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州湾中肋骨条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1
1
作者 霍文毅 俞志明 +2 位作者 邹景忠 宋秀贤 郝建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1-318,共8页
1998年 7月 3— 8日胶州湾女姑山增养殖海域发生一次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 ,对该次赤潮生消全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的监测分析表明 :该养殖海域表层水体溶解态无机氮、无机磷、可溶性铁和锰含量高 ,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 1998年 7月 3— 8日胶州湾女姑山增养殖海域发生一次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 ,对该次赤潮生消全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的监测分析表明 :该养殖海域表层水体溶解态无机氮、无机磷、可溶性铁和锰含量高 ,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基础 ;6月 30日— 7月 1日较强的降雨过程使水体在以后两天中形成了高温、低盐、富营养的环境 ,有利于中肋骨条藻的快速增殖并直接导致了赤潮的爆发 ;7月 3— 8日天气持续的高温和静风使赤潮得以维持 ,随后磷、硅的耗尽使赤潮逐步走向消亡。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研究了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影响本次赤潮的重要环境因子有 :盐度、水温、硅酸盐、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中肋骨条藻 环境因子 统计分析 赤潮 相关分析 盐度 水温
下载PDF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9
2
作者 沈志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2-331,共10页
根据 1 962年— 1 998年 81个航次的调查和历史资料 ,讨论了胶州湾营养盐及其结构的长期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 40年来 ,胶州湾无机N和P浓度分别增加了 3.9倍和1 .4倍 ,DIN/PO4 P摩尔比从 1 5 .9± 6.3增加到 37.8± 2 2 .... 根据 1 962年— 1 998年 81个航次的调查和历史资料 ,讨论了胶州湾营养盐及其结构的长期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 40年来 ,胶州湾无机N和P浓度分别增加了 3.9倍和1 .4倍 ,DIN/PO4 P摩尔比从 1 5 .9± 6.3增加到 37.8± 2 2 .9,SiO3 Si浓度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高的DIN/PO4 P比例和很低的SiO3 Si/PO4 P比例 ( 7.6± 8.9)及SiO3 Si/DIN比例 ( 0 .1 9±0 .1 5 )表明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已经从比较平衡到不平衡。根据化学计量营养盐限制的标准 ,DIN和PO4 P作为胶州湾浮游植物限制因子的可能性已经减少或消失 ,SiO3 Si限制已经增加。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 ,大型硅藻可能趋向于小型化。胶州湾生态系统的这些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直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营养盐 长期变化 营养盐平衡 浮游植物 胶州湾
下载PDF
胶州湾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分布特征和运移趋势 被引量:107
3
作者 汪亚平 高抒 贾建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9-458,共10页
应用激光粒度仪对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区的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 ,获得了粒径分布和矩法参数。采用 Blair- Mc Pherson和 Shepard分类方案 ,将沉积物划分出 9种主要类型。以 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为基础 ,将采样区域通过一定技术处理 ... 应用激光粒度仪对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区的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 ,获得了粒径分布和矩法参数。采用 Blair- Mc Pherson和 Shepard分类方案 ,将沉积物划分出 9种主要类型。以 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为基础 ,将采样区域通过一定技术处理 ,获得该区沉积物粒径趋势所显示的沉积物净搬运方向。结果表明 ,沉积物在海湾中心的垄脊和口门延伸至外海的深槽尾部是沉积物汇聚区域 ,与海流、地貌信息及重矿物方面的证据基本相符。因此 ,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对于采样间距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搬运 胶州湾 分布特征 运移趋势
下载PDF
胶州湾水交换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4
4
作者 赵亮 魏皓 赵建中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9,共7页
基于一个成熟的水动力模型 ECOM(Estuary Coastal Ocean Model) ,对胶州湾潮波系统及其驱动下的标识质点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将胶州湾划分为 6个区域 ,定量研究了整个海湾水的存留时间和不同区域水的交换能力 ,并指出流场结构对湾内... 基于一个成熟的水动力模型 ECOM(Estuary Coastal Ocean Model) ,对胶州湾潮波系统及其驱动下的标识质点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将胶州湾划分为 6个区域 ,定量研究了整个海湾水的存留时间和不同区域水的交换能力 ,并指出流场结构对湾内水交换起了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湾内两余流涡对质点运动起阻碍作用 ,使得流入余流涡对的质点很难流出 ;海湾水交换有赖于初始投放时刻 ;东岸区域质点运移规律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M 存留时间 水交换 胶州湾 数值研究
下载PDF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被引量:60
5
