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非现实句的语义系统 被引量:44
1
作者 张雪平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9-462,共14页
"非现实"是和"现实"相对的一种情态范畴。现代汉语表达非现实情态意义的句子有十多种,这些句子虽然语义复杂,但因其共有的非现实性特征而聚合为一类。本文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和原型理论,根据各种非现实句所属认知... "非现实"是和"现实"相对的一种情态范畴。现代汉语表达非现实情态意义的句子有十多种,这些句子虽然语义复杂,但因其共有的非现实性特征而聚合为一类。本文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和原型理论,根据各种非现实句所属认知域及其非现实性特征的异同,构建了现代汉语非现实句的语义系统,从而初步建立了汉语非现实范畴的语义系统:这是一个从认识域(包括推断和推测两类)到时间域(包括限时和泛时两类)的连续统。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非现实句(包括分句)因非现实性强弱的不同而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别,汉语非现实情态范畴是一种原型范畴。文中还从否定句的双重语义性质角度解释了其在现实/非现实系统中的归属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现实 情态范畴 非现实句 语义系统 原型范畴
原文传递
现实性和非现实性范畴下的汉语副词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周韧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83,共17页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是情态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本文认为,在汉语副词研究当中引入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概念,将会收到良好的研究效果。本文从"常常"和"往往"的差异谈起,进而介绍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概念,并指出"往往&...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是情态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本文认为,在汉语副词研究当中引入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概念,将会收到良好的研究效果。本文从"常常"和"往往"的差异谈起,进而介绍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概念,并指出"往往"是一种基于现实性使用的副词。利用现实性和非现实性,本文还讨论了"赶紧"和"赶忙"、"很"和"挺"、"只"与"仅"、"差不多"和"差点儿"以及"稍微"和"多少"等的差异。文章还指出,很多修饰语位置的不同也与现实性概念高度相关。总而言之,在汉语副词研究和语法研究中引入现实性和非现实性这对概念,对以往一些副词纷杂的分布能有简单统一的解释,不仅能促进语法本体研究,也有利于对外汉语虚词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性 非现实性 副词
原文传递
论“应该”的两种情态与体的同现限制 被引量:19
3
作者 彭利贞 刘翼斌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37,共8页
"应该"表达的两种情态与不同的体标记之间存在同现限制关系。"应该"的两种情态与体标记的互动关系可以用"静态"与"动态"、"现实"与"非现实"的概念对立得到统一的解释。
关键词 应该 情态 现实 非现实
原文传递
“非现实”研究现状及问题思考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雪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9,共7页
"非现实"是和"现实"相对的一个情态范畴。"非现实"研究是和情态语气研究交织在一起的,涉及性质、类别、语义、表达手段、表现层面等。学界对其作为一个语法范畴的地位仍有争议。关于汉语"非现实&qu... "非现实"是和"现实"相对的一个情态范畴。"非现实"研究是和情态语气研究交织在一起的,涉及性质、类别、语义、表达手段、表现层面等。学界对其作为一个语法范畴的地位仍有争议。关于汉语"非现实"范畴的研究还比较少,其性质、范围和特征等有待深入研究。非现实情态对语法成分的组合、聚合、使用及语法化都有重要影响,需从类型学视角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现实 现实 语气 情态
下载PDF
现实与非现实:现代汉语否定词语法意义的语义基础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立飞 严辰松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0,共7页
现代汉语中有三个主要的否定词,即"不""没""别"。它们均可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实现不同的功能。本文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考查三个否定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从现实和非现实的角度对它们各自... 现代汉语中有三个主要的否定词,即"不""没""别"。它们均可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实现不同的功能。本文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考查三个否定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从现实和非现实的角度对它们各自语法意义的同一性进行阐述。具体来说,"没"否定的句子都可看成是现实的,而"不"否定的句子属于"非现实"的认识模式,"别"否定的句子则属于非现实的意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现实 非现实
下载PDF
说带虚指“他”的双及物式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晓凌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9,共8页
带虚指"他"的句子可表示为"V+他+P(数)",它是双及物句式的一种;"他"并非冗余,而有语义语用上的作用;该句式具有非现实性与完整性的语义特征;由于"V+他+P(数)"的语义限制,该句式在句法上也有相... 带虚指"他"的句子可表示为"V+他+P(数)",它是双及物句式的一种;"他"并非冗余,而有语义语用上的作用;该句式具有非现实性与完整性的语义特征;由于"V+他+P(数)"的语义限制,该句式在句法上也有相应的限制,如不能带完成体标记"了",常常与表示意愿的情态动词连用等;"V+他+P(数)"内部可根据数量短语的不同分成五个不同的小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及物句式 凸显 虚指 非现实性
原文传递
