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缺血预处理肺隔离药物灌注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春芳
陈胜喜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对肺隔离药物灌注 (ILP)时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8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原发性肺癌或多发转移性肺癌患者 ,随机分成单纯肺隔离灌注组 (C组 ) ,缺血预处理加肺隔离灌注组 (IP组 ) ,每组 4例 ,两组均一侧肺动、静脉插...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对肺隔离药物灌注 (ILP)时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8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原发性肺癌或多发转移性肺癌患者 ,随机分成单纯肺隔离灌注组 (C组 ) ,缺血预处理加肺隔离灌注组 (IP组 ) ,每组 4例 ,两组均一侧肺动、静脉插管建立单侧肺隔离灌注装置。C组灌液中加入阿霉素 (ADM) 6 μg·ml-1,实施肺隔离灌注 45min。IP组实行肺缺血预处理 ,即阻断肺动脉 10min ,开放 15min ,再加ADM灌注 45min。结果 :ILP时肺内ADM浓度高 ,而体循环血浓度未测到 ,C组与IP组比较无差异性 (P >0 .0 5 )。ILP术后MPaP ,PaO2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ILP术后 ,两组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但光镜下白细胞计数、电镜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评分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 ,IP组较C组明显短 ;住院天数 ,IP组明显短于C组 (P <0 .0 5 )。术后随访 2~ 10月 ,无死亡病例 ,X ray检查表明两组肿块均有明显缩小、消散。结论 :ILP治疗肺癌安全可靠 ,能有效提高局部化疗药物浓度 ,降低全身毒副作用。IP对ILP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晚期肺癌施行缺血预处理肺隔离灌注化疗可减轻肺损伤 ,因而可扩大肺癌治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肺隔离灌注治疗
肺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治疗肺癌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春芳
楼洋
+3 位作者
陈胜喜
黄琼辉
张恒
罗万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7-230,共4页
背景与目的如何有效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一直是肺癌研究和治疗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盒埋于皮下行肺癌局部化疗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建立肺隔离灌注(isolated lung perf...
背景与目的如何有效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一直是肺癌研究和治疗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盒埋于皮下行肺癌局部化疗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建立肺隔离灌注(isolated lung perfusion,ILP),灌注完毕后将药泵埋于前胸壁皮下备用。观察组为ILP化疗并经肺动脉药泵局部肺灌注化疗51例,ILP选用阿霉素(ADM),术后经肺动脉药泵灌注化疗用GP方案。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全组50例,采用GP方案。结果肿瘤治疗疾病控制率(CR+PR+SD):观察组78.4%,对照组56.0% (P=0.016);生存率:两组均随访5年,1年生存率观察组81.2%,对照组23.3%(P<0.001);3年生存率观察组27.5%,对照组8.0%(P=0.012);5年生存率观察组为6.0%,对照组为0(P=0.240);化疗毒副作用:观察组ILP经化疗泵肺动脉药物灌注肺癌局部化疗较全身静脉化疗组的毒副反应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恢复快;生存质量:ILP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肺隔离药物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是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它较全身静脉化疗可极大地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质量浓度,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又可减轻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ILP术中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埋于皮下为以后持续经肺动脉灌注局部化疗提供了便利条件,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化疗
肺隔离灌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尾吊对大鼠离体肺循环的影响及NOS抑制剂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汪德生
谈诚
+5 位作者
王惠娟
李志利
袁明
唐国华
刘会明
陈文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研究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离体肺循环的影响和NOS抑制剂的对抗作用,为模拟失重对肺循环局部调节和立位耐力和运动能力降低机制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30°尾吊(TS)模拟失重的生理效应,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n=8)...
