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2篇文章
< 1 2 2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被引量:459
1
作者 张声生 李乾构 +1 位作者 魏玮 来要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2-1065,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在证候规律研究、辨证治疗方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泄泻 便秘 腹痛 诊疗 共识意见
原文传递
广东省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57
2
作者 熊理守 陈旻湖 +3 位作者 陈惠新 许岸高 王伟岸 胡品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 探讨广东省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对广州市、惠州市及惠阳县马安镇 (代表农村 )三地的常住人口中 18~ 80岁的居民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作为初查 ,了解按Man... 目的 探讨广东省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对广州市、惠州市及惠阳县马安镇 (代表农村 )三地的常住人口中 18~ 80岁的居民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作为初查 ,了解按Manning标准加以补充 (含便秘症状 )及罗马Ⅱ(RomeⅡ )标准的IBS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1)共调查 4 178人 ,其中男 190 7人 ,女 2 2 71人 ,平均年龄 (43± 14 )岁 ,应答率为 98% ;(2 )广东省有症状符合RomeⅡ标准的IBS的标化患病率为5 6 7% ,符合Manning标准的IBS的标化患病率为 11 5 0 % ,患病率无城乡和年龄差别 ,男女患病率之比分别为 1∶1 2 5 (按RomeⅡ标准 )和 1∶1 34(按Manning标准 ) ;(3)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OR =3 83)、食物过敏史 (OR =2 6 8)、心理障碍性疾病 (OR =2 18)、生活事件(OR =1 89)、肠炎或痢疾史 (OR =1 6 3)及消极应对方式 (OR =1 2 8)等为最可能的危险因素。结论 IBS是广东省的常见病 ,应引起重视 ;食物过敏史等为最可能的危险因素 ,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社区人群 肠易激综合征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罗马Ⅲ标准研究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点及亚型 被引量:237
3
作者 姚欣 杨云生 +3 位作者 赵卡冰 孙刚 刘英圣 王巍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特点及亚型分布.方法:应用罗马Ⅲ诊断标准,对消化科门诊IBS患者进行诊断和亚型分类,大便性状按照Bristol分级,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罗马Ⅲ标准诊... 目的:应用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特点及亚型分布.方法:应用罗马Ⅲ诊断标准,对消化科门诊IBS患者进行诊断和亚型分类,大便性状按照Bristol分级,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罗马Ⅲ标准诊断IBS患者487例,年龄18-78岁,病程6-720 mo;病程达12 mo以上者420例,占86.2%,6-12 mo者67例,占13.8%.常见的消化道外的伴随症状依次为乏力、腰背痛、失眠、头晕、胸闷、体质量下降(≥5 kg)、头痛、尿频、咽部异物感、肩痛、眼球痛、胸痛.诊断为腹泻型IBS(IBS-D)者316例(65%),便秘型IBS(IBS-C)者59例(12%),混合型IBS(IBS-M)者24例(5%),未定型IBS(IBS-U)者88例(18%).病程中发生亚型转化者16例,占3.29%.不同的IBS亚型性别分布不同(x^2= 30.86,P<0.05),IBS-C和IBS-U中女性较多,IBS-D中男性较多(P<0.05).不同的IBS亚型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x^2=16.67,P>0.05).结论:罗马Ⅲ诊断标准可提高IBS的早期诊断率.按照IBS罗马Ⅲ诊断标准,IBS-D最多见,约占2/3;其次为IBS-U,IBS-C及IBS-M.IBS-U在临床上不少见,这一新的亚型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流行病学 罗马Ⅲ标准 罗马Ⅱ标准
下载PDF
中国大城市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 被引量:129
4
作者 付朝伟 徐飚 +2 位作者 陈维清 栾荣生 詹思延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大城市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患病率及既往诊治情况。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于2004年6月1日到9月1日在北京、广州和成都6 家综合性医院的消化内科连续收集肠易激综合征303例和功能性消化... 目的了解中国大城市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患病率及既往诊治情况。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于2004年6月1日到9月1日在北京、广州和成都6 家综合性医院的消化内科连续收集肠易激综合征303例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05例。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Hamilton焦虑量表和 Hamilton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抑郁、焦虑症状患病率分别为24.8%和23.6%。在具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中,两类患者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69.6%和68.7%;在具有抑郁、焦虑症状的非首诊患者中,两类患者既往抑郁障碍诊断史和抗抑郁治疗的比例均低于12%,而既往焦虑障碍诊断史和抗焦虑治疗的比例则更低于8%。肠易激综合征女性患者的抑郁症状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17.0%比8.7%;X2=4.432,P=0.035),其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合并焦虑障碍以及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52.6%比25.0%,X2=4.612,P=0.032; 79.5%比53.8%,X2=4.815,P=0.028;51.4%比21.7%,X2=5.112,P=0.024;78.6%比55.6%,X2= 4.112,P=0.043)。结论中国大城市综合医院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门诊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焦虑症状和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且既往诊治率较低,这一现状值得卫生管理部门和临床医务人员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分析 被引量:129
5
