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陵凹陷盐构造及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长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3期4-6,89,共3页
含盐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盐构造与油气藏存在密切关系 ,江陵凹陷盐构造非常发育 ,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的影响 :①盐构造及其伴生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空间场所 ;②盐构造形成可改变流体动力系统并为油气运移。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江陵凹陷 盐构造 地震剖面 压实作用
下载PDF
新沟咀组下段粘土矿物分布特征与储层敏感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恭洋 张玲 周超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2,共6页
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粘土矿物组合与分布受沉积环境影响明显,高岭石仅分布于三角洲平原相带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高岭石和有序-无序伊蒙混层及少数绿泥石为特征;三角洲前缘相中粘土矿物组合则为伊利石、绿泥石和有序伊蒙混层;前三角... 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粘土矿物组合与分布受沉积环境影响明显,高岭石仅分布于三角洲平原相带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高岭石和有序-无序伊蒙混层及少数绿泥石为特征;三角洲前缘相中粘土矿物组合则为伊利石、绿泥石和有序伊蒙混层;前三角洲及湖盆泥岩相中则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两种粘土矿物为主。储层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区储层具有中等强度速敏、强—特强水敏、强盐敏和强酸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新沟咀组 粘土矿物 敏感性实验 储层损害
下载PDF
江陵凹陷西南缘新生古储型油气藏成藏条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孔全 程志强 詹海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6,共4页
鄂深 8井于江汉盆地西南缘谢凤桥构造中发现了白垩系油气藏 ,油源对比表明 ,白垩系原油与沙市、荆西、花园油田新沟嘴组原油同源 ,源岩是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下段生油岩 ,成藏条件分析表明 ,谢凤桥构造位于梅槐桥生油洼陷 ,具有优越的... 鄂深 8井于江汉盆地西南缘谢凤桥构造中发现了白垩系油气藏 ,油源对比表明 ,白垩系原油与沙市、荆西、花园油田新沟嘴组原油同源 ,源岩是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下段生油岩 ,成藏条件分析表明 ,谢凤桥构造位于梅槐桥生油洼陷 ,具有优越的烃源条件。该区白垩系储层发育 ,沙市组、新沟嘴组盐岩、膏泥岩盖层发育 ,构造形成期早于油气形成期 ,万城断层使下第三系烃源层与白垩系优质储层相接 ,是白垩系新生古储型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具有类似新生古储型油气成藏条件的万城断隆带是江陵凹陷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新生古储 油气藏 成藏条件 油源对比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部斜坡带新沟嘴组下段滩坝成因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云生 罗劲 +3 位作者 黄华 彭伟 刘芷含 陈金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98,共7页
在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岩心、测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江陵凹陷南部斜坡带新沟嘴组下段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成因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认为该时期滩坝砂体表现为多期发育、纵向叠置... 在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岩心、测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江陵凹陷南部斜坡带新沟嘴组下段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成因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认为该时期滩坝砂体表现为多期发育、纵向叠置、横向迁移、连片分布的沉积特点,具有湖浪成因、环流成因和盐湖密度流成因等3种成因模式,滩坝砂体沉积受控于古基准面旋回、古地貌和古水动力等3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 成因 控制因素 新沟嘴组下段 江陵凹陷 南部斜坡带
下载PDF
江陵凹陷断层封闭性评价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建党 兰正凯 贾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2,共7页