目的研究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离体肺循环的影响和NOS抑制剂的对抗作用,为模拟失重对肺循环局部调节和立位耐力和运动能力降低机制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30°尾吊(TS)模拟失重的生理效应,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n=8)、7 d尾吊组(TS7,n=10)和14 d尾吊组(TS14,n=11)。在人工胸腔内,采用离体肺灌流技术,超声流量计和恒流蠕动泵将肺循环流量控制在13.58 mL/min。PowerLab/4SP生理记录系统检测模拟失重对大鼠最大肺动脉压、静脉压和阻力影响和10-5 mol/L L-NAME的对抗作用。结果 TS7,TS14组大鼠离体灌流的肺动脉压最大值显著降低(P<0.01),肺动脉端阻力和肺循环阻力显著降低(P<0.01),10-5 mol/L L-NAME能较好对抗模拟失重对肺循环的影响。结论 NOS抑制剂对抗立位耐力和运动能力降低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尾吊
离体肺灌流
肺循环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兔离体肺灌流模型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辛华
郑雅娟
+2 位作者
闫继东
韩振国
韩春山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 :准确、定量的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方法 :利用兔离体肺灌流模型 ,采用肺重量分析法测定肺毛细血管滤过系数 (Kf)。结果 :肺毛细血管滤过系数测定值为 4 .78± 0 .73mg·min-1.cmH2 O-1·g-1。结论 :这种利用离体肺...
目的 :准确、定量的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方法 :利用兔离体肺灌流模型 ,采用肺重量分析法测定肺毛细血管滤过系数 (Kf)。结果 :肺毛细血管滤过系数测定值为 4 .78± 0 .73mg·min-1.cmH2 O-1·g-1。结论 :这种利用离体肺灌流模型定量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的方法具有直接、测定准确的优点 ,对于了解肺的生理状态、评价急性肺损伤和肺水肿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
离体肺灌流模型
评价
肺微小血管通透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进的保存供体离体兔肺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叶卫华
杨鸿生
+3 位作者
任琼辉
何建超
刘长春
孙嘉智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建立一个简单可靠的保存供体离体兔肺灌注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供肺保存研究 .方法 :将日本大耳白兔 12只作为供体 ,随机分为两组 ,肝素化后以高钾液处死 .建立改进的离体兔肺再灌注模型 ,其中A组 (n =6 ) ,供肺未经历温缺血 ,直接...
目的 :建立一个简单可靠的保存供体离体兔肺灌注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供肺保存研究 .方法 :将日本大耳白兔 12只作为供体 ,随机分为两组 ,肝素化后以高钾液处死 .建立改进的离体兔肺再灌注模型 ,其中A组 (n =6 ) ,供肺未经历温缺血 ,直接进行持续灌注 ;B组 ,供肺在室温下经历温缺血 1h ,然后给予再灌注 .监测再灌注前及再灌注期间的平均肺动脉压 (MPAP)、血气、湿干比等指标 .结果 :整个灌注期间 ,A组动、静脉血PvO2 、PvCO2 、MPAP及供肺湿干比均在正常范围 ;B组动脉血PaO2 低于A组 (P <0 . 0 1) ,湿干比高于A组 (P <0 . 0 5 ) .结论 :改进的新模型是供肺保存研究的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
再灌注模型
供体
缺血
保存
PAO2
正常范围
日本大耳白兔
CO2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治疗肺癌
6
作者
张春芳
陈胜喜
罗万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4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通过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盒埋于皮下行肺癌局部化疗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肺隔离灌注 (isolatedlungperfusion ,ILP)装置 ,在灌注液里加入大剂量的化疗药 ,进行循环灌注 4 5min ,灌注完毕经一侧肺动脉植入...
