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南文化的诗性本质与母语文学的重构和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经建 王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如果说对江南的认同在某种意义上更多地体现在文学艺术上,那么,江南文化更类似于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正是在循环往复的文学叙事中江南文化得以逐渐定型,而表述这种"文化诗学"的便是汉语言母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如果说对江南的认同在某种意义上更多地体现在文学艺术上,那么,江南文化更类似于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正是在循环往复的文学叙事中江南文化得以逐渐定型,而表述这种"文化诗学"的便是汉语言母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批出类拔萃的江南作家在江南文化的话语谱系中再度彰显了文学创作与母语写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江南文学由此而展示出一种高级、精致、唯美的母语文学形象。这意味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转型中,江南文化特有的诗性本质给予母语文学重构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江南文学 母语文学
下载PDF
岭南文学与江南文学的渊源——从明初岭南仕宦与宋濂等的交游谈起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松芳 《昆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3-49,共7页
在中国文学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而逐渐南移的大趋势下,岭南文学自元末明初开始崛起国中,与区域文学的发展同步共调。在这种后起的过程中,学界均承认有一个师承问题,然往往认为是以中原为师,诗风雄直古雅。事实上这是一种想当然。从对明... 在中国文学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而逐渐南移的大趋势下,岭南文学自元末明初开始崛起国中,与区域文学的发展同步共调。在这种后起的过程中,学界均承认有一个师承问题,然往往认为是以中原为师,诗风雄直古雅。事实上这是一种想当然。从对明初岭南士宦与宋濂等的交游考察可知,岭南文学师法江南但又充分保留了自身的特质,并反过来影响到江南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学 江南文学 渊源关系 岭南仕宦 宋濂
下载PDF
论泰州学派“平民儒学观”对通俗文艺思潮之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钱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76-85,共10页
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推动了晚明儒学平民化时代通俗文艺思潮的形成与流行。具体到泰州学派产生、流行的核心地区——泰州而言,明清以来泰州戏曲“倍盛于前”,成为“江南文脉”视域下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成为“江南文化”渡... 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推动了晚明儒学平民化时代通俗文艺思潮的形成与流行。具体到泰州学派产生、流行的核心地区——泰州而言,明清以来泰州戏曲“倍盛于前”,成为“江南文脉”视域下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成为“江南文化”渡江北上的现实体现。泰州戏曲文化的勃兴,一定程度上根源于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平民儒学思想和“言情”文化思潮。从泰州戏曲文化的繁荣,可见泰州学派的文艺思想深刻影响了晚明以降诸多艺文活动,是社会转型时期启蒙思想积极、主动推动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在社会教化和文艺发展进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明清时期 文艺思潮 江南文脉 戏曲文化
下载PDF
唯美化创作:对母语文学诗性本质的传承与创新——苏童小说与母语写作之三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经建 《长江学术》 2018年第1期70-77,共8页
苏童小说之所以具有可读性,是因为他拥有自觉的母语写作意识。苏童的母语写作缘于江南文化和文学的濡染,又集中体现在他对以"俪辞"为所指的南朝文学传统——一种唯"美"尚"艺"的母语文学传统的创造性传承... 苏童小说之所以具有可读性,是因为他拥有自觉的母语写作意识。苏童的母语写作缘于江南文化和文学的濡染,又集中体现在他对以"俪辞"为所指的南朝文学传统——一种唯"美"尚"艺"的母语文学传统的创造性传承上。"俪辞"文学传统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呈现了汉语言母语诗性本质的自然舒张,直接启发和点化了苏童小说的话语言说方式,并彰显出唯美主义特质。而且,由于"俪辞"文学传统与与江南文化特有的佳丽本色紧密关联,苏童将女性"红颜"作为江南文化之定位性象喻,因此在小说中营造阴森瑰丽的世界、叙说颓靡感伤的传奇,使其小说文本展示出一种艺术上的柔美和形式上的精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小说 母语写作 江南文学传统 唯美化
下载PDF
新世纪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简述
5
作者 贺闱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33-238,共6页
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起被学术界密切关注,近年来更是成为学术热点。研究者对江南文学与文化的诸多层面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探讨,成果丰硕,不仅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及论文①,更是在江浙沪等地建立了多所研究机构和高校... 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起被学术界密切关注,近年来更是成为学术热点。研究者对江南文学与文化的诸多层面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探讨,成果丰硕,不仅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及论文①,更是在江浙沪等地建立了多所研究机构和高校研究专业。2010年12月25~26日"从江南看中国——文学与历史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召开、2011年7月22~25日"首届江南文化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当前的"江南学"研究日益呈现出深刻性、专门化及学科交叉性等特征。经过十年来的积淀和发展,江南学研究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实现了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多侧面、多维度的深入观照,在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江南文学与文化 交叉性 新态势
下载PDF
江南四重奏:从梦江南、文学江南到地理江南、文化江南 被引量:3
6
作者 施建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79-85,共7页
江南的涵义非常丰富,从唐代开始,似乎生活于江南成为人生的梦想。然而早在春秋时期,"江南"并非指"长江之南",其在史书上的所指也比较泛化。《史记》中始把"江南"的概念确定下来--即长江之南。晋室南迁后... 江南的涵义非常丰富,从唐代开始,似乎生活于江南成为人生的梦想。然而早在春秋时期,"江南"并非指"长江之南",其在史书上的所指也比较泛化。《史记》中始把"江南"的概念确定下来--即长江之南。晋室南迁后,江南的生产力逐渐发展起来。"江南"的文学意象才开始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尤其是《江南曲》在南北朝时期的传唱,使"文学江南"的概念得以确立。而到了唐代,江南的行政区划逐步细化,从江南道到江南东道,政府对江南的治理也逐渐重视,"江南"的地理概念与"江东"逐渐接近。而到了五代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衣冠南渡,直接带来了以南唐(杨吴)、吴越国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的繁荣,成为人民向往的乐土,成就了"文化的江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江南 文学江南 地理江南 文化江南
下载PDF
从安徽题画词看明代江南词学生态
7
作者 张彤彤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72-76,共5页
江南是明清两代的词学中心,其各地在词学生态上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特点,这从明代安徽题画词角度加以审视即可窥见一斑。明代安徽题画词的交际与抒怀功能突出,词风体现出时代性和书写性情的烙印,口语化色彩浓厚、绘事语汇运用较少,这些特... 江南是明清两代的词学中心,其各地在词学生态上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特点,这从明代安徽题画词角度加以审视即可窥见一斑。明代安徽题画词的交际与抒怀功能突出,词风体现出时代性和书写性情的烙印,口语化色彩浓厚、绘事语汇运用较少,这些特点与江南其他地方词坛同异互见。总体而言,明代江南文艺互动程度高而内部发展不均,人才流动频繁,文艺盛世的实现是多地合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题画词 江南词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