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重构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冬梅 韩雅玲 +3 位作者 王守力 荆全民 苗志林 王祖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血管内超声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斑块与冠脉重构间的关系。  方法 :90例住院病人 ,男 60例 ,女 3 0例 ,年龄 3 6~ 76(5 9± 1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均详细询问病史 ,行心电图、超...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血管内超声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斑块与冠脉重构间的关系。  方法 :90例住院病人 ,男 60例 ,女 3 0例 ,年龄 3 6~ 76(5 9± 1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均详细询问病史 ,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  结果 :①冠脉狭窄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轻 (<5 0 % )、中 (5 0 %~ 75 % )、重 (>75 % )度狭窄均可见血管重构 ,以中、重度狭窄血管重构较明显。但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②斑块性质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纤维性及钙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 (P >0 0 5 )。③斑块的形态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61根血管为偏心性斑块 ,3 3根血管为同心性斑块 ,偏心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同心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 (P >0 0 5 )。  结论 :本文提示血管重构与斑块的性质及形态有着明显的关系 ,偏心性斑块和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而与血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因此 ,由于血管重构 ,血管内超声可显示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而冠脉造影可无明显狭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重构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基于光学系统的血管内高集成多模态成像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佳纹 陈忠平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共13页
易损斑块是引起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准确诊断易损斑块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优化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减小心肌梗死致死率。血管内多模态成像技术通过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像模态的优势,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高识别易... 易损斑块是引起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准确诊断易损斑块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优化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减小心肌梗死致死率。血管内多模态成像技术通过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像模态的优势,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高识别易损斑块的准确性。综述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五种多模态血管内成像技术,详细介绍了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层析、光学相干层析-荧光、光学相干层析-光谱仪、血管内光声-超声和光学相干层析-弹性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发展过程和技术难点,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生物医学成像 多模态成像 易损斑块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血管内超声成像 血管内光声成像 光学相干弹性成像
原文传递
面向血管内脂质斑块检测的超声-OCT成像系统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勇 汪毅 +3 位作者 邱建榕 沈毅 肖禹泽 陈晓冬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80-386,共7页
血管内超声(IVUS)和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均属无损医学成像技术,常用于人体冠状动脉中薄纤维帽脂质斑块(TCFA)的检查。其中IVUS的探测深度大,能够较为精确地测定TCFA的脂质核心大小,但由于分辨率较低,无法测量TCFA的纤维帽厚度;... 血管内超声(IVUS)和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均属无损医学成像技术,常用于人体冠状动脉中薄纤维帽脂质斑块(TCFA)的检查。其中IVUS的探测深度大,能够较为精确地测定TCFA的脂质核心大小,但由于分辨率较低,无法测量TCFA的纤维帽厚度;而OCT分辨率很高,可以精确测量TCFA的纤维帽厚度,但探测深度浅,无法描述脂质核心的全貌。IVUS与血管内OCT相结合,一次检查即可同时获得血管内壁的超声与OCT图像,实现对血管内血栓与斑块的精准诊断。通过设计IVUS和OCT微型集成探头及近端驱动,实现了一套可同时对血管内壁进行IVUS和OCT成像的系统,对血管组织检测深度达到8mm,横向分辨率优于1mm,轴向分辨率优于400μm,同时在1mm范围内横向分辨率优于10μm,轴向分辨率优于8mm。对琼脂和铁丝等搭建的血管模型样品进行了成像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医学影像诊断 易损斑块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血管内超声成像
原文传递
一种高重复频率激发电路下的高速超声内窥成像系统
4
作者 张建辉 杨冠宇 +4 位作者 牛超君 龚小竞 舒承有 张帆 桂珍珍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1-897,共7页
光学相干层析?血管内超声联合(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OCT?IVUS)成像技术能同时弥补光学相干涉成像的低成像深度与超声成像的低分辨率,能够较为全面地进行血管内的易损斑块识别,但受血管内超声(Intrava... 光学相干层析?血管内超声联合(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OCT?IVUS)成像技术能同时弥补光学相干涉成像的低成像深度与超声成像的低分辨率,能够较为全面地进行血管内的易损斑块识别,但受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技术超声激发重复频率限制,OCT?IVUS成像难以在高帧率成像的同时获得高成像线数,从而影响显示分辨率。为提升IVUS成像速度,同时不降低图像显示的分辨率,尝试应用高重频超声激发技术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本文设计了一种50 kHz的高重频超声激发电路,并在此设计基础上研制了一种50 f/s的高速超声内窥成像系统;进而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激发电路高压脉冲测试以及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测试结果表明:激发电路可用于25 MHz超声换能器的激发,具有较高的SNR;应用此激发电路所研制的超声内窥成像系统能够在不降低显示分辨率的前提下提高成像速度,该系统技术能有效检出易损斑块,促进OCT?IVUS的临床应用,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预防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超声激发 高速成像 血管内超声成像 光学相干层析?血管内超声联合成像