英语情态动词认识情态的主观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楚楚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11-15,共5页
本文通过对多位学者的主观与客观情态观的综合研究,对英语情态动词客观认识情态的主观性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在认识、道义与动力情态之间以及情态动词与(无情态动词)直陈语气陈述句之间存在主观性程度差异,共同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 本文通过对多位学者的主观与客观情态观的综合研究,对英语情态动词客观认识情态的主观性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在认识、道义与动力情态之间以及情态动词与(无情态动词)直陈语气陈述句之间存在主观性程度差异,共同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主观性渐变连续统。现实与非现实概念使得区分情态句与非情态句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客观认识情态 现实 非现实 情态句 非情态句
下载PDF
条件句的非典型成员——事实条件句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4,共9页
本文在条件句分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以往研究所忽视的条件句的非典型成员——事实条件句。基于前人研究,在分类考察的基础上,从说话者的主观态度、说话者对新信息的认识状态等角度分析这一非典型成员(非现实范畴的条件句式和事实的有标... 本文在条件句分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以往研究所忽视的条件句的非典型成员——事实条件句。基于前人研究,在分类考察的基础上,从说话者的主观态度、说话者对新信息的认识状态等角度分析这一非典型成员(非现实范畴的条件句式和事实的有标记组配)。最后,尝试探讨汉语条件范畴显赫性的几个显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句 非现实 事实 主观性 显赫
下载PDF
语体视角下先秦受事前置句的(非)现实关联及其功能解释
9
作者 王翠 《语言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共11页
关于受事前置句的(非)现实属性,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关联现实、关联非现实。文章以先秦受事前置句为考察对象,发现该属性实际取决于语体:叙事体中,受事前置句现实倾向明显;论说体中,则非现实关联显著。不同的属性关联,恰好对应着... 关于受事前置句的(非)现实属性,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关联现实、关联非现实。文章以先秦受事前置句为考察对象,发现该属性实际取决于语体:叙事体中,受事前置句现实倾向明显;论说体中,则非现实关联显著。不同的属性关联,恰好对应着不同的表达功能:现实,表态功能;非现实,评议功能。这一现象揭示了不同语体中,通用语法格式的深层语体差异,提示了功能取向的语体语法研究的深入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事前置句 现实 非现实 语体 功能解释
原文传递
“有的VP”的构式语义
10
作者 薛高领 吴早生 《外语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0,共7页
文章以口语性构式“有的VP”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件的描写分析,将“有的VP”判定为构式,认定该构式含有主观大量义。然后从说话人的认识与说话人的情感两个方面说明“有的VP”的构式主观性,再从一般将来时、命题的推论性、条件性、反... 文章以口语性构式“有的VP”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件的描写分析,将“有的VP”判定为构式,认定该构式含有主观大量义。然后从说话人的认识与说话人的情感两个方面说明“有的VP”的构式主观性,再从一般将来时、命题的推论性、条件性、反事实性4个方面描绘出“有的VP”结构的非现实性语义特征,进而分析“有的VP”结构构式义浮现的动因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的” 主观性 非现实性 语境 构式 条件性 反事实性
原文传递
动宾目的式的构造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健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5,96,共12页
汉语中的动宾目的式是由连动式构造而来的,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由"为NP(而)V"结构构造而来。连动式构造为动宾目的式的机制是概念整合,动因是语言运用的经济性需求。语言运用的明晰性需求和特定连动式的使用频率是制约连动整... 汉语中的动宾目的式是由连动式构造而来的,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由"为NP(而)V"结构构造而来。连动式构造为动宾目的式的机制是概念整合,动因是语言运用的经济性需求。语言运用的明晰性需求和特定连动式的使用频率是制约连动整合的两个重要条件。作为截搭型整合的一种,连动整合也具有转喻的性质。此外,连动式所表达事件的不同类型也会导致动词词义增值和转喻模式上的不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宾语 连动式 整合 非现实 转喻
下载PDF
异类比较句及其高程度性和非现实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宗守云 代宗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4,共9页
异类比较句是比较结果有两个不同意义的比较句,有等比异类比较句和差比异类比较句。异类比较句用比较的形式表达高程度意义,具有非现实性特征。
关键词 异类比较句 高程度 非现实
下载PDF
情态表达的可能世界语义度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丽珏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7,共6页
可能世界语义是情态表达的内涵,其固有的模糊性一直是学界力图攻克的难题。本文基于情态理论,探讨其表达的可能世界语义概念;同时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和隶属度划分方法,以BNC语料库(书面语部分)以及多本权威词典作为参照研究,将不同情态进... 可能世界语义是情态表达的内涵,其固有的模糊性一直是学界力图攻克的难题。本文基于情态理论,探讨其表达的可能世界语义概念;同时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和隶属度划分方法,以BNC语料库(书面语部分)以及多本权威词典作为参照研究,将不同情态进行分类并进而将情态中心词的模糊级别清晰化。同时,为在情态表达的英语教学研究、话语理解,及计算机自动处理方面作出进一步研究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表达 可能世界语义 非现实语义 现实语义 模糊集合 级别度量
原文传递