作者 李晓青 常敏 +1 位作者 许东 方秀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734-739,共6页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国内肠易激综合征(IBS)流行病学调查现状,特别是研究中的不足,以更好地指导今后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对国内IBS流行病学调查文献进行了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6月在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IBS流行病学调查文献,以"...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国内肠易激综合征(IBS)流行病学调查现状,特别是研究中的不足,以更好地指导今后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对国内IBS流行病学调查文献进行了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6月在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IBS流行病学调查文献,以"肠易激综合征"和"流行病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3篇有关IBS流行病学调查的文章发表在32种期刊杂志,调查范围涉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单个调查的样本量58~16727例,研究人群包括普通人群、特殊人群和IBS患者。72.1%研究采用了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有24项研究应用罗马Ⅱ标准,5项研究联合应用罗马Ⅱ和Manning标准,12项研究应用罗马Ⅲ标准。我国IBS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流行病学研究诸多环节可能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影响IBS发病和患病率的因素包括:心理、饮食、年龄、性别、胃肠道感染史、情绪压力、职业、服药史等。结论在我国,IBS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流行病学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人群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0
6
作者 张璐 段丽萍 +4 位作者 刘懿萱 冷玉鑫 张华 刘作静 王琨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69-975,共7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从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维普数...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从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维普数据库(VIP)检索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关于IBS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所有数据合并、发表偏倚检测和敏感性分析均采用Stata 12.0软件.结果 共23篇横断面研究被纳入.除抑郁对IBS患病率影响的分析以外,其他各项分析纳入的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中国人群IBS总患病率为6.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8.1%比6.8%,OR=1.23,95% CI 1.09 ~ 1.38),30 ~ 59岁患病率较高(6.9%,OR=1.22,95%CI 1.12~ 1.32).肠道感染史(OR=2.39,95% CI1.69~ 3.38)、焦虑(OR=2.95,95%CI 1.94 ~4.49)、抑郁(OR=1.85,95%CI 1.11 ~3.09)、食物过敏(OR =2.80,95% CI2.12~3.67)、饮酒(OR=I.15,95% CI 1.07 ~ 1.24)均增加中国人IBS的患病风险;城市和农村(城市人群相对于农村人群的OR=0.97,95% CI0.72~1.29)以及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过高等教育相对于未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OR=0.85,95% CI0.70~1.03)对IBS患病风险无显著影响.亚组分析显示,各时期采用的不同诊断标准对患病率统计结果有一定影响:Manning标准下为11.8%,RomeⅡ标准下为4.4%,RomeⅢ标准下为8.9%.结论 中国人群IBS总患病率为6.5%,发病高峰年龄为30 ~ 59岁.女性、肠道感染史、焦虑、抑郁、食物过敏、饮酒是中国人群IBS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中国 患病率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7
7
作者 袁耀宗 许斌 +2 位作者 莫剑忠 王吉耀 李兆申 《胃肠病学》 2005年第3期143-147,共5页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曲美布汀是一种具有胃肠道运动调节作用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IBS的治疗。目的评估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将符合罗马Ⅱ标...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曲美布汀是一种具有胃肠道运动调节作用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IBS的治疗。目的评估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将符合罗马Ⅱ标准的79例便秘型IBS(C鄄IBS)患者和81例腹泻型IBS(D鄄IBS)患者分别随机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组和匹维溴铵组。研究包括2周基线期、4周治疗期和随后的2周随访期。患者在治疗期内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tid)或匹维溴铵(50mgtid)。主要疗效指标为每周总体症状的评分,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每周便秘/腹泻的严重程度评分、腹部胀气和其他IBS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结果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后,C鄄IBS和D鄄IBS患者的总体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分别由基线期的1.9和1.8下降至治疗期结束时的1.1和0.6(P<0.01),次要疗效指标也均显著改善;各症状的改善程度与匹维溴铵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IBS症状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曲美布汀 肠易激综合征 安全性 IBS 肠道功能性疾病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研究 被引量:95
8
作者 苏冬梅 张声生 +1 位作者 刘建平 汪红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对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外有关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63篇文献,包括14150例病人,其中样本量(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对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外有关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63篇文献,包括14150例病人,其中样本量(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最大为234例,最小的为40例,平均87例。因干预措施复杂多样,仅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中药干预有明显疗效,其痊愈率为(50.80±24.70)%,总有效率为(90.68±7.30)%,优于西药干预的(28.85±17.77)%及(71.07±11.38)%,其复发率(18.99±10.61)%也明显低于西药干预组(52.25±18.42)%;对腹痛、腹胀、腹泻三大主要症状的疗效也优于西药干预组。结论: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疗效,在总体症状痊愈率、总有效率、症状积分改善及复发方面均优于西药干预及安慰剂组,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中草药治疗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粪菌移植的概念、历史、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92