江陵凹陷断裂系统复杂,断层封闭性评价难度极大,断裂封闭性能及其组合特征、影响因素为江陵凹陷后期勘探部署带来挑战。利用江陵凹陷现有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运用地质学原理,系统分析了江陵凹陷的构造特征和断层的演化历史,划分了主要... 江陵凹陷断裂系统复杂,断层封闭性评价难度极大,断裂封闭性能及其组合特征、影响因素为江陵凹陷后期勘探部署带来挑战。利用江陵凹陷现有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运用地质学原理,系统分析了江陵凹陷的构造特征和断层的演化历史,划分了主要断层系统,并在江陵凹陷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断层封闭机理,建立了江陵凹陷断层封闭模式。结果表明:低渗透带断层能够形成封闭,断层封闭机理为断裂带与围岩之间存在差异性的渗透能力;影响断层封闭性的因素包括储层岩性对接和泥岩涂抹率、岩石性质、断层附近渗透率等。在对江陵凹陷断层的封闭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在江陵凹陷陵72井以南部署1口探井,打开了江陵凹陷勘探新局面。研究成果对断裂在油气成藏的作用及其封闭特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油田的勘探部署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泥岩 断裂系统 成藏条件 江陵凹陷
下载PDF
江陵凹陷含盐层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建 胡彩云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5,共5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江陵凹陷白垩系-下第三系地层等时格架。其中渔洋组、沙市组、新沟咀组构成盐湖层序(二级层序),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是构造运动,主要的沉积体系为河流-三角洲、浅水湖泊、盐湖沉积。次级层序的演化与气候变化关系...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江陵凹陷白垩系-下第三系地层等时格架。其中渔洋组、沙市组、新沟咀组构成盐湖层序(二级层序),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是构造运动,主要的沉积体系为河流-三角洲、浅水湖泊、盐湖沉积。次级层序的演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表现为河流-三角洲的进退与盐湖的交替发育。储集体主要为高位域的三角洲砂体,分布在物源区前端,位于盆地边缘。在高位期的沉积背景下,次级低位域发育的低位三角洲、低位盐湖,二者呈相互消长关系。低位三角洲位于盐湖岸线附近的物源区前端,有可能分布在盆地中央。沿盐湖岸线可能找到新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含盐层序 低位三角洲 江陵凹陷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7
7
作者 罗开平 邱歧 叶建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主力烃源岩为新沟嘴组下段,梅槐桥—资福寺向斜是生油中心。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具有圈闭规模小、充满度低、环生油中心较集中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以断层为主的输导体系和储层物性是油气成藏和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江陵凹陷...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主力烃源岩为新沟嘴组下段,梅槐桥—资福寺向斜是生油中心。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具有圈闭规模小、充满度低、环生油中心较集中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以断层为主的输导体系和储层物性是油气成藏和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资源探明率仅为12.4%,探明程度很低,还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荆州背斜带南缘斜坡和梅槐桥洼陷内构造—岩性及岩性圈闭、万城断裂上盘白垩系及前白垩系古潜山、公安单斜带火山岩储层及生油洼陷中的页岩油是今后一段时间油气勘探的突破方向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油中心 油气富集 勘探方向 江陵凹陷 江汉盆地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复兴场背斜盐构造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
8
作者 邱建华 彭金宁 +3 位作者 唐玮 潘文蕾 李风勋 杨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复兴场盐背斜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重要的含油构造,其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认识不清,制约了精细勘探。因此,对复兴场盐背斜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盐层在不同应力背景下的流动对背斜形成演化的影响,对理解油气成藏过程也... 复兴场盐背斜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重要的含油构造,其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认识不清,制约了精细勘探。因此,对复兴场盐背斜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盐层在不同应力背景下的流动对背斜形成演化的影响,对理解油气成藏过程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析,结合关键构造层的平衡恢复技术及生长地层分析技术,研究复兴场背斜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显示,复兴场背斜为一构造特征走向上变化显著,受多期次断层改造、多种变形机制复合而成的盐背斜;背斜初始于早始新世新沟咀组沉积期—晚始新世早期的正断层作用,形成滚筒状褶皱并造成盐层的聚集;在晚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沉积地层的差异负载作用驱使盐层自西向东流动,造成构造整体西倾,形成单斜构造,并在渐新世晚期抬升剥蚀;背斜定型于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构造反转,演化为一挤压型盐背斜,伴生逆断层和膝折构造。复兴场背斜的形成和演化受区域应力背景、沙市组盐层、东倾正断层及盐下古构造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复兴场盐背斜形成的构造圈闭略早于烃源岩的主要排油期,并且在主要排油期,构造处于拗陷阶段,断层活动弱,有利于早期圈闭油气的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平衡恢复 演化特征 成因机制 复兴场背斜 江陵凹陷 江汉盆地