目的 探讨通过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盒埋于皮下行肺癌局部化疗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肺隔离灌注 (isolatedlungperfusion ,ILP)装置 ,在灌注液里加入大剂量的化疗药 ,进行循环灌注 4 5min ,灌注完毕经一侧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将药泵埋于前胸壁皮下备用。观察组为ILP化疗并经肺动脉药泵局部肺灌注化疗 2 1例 ,ILP选用阿霉素 (ADM ) ,质量浓度 6 μg/ml,术后经肺动脉药泵灌注化疗用CAP方案。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 ,全组 30例 ,采用CAP方案。结果 肿瘤治疗有效率 (CR +PR) :观察组 90 .5 % ,对照组 6 0 % ;生存率 :两组 1年生存率观察 ,观察组 17/ 2 1(80 .9% ) ,对照组为 11/ 30 (36 .7% ) ;化疗毒副作用 :观察组ILP经化疗泵肺动脉药物灌注肺癌局部化疗 ,有一定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心肝功能一过性损害 ,但较全身静脉化疗组的反应程度明显减轻 ,持续时间缩短 ,恢复快。结论 肺隔离药物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是安全可行的 ,是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它较全身静脉化疗可极大地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质量浓度 ,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 ,又可减轻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 ;ILP术中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埋于皮下为以后持续经肺动脉灌注局部化疗提供了便利条件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肺隔离灌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鹏
胡明珠
+7 位作者
翁平
范红斌
杜斌
陈俊良
郑琪文
陈欣
邬敏辰
庞庆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1-414,共4页
目的利用德国HSE公司IL-2型肺离体灌流系统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GSH组...
目的利用德国HSE公司IL-2型肺离体灌流系统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GSH组),每组各8只。Control组只进行1h的肺离体灌流;I/R组缺血45min,复灌60min;GSH组灌流液中加入4mmol/LGSH,缺血45min,复灌60min。灌流过程中,通过IL-2型灌流系统检测潮气量、顺应性、气道阻力。灌流结束后,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丙二醛含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在复灌20、40和60min时,与I/R组比较,GSH组潮气量、顺应性均增高(P〈0.05);湿/干重比和气道阻力均下降(P〈0.01)。同时,与I/R组比较,GS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73.27±9.59)U/mg蛋白比(55.13±8.37)U/mg蛋白,P〈0.05],髓过氧化物酶[(0.30±0.03)U/g比(0.37±0.09)U/g,P〈0.05)和丙二醛含量降低[(1.54±0.36)nmol/mg蛋白比(1.79±0.37)nmol/mg蛋白,P〈0.05]。与I/R组比较,GSH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湿/干重比(6.70±0.66比8.69±1.57,P〈0.05)。结论GSH能有效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肺
缺血再灌注损伤
谷胱甘肽
IL-2型肺离体灌流系统
原文传递
肺隔离高温药物灌注治疗肺癌(附14例报告)
被引量:
7
8
作者
蒲斌
刘洪林
+3 位作者
耿益文
李书用
叶广华
周忠岭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3-265,共3页
游离阻断14例中、晚期肺癌病人的单侧肺(或肺叶)主要血管,经肺动脉、肺静脉插管与心泵连接,建立与体循环隔离的体外肺循环。在肝素化预充液中加入超量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进行高温(41~43℃)灌注50~60分钟,停机关胸...
游离阻断14例中、晚期肺癌病人的单侧肺(或肺叶)主要血管,经肺动脉、肺静脉插管与心泵连接,建立与体循环隔离的体外肺循环。在肝素化预充液中加入超量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进行高温(41~43℃)灌注50~60分钟,停机关胸。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2年分别死亡2、5例,生存率分别为85.7%和50%,余7例均健在。术后10~12个月对肺部残存肿块在CT定向下穿刺活检均为纤维组织。证明此疗法杀灭肿瘤组织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高温灌注
原文传递
肺隔离高温药物灌注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
1
9
作者
孙伯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02-603,共2页
肺隔离灌注技术是将肿瘤所在的肺动、静脉游离插管与心泵连接 ,建立与体循环隔离的体外肺循环 ,在肝素化预充液中加入超量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进行高温 (4 1~ 43℃ )灌注 ,5 0~ 6 0min停机。此方法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并增强抗癌药物效...