9
作者 张发明 综述 +2 位作者 范志宁 季国忠 审校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0-934,共5页
人类粪菌移植(FMT)在西方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有50余年,但是,最近证明并报道其在中国的应用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目前,粪菌移植已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用于治疗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 人类粪菌移植(FMT)在西方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有50余年,但是,最近证明并报道其在中国的应用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目前,粪菌移植已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用于治疗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神经发育不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肠病、肠道食物过敏等。迄今,全世界已有数千例患者接受粪菌移植治疗。本文首次中国期刊翻译粪菌移植,并全面介绍其定义、医学史、现状、临床策略和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炎症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内镜
下载PDF
罗马Ⅳ诊断标准在慢性便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7
10
作者 方秀才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21-1323,共3页
在罗马Ⅳ诊断体系中,与慢性便秘相关的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阿片引起的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排便障碍4种疾病,每种疾病有其临床表现特点和相应的病理生理机制。罗马Ⅳ对其诊断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主要基于近年的研究进展,... 在罗马Ⅳ诊断体系中,与慢性便秘相关的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阿片引起的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排便障碍4种疾病,每种疾病有其临床表现特点和相应的病理生理机制。罗马Ⅳ对其诊断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主要基于近年的研究进展,并强调对便秘相关的功能性疾病的诊断要尽量少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包括结肠镜和病理生理学检查)。充分理解每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病理生理机制,对灵活应用罗马Ⅳ诊断标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指导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标准 罗马Ⅳ 功能性便秘 肠易激综合征 排便障碍
原文传递
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6
11
作者 李宁宁 方秀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感染、精神心理等有关。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普遍关注,上述的发病因素均可整合到脑-肠互动框架中进行阐述,脑-肠轴成为研究IBS发病机制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轴的概...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感染、精神心理等有关。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普遍关注,上述的发病因素均可整合到脑-肠互动框架中进行阐述,脑-肠轴成为研究IBS发病机制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轴的概念、作用机制、脑-肠轴功能异常与IBS发病、靶向治疗等方面对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轴 作用通路 发病机制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8
12
作者 张鸣鸣 姜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484-2490,共7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IBS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为IBS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本文对IBS的多种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发病机制 肠道动力异常 内脏高敏感性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泌5-羟色胺的肠嗜铬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67
13
作者 李兆申 詹丽杏 +3 位作者 邹多武 许国铭 满晓华 叶熙亭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研究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肠嗜铬 (EC)细胞及其合成和储存 5 羟色胺 (5 HT)的功能变化。方法 按罗马Ⅱ标准诊断的 5 0例IBS患者 ,依其分型标准区分为腹泻型及便秘型。取IBS患者肠镜活检标本行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部... 目的 研究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肠嗜铬 (EC)细胞及其合成和储存 5 羟色胺 (5 HT)的功能变化。方法 按罗马Ⅱ标准诊断的 5 0例IBS患者 ,依其分型标准区分为腹泻型及便秘型。取IBS患者肠镜活检标本行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部分活检标本电镜下观察EC细胞形态及功能。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均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腹泻型、便秘型IBS与对照组比较 ,分泌 5 HT的EC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分别为 15 .90± 5 .0 9,14 .73± 2 .73和 7.2 7± 2 .5 0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BS组EC细胞内合成的 5 HT增加 ,电镜显示肠道EC细胞功能活跃。结论 IBS患者肠黏膜EC细胞功能活跃 ,提示其大量合成并分泌的 5 HT可能在IB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 肠嗜铬细胞 细胞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Th1/Th2漂移的研究 被引量:74