下载PDF
基于IVUS图像序列的关键帧提取和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毛海群 杨丰 +2 位作者 黄铮 崔凯 王欣昕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2-899,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灰度的关键帧提取的门控方法,用于减少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序列纵切方向上的运动伪影。首先将IVUS图像换到极坐标下,通过频谱分析和滤波技术,提取反映心脏运动的一维信号簇,检索滤波后信号的极值,寻找关键帧,组成...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灰度的关键帧提取的门控方法,用于减少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序列纵切方向上的运动伪影。首先将IVUS图像换到极坐标下,通过频谱分析和滤波技术,提取反映心脏运动的一维信号簇,检索滤波后信号的极值,寻找关键帧,组成门控序列。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本文算法快,平均每帧处理时间为17ms。从IVUS图像序列的纵向可视图上观察,门控序列和原始序列趋势一致,减少了锯齿形状,具有良好的连续性。采集12组临床IVUS序列[图像(876±65)帧,血管长度(14.61±1.08)mm],计算门控前后序列的血管容积、管腔容积和平均斑块负荷。统计实验结果发现,门控序列血管容积、管腔容积显著小于原始序列,平均斑块负荷差异性不显著,符合临床诊断需要。血管面积方差和管腔面积方差显著小于原始序列,表明门控序列较原始序列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成像 门控 关键帧 血管参数
原文传递
心血管超声诊断的新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简文豪 《当代医学》 1997年第1期1-10,共10页
近年来,心血管超声诊断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诊断水平有较明显的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的新技术或原有技术的新发展,内容包括: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心腔超声造影或心肌超声显影(MCE)、超声负荷试验(Stress E- cho)、心血管超声... 近年来,心血管超声诊断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诊断水平有较明显的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的新技术或原有技术的新发展,内容包括: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心腔超声造影或心肌超声显影(MCE)、超声负荷试验(Stress E- cho)、心血管超声三维成像(3D)、经食管超声显像(TEE)及新的室壁运动显影技术(DTI、CK)。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是将导管探头送入血管,进行超声显像的技术,探头发射的高频超声为20~30MHz。该技术可得到冠状动脉的横断面图像,因此可观察动脉硬化斑块,并确定斑块的厚度、大小、位置及形态学情况,亦可测量血管腔的大小及面积;它还可以与以导管为基础的介入治疗(球囊扩张、动脉硬化切除、置入支架)联合应用。心肌造影(MCE)是通过冠脉灌注造影剂来观察心肌显影的情况,可提供有用而可靠的心肌解剖及生理方面的信息。造影剂有四种:1.声振白蛋白;2.半乳糖微粒;3.氟化合物:(1)12氟戊烷,(2)PESDA,(3)6氟化硫,(4)用8氟化3碳包被人体白蛋白;4.脂类物质,用全氟丙烷包被脂类的微粒。造影剂最有效的临床应用之一是评价冠状动脉阻塞时的危险区面积(心肌有坏死危险的面积),也用于评价梗塞区的大小、侧支循环的建立、冠脉血流储备,并可判断心肌存活与否及检测冬眠心肌、顿抑心肌(均为缺血引起的可逆性心肌功能障碍)。超声负荷试验(Stress echo)是在增加患者负荷的情况下,观察其心脏的超声显像。最常用的负荷试验是蹬自行车试验及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该技术可用以检测冠心病及心肌梗塞;评价心梗后心肌的存活性,判断顿抑心肌及冬眠心肌,并可预告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三维超声(3D)是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心脏的立体图像。它可精确地及无创伤地评价心室收缩功能,如测量心室容积、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还可以诊断瓣膜疾病及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超声诊断 血管内超声显像 心肌超声造影 超声负荷试验 三维成像 经食管超声 多普勒组织成像 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
下载PDF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与诊治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董金星 杨维 赵然尊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799-803,共5页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引起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青年女性发病率高。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纤维肌性营养不良和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有关;SCAD常被漏诊或误诊,其治疗管理和...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引起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青年女性发病率高。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纤维肌性营养不良和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有关;SCAD常被漏诊或误诊,其治疗管理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显著不同。本文拟综述SCAD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急性冠脉综合征 壁内血肿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基于流形学习的血管内超声图像序列关键帧的提取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毛海群 杨丰 +3 位作者 林慕丹 黄铮 崔凯 王欣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2-498,共7页