下载PDF
江陵凹陷荆州背斜带形成演化及成藏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华 袁娟梅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3期301-304,315,共5页
文中通过对结构构造及演化过程的分析,指出江陵凹陷荆州背斜带形成于荆沙中期,是盐隆作用、构造运动、火山活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已经发现的油藏认为,荆州背斜带油气运移效应明显,在构造顶部以Ⅰ油组复杂断块油藏为主,具有断层控... 文中通过对结构构造及演化过程的分析,指出江陵凹陷荆州背斜带形成于荆沙中期,是盐隆作用、构造运动、火山活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已经发现的油藏认为,荆州背斜带油气运移效应明显,在构造顶部以Ⅰ油组复杂断块油藏为主,具有断层控藏特征;南部斜坡带及洼陷带以Ⅱ油组岩性油藏为主,具有砂岩储层控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隆 构造演化 成藏特征 荆州背斜带 江陵凹陷
下载PDF
江陵凹陷西南部梅槐桥富生烃洼陷及近源油气成藏 被引量:6
10
作者 易积正 何生 +1 位作者 刘琼 耿锋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2,共6页
江陵凹陷西南部已发现的油气藏紧邻梅槐桥富生烃洼陷分布,且油气储量主要集中在该洼陷生烃中心短轴方向两侧的谢凤桥、南岗、复兴场、采穴等断块和断鼻圈闭中。对梅槐桥富生烃洼陷内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其洼陷内生烃差异性的研究表明:洼陷... 江陵凹陷西南部已发现的油气藏紧邻梅槐桥富生烃洼陷分布,且油气储量主要集中在该洼陷生烃中心短轴方向两侧的谢凤桥、南岗、复兴场、采穴等断块和断鼻圈闭中。对梅槐桥富生烃洼陷内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其洼陷内生烃差异性的研究表明:洼陷北部梅槐桥地区是烃源岩沉积时期的沉降中心,烃源岩发育,埋藏较深,生烃能力强,为该洼陷的生烃中心;而南部牛头岗地区烃源岩层厚度小,埋藏浅,生烃能力差。原油成熟度和油源对比研究表明,油气具有近距离运移近源成藏的特点;北部采穴断块、复I断块、谢凤桥断鼻和南岗断鼻油气藏中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原油主要来自北部梅槐桥地区;南部八宝断鼻油气藏中成熟度低的原油与牛头岗地区原地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而偏南部丁家湖断鼻油气藏中的原油则为梅槐桥生烃中心成熟度较高的烃源岩和原地烃源岩的混合贡献的原油。因此,可认为梅槐桥生烃中心短轴方向的两侧为目前江陵凹陷西南部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槐桥富生烃洼陷 油源对比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成藏 江陵凹陷
下载PDF
江陵凹陷古近系新下段膏盐岩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分布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淑雯 陈波 +3 位作者 蔡德洋 关小曲 谢瑞 曹军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8,共6页
江陵凹陷古近系新下段膏盐岩非常发育,且油气成藏与膏盐岩分布关系密切。分析研究区含膏盐岩段的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发现江陵凹陷新下段膏盐岩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低密度、高电阻率的特征;通过正演模拟认为研究区膏盐岩具有... 江陵凹陷古近系新下段膏盐岩非常发育,且油气成藏与膏盐岩分布关系密切。分析研究区含膏盐岩段的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发现江陵凹陷新下段膏盐岩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低密度、高电阻率的特征;通过正演模拟认为研究区膏盐岩具有强振幅、低频率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井—震标定,确定不同岩性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存在差异;膏盐岩表现为明显的强振幅、较好连续性的地震响应特征,砂、泥岩互层沉积表现为中—强振幅、较差连续性的地震响应特征,泥岩表现为弱振幅或空白反射特征。通过地震属性提取,分析典型岩相的地震属性特征,建立研究区岩相—地震响应—地震属性的关系,并据此预测未钻井区域的岩性分布,完成研究区不同岩性分布的区域划分。最终确定江陵凹陷新下段膏盐岩主要分布于2个区域,分别为梅槐桥洼陷南部和资福寺洼陷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下段膏盐岩 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分布预测 江陵凹陷
下载PDF