14
作者 李延青 张海燕 +3 位作者 左秀丽 袁海鹏 卢雪峰 李君曼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28-731,共4页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肠黏膜是否存在Th1/Th2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方法 经结肠镜钳取 5 8例IBS患者及 2 0例对照者的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黏膜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肠黏膜主要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IB...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肠黏膜是否存在Th1/Th2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方法 经结肠镜钳取 5 8例IBS患者及 2 0例对照者的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黏膜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肠黏膜主要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IBS患者肠黏膜大体及组织学表现与对照相比无明显改变 ;腹泻型IBS患者升结肠、降结肠、直肠黏膜Th1细胞因子干扰素 (IFN) γ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白细胞介素 (IL) 12的表达率在直肠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升结肠、降结肠有升高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Th2细胞因子IL 10的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呈降低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进一步比较腹泻型患者中感染后IBS(pIBS)和非感染后IBS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pIBS中Th1细胞因子IFN γ的表达在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升结肠、直肠IL 12的表达亦显著增高 ,降结肠的表达有增高趋势 ;Th2细胞因子IL 4、IL 10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非感染后IBS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便秘型IBS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腹泻型IBS患者肠黏膜内存在Th1/Th2漂移 ,Th1反应增强 ,感染因素影响了腹泻型Th1/Th2漂移 ,便秘型患者Th1/Th2仍趋于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黏膜 TH1/TH2漂移 免疫组化染色
原文传递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74
15
作者 江月斐 劳绍贤 +2 位作者 邝枣园 傅肖岩 卞兆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简称脾胃湿热证,21例)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简称脾胃湿热证,21例)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并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简称脾虚证,22例)及健康人(25名)作对照。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脾胃湿热证患者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增多(P<0.01),双岐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减少(P<0.01);酵母菌、拟杆菌无明显改变。与脾虚证比较,脾胃湿热证患者肠杆菌、肠球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增多(P<0.05或P<0.01),而酵母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脾胃湿热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肠黏膜SP、VIP、CGRP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0
16
作者 李兆申 董文珠 +4 位作者 邹多武 满晓华 邹晓平 尹宁 朱爱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结肠黏膜 P物质 (SP)、血管活性肠肽 (VI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变化 ,以及它们在 IBS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 方法 :黏膜标本取自 17例正常人、16例腹泻型 IBS(D- IBS)患者和 12例便秘型 IBS...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结肠黏膜 P物质 (SP)、血管活性肠肽 (VI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变化 ,以及它们在 IBS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 方法 :黏膜标本取自 17例正常人、16例腹泻型 IBS(D- IBS)患者和 12例便秘型 IBS(C- IBS)患者的回盲部、乙状结肠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检测 SP、VIP、CGRP。结果 :IBS患者结肠黏膜 SP、VI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1) ;IBS患者结肠黏膜 SP、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增粗、阳性增强 (P<0 .0 1) ;IB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的 CGRP含量和 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强度、面积、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SP、VIP可能参与了 IBS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罗马Ⅳ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的修改对我国的影响 被引量:72
17
作者 方秀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罗马Ⅳ强调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是一组具有相同病理生理机制的连续症状谱,这种概念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FBDs中普遍存在的重叠和转换现象。罗马Ⅳ在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删去了"腹部不适",调... 罗马Ⅳ强调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是一组具有相同病理生理机制的连续症状谱,这种概念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FBDs中普遍存在的重叠和转换现象。罗马Ⅳ在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删去了"腹部不适",调整了功能性腹泻等疾病的诊断频度阈值,提出功能性腹胀和腹部膨胀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各种特异性FBD诊断和治疗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国人FBD的临床表现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罗马Ⅳ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诊断标准 罗马Ⅳ
