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源郁金的比较药理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蒋浩 宋军 +2 位作者 鄢良春 邓居桥 赵军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91-449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源郁金药理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法观察不同基源郁金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抗炎作用;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小鼠黄疸模型观察利胆退黄作用差异及兔离体十二指肠观察对平... 目的:探讨不同基源郁金药理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法观察不同基源郁金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抗炎作用;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小鼠黄疸模型观察利胆退黄作用差异及兔离体十二指肠观察对平滑肌自发活动的影响。结果:黄丝郁金、温郁金、桂郁金、绿丝郁金均能明显抑制兔体内血小板聚集(P<0.05),4种郁金对二甲苯急性耳肿胀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桂郁金能明显降低黄疸小鼠血清DBIL、TBIL及AST含量(P<0.05);温郁金兔对离体十二指肠自发运动表现出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而桂郁金为持续的增强作用(P<0.05,P<0.01),黄丝郁金、绿丝郁金在高浓度时对兔离体十二指肠自发运动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4种不同基源郁金药理作用谱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 血小板聚集 抗炎 黄疸模型 十二指肠 比较药理
原文传递
栀子苷对正常和黄疸模型大鼠的亚急性肝、肾毒性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海虹 卫璐戈 李会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40-144,共5页
目的:开展栀子苷对正常及黄疸模型大鼠的亚急性肝、肾毒性对比研究,为栀子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栀子苷低、中、高剂量(60,180,360 mg·kg^(-1))组,黄疸模型组和α-萘异硫氰酸酯(A... 目的:开展栀子苷对正常及黄疸模型大鼠的亚急性肝、肾毒性对比研究,为栀子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栀子苷低、中、高剂量(60,180,360 mg·kg^(-1))组,黄疸模型组和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栀子苷低、中、高剂量(60,180,360 mg·kg^(-1))组。黄疸模型采用ANIT造模,24 h后灌胃(ig)栀子苷。分别于给药后第7,14天,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活性,取大鼠肝、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第7,14天栀子苷中、高剂量组TBIL,SCr明显升高(P〈0.05,P〈0.01);黄疸模型组大鼠ALT,AST,TBIL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黄疸模型组比,第7,14天ANIT+栀子苷低、中剂量组AST显著升高(P〈0.01),ANIT+栀子苷中剂量组TBIL,BUN明显升高(P〈0.05)。ANIT+栀子苷高剂量组ig 7 d后陆续全部死亡。病理切片显示,栀子苷给药后肝肾组织出现极轻度炎细胞浸润和肾小管嗜碱性变;模型组和ANIT+栀子苷各剂量组动物均出现胆管上皮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并且有随剂量增大病变程度加重的趋势。结论:栀子苷剂量超过180 mg·kg^(-1)(约折合栀子生药量55 g·d^(-1))连续ig给药14 d可对正常及黄疸模型大鼠造成肝、肾损伤;且剂量超过60 mg·kg^(-1)时即会加重黄疸模型大鼠已有的肝损伤,随剂量增加病变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黄疸模型 亚急性毒性 肝毒性 肾毒性
原文传递
威灵仙对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大鼠黄疸模型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君 何炳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42-1743,共2页
目的观察威灵仙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大鼠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栀黄组、威灵仙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d后,ANIT诱发黄疸模型,48 h后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 目的观察威灵仙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大鼠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栀黄组、威灵仙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d后,ANIT诱发黄疸模型,48 h后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SOD活性、MDA含量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威灵仙高剂量组ALT,AST,TBIL,ALP,γ-GT,MDA均下降,SOD升高(P<0.01),且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内胆汁淤积。结论威灵仙对实验性胆汁淤积大鼠具有退黄降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灵仙 黄疸模型
下载PDF
茵陈蒿汤醇提与水提部位利胆保肝药效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窦志华 陈智娴 +2 位作者 王冬梅 杨爱华 安莉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9期40-42,共3页
目的筛选茵陈蒿汤利胆、保肝退黄的药效部位。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4、7、10日给予α-萘异硫氰酸酯(ANIT)80 mg/kg灌胃造模。... 目的筛选茵陈蒿汤利胆、保肝退黄的药效部位。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4、7、10日给予α-萘异硫氰酸酯(ANIT)80 mg/kg灌胃造模。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茵陈蒿汤75%乙醇提取物和其药渣的水提取物0.040 5、0.081、0.162 g/10 g(折合成原药材计)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12 d。末次给药后1 h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记录每只大鼠2、4、6 h的胆汁量;胆汁收集结束后,颈动脉取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醇提及水提部位中剂量组胆汁分泌量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血清TBIL、ALP、ALT、TBA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醇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TBA显著下降(P<0.01);水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茵陈蒿汤醇提部位及水提部位均具有一定的利胆保肝退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利胆 保肝退黄 药效部位 大鼠 黄疸模型
下载PDF
栀子提取物对正常和黄疸模型大鼠慢性肝肾毒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会芳 张海虹 郎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755-3759,共5页