作者 杨永亮 麦碧娴 +2 位作者 潘静 殷效彩 李凤业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3,共6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胶州湾沉积物中23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AHs的总含量范围为82~4567ng/g。PAHs总量在表层沉积物中总趋势是东部高于西部,以东岸附近处最大,远离东岸浓度降低,在胶州湾入海口处最低。造成...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胶州湾沉积物中23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AHs的总含量范围为82~4567ng/g。PAHs总量在表层沉积物中总趋势是东部高于西部,以东岸附近处最大,远离东岸浓度降低,在胶州湾入海口处最低。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有:(1)绝大部分污染源集中在胶州湾东岸;(2)胶州湾的环流系统使东部的污染物很难向西部扩散;(3)沉积物粒度及有机质含量对PAHs含量分布有一定的影响。P/A、PL/PY比值、PAHs环数以及烷基化PAHs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几乎全部由人类活动产生,来源为煤炭、木材燃烧、石油类高温裂解及油类污染。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判定为中等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胶州湾 多环芳烃(PAHs)
下载PDF
环境长期变化对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8
6
作者 吴玉霖 孙松 张永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7-498,共12页
主要依据1991年5月—1995年11月和1997年2月—2004年11月连续多年每季度月(2、5、8、11月)采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10个站位自海底至表垂直拖取的浮游植物样品,同时搜集自1954年以来约50年有关胶州湾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的历... 主要依据1991年5月—1995年11月和1997年2月—2004年11月连续多年每季度月(2、5、8、11月)采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10个站位自海底至表垂直拖取的浮游植物样品,同时搜集自1954年以来约50年有关胶州湾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的历史监测资料,分析研究胶州湾环境因子长期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由于大规模人类活动给胶州湾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大量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源源不断进入湾内,造成水域营养盐含量迅速增加,近3年来NO3-N和NH4-N比1962年分别提高14.5倍和9.5倍,沿岸带的开发导致胶州湾水域面积不断缩小,纳潮量下降,水域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减弱,水域环境趋向退化。环境因子的变化对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造成明显的影响,近50年来,浮游植物数量呈增加趋势;优势种更替明显,原先一些优势种不再居优势地位,而比较喜肥的种类如中肋骨条藻数量显著增加,成为最重要的优势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表明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处于演化之中,同时由于营养盐含量迅速增加,为赤潮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自1997年以来,赤潮几乎连年暴发,并有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反映出胶州湾生态环境已呈现异常的征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环境变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胶州湾浮游植物数量长期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1
7
作者 吴玉霖 孙松 +1 位作者 张永山 张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8-523,共6页
应用分光光度法对 1 991— 2 0 0 2年 1 1月胶州湾浮游植物现存量 (叶绿素a含量 )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胶州湾叶绿素a年平均含量为 2 0 9— 5 70mg/m3,多年平均为 ( 3 47± 1 92 )mg/m3,年际间存在一定的波动范围 ;在平面... 应用分光光度法对 1 991— 2 0 0 2年 1 1月胶州湾浮游植物现存量 (叶绿素a含量 )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胶州湾叶绿素a年平均含量为 2 0 9— 5 70mg/m3,多年平均为 ( 3 47± 1 92 )mg/m3,年际间存在一定的波动范围 ;在平面分布上 ,胶州湾西北和东北近岸海域含量较高 ,湾中部和南部海域较低 ;胶州湾叶绿素a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 ( 2月 )平均含量为 ( 4 72± 3 1 5 )mg/m3,是一年中的高峰 ,夏季次之 ,平均含量为 ( 4 33± 2 5 7)mg/m3,春季平均含量为 ( 2 78± 2 43)mg/m3,秋季平均含量最低 ,仅为 ( 1 95± 0 80 )mg/m3。胶州湾浮游植物粒级构成为 :小型浮游植物 ( >2 0 μm)平均占 35 8% ,微型浮游植物 ( 2—2 0 μm)平均为 5 1 3% ,超微型浮游植物 ( <2 μm)平均为 1 2 9% ;不同季节和海域粒级构成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叶绿素α 浮游植物 长期变化
下载PDF
胶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被引量:65
8
作者 张志南 周红 +1 位作者 于子山 韩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7,共9页