下载PDF
大鼠肠道高敏性模型的建立及其内脏敏感性评估 被引量:58
18
作者 刘雁冰 袁耀宗 +2 位作者 陶然君 翟祖康 陈红专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内脏高敏感性是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之一 ,该文旨在建立内脏高敏性动物模型 ,并用两种方法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取出生后 8~ 2 1d的大鼠 ,每天给予直肠内醋酸刺激 ,分别在出生后 6、8及 10周 ,对这些成... 目的 内脏高敏感性是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之一 ,该文旨在建立内脏高敏性动物模型 ,并用两种方法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取出生后 8~ 2 1d的大鼠 ,每天给予直肠内醋酸刺激 ,分别在出生后 6、8及 10周 ,对这些成年后的大鼠进行直肠扩张 ,评估其腹部收缩反射(AWR)阈值 ;并在出生 12周后测定大鼠腹壁肌电活动 ,验证敏感性有无异常改变。结果 与新生期生理盐水刺激组 (NS组 )和成年醋酸刺激组 (AA组 )相比 ,直肠扩张时 ,新生期醋酸刺激组大鼠 (NA组 )腹部抬高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显著降低 (P值均 <0 .0 1) ;0 .5、0 .8、1.2ml扩张容量下腹壁肌电活动明显增强 (P分别 <0 .0 1,<0 .0 5和 0 .0 5 )。结论 新生期肠道内的慢性刺激 ,可以在成年后引起慢性内脏敏感性增高 ,而肠黏膜未见异常病理改变 ,符合IBS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 直肠内刺激 直肠扩张 肌电活动
原文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7
19
作者 胡乐义 王巧民 +3 位作者 姜彬言 王海浪 宋继中 叶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的50例IBS患者和体检中心25例健康志愿者,采集新鲜粪便标本应用光冈法对肠道厌氧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和2种常见的需氧菌肠杆菌、肠球菌分别... 目的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的50例IBS患者和体检中心25例健康志愿者,采集新鲜粪便标本应用光冈法对肠道厌氧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和2种常见的需氧菌肠杆菌、肠球菌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培养,同时计算肠道定值抗力B/E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BS组肠杆菌明显增加(P<0.05),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明显减少(P<0.05),B/E值明显减低(P<0.05);而肠球菌和拟杆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IBS与对照组相比,腹泻型IBS肠杆菌明显增加,双歧杆菌、乳杆菌及B/E值均明显减低(P<0.05);便秘型IBS拟杆菌明显增加(P<0.05),其他无统计学意义;交替型IBS肠杆菌明显增加(P<0.05),乳杆菌及B/E值明显减低(P<0.05)。结论 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失调,表现为肠道定值抗力受损,肠杆菌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减少。不同亚型IBS存在不同的肠道菌群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肠道定值抗力
下载PDF
Gut microbiota role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Newtherapeutic strategies 被引量:65
20
作者 Eleonora Distrutti Lorenzo Monaldi +1 位作者 Patrizia Ricci Stefano Fiorucc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7期2219-2241,共23页
In the last decade the impressive expansion of our knowledge of the vast microbial community that resides in the human intestine, the gut microbiota, has provided support to the concept that a disturbed intestinal eco... In the last decade the impressive expansion of our knowledge of the vast microbial community that resides in the human intestine, the gut microbiota, has provided support to the concept that a disturbed intestinal ecology might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symptom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As a correlate, manip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represents a new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this multifactorial disease. A number of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modulate the gut bacterial composition, following the idea that expansion of bacterial species considered as beneficial(Lactobacilli and Bifido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the reduction of those considered harmful(Clostridium, Escherichia coli, Salmonella, Shigella and Pseudomonas) should attenuate IBS symptoms. In this conceptual framework, probiotics appear an attractive option in terms of both efficacy and safety, while prebiotics, synbiotics and antibiotics still need confirmation. Fecal transplant is an old treatment translated from the cure of intestinal infective pathologies that has recently gained a new life as therapeutic option for those patients with a disturbed gut ecosystem, but data on IBS are scanty a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ies are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Gut MICROBIOTA PROBIOTICS PREBIOTICS SYNBIOTICS Antibiotics Fecal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