目的以流形学习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序列的关键帧门控方法,抑制IVUS序列纵切方向上的运动伪影。方法应用流形学习方法中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将高维IVUS图像序列降到低维流形中,利用低维特征向量,构建一个距离... 目的以流形学习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序列的关键帧门控方法,抑制IVUS序列纵切方向上的运动伪影。方法应用流形学习方法中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将高维IVUS图像序列降到低维流形中,利用低维特征向量,构建一个距离函数来反映心脏运动规律,将IVUS图像分为心脏舒张末期和非心脏舒张末期两类,从而提取关键帧,组成门控序列。结果临床采集13组IVUS序列(图像915±142帧,血管长度15.24±2.37 mm),计算门控前后图像序列的血管容积、管腔容积和平均斑块负荷。统计实验结果,表明门控序列血管容积、管腔容积显著小于原始序列,门控前后序列的平均斑块负荷差异性不显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血管面积方差和管腔面积的方差显著小于原始序列,表明门控序列较原始序列稳定。在IVUS图像序列的纵切图像上,门控序列减少了锯齿形状的运动伪影,与原始序列形状一致,且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并将本文方法与已有的提取门控序列方法进行对比。结论本文方法算法简单稳定,抑制了IVUS图像序列的纵向运动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成像 门控 关键帧 流形学习
下载PDF
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成像及虚拟组织学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书灿 《大医生》 2018年第11期139-140,共2页
易损斑块的检测和临床分析是现阶段内科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点,选取适当类型的技术方法对易损斑块进行检测处置,对于支持和保障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成像及虚拟组织学检... 易损斑块的检测和临床分析是现阶段内科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点,选取适当类型的技术方法对易损斑块进行检测处置,对于支持和保障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成像及虚拟组织学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选取三个具体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成像 虚拟组织学 易损斑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用于血管内成像的60 MHz高频超声换能器设计及其成像实验
10
作者 吕圣苗 王振常 +6 位作者 蔡杰 任东 邵小虎 曹菲 商淑静 龚小竞 宋亮 《集成技术》 2022年第5期34-44,共11页
在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中,超声换能器是重要的部件之一,对成像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提高超声换能器的成像分辨率可以获得更多图像细节,有助于临床获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细节信息。此外,超声换能器还需要具有足够的穿透深度,能够对斑块和... 在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中,超声换能器是重要的部件之一,对成像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提高超声换能器的成像分辨率可以获得更多图像细节,有助于临床获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细节信息。此外,超声换能器还需要具有足够的穿透深度,能够对斑块和血管进行完整评估。而成像分辨率和成像深度都与超声换能器的频率密切相关,且二者相互制约。该文综合考虑了冠脉成像对成像分辨率与成像深度的要求,优化设计并制备了一种60 MHz的微型高频换能器。仿体实验表明,基于该换能器的超声成像分辨率可显著提高,且成像深度满足冠脉成像的需求。大动物活体实验结果表明,与商业40MHz换能器相比,该文所设计的换能器能更清楚地看到血管中膜内层边界和支架结构,可以为临床提供更精细的指导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换能器 血管内超声成像 活体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显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人工血管内支架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蒋俊豪 符伟国 +3 位作者 郭大乔 陈斌 杨珏 王玉琦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6-548,共3页
目的 评价血管内超声 (IVUS)显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人工血管内支架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2 0 0 1年4月~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血管外科行人工血管内支架术的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例 ,评价IVUS在支架尺寸选择、操作定位和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血管内超声 (IVUS)显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人工血管内支架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2 0 0 1年4月~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血管外科行人工血管内支架术的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例 ,评价IVUS在支架尺寸选择、操作定位和疗效观察等方面的作用。结果 在夹层动脉瘤人工血管内支架术中 ,通过IVUS测量近端真腔的最大直径可验证支架尺寸的选择 ,通过测量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可确定支架的释放部位 ,结合IVUS的套圈方法可确保支架在真腔内释放。支架释放后 ,可通过IVUS观察支架与真腔壁的贴附状况 ,及时发现Ⅰ型内漏。结论 在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人工血管内支架术中 ,IVUS可验证支架尺寸的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人工血管内支架术 血管内超声显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CORDIC算法的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数字坐标转换的FPGA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韬 邱维宝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2年第5期485-489,共5页