1995年 5月— 1 996年 1月 ,在胶州湾北部软底水域进行每 2月一次的调查。结果表明 ,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为 1 .51× 1 0 6ind/m2 ,最高值出现在 95B1和 95B2站 ,分别为 2 .73× 1 0 6 和 2 .75× 1 0 6ind/m2 ,最低... 1995年 5月— 1 996年 1月 ,在胶州湾北部软底水域进行每 2月一次的调查。结果表明 ,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为 1 .51× 1 0 6ind/m2 ,最高值出现在 95B1和 95B2站 ,分别为 2 .73× 1 0 6 和 2 .75× 1 0 6ind/m2 ,最低值出现在 95B3站 ,数量为 0 .46× 1 0 6ind/m2 。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 1 .32 g/m2 (干重 )。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 ,小型生物的数量与以碳和氮表示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969和 - 0 .947(P <0 .0 5)。共鉴定出 1 4个小型生物类群。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占总数量的 86.6% ,底栖桡足类居第 2位 ,占总数量的 5.7%。按生物量 ,海洋线虫 (35.9% )、介形类 (32 .6% )、多毛类 (1 3.7% )和桡足类 (8.3% )共同构成小型动物的优势类群 ,80 %以上的小型生物分布在 0— 2cm以浅表层内。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底栖桡足类 丰度 生物量 胶州湾
下载PDF
胶州湾海水、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5
9
作者 崔毅 陈碧鹃 +1 位作者 宋云利 王文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研究了胶州湾海水、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 .结果表明 ,沿岸河口地区海水中重金属污染主要受沿岸工业排放废水的影响 ;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不仅受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大小的支配 ,温度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为... 研究了胶州湾海水、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 .结果表明 ,沿岸河口地区海水中重金属污染主要受沿岸工业排放废水的影响 ;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不仅受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大小的支配 ,温度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为底栖生物大于鱼类 ,以沉积物为主要饵料的杂食性底栖动物内重金属含量大于鱼类 ;海洋生物对于Cu比其它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学 胶州湾 海洋生物 重金属 海水
下载PDF
胶州湾三维变动边界的潮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47
10
作者 孙英兰 张越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5-362,共8页
基于Blumberg等 (1 986)的河口、陆架和海洋模式 ,引入变边界处理技术 ,建立了胶州湾三维变动边界的潮流模型。模型以σ-正交曲线坐标下三维非线性潮波方程为基本方程 ,引入 2 5阶湍封闭方程组。采用分裂算子法数值求解方程组。利用湍... 基于Blumberg等 (1 986)的河口、陆架和海洋模式 ,引入变边界处理技术 ,建立了胶州湾三维变动边界的潮流模型。模型以σ-正交曲线坐标下三维非线性潮波方程为基本方程 ,引入 2 5阶湍封闭方程组。采用分裂算子法数值求解方程组。利用湍封闭方程求解垂直紊动粘滞系数 ,采用干湿网格方法模拟潮流漫滩过程。三维变动边界潮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数值模拟 变动边界 湍封闭 三维潮流 分裂算子法 垂直紊动粘滞系数
下载PDF
重金属在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与富集 被引量:67
11
作者 李玉 俞志明 +1 位作者 曹西华 宋秀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0-589,共10页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并运用平均富集因子(AEF)对其污染与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发现重金属在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极不均衡,高浓度值主要分布在河口区,与历史资料相比,平均含量都有所升高,Cu、Zn...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并运用平均富集因子(AEF)对其污染与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发现重金属在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极不均衡,高浓度值主要分布在河口区,与历史资料相比,平均含量都有所升高,Cu、Zn、Pb、Cd、Hg、Cr、As已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富集。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和居民生活排污,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存在也对重金属的分布与富集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沉积物 重金属 分布 富集
下载PDF
胶州湾海水中无机氮的分布与富营养化研究 被引量:69
12
作者 孙丕喜 王宗灵 +2 位作者 战闰 夏滨 王湘芹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6-471,共6页
根据2003年1—12月胶州湾海区12个航次海水无机氮等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生态环境中无机氮的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评价了水质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测区全年溶解无机氮的平均含量为17.70μmol/dm3。在4个季节中,溶解无机氮以NO3-... 根据2003年1—12月胶州湾海区12个航次海水无机氮等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生态环境中无机氮的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评价了水质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测区全年溶解无机氮的平均含量为17.70μmol/dm3。在4个季节中,溶解无机氮以NO3-N的含量为最大,占58.2%,是氮主要存在形态,其中秋季含量最高,占溶解无机氮的64.74%。无机氮分布从东北部高含量区域向湾内及湾口方向呈逐步递减趋势。溶解无机磷的年平均含量为0.49μmol/dm3,表层海水4个季节中N/P比平均为39.41,胶州湾海水中的磷相对于氮是匮乏的。据营养状态指数划分,胶州湾的东、北岸海域属富营养化区,夏、秋两季可能受到赤潮的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氮 富营养化 胶州湾
下载PDF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 被引量:63