目的比较栀子提取物对正常及黄疸模型大鼠重复给药4周的肝肾毒性差异。方法将192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对照组以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 60 mg&... 目的比较栀子提取物对正常及黄疸模型大鼠重复给药4周的肝肾毒性差异。方法将192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对照组以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 60 mg·kg^-1灌胃造模,并于第3天起给予ANIT 20 mg·kg^-1灌胃维持模型至第28天。造模24 h后,低、中、高剂量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均灌胃相应剂量栀子提取物(剂量分别为0.14,0.28,0.56 g·kg^-1),连续给药28天,停药观察2周。分别于给药后第14,28和42天,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清肌酸酐(CREA)活性,取大鼠肝、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结果给药14 d,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ALP、GPT、TBIL和BUN均明显升高,高剂量对照组大鼠BUN明显升高;给药28 d,高剂量对照组TBIL和BUN均明显升高,低剂量实验组大鼠ALP和GPT均显著升高,中剂量实验组GOT和TBIL均显著升高,停药观察2周之后,各组大鼠肝肾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栀子提取物大剂量连续使用可对正常及黄疸模型大鼠造成肝肾损伤,且对黄疸模型大鼠造成损伤的剂量和时间低于正常大鼠,黄疸模型提高了栀子肝肾毒性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提取物 黄疸模型 肝毒性 肾毒性
原文传递
口服苦参碱的降酶退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慧 辛顺妹 马竹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91-894,共4页
目的 :通过苦参碱的降酶退黄的药效学研究 ,为开发苦参碱胶囊做准备 ,从而将在临床治疗中克服苦参碱只能单一地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的不足 ,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和方便病人用药的目的。方法 :采用α 萘异硫氰酸酯 (以下简称ANIT)所致的小鼠胆... 目的 :通过苦参碱的降酶退黄的药效学研究 ,为开发苦参碱胶囊做准备 ,从而将在临床治疗中克服苦参碱只能单一地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的不足 ,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和方便病人用药的目的。方法 :采用α 萘异硫氰酸酯 (以下简称ANIT)所致的小鼠胆汁淤积型黄疸模型 ,在健康小鼠中造成高胆红素血症。结果 :经药效实验证明 :高胆红素血症小鼠经灌胃口服苦参碱 75mg/kg和 10 0mg/kg后 ,血清总胆红素 (TBIL)、结合胆红素 (DBIL)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 ;血清谷丙转氨酶 (SGPT)和谷草转氨酶 (SGOT)也均有显著降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降酶退黄 ANIT 胆汁淤积型黄疸
下载PDF
大黄硝石汤对湿热黄疸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孔祥鹏 李慧峰 +1 位作者 裴妙荣 曹彦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考察大黄硝石汤对湿热黄疸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大鼠肝损伤与施加湿热环境复制中医湿热黄疸证候大鼠模型。预防性给予大黄硝石汤,通过检测给药后不同恢复期大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对大黄硝石汤... 目的:考察大黄硝石汤对湿热黄疸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大鼠肝损伤与施加湿热环境复制中医湿热黄疸证候大鼠模型。预防性给予大黄硝石汤,通过检测给药后不同恢复期大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对大黄硝石汤药效作用进行评价。结果:造模后24h、96h,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硝石汤组(2.02g生药/kg)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大黄硝石汤亦可降低造模后引起的体温升高,改善异常的肝脾指数等。结论:大黄硝石汤能够降低湿热黄疸大鼠模型血清酶活性、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肝脾指数比等,使异常的生理生化指标趋于正常,具有较好的保肝利胆退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硝石汤 黄疸模型 肝损伤
原文传递
茵栀黄口服液对溶血性黄疸小鼠模型的退黄作用及有效剂量和安全性研究
8
作者 邓惠 李贵平(指导) 《光明中医》 2022年第21期3894-3897,共4页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对溶血性黄疸小鼠模型的退黄作用及有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2只、正常组8只。造模组连续腹腔注射乙酰苯肼(APH)3 d后,将造模成功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茵栀黄口服液的低、中、高...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对溶血性黄疸小鼠模型的退黄作用及有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2只、正常组8只。造模组连续腹腔注射乙酰苯肼(APH)3 d后,将造模成功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茵栀黄口服液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模型组灌胃20 ml/(kg·d)的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5 ml/(kg·d)、10 ml/(kg·d)、20 ml/(kg·d)茵栀黄口服液(低、中剂量组分别于灌胃药物中分别加入15 ml/(kg·d)、10 ml/(kg·d)生理盐水,使3组灌胃总液体量均为20 ml/(kg·d));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d后,灌胃20 ml/(kg·d)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d后取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天门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白球比(A/G),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小鼠皮毛失去光泽、耳朵等处皮肤变黄、尿液黄,表明造模成功;模型组TBIL、DBIL、IBIL、GLB、A/G均明显升高(P<0.05),ALB、ALP降低(P<0.05),且以IBIL升高为主。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TBIL降低(P>0.05),DBIL升高(P>0.05),IBIL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TBIL、IBIL均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的DBI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中、高剂量组的ALB、GLB、A/G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TP、AST、ALT、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肝脏病理切片,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模型组肝组织损伤加重。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对肝组织损伤具有改善作用,高剂量对肝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降低,其治疗溶血性黄疸昆明小鼠毒性剂量范围临界值在10 ml/(kg·d)与20 ml/(kg·d)之间,及退黄的有效剂量范围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口服液 溶血性黄疸模型 血清胆红素 剂量
下载PDF
两种梗阻性黄疸实验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智绪亭 李兆亭 +3 位作者 寿楠海 姜希宏 孙学英 刘凤军 《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1996年第2期71-73,共3页
新建立的兔可复性梗阻性黄疸模型与传统的胆管结扎+内引流模型比较的结果表明,前者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成功率高和梗阻的可复性等特点,为梗阻性黄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模型。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实验模型 胆管结扎 内引流
原文传递
兔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实验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智绪亭 李兆亭 +3 位作者 寿楠海 姜希宏 孙学英 沈祥芹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家兔成功地建立了兔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实验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创伤轻、干扰较小、并发症及死亡率低、成功率高等优点,是研究梗阻性黄疸及其内引流的较理想的模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可复性 梗阻性黄疸 实验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