喜马拉雅运动对江陵凹陷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长清 陈孔全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江陵凹陷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强烈,主要表现为3期,对油气运移和聚集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喜山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力为新沟咀组油气初次运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3期强烈的喜山构造运动时期分别对应于3次排烃期;2)晚期运动改变油气... 江陵凹陷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强烈,主要表现为3期,对油气运移和聚集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喜山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力为新沟咀组油气初次运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3期强烈的喜山构造运动时期分别对应于3次排烃期;2)晚期运动改变油气二次运移的流体动力条件,从而影响二次运移的方向、方式及油气聚集场所;3)导致构造高位油气充满度下降,而低部位的升高;4)早期、中期运动为油气聚集提供重要的构造条件,而晚期运动对早期油藏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其遭受破坏而形成次生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油气充满度 次生油气藏 喜马拉雅运动 江陵凹陷
下载PDF
江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层系的油源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青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年第4期262-265,共4页
根据原油和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等资料,对江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层系进行了油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含油层系新沟嘴组一荆沙组的原油来自新沟嘴组下段成熟和高成熟烃源岩,第二含油层系潜江组的原油,一是来自本组未成熟... 根据原油和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等资料,对江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层系进行了油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含油层系新沟嘴组一荆沙组的原油来自新沟嘴组下段成熟和高成熟烃源岩,第二含油层系潜江组的原油,一是来自本组未成熟烃源岩,二是来自下伏新沟嘴组下段烃源岩,江陵凹陵油气勘探可以在新沟嘴组和潜江组寻找自生自储的原生油藏,又可在荆沙组和潜江组寻找“古生新储”的次生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下第三系 含油层系 油源分析 油气藏
下载PDF
江陵凹陷白垩系红花套组沙漠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旋 杨申谷 +2 位作者 张亮 王辉 吴一凡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7-9,5,共4页
在江陵凹陷发现了一套新的含油层系,即白垩系红花套组油藏,但其沉积环境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以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为基础,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岩心观察,在研究地层颜色、岩性组合、砂岩矿物成分、砂岩粒度特征、砂粒表面特征、古生... 在江陵凹陷发现了一套新的含油层系,即白垩系红花套组油藏,但其沉积环境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以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为基础,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岩心观察,在研究地层颜色、岩性组合、砂岩矿物成分、砂岩粒度特征、砂粒表面特征、古生物组合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认为江陵凹陷红花套组为沙漠沉积,并参考现代沙漠沉积相类型,进行沉积相类型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白垩系 红花套组 沙漠沉积 沉积相
下载PDF
江陵凹陷富钾硼锂卤水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强 王春连 +4 位作者 孟令阳 王淑丽 商朋强 杨飞 余小灿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19年第4期229-236,共8页
江陵凹陷古近系液态型卤水矿床蕴藏着丰富的钾锂硼等资源。砂岩是一种重要的储层岩性,而该盆地上白垩统发育厚层的风成砂岩沉积,是否能作为潜在储层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江汉盆地江陵凹陷西北缘的宜昌红花套镇、猇亭和当阳市远安县等地... 江陵凹陷古近系液态型卤水矿床蕴藏着丰富的钾锂硼等资源。砂岩是一种重要的储层岩性,而该盆地上白垩统发育厚层的风成砂岩沉积,是否能作为潜在储层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江汉盆地江陵凹陷西北缘的宜昌红花套镇、猇亭和当阳市远安县等地区的露头为研究对象,结合凹陷内白垩系红花套组钻井岩心分析,并与始新统新沟嘴组下段砂岩岩心物性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白垩系红花套组风成砂岩分选好,磨圆度高,属中孔低渗储层,与新沟嘴组下段砂岩物性相似。由此可见,江陵凹陷白垩纪的风成砂岩是江陵地区下一步探索富含钾、锂、硼等元素卤水的重要目地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 钾硼锂 江陵凹陷 砂岩 红花套组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油气成藏关键因素筛选与分析——以江陵凹陷新沟嘴组岩性油藏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伟 黄华 +5 位作者 杜学斌 张成 何云龙 李宸 赵珂 杨盼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5-302,共8页