肺隔离灌注技术是将肿瘤所在的肺动、静脉游离插管与心泵连接 ,建立与体循环隔离的体外肺循环 ,在肝素化预充液中加入超量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进行高温 (4 1~ 43℃ )灌注 ,5 0~ 6 0min停机。此方法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并增强抗癌药物效能 ,是一种治疗晚期肺癌的新方法。我院开展此手术 14例 ,根据手术配合的要求 ,重点做好病人的术前访视 ,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化疗药物、测温仪、心电监护仪及特殊器械等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温度的变化 ,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14例病人均顺利通过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高温灌注
肺隔离
药物疗法
手术配合
原文传递
家兔离体肺恒流灌流负压通气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洪伟
温光楠
曾泽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0年第6期450-453,共4页
作者用9只家兔,取出肺脏,于体外用自体稀释抗凝血液进行灌流,采用负压通气方法,在控制灌流液流量率(133.33ml/min)恒定的条件下,在70min的灌流期内,灌流压力略有上升,但均不超过227kPa,肺重量略下降。模型稳定后10min测定灌流液pH值为7....
作者用9只家兔,取出肺脏,于体外用自体稀释抗凝血液进行灌流,采用负压通气方法,在控制灌流液流量率(133.33ml/min)恒定的条件下,在70min的灌流期内,灌流压力略有上升,但均不超过227kPa,肺重量略下降。模型稳定后10min测定灌流液pH值为7.58±0.13,Po_2:36.57±9.43kPA,Pco_2:233±0.45kPa;灌流血液血球压积开始为24.13%±3.12%,结束为24.12%±3.04%,无明显改变(P>0.05);肺湿/干重比值(对照组为4.74±0.16;离体肺值为4.75±0.12,P>0.05);肺水含量与正常在体肺的相应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灌流70min内肺的外观形态大体现正常。上述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模型在灌流期间内是稳定的,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肺灌流
恒流灌流
负压通气
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血预处理肺隔离药物灌注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春芳
陈胜喜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胸外科
出处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基金
湖南省卫生厅资助课题!(992 3 )
文摘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对肺隔离药物灌注 (ILP)时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8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原发性肺癌或多发转移性肺癌患者 ,随机分成单纯肺隔离灌注组 (C组 ) ,缺血预处理加肺隔离灌注组 (IP组 ) ,每组 4例 ,两组均一侧肺动、静脉插管建立单侧肺隔离灌注装置。C组灌液中加入阿霉素 (ADM) 6 μg·ml-1,实施肺隔离灌注 45min。IP组实行肺缺血预处理 ,即阻断肺动脉 10min ,开放 15min ,再加ADM灌注 45min。结果 :ILP时肺内ADM浓度高 ,而体循环血浓度未测到 ,C组与IP组比较无差异性 (P >0 .0 5 )。ILP术后MPaP ,PaO2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ILP术后 ,两组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但光镜下白细胞计数、电镜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评分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 ,IP组较C组明显短 ;住院天数 ,IP组明显短于C组 (P <0 .0 5 )。术后随访 2~ 10月 ,无死亡病例 ,X ray检查表明两组肿块均有明显缩小、消散。结论 :ILP治疗肺癌安全可靠 ,能有效提高局部化疗药物浓度 ,降低全身毒副作用。IP对ILP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晚期肺癌施行缺血预处理肺隔离灌注化疗可减轻肺损伤 ,因而可扩大肺癌治疗范围。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肺隔离灌注治疗
肺肿瘤
Keywords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solated
lung
perfusion
lung
injury
lung
cance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730.5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治疗肺癌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春芳
楼洋
陈胜喜
黄琼辉
张恒
罗万俊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胸外科
出处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7-230,共4页
基金
人事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04036433)
湖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No.03ssy3065)
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No.B2004024)资助~~
文摘