汉语南方方言的动宾补语序——兼谈与壮侗语的语言接触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村广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1期193-210,377-378,共20页
语序和致使性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汉语的共时特征。因此,动补宾语序(略记为VCO)以已然用法为主,南方方言中存在的动宾补语序(略记为VOC)一般只限于非现实情态或未然用法。然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交界地区的情... 语序和致使性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汉语的共时特征。因此,动补宾语序(略记为VCO)以已然用法为主,南方方言中存在的动宾补语序(略记为VOC)一般只限于非现实情态或未然用法。然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交界地区的情况却很特殊,广西、海南岛部分汉语方言是在壮侗语的包围和影响下形成的,它们使用高度能产的VOC。这不是中古汉语的遗留形式,而是语言接触诱发的演变结果。可见,在现代汉语中VCO和VOC两种语序的共时并存并不是偶然的巧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宾补语序 汉语南方方言 非现实情态 壮侗语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论“了2”的时体助词与动相补语之分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晓蕾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75,共16页
文章重审普通话句尾“了2”的语法性质。现实性主句(如“他已经掉到河里了”)里的“了2”编码了相对过去时,它是统辖主句、促成完句的时体助词;一部分非现实环境(如“他差点儿掉到河里了”)里的“了2”表示结果达成义,它是统辖依附性小... 文章重审普通话句尾“了2”的语法性质。现实性主句(如“他已经掉到河里了”)里的“了2”编码了相对过去时,它是统辖主句、促成完句的时体助词;一部分非现实环境(如“他差点儿掉到河里了”)里的“了2”表示结果达成义,它是统辖依附性小句、不能完句的动相补语。文章由此总结出“了2”的梯度异质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2 动相补语 完句 非现实 相对时制
下载PDF
现实关照性与交际关照性--英汉语气系统之异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飞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116,108,共5页
运用西方语气研究中的"现实性非现实性"理论分析英语虚拟语气、英汉几种疑问及日常应酬的应答方式、汉语语气词的使用以及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差异,可以看出英汉语气系统宏观上的一大差异:英语语气的现实关照性与汉语语气的交际... 运用西方语气研究中的"现实性非现实性"理论分析英语虚拟语气、英汉几种疑问及日常应酬的应答方式、汉语语气词的使用以及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差异,可以看出英汉语气系统宏观上的一大差异:英语语气的现实关照性与汉语语气的交际关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气系统 现实关照性 交际关照性 现实性 非现实性
下载PDF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婷婷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7,共13页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现象都是语言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语料库统计为基础,探讨了"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位置的关系,认为"的"与宾语位置更和谐,或者说"的"更易于后置,而"的"... "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不对称现象都是语言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语料库统计为基础,探讨了"的"字隐现与主宾语位置的关系,认为"的"与宾语位置更和谐,或者说"的"更易于后置,而"的"语义平面的描写性与语用平面的指别性之间的强弱对立是造成"的"字隐现在主宾语位置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此外,本文尝试将情态范畴的现实性、非现实性概念引入"的"字隐现的分析,认为"的"与非现实性语义更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 主宾语不对称 描写性 指别性 非现实性
原文传递
龙溪羌语的人称范畴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武曦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71,共10页
文章介绍了南部方言龙溪话动词人称范畴的特点和用法。与羌语南部方言桃坪话和蒲溪话一样,龙溪羌语的人称也有不同的形式;与桃坪话和蒲溪话的人称范畴不同的是,龙溪话的人称标记除了与体有关以外,还与实然和非实然有关。文章从这个角度... 文章介绍了南部方言龙溪话动词人称范畴的特点和用法。与羌语南部方言桃坪话和蒲溪话一样,龙溪羌语的人称也有不同的形式;与桃坪话和蒲溪话的人称范畴不同的是,龙溪话的人称标记除了与体有关以外,还与实然和非实然有关。文章从这个角度,分析龙溪羌语中不同形式的人称标记。另外,与其他接触汉语的羌语方言相比较,龙溪羌语仍然保留了人称的单数,并且没有消失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范畴 实然 非实然 龙溪羌语
下载PDF
モーダルな意味とテンポラルな意味
19
作者 工藤真由美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活動において、確認済の事実か事実未確認であるかは重要である。非過去形のスル形式と時間副詞「今頃」を例にして、<事実確認の有無>を表し分けるモーダルな意味と、<発話時を基準とする時間的位置づけ>...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活動において、確認済の事実か事実未確認であるかは重要である。非過去形のスル形式と時間副詞「今頃」を例にして、<事実確認の有無>を表し分けるモーダルな意味と、<発話時を基準とする時間的位置づけ>を表し分けるテンポラルな意味がどのように相関しているかを考察す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习惯体分析
20
作者 李敏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6期71-75,共5页
文章介绍了围绕着习惯体的类型学争论,具体分析了汉语中习惯体的表达方法和时间指涉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习惯体和非现实原型的相似度,认为汉语中存在习惯体并且比较接近非现实范畴。
关键词 习惯体 非现实 时间指涉 原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