13
作者 李新正 于海燕 +3 位作者 王永强 帅莲梅 张宝琳 刘瑞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4,共5页
自 1998年 2月~ 1999年 11月对胶州湾的 10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状况调查 ,目的在于为进一步的胶州湾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保护研究 ,为胶州湾底栖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积累资料。初步分析结果显示 ,两年内... 自 1998年 2月~ 1999年 11月对胶州湾的 10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状况调查 ,目的在于为进一步的胶州湾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保护研究 ,为胶州湾底栖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积累资料。初步分析结果显示 ,两年内各站春季和秋季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 ,冬季和夏季的指数较高 ,物种均匀度指数夏季最高 ,春季最低 ,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夏季最高 ,春季和冬季略同 ,秋季最低。 1999年各站出现的底栖动物种数明显高于 1998年 ,差异显著 ,生物多样性平均指数较 1998年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胶州湾底栖软体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5
14
作者 李宝泉 李新正 +4 位作者 于海燕 王洪法 王金宝 徐凤山 张宝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8,共6页
采用1998年2月—2002年11月,共5年19个季度月对胶州湾10个站进行综合调查的资料,对胶州湾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三项数量指标与温度、盐度、底层初级生产力、底质四项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底... 采用1998年2月—2002年11月,共5年19个季度月对胶州湾10个站进行综合调查的资料,对胶州湾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三项数量指标与温度、盐度、底层初级生产力、底质四项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底栖软体动物是胶州湾重要的生物类群,共发现了51种。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最高的站均为2号站,分别为1015.6g/m2和1041ind/m2。软体动物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与底质、温度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底栖软体动物的出现种数和平均栖息密度与底层初级生产力呈线形相关,但三者与盐度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底栖软体动物 生物量 栖息密度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胶州湾沉积物中氮与磷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9
15
作者 李学刚 宋金明 +2 位作者 李宁 袁华茂 高学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2-571,共10页
通过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沉积物中氮、磷含量、OC∶TN、TN∶TP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胶州湾沉积物中氮、磷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总氮、总磷的变化趋势一致,即从湾内到湾外含量依次降低,其中总氮依次为0... 通过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沉积物中氮、磷含量、OC∶TN、TN∶TP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胶州湾沉积物中氮、磷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总氮、总磷的变化趋势一致,即从湾内到湾外含量依次降低,其中总氮依次为0.41、0.25、0.20mg/g,总磷的含量依次为0.29、0.24、0.22mg/g。在整个柱状样中总氮、总磷平均含量的变化也和表层基本一致,有机氮在大部分层次占总氮的50%—70%,无机磷所占总磷的比例一般大于60%。根据沉积物OC∶TN比、氮、磷的垂直分布可以判断湾内和湾口沉积物中的氮主要是陆源的,海洋自生的氮分别占28.9%和13.1%,湾外的氮主要是自生的,海洋自生的氮占62.1%。与氮相比,磷主要是陆源的,但在湾外海洋自生磷的比例明显高于湾内。悬浮颗粒物的组成也证明了湾内沉积物中氮、磷主要是陆源的。沉积物中OC∶TN值的垂直变化也反映了近年来胶州湾物质来源的变化特征,即河流来沙急剧减少,沿岸倾倒垃圾不断增多,后者已经取代前者成为胶州湾主要的沉积物来源。另外,沉积物中TN和TN∶TP的垂直变化也和近年来胶州湾水体中营养盐含量的变化相一致。胶州湾不同地区氮、磷的沉积通量相差很大,湾口的沉积通量最大,而湾外的沉积通量最小;在表层沉积物中,氮的矿化速率高于磷,有机磷的矿化速率大于无机磷,但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并不一定大于无机氮。OC、pH、Eh、Es等环境因素影响氮、磷的矿化,但在不同海区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物 胶州湾
下载PDF
填海造地对胶州湾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4
16
作者 王学昌 孙长青 +1 位作者 孙英兰 娄安刚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5-59,共5页
以胶州湾为例 ,应用分步杂交方法建立了胶州湾变边界潮流数值模型 ,并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 ,重现了该海域的潮流分布规律。另外 ,根据几个填海方案 ,分别进行了预测计算 ,从而得到了各方案分别实施时对潮流、水位、流通量等水动力因素带... 以胶州湾为例 ,应用分步杂交方法建立了胶州湾变边界潮流数值模型 ,并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 ,重现了该海域的潮流分布规律。另外 ,根据几个填海方案 ,分别进行了预测计算 ,从而得到了各方案分别实施时对潮流、水位、流通量等水动力因素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 ,填海面积越大 ,影响也越大 ,截流填海比顺流填海影响大 ,强流区填海比弱流区填海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数值模拟 填海 水动力环境 潮流分布
下载PDF