背景与目的如何有效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一直是肺癌研究和治疗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盒埋于皮下行肺癌局部化疗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建立肺隔离灌注(isolated lung perfusion,ILP),灌注完毕后将药泵埋于前胸壁皮下备用。观察组为ILP化疗并经肺动脉药泵局部肺灌注化疗51例,ILP选用阿霉素(ADM),术后经肺动脉药泵灌注化疗用GP方案。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全组50例,采用GP方案。结果肿瘤治疗疾病控制率(CR+PR+SD):观察组78.4%,对照组56.0% (P=0.016);生存率:两组均随访5年,1年生存率观察组81.2%,对照组23.3%(P<0.001);3年生存率观察组27.5%,对照组8.0%(P=0.012);5年生存率观察组为6.0%,对照组为0(P=0.240);化疗毒副作用:观察组ILP经化疗泵肺动脉药物灌注肺癌局部化疗较全身静脉化疗组的毒副反应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恢复快;生存质量:ILP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肺隔离药物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是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它较全身静脉化疗可极大地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质量浓度,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又可减轻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ILP术中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埋于皮下为以后持续经肺动脉灌注局部化疗提供了便利条件,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生存质量。
关键词
肺肿瘤
化疗
肺隔离灌注
Keywords
lung
neoplasm
Chemotherapy
isolated
lung
perfusion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尾吊对大鼠离体肺循环的影响及NOS抑制剂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汪德生
谈诚
王惠娟
李志利
袁明
唐国华
刘会明
陈文娟
机构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出处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5-289,共5页
基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资助
文摘
目的研究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离体肺循环的影响和NOS抑制剂的对抗作用,为模拟失重对肺循环局部调节和立位耐力和运动能力降低机制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30°尾吊(TS)模拟失重的生理效应,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n=8)、7 d尾吊组(TS7,n=10)和14 d尾吊组(TS14,n=11)。在人工胸腔内,采用离体肺灌流技术,超声流量计和恒流蠕动泵将肺循环流量控制在13.58 mL/min。PowerLab/4SP生理记录系统检测模拟失重对大鼠最大肺动脉压、静脉压和阻力影响和10-5 mol/L L-NAME的对抗作用。结果 TS7,TS14组大鼠离体灌流的肺动脉压最大值显著降低(P<0.01),肺动脉端阻力和肺循环阻力显著降低(P<0.01),10-5 mol/L L-NAME能较好对抗模拟失重对肺循环的影响。结论 NOS抑制剂对抗立位耐力和运动能力降低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尾吊
离体肺灌流
肺循环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Keywords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tail
suspension
isolated
lung
perfusion
pulmonary
circulation
NOS
inhibitors
分类号
R852.22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兔离体肺灌流模型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辛华
郑雅娟
闫继东
韩振国
韩春山
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胸外科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吉林省长岭县医院
出处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1-203,共3页
文摘
目的 :准确、定量的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方法 :利用兔离体肺灌流模型 ,采用肺重量分析法测定肺毛细血管滤过系数 (Kf)。结果 :肺毛细血管滤过系数测定值为 4 .78± 0 .73mg·min-1.cmH2 O-1·g-1。结论 :这种利用离体肺灌流模型定量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的方法具有直接、测定准确的优点 ,对于了解肺的生理状态、评价急性肺损伤和肺水肿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
关键词
兔
离体肺灌流模型
评价
肺微小血管通透性
Keywords
isolated
lung
perfusio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permeability
gravimetric
method
capillary
fluid
filtra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R332.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Q471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进的保存供体离体兔肺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叶卫华
杨鸿生
任琼辉
何建超
刘长春
孙嘉智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云南省交通厅医院
出处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0-24,共5页
文摘
