕北延川话的入声调及其演变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峰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0-356,共7页
陕北延川话入声调分长入、短入,受韵摄、声母清浊的共同作用以及声调系统的制约,演变方式是"入声长化"。文章探寻长入、短入的性质与发展脉络,进而探讨延川话入声的演变路径与原因。
关键词 陕北延川话 晋语 入声调 演变路径 入声长化
原文传递
晋语“圪”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慎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6-48,共3页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晋语方言中"圪"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圪"的读音、意义、本字、来源以及由"圪"组成的词类和"圪"的性质等方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晋语方言中"圪"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圪"的读音、意义、本字、来源以及由"圪"组成的词类和"圪"的性质等方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圪"以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现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研究述评
下载PDF
陕北绥德河底方言的文白异读 被引量:4
17
作者 黑维强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24,共10页
绥德县沿河区枣林坪、河底、定仙墕三个乡镇方言文白异读现象突出,与绥德城区等方言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就绥德河底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进行描写与说明。
关键词 晋语 绥德河底方言 文白异读 语音层次
原文传递
晋陕蒙交界地区晋方言咸山宕江摄舒声字口元音化现象
18
作者 刘洋 《现代语文》 2024年第8期29-34,共6页
在晋陕蒙交界地区的晋方言中,咸山宕江摄舒声字鼻韵尾弱化或脱落,部分字与果摄三等、假摄开口三等、蟹摄开口二等字合流。晋方言咸山摄阳声韵的演变承西北方音一脉,咸山宕江摄阳声韵尾的弱化,在唐末宋初已初现端倪,其演变时间应早于北... 在晋陕蒙交界地区的晋方言中,咸山宕江摄舒声字鼻韵尾弱化或脱落,部分字与果摄三等、假摄开口三等、蟹摄开口二等字合流。晋方言咸山摄阳声韵的演变承西北方音一脉,咸山宕江摄阳声韵尾的弱化,在唐末宋初已初现端倪,其演变时间应早于北方共同语。从语音演变内因的角度来说,晋方言咸山摄阳声韵尾的弱化,首先是受到低元音韵母的同化作用,其次是由于鼻韵尾自身的原因。同时,音变链移促使主要元音高化,推动韵腹整体向前移动;而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语言接触,也对这一合流现象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方言 咸山摄 宕江摄 阳声韵尾 口元音化 晋陕蒙交界地区
下载PDF
晋南方言词缀“圪”的读音
19
作者 杨青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晋南方言中,词缀“圪”的读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韵母的不同,可以将晋南方言“圪”的读音分为五种类型:??读型、?读型、?读型、?读型和i读型。??读型的分布范围与晋南的晋语区重合。?读型和i读型的关系比较密切,i读型是?读型进一步... 晋南方言中,词缀“圪”的读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韵母的不同,可以将晋南方言“圪”的读音分为五种类型:??读型、?读型、?读型、?读型和i读型。??读型的分布范围与晋南的晋语区重合。?读型和i读型的关系比较密切,i读型是?读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读型和?读型则是走了另外的发展路读型则是走了另外的发展路径,可能和普通话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同一种读音类型的方言,“圪”的单字调类也比较一致。从调类归派的角度来看,?读型和i读型方言的“圪”往往与全浊入声字一起演变,而?读型和(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提要晋南方言中,词缀“圪”的读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韵母的不同,可以将晋南方言“圪”读音分为五种类型:??读型、?读型、?读型、?读型和i读型。??读型的分布范围与晋南的晋语区重合。读型方言则是与清入、次浊入的字保持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南方言 中原官话 晋语 词缀“圪”
下载PDF
山西晋语区新老派方言词汇分布范围的差异比较
20
作者 王利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文章以山西晋语区内9个地级市为调查点,对31类共1972个词条所对应的新老派方言词语在山西晋语区9个地级市方言的分布范围分别作了考察,从各个不同点共用词汇分布范围差异的情况来讨论新老派方言词汇的差异和变化。文章认为山西晋语区各... 文章以山西晋语区内9个地级市为调查点,对31类共1972个词条所对应的新老派方言词语在山西晋语区9个地级市方言的分布范围分别作了考察,从各个不同点共用词汇分布范围差异的情况来讨论新老派方言词汇的差异和变化。文章认为山西晋语区各地新派方言词汇在保留各自方言词语本土特征的基础上,都表现出逐渐趋于一致的发展态势,而这一趋势的最大动因,文章认为与普通话的强势影响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新老派方言 词汇 分布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