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周年变化 被引量:50
17
作者 孙松 张永山 +3 位作者 吴玉霖 张光涛 张芳 蒲新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1-486,共6页
根据2003年5月—2004年4月逐月对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调查研究,分析讨论了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周年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的高峰,平均为835.72mgC/(m2.d),春、秋季次之,分别为286.00m... 根据2003年5月—2004年4月逐月对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调查研究,分析讨论了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周年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的高峰,平均为835.72mgC/(m2.d),春、秋季次之,分别为286.00mgC/(m2.d)和247.81mgC/(m2.d),冬季最低,平均为102.27mgC/(m2.d)。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特征为:夏季高值区一般位于湾西北部和东北部近岸水域,秋季至次年春末的高值区一般位于湾东北部近岸水域,湾中部和湾口海域较低。湾外海域除夏末秋初与湾中部水平接近外,其它季节比湾中部和湾口低,呈自湾内向湾外递降的分布趋势。6月下旬记录到7213.48mgC/(m2.d)初级生产力的最高值,位于湾东侧近岸,该高值持续时间很短,在时间上恰巧对应于一周前的一次强降雨过程。温度是影响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的决定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初级生产力 周年变化 浮游植物
下载PDF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初探 被引量:56
18
作者 李新正 王洪法 张宝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7-533,共7页
根据1998—1999和2000—2004年在胶州湾10个大面观测站考察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样品,利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计算,其中,平均栖息丰度在1998—1999年为381.7ind/m2,200... 根据1998—1999和2000—2004年在胶州湾10个大面观测站考察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样品,利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计算,其中,平均栖息丰度在1998—1999年为381.7ind/m2,2000—2004年为304.6ind/m2;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计,1998—1999年为22.22g/m2,2000—2004年为16.30g/m2;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1998—1999年为18.65 g/(m2.a),2000—2004年为3.41g/(m2.a);P/B值在两个时间段均为1.05a-1。结果表明,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由湾口—湾北部的湾顶呈梯度升高,2000—2004年次级生产力较1998—1999年有所下降,湾顶的高分布区下降更为明显,且高分布中心向西偏移,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基本保持稳定。文中分析了次级生产力下降和偏移的原因。通过比较,发现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高于渤海,远高于南黄海和东海,验证了次级生产力受水深的影响,随水深加大而降低;P/B值较渤海高,较东海低,与南黄海大部分海域平均值接近,验证了P/B值随水温升高而升高,也说明了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个体小、生活史短、代谢快的种类所占的比例高于渤海,低于东海,与南黄海其它水域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生产力 P/B值 生物量 丰度 大型底栖动物 胶州湾
下载PDF
胶州湾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评价 被引量:50
19
作者 姚云 沈志良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7,22,共5页
根据2002年4个季度调查资料,选择活性磷酸盐、溶解无机氮、溶解氧、化学耗氧量、叶绿素a为评价因子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胶州湾的营养水平及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无论是季节变化还是年度总评胶州湾大部分水域的N、P浓度偏... 根据2002年4个季度调查资料,选择活性磷酸盐、溶解无机氮、溶解氧、化学耗氧量、叶绿素a为评价因子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胶州湾的营养水平及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无论是季节变化还是年度总评胶州湾大部分水域的N、P浓度偏高 ,处于中度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 ,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富营养化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胶州湾海面溢油轨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4
20
作者 娄安刚 王学昌 +1 位作者 孙长青 奚盘根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共8页
对胶州湾湾口两侧——团岛和薛家岛 1个月的潮位观测资料进行调和分析 ,得出湾口两侧 M2 ,S2 ,O1,K1分潮的调和常数 ,进而建立了胶州湾内的预报潮流场。考虑风场对海面溢油的影响 ,给出了预测胶州湾溢油飘移轨迹的数值模型 ,对 1 983年 ... 对胶州湾湾口两侧——团岛和薛家岛 1个月的潮位观测资料进行调和分析 ,得出湾口两侧 M2 ,S2 ,O1,K1分潮的调和常数 ,进而建立了胶州湾内的预报潮流场。考虑风场对海面溢油的影响 ,给出了预测胶州湾溢油飘移轨迹的数值模型 ,对 1 983年 1 1月 2 5日“东方大使”号油轮在中砂礁触礁后的溢油的油膜漂移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与事故后观测到的结果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调和分析 海面溢油 漂移轨迹 数值模拟 潮汐 潮流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