目的 :建立一个简单可靠的保存供体离体兔肺灌注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供肺保存研究 .方法 :将日本大耳白兔 12只作为供体 ,随机分为两组 ,肝素化后以高钾液处死 .建立改进的离体兔肺再灌注模型 ,其中A组 (n =6 ) ,供肺未经历温缺血 ,直接进行持续灌注 ;B组 ,供肺在室温下经历温缺血 1h ,然后给予再灌注 .监测再灌注前及再灌注期间的平均肺动脉压 (MPAP)、血气、湿干比等指标 .结果 :整个灌注期间 ,A组动、静脉血PvO2 、PvCO2 、MPAP及供肺湿干比均在正常范围 ;B组动脉血PaO2 低于A组 (P <0 . 0 1) ,湿干比高于A组 (P <0 . 0 5 ) .结论 :改进的新模型是供肺保存研究的简单。
关键词
离体
再灌注模型
供体
缺血
保存
PAO2
正常范围
日本大耳白兔
CO2
应用
Keywords
isolated
lung
perfusion
Animal
model
lung
preservation
Warm
ischemia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657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治疗肺癌
6
作者
张春芳
陈胜喜
罗万俊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出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4期65-67,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通过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盒埋于皮下行肺癌局部化疗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肺隔离灌注 (isolatedlungperfusion ,ILP)装置 ,在灌注液里加入大剂量的化疗药 ,进行循环灌注 4 5min ,灌注完毕经一侧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将药泵埋于前胸壁皮下备用。观察组为ILP化疗并经肺动脉药泵局部肺灌注化疗 2 1例 ,ILP选用阿霉素 (ADM ) ,质量浓度 6 μg/ml,术后经肺动脉药泵灌注化疗用CAP方案。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 ,全组 30例 ,采用CAP方案。结果 肿瘤治疗有效率 (CR +PR) :观察组 90 .5 % ,对照组 6 0 % ;生存率 :两组 1年生存率观察 ,观察组 17/ 2 1(80 .9% ) ,对照组为 11/ 30 (36 .7% ) ;化疗毒副作用 :观察组ILP经化疗泵肺动脉药物灌注肺癌局部化疗 ,有一定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心肝功能一过性损害 ,但较全身静脉化疗组的反应程度明显减轻 ,持续时间缩短 ,恢复快。结论 肺隔离药物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是安全可行的 ,是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它较全身静脉化疗可极大地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质量浓度 ,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 ,又可减轻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 ;ILP术中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埋于皮下为以后持续经肺动脉灌注局部化疗提供了便利条件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肺隔离灌注
Keywords
lung
neoplasm
chemotherapy
isolated
lung
perfusion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45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鹏
胡明珠
翁平
范红斌
杜斌
陈俊良
郑琪文
陈欣
邬敏辰
庞庆丰
机构
江南大学药学院药学系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基础医学系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1-4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12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USRP51412B)
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014317)
文摘
目的利用德国HSE公司IL-2型肺离体灌流系统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GSH组),每组各8只。Control组只进行1h的肺离体灌流;I/R组缺血45min,复灌60min;GSH组灌流液中加入4mmol/LGSH,缺血45min,复灌60min。灌流过程中,通过IL-2型灌流系统检测潮气量、顺应性、气道阻力。灌流结束后,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丙二醛含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在复灌20、40和60min时,与I/R组比较,GSH组潮气量、顺应性均增高(P〈0.05);湿/干重比和气道阻力均下降(P〈0.01)。同时,与I/R组比较,GS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73.27±9.59)U/mg蛋白比(55.13±8.37)U/mg蛋白,P〈0.05],髓过氧化物酶[(0.30±0.03)U/g比(0.37±0.09)U/g,P〈0.05)和丙二醛含量降低[(1.54±0.36)nmol/mg蛋白比(1.79±0.37)nmol/mg蛋白,P〈0.05]。与I/R组比较,GSH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湿/干重比(6.70±0.66比8.69±1.57,P〈0.05)。结论GSH能有效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关键词
离体肺
缺血再灌注损伤
谷胱甘肽
IL-2型肺离体灌流系统
Keywords
isolated
hmg
He
perfusion
injury
Glutathione
IL
-2
lype
isolated
lung
perfusion
分类号
R563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肺隔离高温药物灌注治疗肺癌(附14例报告)