岩性油藏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其成藏控制因素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开展了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筛选分析,提出储层条件是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因素。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沉积期... 岩性油藏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其成藏控制因素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开展了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筛选分析,提出储层条件是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因素。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沉积期处于咸化湖盆沉积环境,硬石膏胶结物含量对新沟嘴组岩性油藏砂岩储层致密化起到主要控制作用。其中,硬石膏胶结物含量达7.5%是储层物性的临界值,当含量小于7.5%时物性好,当含量大于7.5%时储层物性变差明显,测井解释偏干。可利用古水深与硬石膏含量的关系,划分有利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 岩性油藏 油气成藏 新沟嘴组 古近系 江陵凹陷 江汉盆地
下载PDF
江陵凹陷底辟构造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跃飞 王兰生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2年第2期51-54,共4页
运用工程地质学的分析方法 ,从盆地演化过程着手 ,建立底辟构造形成机制概念模型。研究表明 ,江陵凹陷底辟构造是在早第三纪末期喜山运动第二幕的影响下 ,凹陷内重力场调整过程中产生的 ,它是浅生时效构造的一种特殊类型。
关键词 底壁构造 浅生时效构造 形成机制 江陵凹陷 地壳深部 重力场
下载PDF
油层判别方法研究及其在江陵凹陷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希鹏 李争 吴代昭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43-45,共3页
讨论结总了用气测井资料、地化录井资料、测井资料交会图、测井多信息贝叶斯判别分析法和储盖组合测井评价识别油层的方法原理 ,研究了不同方法的油层响应特征 ,制定出了相应的油层判别标准。
关键词 气测井 地球化学录井 测井解释 油层 江陵凹陷
下载PDF
微生物异常探索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北部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
19
作者 袁志华 赵青 +5 位作者 张玉清 邓富强 秦晓蕾 张忠坡 李英贤 李秀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3-1543,共11页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北部研究区,地表条件复杂,地震和钻井施工困难,油气富集规律还不甚清楚。因此,试图通过微生物找油方法,最小成本最高效率,以探明本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区面积约230.0 km2,采集样品间距南北500 m×...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北部研究区,地表条件复杂,地震和钻井施工困难,油气富集规律还不甚清楚。因此,试图通过微生物找油方法,最小成本最高效率,以探明本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区面积约230.0 km2,采集样品间距南北500 m×东西250 m,共采集并分析了样品2354个。研究表明,微生物异常主要分布在万城断层的东侧,其中微生物气异常零星分布,异常较弱,无独立气藏。在综合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微生物异常分布特征表明,万城断裂带显示了来自北西和北东向的双向物源,油气来源于梅槐桥洼陷,属近源成藏。万城断裂带东侧和坡折带低位扇砂体是油气有利富集区,前景较好,主要为古近系新沟咀组成藏。万城断裂带西侧有小面积油藏,可能系白垩系成藏。最后,对微生物异常区进行了分级评价,指明了重点攻关区、评价有利和较有利区,对大幅降低勘探风险和提高勘探成功率,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江陵凹陷 万城断裂带 微生物找油方法 梅槐桥洼陷 近源成藏
下载PDF
江陵凹陷荆州背斜带典型构造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舟 刘金帅 +1 位作者 周倩 龚伟成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6期117-122,126,共7页
在江陵凹陷荆州背斜带的油气藏勘探过程中,由于地震资料品质有限,局部小构造落实难,构造活动复杂,构造样式多样,油气运聚规律缺乏系统研究,钻探成功率不高。基于构造几何学和构造应力学理论,分析江陵凹陷构造总体特征,对凹陷内的构造样... 在江陵凹陷荆州背斜带的油气藏勘探过程中,由于地震资料品质有限,局部小构造落实难,构造活动复杂,构造样式多样,油气运聚规律缺乏系统研究,钻探成功率不高。基于构造几何学和构造应力学理论,分析江陵凹陷构造总体特征,对凹陷内的构造样式进行分区;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运用构造解析分析各个分区内构造样式的构造特征,提出其成因模式,并挑选了2种典型构造(盐构造和火山构造)进行精细解析,进一步验证构造特征与成因模式。综合利用各典型构造的研究成果以及典型构造与油气运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关系,推导出荆州背斜带的构造成因、构造模式和构造样式与油气运聚的关系,得到盐构造和火山构造对油气聚集的影响取决于构造与原生油气藏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以及构造活动与油气运移的时间配置关系。因此,分析荆州背斜带内油气藏成藏时间和空间与盐构造、火山构造的组合关系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荆州背斜带 构造运动 构造分区 构造样式 运聚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