为了方便医生利用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更好地获取心血管图像,做出更加精准的诊断,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CORDIC算法的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的数字坐标转换方法,通过角度旋转和定向计算将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利用FPGA在血管内超声成像系... 为了方便医生利用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更好地获取心血管图像,做出更加精准的诊断,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CORDIC算法的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的数字坐标转换方法,通过角度旋转和定向计算将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利用FPGA在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平台上进行实验仿真测试,实验仿真表明,CORDIC算法能有效地输出正余弦值,与传统的查找表方法相比,速度更快,实时性更强,消耗硬件资源少,更适用于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 CORDIC算法 数字坐标转换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的旋转控制装置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韬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1年第6期641-644,688,共5页
为了便于医生对新血管病变做出更为全面和精准的评价,促使超声成像系统国产化及低成本化,提出一种应用于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的新型旋转控制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提升了装置的角度检测性能和传动性能。该装置成本较低、易于操作,... 为了便于医生对新血管病变做出更为全面和精准的评价,促使超声成像系统国产化及低成本化,提出一种应用于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的新型旋转控制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提升了装置的角度检测性能和传动性能。该装置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可实现从旋转的血管内导管及超声换能器到非旋转接收端的信号传递,同时测算出超声换能器的旋转角度实行角度检测,最后将血管内超声信号经成像系统处理后获得血管壁图像。通过搭建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来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有效检测出血管壁图像并辅助实现血管内的超声检测,这为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国产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 旋转控制装置 传动性能 角度检测 血管壁图像
下载PDF
腔内超声显象法对家兔动脉脂质斑块的在体量化
14
作者 顾振良 方秀英 蒋文平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997年第2期74-76,共3页
对20只动脉硬化的雄性新西兰兔作了血管腔内超声(IVUS)显象和病理学检查,测定脂质斑块的截面积、厚度以及病变血管管腔的截面积和直径。结果:实验家兔均有动脉脂质沉积的病理改变;超声显象示血管壁内面有突向腔内的低回声区... 对20只动脉硬化的雄性新西兰兔作了血管腔内超声(IVUS)显象和病理学检查,测定脂质斑块的截面积、厚度以及病变血管管腔的截面积和直径。结果:实验家兔均有动脉脂质沉积的病理改变;超声显象示血管壁内面有突向腔内的低回声区,其面积为0.71±0.26mm2,厚度达0.27±0.09mm,与病理学检查所见斑块相符,提示用IVUS对脂质斑块作在体量化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腔内 超声显象 脂质斑块 在体量化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血管内超声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佳松 曹洪帅 +1 位作者 舒丽霞 蔺嫦燕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16-20,51,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血管内超声图像分割方法,以解决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血管内超声图像显影不完全导致的分割管腔、外弹力膜和钙化斑块精度不高的问题。方法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在UNet结构的基础上用多分辨率卷积层提取不同大小...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血管内超声图像分割方法,以解决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血管内超声图像显影不完全导致的分割管腔、外弹力膜和钙化斑块精度不高的问题。方法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在UNet结构的基础上用多分辨率卷积层提取不同大小类别特征,在特征编码模块与特征解码模块之间使用Transformer联系上下文信息,同时分割管腔、外弹力膜和钙化斑块。最后以34个40 MHz血管内超声序列得到的720张训练集和240张测试集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外弹力膜分割杰卡德系数(Jaccard index,JI)为0.92,豪斯多夫距离(Hausdorff distance,HD)为0.84 mm;管腔分割JI为0.85,HD为1.44 mm;钙化斑块分割JI为0.67,HD为0.68 mm。结论该方法能够提升血管内超声图像的分割精度,并且在钙化病变血管显影不完全时能够保持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图像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分割 钙化
下载PDF
VH-IVUS与SWE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娜 王小刚 董磊 《西部医学》 2022年第8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VH-IVUS)与实时剪切弹性成像技术(SWE)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30例(201个斑块),...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VH-IVUS)与实时剪切弹性成像技术(SWE)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30例(201个斑块),分析不同性质斑块VH-IVUS评分及平均杨氏模量差异,及评估稳定性斑块的价值。1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近期发生脑梗死53例(脑梗死组),无脑梗死77例(无脑梗死组),比较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VH-IVU评分及平均杨氏模量水平,同时分析VH-IVUS评分及平均杨氏模量评估脑梗死的价值。结果易损性斑块VH-IVUS评分高于稳定性斑块(P<0.05),而平均杨氏模量低于稳定性斑块(P<0.05)VH-IVUS评分、平均杨氏模量评估稳定性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和0.875。脑梗死组TG、DL-C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HDL-C明显低于无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斑块VH-IVUS评分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而平均杨氏模量明显低于无脑梗死组(P<0.05)VH-IVUS评分、平均杨氏模量评估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和0.822。结论VH-IVUS与SWE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方面有较好的价值,其中SWE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 实时剪切弹性成像技术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