被引量:
7
8
作者
蒲斌
刘洪林
耿益文
李书用
叶广华
周忠岭
机构
山东枣庄市立医院胸心外科
出处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3-265,共3页
文摘
游离阻断14例中、晚期肺癌病人的单侧肺(或肺叶)主要血管,经肺动脉、肺静脉插管与心泵连接,建立与体循环隔离的体外肺循环。在肝素化预充液中加入超量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进行高温(41~43℃)灌注50~60分钟,停机关胸。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2年分别死亡2、5例,生存率分别为85.7%和50%,余7例均健在。术后10~12个月对肺部残存肿块在CT定向下穿刺活检均为纤维组织。证明此疗法杀灭肿瘤组织效果确切。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高温灌注
Keywords
lung
cancer
isolated
hyperthermic
lung
perfusion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分类号
R734.20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肺隔离高温药物灌注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
1
9
作者
孙伯英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
出处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02-603,共2页
文摘
肺隔离灌注技术是将肿瘤所在的肺动、静脉游离插管与心泵连接 ,建立与体循环隔离的体外肺循环 ,在肝素化预充液中加入超量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进行高温 (4 1~ 43℃ )灌注 ,5 0~ 6 0min停机。此方法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并增强抗癌药物效能 ,是一种治疗晚期肺癌的新方法。我院开展此手术 14例 ,根据手术配合的要求 ,重点做好病人的术前访视 ,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化疗药物、测温仪、心电监护仪及特殊器械等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温度的变化 ,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14例病人均顺利通过手术 。
关键词
肺癌
高温灌注
肺隔离
药物疗法
手术配合
Keywords
lung
cancer
isolated
hyperthermic
lung
perfusion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家兔离体肺恒流灌流负压通气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洪伟
温光楠
曾泽戎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出处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0年第6期450-453,共4页
文摘
作者用9只家兔,取出肺脏,于体外用自体稀释抗凝血液进行灌流,采用负压通气方法,在控制灌流液流量率(133.33ml/min)恒定的条件下,在70min的灌流期内,灌流压力略有上升,但均不超过227kPa,肺重量略下降。模型稳定后10min测定灌流液pH值为7.58±0.13,Po_2:36.57±9.43kPA,Pco_2:233±0.45kPa;灌流血液血球压积开始为24.13%±3.12%,结束为24.12%±3.04%,无明显改变(P>0.05);肺湿/干重比值(对照组为4.74±0.16;离体肺值为4.75±0.12,P>0.05);肺水含量与正常在体肺的相应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灌流70min内肺的外观形态大体现正常。上述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模型在灌流期间内是稳定的,可信的。
关键词
离体肺灌流
恒流灌流
负压通气
兔
Keywords
isolated
perfus
ed
lung
constant
flow
perfusion
nega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rabbit
分类号
R563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缺血预处理肺隔离药物灌注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张春芳
陈胜喜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治疗肺癌的远期疗效
张春芳
楼洋
陈胜喜
黄琼辉
张恒
罗万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尾吊对大鼠离体肺循环的影响及NOS抑制剂的对抗作用
汪德生
谈诚
王惠娟
李志利
袁明
唐国华
刘会明
陈文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兔离体肺灌流模型评价肺微小血管通透性
辛华
郑雅娟
闫继东
韩振国
韩春山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改进的保存供体离体兔肺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叶卫华
杨鸿生
任琼辉
何建超
刘长春
孙嘉智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治疗肺癌
张春芳
陈胜喜
罗万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鹏
胡明珠
翁平
范红斌
杜斌
陈俊良
郑琪文
陈欣
邬敏辰
庞庆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原文传递
8
肺隔离高温药物灌注治疗肺癌(附14例报告)
蒲斌
刘洪林
耿益文
李书用
叶广华
周忠岭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
7
原文传递
9
肺隔离高温药物灌注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
孙伯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
原文传递
10
家兔离体肺恒流灌流负压通气模型的建立
张洪伟
温光楠
曾泽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